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作者:[清]刘树屏

    “澄衷蒙学堂”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叶澄衷先生于1898年在上海创办。最早招生对象以宁波贫家子弟为主,后来纔逐渐演变成为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叶先生被称为”首善之人”。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 1898年,澄衷学堂创办后的第一任校长刘树屏先生认为,传统的语文教材不利于新式学堂的教学,于是结合儿童的心理,编辑了一套全新的儿童识字教材,也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书于1901年出版,全书图文并茂,共收録了3291个字,762幅插图,由刘树屏先生亲自编撰,苏州吴子城绘图。该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学校自编语文教材之一,更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最早的语文教科书”。 胡适、茅盾、竺可桢、丰子恺、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等文化名人,都是以这套书发蒙的。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原书共计八册,本次出版合并为四册,原本是为小学生训蒙识字而作。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收録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等方面内容的字;第三、四册为卷二,收録各种人、事、物的名词;第五、六册为卷三,收録各种生活用词;第七、八册为卷四,收録各种抽象的词语。其编排的次序,可以说是非常契合儿童识字教育的规律的。 本次影印根据原版修复,图片清晰,精美。可阅可藏。
  • 北京法源寺

    作者:李敖

    《北京法源寺》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等,都在论述之列。《北京法源寺》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王力 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通论性经典专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主题论述,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重要编写修订,至今仍是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作者:(意)翁贝托·艾柯

    博尔赫斯笔下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和部落老人篝火旁的娓娓道来,我们称之为肉身的记忆;石洞壁上的楔形文字和哥特教堂矗立的尖顶,我们称之为矿石的记忆;然而散发出最浓郁的知识芬芳和铭刻下最隽永的历史选择的,却是纸张书籍上的文字,我们把这种最美好的形态称作植物的记忆。 该书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的执迷。从对纸质书籍本真的热爱到对电子书自我认同的奇想,从对藏书世界奇闻异事的精彩讲述到对一本古书扑朔迷离的起源的细致考察,艾柯对于书籍的热爱有着一种传教士的热忱,相信爱书教的虔诚信徒们定可以在他的这本书中找到真义。
  • 生活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生活的艺术》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五十二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数十种文字所翻译。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国史新论

    作者:钱穆

    《国史新论(新论本)》讲述了:钱穆先生常望能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故寝馈史籍数十寒暑,求在发明古史实情,期能对当前国内一切问题,有一本源之追溯与较切情实之考查。《国史新论(新论本)》即系以分别、专门、变化三种眼光治史之所得者,由当时社会思潮之反省出发,纵论古今,而标识其演变之大势所在,足资有志于知人论世、会通国史者之参考。
  • 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作者:钱穆

    本书集钱穆先生几十年来阅读《论语》心得之大成。所选文章既有根据钱穆先生20世纪50-60年代在新亚书院讲课记录而成的文章,也有钱穆先生发表在港台学术杂志上的文章。这些文章集中阐述了阅读《论语》之意义、朱子如何阅读《论语》、今人应如何阅读《论语》,如何看待古人对《论语》的不同理解及其出发点,以及钱穆先生对古人阅读《论语》之评点和他本人对《论语》的认识过程。
  • 风流去

    作者:鲍鹏山

    “思想的历史”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三种,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2006年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和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决非当今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夸议论的套路,鲍鹏山受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文章“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他做的,不是枯燥的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惊悚自己的命运。是的,风流去了,但是,风流们的命运,在我们的身上延续,咒语尚未解除,我们仍需忍耐,或者,奋斗。
  •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

    作者:张艳茜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讲述掀开神秘的面纱,拂去时间的封尘,调查真相并甄别真相,还原路遥并审视路遥,使一位出身寒微却不屈服命运的人民作家复活于娓娓道来的生动文字之中。著名作家张艳茜曾经与路遥共事,是路遥的学生,也是路遥的朋友。作者曾经挂职陕北,对路遥生活过的黄土地有着真切而丰满的体验与感受;作者踏遍了路遥生前足迹所及的山山水水与角角落落,获取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私密信息。作为有实力的美女作家,其笔下《平凡世界里的路遥》,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不平凡的路遥。
  • 作者:[美] 埃利·威塞尔

    那一天,我们登上开往地狱的火车,以为只是一次不太舒适的旅行。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经典自传 欧美高中生与大学生必读书目 译为30多种语言,美国销售超过600万册 我要作证,阻止死去的人再度死去,也为我活下来这件事辩护。——埃利•威塞尔 通过这个少年的眼睛,我们看见了残忍和 慈悲的极限。我从他的勇气获得勇气。这是所有人都应该读的书。——奥普拉 这本薄薄的小书有着骇人的力量。——《纽约时报》 ---------------------------------------------------- 那是我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一夜。 父亲躺在病床上,仍然在用嘶哑的声音呼唤——他叫的是我的名字。 我听见他在喘气,一阵一阵的,我没有动。 他说的最后一个词是我的名字。一声呼唤,而我,不敢也不愿回应他。 我经历了奥斯维辛的一切,除了焚尸炉。无数信念和身体在我眼前化为烟尘。 重新成为自由人,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冲向粮食。我们想的就只有这个。 我们不想报仇,也不想父母。只想面包。
  • 微尘众

    作者:蒋勋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是“蒋勋说青春红楼”系列中最重要的篇章。碎为微尘的红楼众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懂他们,就是读懂了我们自己的一生。曹雪芹在静观来来去去、碎为微尘的众生,各自有各自的因果,各自要了各自的冤业。《红楼梦》使人在宿命前懂得谦卑,越多看一次,越懂得生命的不忍。 蒋勋把《红楼梦》当做佛经,读懂里面处处充满慈悲,看到一个个红楼小人物的艰难和生命的不忍;蒋勋一直觉得《红楼梦》是一部作者的“忏悔录”。《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是一次对《红楼梦》的颠覆式解读。 《红楼梦》多看几次的朋友,大多会从原有关注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几个主角,转到对一些小人物的关心。《红楼梦》里的芸芸众生,即使是最微小卑屈的人物,都有作者的巧思塑造。他们每个人背负着不同的宿命悲剧,作者不做嘲讽贬抑,细细写来,充满体谅与悲悯。 生命的鄙俗粗鲁,与生命的忧愁不忍,往往是并列的。从甄士隐、贾雨村、冯渊、薛蟠、门子、秦可卿、王狗儿、刘姥姥、冷子兴、秦钟、焦大、李嬷嬷、贾 瑞、张友士、戴权、北静王、二丫头、智能儿、元春、茗烟、贾环、贾琏、贾芸、卜世仁、倪二、马道婆、蒋玉菡、金钏、贾蔷、龄官、晴雯……这一个个如萤烛之 光的人物,却串起一部不朽巨著的荒凉百态与叙事细节,而《红楼梦》的迷人之处,往往就在这些细节中。大事为“假”,小事中才处处显“真”。 蒋勋穿透人生写出的红楼小人物,情感至深,令人追恋不已。
  • 唐宋词举要

    作者:彭玉平

    本书精选唐宋时期62位词人的219首词,按时代厘为上(唐五代)、中(北宋)、下(南宋)三卷。每位词人名下,先之以生平小传,继引录词作,然后注释其中典故、名词等,并重点对词作的创作背景、基本意蕴、词心词境等进行分析,对学术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略加辨析且折衷裁断,以合“举要”之义。 作者旁搜远绍,取精用闳,既注意直接的词心感悟,又注重从学术史中裁出新意,从寻常作品中发掘出不寻常的内蕴,从而体现出其深厚的学术功力、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宏阔的审美视界。分析细致而精准,语言雅洁而自然,结论新颖而深稳,选择词人词作有代表性,历史覆盖面广,词学发展主线突出,是一部颇见作者才、胆、识、力的唐宋词选本。
  • 我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特别纪念版)》内容简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思想的盛宴。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以独特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在他的精神家里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作者:俞平伯

    《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制作。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版于1983年出版,是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第一部。新一版以本书是以该书第二版为基础,对全书的版面、版式、字体、字号、封面进行重新设计,并拟增加与内容相符的木刻版画、书法作品插入正文,将原来正文的小五号字体放大为五号,使版面更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以满足不同文化消费层次的读者需要。 《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诗作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全书约190万字。另配有唐代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等多种附录,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作者:严明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是素有 “诗人摄影师”之称的中国著名摄影家严明的首部影像随笔集,也是中国内地首部摄影师创作手札。 本书收录了严明自2008年以来的代表作品,包括“我的码头”系列、“大国志”系列等(包括部分从未发表过的部分新作)。全书分四章,以“抉择”“思量”“因果”“恩典”为题,有故事的影像与影像背后的故事互为注脚,延伸出摄影家通过摄影,对业余与职业、肉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现前与长远等主题的洞见,也是作者“预感到路走过一半”,对“沿途所受的周济和体恤”,以及“对被称为作品之外的那些万水千山”的一次整体思量。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是个机缘,如果可以,我愿意心怀惴惴地说出来。无意告诉别人我走过了多少路,倒是可以让人知晓我在每一个路口的徘徊,哪怕是让人看看这个不擅闪躲的人身上留下的所有车辙。” 作者以内心深处的真诚,和充满诗情的影像与文字,为我们展现出当下中国社会最真实的荒诞与浪漫。 To 爱摄影的年轻人。本书是国内首部摄影师创作手札:内容包括创作经验、摄影师的自我成长历程、摄影艺术在当下中国意义的思考等,对于有志从事摄影行业的年轻人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价值。 To 每一位热爱生活的朋友。活得平静而又热烈。父亲的惆怅,妻儿的翘首,内心的热爱,无一不牵动心肠。那些动人的所在——我的码头,黄河上下——我的大国。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微弱的灯,都是流浪着的、时间的孩子。 To 处在青春当口、抉择当口的你。十年、十年、又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内心认定的东西,勇敢地去做。严明给我们抉择的勇气。大报记者,风生水起、游刃有余之时,一纸辞呈,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 摄影召唤了他。他用摄影体验这一次生命,并发出一声慨叹: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林夕

    这本书是林夕在2007年至2008年间写作的关于人生与社会生活的作品专集,围绕“快乐/不快乐”的主题,内容涉及心境、工作、时事、社会民生、生命等等多个方面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直面“不快乐”,将苦痛解剖,从而找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以安稳人生,改塑生活的面貌和品质。文字上承袭林夕词作一向的精致风格,蕴涵与晓畅兼备,殊值品味。
  • 中国古典文心

    作者:顾随讲述,叶嘉莹记录

    本书是国学大师顾随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课堂实录,由其学生叶嘉莹记录。以古典散文名篇为讲解对象,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由文到人,天马行空,文采飞扬,感悟良深。从未公开,为第一次面世。
  • 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作者:冯唐

    《如何成为一个怪物》是冯唐应李银河之邀自选的随笔集,由冯唐重新润色并排序后编撰成集。全书分耕读、琴鹤、饮食、男女四部分,从文学谈到收藏,从酒色谈到人生,包罗万象而又细致入微,让读者充分领略冯唐眼中的尘世风景。“世界最美的书”设计者、南京书衣坊的朱赢椿操刀装帧和版式设计,与文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 小于一

    作者:[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 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历时三年精心译成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本书)展现出作者用英语写作的高超能力,文笔灵动,饱含智慧……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美国《图书馆杂志》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出,这些经典散文跨越了生活、政治与艺术。 ——英国《独立报》
  • 君子之道

    作者:余秋雨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而“君子”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本书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君子,阐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轮廓。只要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