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普

  • 科学:无尽的前沿

    作者:范内瓦·布什 / 拉什·D.霍尔特

    编辑推荐: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亲自推荐!

    2.硅谷投资人吴军、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阿里巴巴副总裁华先胜、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主任施尧耘、小冰公司CEO李笛、微软中国CTO 韦青、华大基因CEO尹烨、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樊春良、科学作家万维钢等,超20位国内外大咖诚挚推荐。

    3.这本书,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对于面临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被卡脖子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4.企业可以从中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应对未来全球性的科技竞争。

    5.对于个人来说,学会看懂未来的发展方向,追随大势,才能实现个人和事业的跃迁。

    6.对于家长来说,培育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孩子,以应对未来的全球性难题,更是当务之急。

    内容简介: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使得美国迅速摆脱对于欧洲基础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赖,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也永久改变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格局。是我们看懂美国科技政策的由来、科学发展的路径以及其未来走向的重要著作。

    《科学:无尽的前沿》系统解析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给予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研究自由,政府应拨款以资助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设立国家研究基金会等。这些理念和建议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常读常新。

    当下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状况类似。我们的科学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严重依赖国外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很多关键领域被核心技术卡住了脖子。透过《科学:无尽的前沿》研究美国科学大发展的原因,培育全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加大对于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全球竞争力,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 时间的全球史

    作者:[美] 瓦妮莎·奥格尔

    时间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的呢?而且,时间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铁路、轮船、航空和电报通信的新网络使相距遥远的地方变得前所未有的接近,人们相互联系的意识加深,而时间的约束因素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性面临着实际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妨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时间标准的努力。本书通过研究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标准化时间的追求,探讨了时间观念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关于时间的意识如何在全球获得趋同的形态。同时,时间的标准化又如何对全球化进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本书同时指出,时间的标准化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未完成,统一的日历也未实现。这表明,全球化是一个缓慢而不平衡的采纳和变异的过程,这加强了国家间的差异。

    本书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总统奖”(“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President's Award”)。

  • 成为三文鱼

    作者:(挪威)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基于作者自2002年始在三文鱼养殖业的田野,以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检审三文鱼养殖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水产资本产业。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

    这本书既是对三文鱼和饲养它们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敏锐探索,也是一封引人入胜的写给民族志的情书,它阐明了这种工作可以扩大我们思考科学和社会棘手问题的界限……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它向所有人讲述了我们的食物系统和被卷入其中的动物,以及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它以一种高超的声音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结尾的答案。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个及时的贡献……总的来说,《成为三文鱼》对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进行了详细而有启发性的研究,提供了对照料实践的关键见解,这些实践确实将鱼作为食用动物带到了生活中,并贯穿其间。

    ——《工作人类学评论》

    《成为三文鱼》展现了生活中平庸的一面,揭示了它们令人震惊的陌生感。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追溯了这种陌生感——通过理论、历史、民族志和凄美的个人叙述——来说明人与非人的关系是如何处于我们生活的核心的。

    ——本-奥洛夫(Ben Orlove),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教授,《变暗的山峰:冰川退缩、科学和社会》的合著者

    作者带我们进入神秘的贸易区,在这里,人类和鱼类等不同物种相互接触,并决定彼此的命运。

    ——罗安清(Anna Tsin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末日松茸》作者

  •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作者:吴军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直闷头工作,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认可;明明工作成果不少,但得到提拔的永远不是自己;工作或生活中说出不合适的话,让场面很尴尬;汇报工作时不知道把重点放在哪里,让人感觉不专业;读书或读工作报告时效率很低,难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每到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就无从下手,只能上网找范文;聊天时理解不了别人的言外之意,造成误解……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你缺乏“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能力。而这本《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就是为了给你补上这一课,弥补你在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说,这门课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在这本书中,吴军老师非常系统地拆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一方面,他以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全部经验为基础,总结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可以拿来就用;另一方面,他也带领我们走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与一位位大师会晤、共鸣,体会并学习他们如何用文字表达自我,同时也跟随吴军老师的解读,亲身体验何谓阅读。

  • 解剖维纳斯

    作者:[美]乔安娜•埃本斯坦

    天生尤物! 150具人体解剖蜡像呈现一部另类恋物史

    从教具到人偶,生命的好奇何以化为死亡的迷恋

    从拟真到奇观,隐而不显的心底欲望,就此暴露公开

    ◎ 内容简介

    “解剖维纳斯”(Anatomical Venus),发明于18世纪末的解剖学人体蜡像,它既免去了解剖尸源的寻觅之苦,也避免了解剖课程的血腥与脏乱,同时也更宜公开展示。它们曾为医学、解剖学,以及现代科学教育与人体知识的普及带来曙光。而后,“解剖维纳斯”渐渐退出理性、科学的启蒙舞台,成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构造精巧,美妙绝伦,当教具成为玩具,人体变为人偶,崇拜变为恋物,变态何以至常态?书中收录了世界现存的150余具稀有人体解剖蜡像,呈现出人类近代史上,所有对死亡的好奇、想象、恐惧、崇拜,以及迷恋。

    ◎ 编辑推荐

    · 366张图片,涵盖世界150具稀有人体解剖蜡像。别样的医学解剖史,综合医学文献,以及神学、文学、艺术中趣闻轶事,探究人类对身体的迷恋与恐惧。

    · 明明栩栩如生,为何又让人不寒而栗。从社会、文化、性和人类学等角度分析“解剖维纳斯”的意涵,对此中蕴含的恋物心理条分缕析。

    · 系列作品曾获英国图书设计与制作奖。猩红色布脊精装,白垩色漆片烫印,与原版同厂共版印刷。

    ◎ 图书推荐

    《解剖维纳斯》为我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这位惊为天人却开肠破肚的娇艳“睡美人”,有着比外表更重要的意涵。

    ——劳伦•奥勒(Lauren Oyler) VICE杂志

    摄人心魄,让人意乱情迷。

    ——《出版人周刊》

  • 过度的医疗

    作者:【德】尤格·布莱克

    很多情况下,

    个人能为自己健康所做的贡献,

    比现代医疗更多。

    人获知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疗的频率就越高——这是从医生那里注意到的现象。从谈话、信件再到亲切提示,他们向我揭示了许多过度治疗的情况。受体系影响,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无效的医疗流程。

    必须承认,现代医疗有很多好处。但是,在我们把健康交给现代医学的同时,保持对过度医疗的谨慎和客观的态度,会远比盲从更加有益。

    --------------------------------------------------------------------------------------------------------------------

    ★ 普及医疗知识、提升就医品质、规避看病误区、节省医药开支

    ★ 在德国,本书相当于医疗界的“吹哨人”,“过度医疗”的概念第一次被大众认识和了解。

    ★ 德国最佳医药记者代表作,德国非文学类图书排行榜前十

    ★ 人获知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疗的频率就越高;人获知的信息越多,就越不需要依赖医疗!我们将不会也不愿意为过度的医疗买单!也不会再去争着吃药、抢着看医生!

    ★ 候诊室最佳读物。——《Brigitte》(德国女性杂志)

    ★ 知识就是最好的医疗。读完这本书,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是否要接受手术。——《健康生活》(Stern Gesund Leben,《明星周刊》旗下杂志)

  • 花神的女儿

    作者:【加】安·希黛儿

    ◎荣获美国历史学会女性史琼·凯利(Joan Kelly)纪念奖

    开创了关于女性与自然、科学和知识的历史研究范式

    安·希黛儿以其作品的经典性影响了大批相关领域的学者

    ◎从古罗马司花女神到欧洲女性植物学家

    18、19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女性打开了植物学大门

    却又用“女性”标签压制她们在科学领域的更多探索

    女性为植物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

    但在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专家文化下

    她们却难以独立署名

    【内容简介】

    《花神的女儿——英国植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性别(1760—1860)》是书写1760—1860年英国博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女性的经典著作,出版后影响了大批相关领域的学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聚焦了博物学史、科学史上重要却被忽略的边缘人群,再现了女性植物学家在性别意识形态严重束缚个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兼顾学术理想并平衡家庭生活。本书的引进出版,对中国读者认识植物学文化以及女性植物学家的生活与学术深有裨益。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探讨了植物学为何在林奈时代的英国被推崇为适合女性的科学,成为女性重要的文雅活动。希黛儿也剖析了19世纪科学职业化和专家文化影响下女性植物学实践遭受排斥的过程。本书为我们理解植物学、理解女性打开了新的视野,提醒我们唯有了解女性的植物学实践,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植物学文化。

    ——伯纳德·莱特曼 加拿大约克大学科学史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希黛儿用翔实的证据展示了女性为植物学、博物学文化贡献良多,让人们重新正视人类与植物交互的多样性,也启发我们拨乱反正,反思科学世界图景,以实际行动丰富我们的生活世界。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 我的名字叫“害怕”

    作者:[捷克] 米拉达·雷兹科娃 著 / 卢卡什·乌尔巴内克、雅各布·卡舍 绘

    一本书带你认识恐惧以及各种情绪,探索内心世界!

    拟人化的叙述,融合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有趣又有料。

    捷克知名作者精心创作,已在9个国家出版,

    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巧妙结合,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

    ◎ 编辑推荐

    ☆捷克知名作者精心创作,已在9个国家出版,帮助孩子探索内心世界,认识自我

    作者拥有丰富的童书创作经验,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恐惧,并通过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这本书视角非常独特,已经在9个国家出版。

    ☆通过拟人化的冒险故事,帮孩子更直观地认识恐惧以及各种情绪

    作者将“害怕”这种抽象的情绪拟人化,以“害怕”为第一人称,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小男孩乔治与“害怕”之间的冒险故事,帮助孩子更加直观地认识恐惧等各种情绪。这就让全书内容更加新颖有趣,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包含大量科学知识和案例,条理清晰,有趣又有料,生动不枯燥

    共有12个章节,从“害怕”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到人们的几种基本情绪;从恐惧情绪的来源,到人们在感到恐惧时的常见反应;从大人和动物的恐惧有哪些,到如何克服恐惧……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和恐惧做朋友,承认、理解并接纳我们自身的恐惧,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 幽默的语言,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值得反复阅读

    在介绍与“恐惧”等与情绪相关的知识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语言表述非常通俗易懂,并且十分幽默。整本书包含了漫画、故事、互动游戏、小诗、小测验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知识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呈了出来。一边读一边就会觉得真是太有趣了,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

    ☆超大开本,充满设计感的插图和版式,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巧妙融合

    由来自捷克的插画师卢卡什·乌尔巴内克和雅各布·卡舍绘制和设计,插图和版式灵活简洁,色彩丰富,还有超大的开本,使这本书充满了现代感和艺术气息,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也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恐惧的百科全书,不论你胆大还是胆小都适合阅读!

    你会经常感到害怕吗?在你害怕的时候,大脑中都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都不怕的人?你知道大象害怕老鼠,鲨鱼害怕海豚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恐惧吧!除了恐惧,你还可以认识快乐、悲伤、愤怒等其他情绪。

    在这本书里,你将和一个叫乔治的小男孩一起,与一个名叫“害怕”的大家伙展开一场冒险。

    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承认、理解并接纳我们自身的恐惧,会让我们变得更出色。你可以和“害怕”做朋友,并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 读者评价

    从内容到画面的艺术感都太棒了!孩子经常会受到各种形式恐惧的困扰,通过这本书来介绍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信息。这本书绝对值得在您的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捷克书评网站Databazeknih.cz读者评论

    一本不论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看的书。这本书用一种形象而有的方式表明,恐惧是我们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恐惧变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小家伙,充满了想象力,书里还有很多互动式的游戏,比如怪物画廊。而且可以从任何位置阅读这本书,即使反复翻页,也总能找到新的细节。——捷克书评网站iLiteratura.cz读者评论

  • 鸟鸣时节

    作者:[英]布雷特·韦斯特伍德 / [英]斯蒂芬·莫斯

    自然爱好者的宅家观鸟指南,247种鸟类的故事,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听鸟鸣

    .....................

    ▼编辑推荐▼

    ◆ 宅家观鸟指南,自然文学典范

    《鸟鸣时节》按月份排序,用优美、灵动的文笔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有代表性的247种鸟类,其中200种在中国也有分布。它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 秉承英国深厚的博物学传统

    作者布雷特·韦斯特伍德(Brett Westwood)、斯蒂芬·莫斯(Stephen Moss)是英国知名博物作家、BBC自然史节目制作人和资深观鸟爱好者,他们用优美而通俗的科学语言描述鸟类的外形与生活史,以饱含诗意的文字记录生态环境的变迁,每个篇章都是凝练而优美的散文。

    ◆ 提供发人深省的保育案例

    《鸟鸣时节》通过游隼、燕隼、赤鸢、红背伯劳、反嘴鹬等鸟类的经典保育案例,指出气候变化、栖息地消失和盗猎对鸟类生存造成的深刻影响,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

    ◆ 含274帧精美版画插图

    英国知名画家、版画家卡里·阿克罗伊德(Carry Akroyd)为《鸟鸣时节》特制258幅黑白鸟类插图和16幅表现生境的彩色插图,形态准确,风格复古,意境悠远。

    ◆ 扫码可听鸟鸣

    译林版《鸟鸣时节》配有赏心悦目的视听资料,每个章节开头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查看当月鸟类的学名和特写照片,聆听有代表性的鸟类鸣声及相关音乐作品。

    ◆ 知名鸟类学家力荐

    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马敬能(John MacKinnon)作序,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刘阳倾情推荐。

    ◆轻盈柔软,便于携带

    内文和彩插分别选用65克、75克进口北欧蒙肯纸印制。全书色彩柔和,质地轻软,方便在户外或旅途中随手翻阅。

    .....................

    ▼内容简介▼

    鸟类看似毫不起眼,却总能唤起人类深刻的情感共鸣。我们在杜鹃的叫声里听到夏日临近的脚步,从家燕的剪影中看到乡愁。

    《鸟鸣时节》以BBC同名精品广播节目为蓝本,选出247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用优雅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它们的外形、鸣声和生活史。书中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还介绍了英国鸟类保育的经典案例,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书含有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欣赏鸟类的照片与鸣声。

    .....................

    ▼名家推荐▼

    《鸟鸣时节》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本书所描述的247种鸟类几乎也都分布在中国,或是与中国的鸟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马敬能(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

    《鸟鸣时节》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鸟类是地球演化出来的独特动物类群,更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重要情感纽带,因此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研究和保护。

    ——刘阳(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学会理事)

    这本美丽的书令人不忍释卷,优美的行文与卡里·阿克罗伊德的插图使它成为难得的珍品。

    ——《BBC乡村档案》

    我喜爱这些非同凡响、包罗万象的诗意描述。阅读这本书,让我想要踏出家门,亲眼看看那些鸟儿,亲耳聆听它们的鸣声。

    ——米兰达·克列斯托夫尼科夫(BBC自然史节目主持人)

    对于200多种鸟类的简短描述,组成了这本美妙的书……你随时都能翻阅书卷,在匆匆一瞥中将鸟儿和它们的歌唱带进你的生活。然而一旦你拿起它,你将发现自己会忍不住一篇接一篇地读下去。

    ——马克·埃弗里(鸟类学家、博物学家)

  • 抑郁症

    作者:(英国)玛丽·简·塔基 / (英国)简·斯科特

    抑郁症正日渐渗透我们的生活,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痛苦。它绝不是单纯的悲观或抑郁情绪,而是有着复杂临床诊断标准的精神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本书从历史早期的忧郁症开始追溯,继而讲述了现代精神病学对抑郁症的诊断和分类, 又逐一介绍抑郁症的高风险人群、抑郁症的病因理论和治疗手段的演变,与之相关的一些争议及由它带来的社会负担等议题也得到了探讨。

    ☆“本书并不全然是一本患者指南,但作者在书中对抑郁症进行了极为客观的呈现,尽其所能用通俗易懂而简短的语言展现出抑郁症研究和诊疗的前世今生。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通过此书对抑郁症及其患者群体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未来对抑郁症患者有更多的包容,形成一个理解、尊重、关爱、陪伴、支持的氛围,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抑郁症是一种令人痛苦、常见又复杂的疾病,这本优秀的小书总结了当前人们对它的本质、病因及治疗手段的认识和理解。

    ——牛津大学社会精神病学荣誉教授 汤姆·彭斯

    ☆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清晰的风格、简洁的表达和开阔的视野。作者在一百多页的篇幅内,试图将有关抑郁症的各种话题囊括在内,并且不乏深度和准确度。

    ——《超心理学》杂志 丹尼尔·J. 邓利维

  • 能量与文明

    作者:[加] 瓦茨拉夫·斯米尔 / Vaclav Smil

    比尔•盖茨2017年度书单图书

    高效利用能量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引擎

    华语世界首次引进,加拿大历史学家、科学家瓦茨拉夫•斯米尔能量研究重磅之作

    从远古采集社会到化石能源时代,全景展现能量利用与文明进化互相交织的历史

    以能量为标尺,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进行的一次有文化的、精确的分析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开篇语振聋发聩,奠定了本书讨论的基调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无所不包”的大书,既大气磅礴,宏观地回溯了采集社会到油气时代,人类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搜寻食物,到创造出足以更改地球面貌的毁灭性武器的壮阔历程,又细致入微,从都江堰的具体建设与规划思路到阿兹特克浮园的天才设计,从冬宫广场上美丽的亚历山大石柱的竖立过程到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之争。……有趣的小故事,缀满了这部注定不易阅读的著作。不论是想要从能量的角度一窥人类文明史,还是希望看到一本另类的“百科全书”,抑或因对人类的化石能源使用现状感到忧虑而希望找到出路,你都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答案。

    ◎ 内容简介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要想达成任何目标,能量都必不可少。大到改变板块构造的力量,小到微小雨滴的累积侵蚀,能量无处不在。通过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为植物质的光合作用,生命得以形成。人类文明的存续更是依赖于各种能量——从化石燃料的采掘到光能发电。本书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量的利用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作了全面解读,范围上至远古采集社会,近至当今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

    作为唯一能够系统地利用体外能量的物种,人类利用能量来开发智力、制作种类丰富的器具——从最简单的工具,到现代最先进的内燃机和核反应堆。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战争与武器、信息与通讯、经济、政治、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斯米尔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全景式的视角。本书基于斯米尔1994年的《世界历史中的能量》,并作了大量增补和修订。在本书中,斯米尔组织了大量的新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二十年中人们在能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 专业推荐

    《能量与文明》一书的作者从人类发展进程对能量的依赖谈起,诠释了能量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作用,提出了一方面需要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能量,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能量的来源,从两个方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作者对能量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做了严谨的思考,期望能量更多用于推动文明的进步,而不是相反。总之,《能量与文明》一书值得能源工作者阅读和回味。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客观地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全书通过俯视人类的文明史,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使用能量这个标尺。《能量与文明》一书能够让我理解文明如何发展至今,又将向何处去。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

    这是一本基于扎实研究的心血之作。只知道什么时代的人用什么方式取得能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级知识都在细节之中:这种方式和那种方式相比,消耗多少、取得多少、浪费多少,由此产生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差异是什么?当时的人被能量限制而未必能意识到能量这条线索,我们却可以掌握这个思考维度。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有些读者试图从思想和主义的角度理解文明,但实际上,那些都是被修饰过无数次的说辞。想要拨开各种迷雾,就要从资源、武器、人口上入手。而这三要素都是由能量转换效率、获取能量的成本决定的。这本书,扎实就扎实在这里。

    ——卓克,科普作者

    能量是贯穿宇宙运行、文明演进、社会建构、产业创新的通行货币。这本《能量与文明》揭示的这个道理,令我震撼。全书糅合了历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综合功力,帮助读者在一个全新侧面,重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及与之互动的社会。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类社会数千年,如何生产与使用能量始终是最大的主题。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人类社会运用能量的轨迹清晰地描述了出来,堪称智者的深邃思考。喜欢思考底层逻辑的你不应该错过。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能量与文明》追溯了人类的故事,以及能量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生产、使用、食用以及浪费的。能量在很多方面统治着我们人类社会。这是一本细节丰富的书,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似乎有些出于意料。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总结了能量对文明所有主要领域的影响。这是一本让人类思考自身命运与未来的好书。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教授通过一个有趣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控制能量的演化历史。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能够利用的能源形式,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能量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且驱动其进步的,很是值得一读。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

    在《能量与文明》中,斯米尔深入而广泛地解释了人类将能量转化为热、光和运动的能力方面的创新,是如何在过去一万年中推动我们的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比尔•盖茨

    一部充满智慧、饱含怜悯的重要著作。

    ——《外交》(Foreign Affairs)

    他(斯米尔)悄悄塑造了整个世界对能量的看法。

    ——《科学》(Science)

    斯米尔是一个不允许真相被政治遮蔽的作家。

    ——《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人类所完成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获取能量的能力。有关能量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瓦茨拉夫•斯米尔是全世界顶尖的研究者。毫无疑问,《能量与文明》将是21世纪有关这一课题的最重要的指南。

    ——伊恩•莫里斯,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

    斯米尔的非凡见解为我们阐释了能量在创造文明、维持文明的延续中的核心地位。本书立足于科学,对文明之间的差异保持敏感,内容翔实,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权威性著作。

    ——大卫•E. 奈,历史学家,《百年流水线》《电气美国》作者

  •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

    诺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运用脑科学原理来阐释人的审美背后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编辑推荐

    你是否觉得抽象画——

    与涂鸦无异,不知所谓,甚至连标题也让人看不懂。

    你是否进一步思考过——

    抽象艺术为什么会成功?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看懂抽象画的人究竟看到了什么?

    著名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从大脑的角度告诉你答案:

    美不仅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也存在于观看者大脑的前意识创造过程中。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对抽象艺术缺乏了解,乃至存在误解或偏见。

    ●抽象画激活大脑的方式与具象画非常不同,而我们缺乏相关学习与训练。

    ●抽象艺术家所主张的:对视网膜的感官刺激,不过是点燃联结性记忆的火花。

    ◎为什么你要了解抽象画

    ●根据《艺术新闻》历年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及展览观众人数调查报告:现当代艺术展的观众流量最大。而国内观众似乎更偏好经典绘画展。抽象艺术在海外取得了成功,我们却不知其为何及如何取得成功的。

    ●抽象艺术家分离出复杂图像的基本成分,不仅让观看者获得不同以往的知觉和情绪感受,也是创造条件鼓励自上而下的联想,让观看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全绘画。这是欣赏抽象艺术之所以艰难的原因,也是乐趣所在。学会欣赏抽象画,我们不仅是学习一种看待艺术的新方式,也是以一种新方式看待我们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为什么建议你通过本书了解抽象画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可以了解审美背后大脑的运作机制,如果你是科学研究者可以知晓抽象艺术的探索过程,倾听这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或许可以启发新的艺术创意或科学想法。当然,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更可以同时习得脑科学和抽象艺术的相关知识。

    ●不同于以往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的著作,本书作者坎德尔是一位热爱艺术的神经科学家,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艺术的新视角——科学视角。作者清晰的逻辑、简明易懂的写作更是带给我们舒畅的阅读体验。

    ●英文原书出版于2016年,得以引入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我们在直观感受每幅抽象画的同时,也知道我们观看时的所有反应是为何以及如何发生的。

    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但如何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为切入点,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成分及组织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艺术家用以分离出形式、线条、色彩、光线等要素,则是为了让人获得与观看复杂图像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引入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配以百余张彩色高清示意图和艺术名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而且可以打破对抽象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学会更好地欣赏现当代艺术。

    名人推荐

    像“天才”或“文艺复兴人”这样的词在这个主张平等的时代很少被使用,但这样的描述并非完全不适用于坎德尔。坎德尔以其在记忆方面的工作闻名,他现在写了一本不同凡响的书,书中充满了诗意的见解,同时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

    ——V.S.拉马钱德兰,著名神经科学家,《脑中魅影》作者

    为了缩小艺术与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坎德尔通过还原主义模式提出了审视抽象艺术的新方法:当涉及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和引发我们的审美反应时,少即是多。

    ——艾米丽·布劳恩,著名策展人,纽约州立大学艺术史特聘教授

    对神经科学家以及任何一个对视觉艺术和人文科学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杰伊·舒尔金,美国乔治敦大学神经科学系研究教授

    媒体推荐

    这是关于心智科学和现当代艺术的一次引人入胜的研究……坎德尔的想法值得深思,这也许会为神经科学的探索和艺术创作开辟出新的路径。

    ——《出版商周刊》

    获奖记录

    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2017年度生物医学和神经科学类图书荣誉奖

  • 形式的起源

    作者:[美]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 / Christopher Williams

    自然造物和人类造物的设计法则

    万物的形式遵循着怎样的设计法则?

    一起探究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形式“是什么样”和“为何这样”

    ☆ 大量案例的新颖解读,探讨设计的本质

    ☆ 各个领域的理论相互关联,示范如何跨学科思考

    ☆ 海量精美插图,兼具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设计理论学者,作者以独特的思考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向我们解释了周遭环境中的事物为什么是如今的形式以及如何发展为现在的形式,也即“形式的起源”。本书旨在鼓励读者关注并理解自然界和人造环境的复杂构成。书中的附注和实例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了机械、结构和材料领城的知识,也有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形态学等学科的内容。对于那些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来说,这些内容会让他们恍然大悟,并惊叹大千世界如此有趣。

  • 吴军数学通识讲义

    作者:吴军

    如何一眼识破庞氏骗局、做好理财、投资?如何在购房贷款时做出最优选择?如何增加简历通过初筛的几率?如何规划公司的发展曲线?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也关注这些问题,希望借助数学思维来更好地提升自己、认知世界,这本 书希望你一定要看。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数学通识讲义,书中通过关键知识点串联起整个数学体系,帮助你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而贯穿全书的数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认知的发展史,你可以借此逐步训练自己的认知:从直观到抽象,从静态到动态,从宏观到微观,从随意到确定再到随机。

    对于理工专业的读者,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梳理以往的数学知识,站在更高的地方更全面地看待数学以及人类知识体系;对于非理工专业的读者,则能更好地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让你直击本质、化繁为简,做出正确的决策。

  •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作者:[日]田中正人 / [日]香月孝史

    ★ 懂点社会学,走出混沌的日常,理解社会与人生

    ★ 76位社会学巨擘×135个社会学核心概念×400幅超可爱漫画

    上至学科奠基人奥古斯特·孔德、埃米尔·涂尔干、格奥尔格·齐美尔、马克斯·韦伯,下至当代中流砥柱安东尼·吉登斯、乔治·瑞泽尔、齐格蒙特·鲍曼——重要的社会思想 家超萌登场;

    从炫耀性消费到文化资本,从社会失范到风险社会,从公共人的衰落到诸众的崛起——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轻松get!

    想要洞悉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本质与规律?这本书画给你看!

    ★ 清华大学副教授严飞、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钧鹏力荐!

    很多初次接触社会学的探索者,都很好奇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有用吗、社会学会很难懂吗。其实社会学也可以很可爱。通过本书一幅幅通俗易懂的绘画图解,我们看到社会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脉络,看到各个思想名家的经典社会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场景,让我们在莞尔一笑中,理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只有理解社会,才可以更好地通过反身性的思考理解我们自己。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作者

    研读社会学经典,关键在于将高度抽象的理论表述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本书通过有趣的漫画将晦涩的理论形象化,大大降低了社会学的入门难度,即使是研习社会学多年的人,也能有所收获。我在拿到书之前并没有太高的期望,但从翻开第一页起就爱不释手,花了两个晚上心情愉悦地读完,一些此前半懂不懂的概念和理论也变得亲切起来。 ——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全境封锁

    作者:法国育碧娱乐公司

    《全境封锁:熄灭的不夜城》是一本“末日求生手记”,介绍了诸多灾难环境下求生的技能与信息。同时,本书是S.忒修斯之船 原班制作组Melcher Media以育碧旗下热门IP《全境封锁》为依托,以病毒爆发的纽约为背景,用页面随笔的形式虚构了主人公在灾后城市求生的故事——

    艾波收到了一本《城区灾难生存指南》作为生日礼物,不久后,纽约暴发了疫病,艾波被困于城中,按照《生存指南》的建议小心求生的同时,发现了作者在书中暗藏的谜题,多处暗语直指疫病的源头。

    书中含有大量谜题及活件,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式阅读体验,在汲取知识的同时,破解烧脑谜题,拥有双重乐趣。

  • 零号病人:一部反写的现代医学史

    作者:[法]吕克·佩里诺

    ★ 2021年法国“科学读书节”科普读物大奖作品

    ★ 颠倒角色安排,病人取代医者成为主角

    ★ 25个“零号病人”,25个短篇小说一般精彩的故事

    ★ 反思医学与健康产业的功过是非,开启对未来行医的思考

    是因为有人觉得自己生病才诞生了医学,而不是因为有了医生,人们才知道自己生病。

    ——乔治•冈吉莱姆,法国思想家,认识论与科学哲学家

    历史颂扬医者战胜疾病取得胜利,却忽视了患者。然而,是患者的障碍、病痛开创了新的诊断和疗法,动摇了旧的医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治疗视角,纠正了医者的错误或拷问他们的成见。他们有的奇迹般病愈,有的充当了实验品和殉难者,有时还不幸沦为医者高傲或贪婪的牺牲品。

    以小说笔法写就,“零号病人”们的故事是对他们的纪念。颠倒了通常的角色安排,小人物和无名氏取代了名流和英雄,勾勒出另一个版本的医学史。

    ♦ 这本书将零号病人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法国《观点》周刊

    ♦ 一如“新”历史学家从小人物、日常琐事的视角研究社会与文化事件,吕克•佩里诺从病人而非医学权威的视角审视医学既有进步也有误区的历史,结果令人瞠目:从外科学到精神病学再到药理学,一部截然不同的医学史浮出水面。——法国《解放报》

    ♦ 如果你对医学史感兴趣,那就一定要读这本书。风格平易,阅读流畅,精彩至极!——法国亚马逊网友

    ♦ 对制药产业、医疗生意的反思,对医患关系的捍卫。——法国亚马逊网友

    ♦ 营养丰富,对医学知识的介绍深入浅出,一点也不枯燥,时时令人莞尔。热烈推荐。——法国亚马逊网友

  • 脑洞

    作者:(加) 马修·桑托罗 / (美) 杰克·格林著

    YouTube网红马修•桑托罗用令人目瞪口呆的趣闻让你眼界大开,脑洞大开。马修•桑托罗的原创才华和幽默风格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粉丝,使他成为一名备受喜爱的YouTube明星。他每周一期的视频节目专门介绍匪夷所思和鲜为人知的趣闻,也有他在全球各地的订阅者提供的很多素材。本书是他的处女作,他对那种怪异雷人的冷知识、各种新鲜趣闻和远至天际的怪诞信息的热烈关注淋漓尽致,展现了马修对这个怪诞而又疯狂的世界的独特体验。从踢腿大赛到啤酒赛跑,再到划过天空的流星,你没法相信你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东西。但是,请注意:还有更多令人惊骇的冷知识等着轰击你的大脑!

    本书从他影响最大的成名节目《十大让人脑浆炸裂的悖论》《十大超出想象的游戏理论》《历史上10大诡异巧合》等中挑选最精彩最适合这本书的作品,再添加他本人为新书出版创作的最新独家内容。重新结构,求新求异。它适合所有追求创新、渴望激情,理解幽默,对流行文化和科普有兴趣的读者。

    【编辑推荐】

    ◎坐一趟飞机就能读完的轻松幽默的休闲读物,让你笑到脸皮抽筋。

    ◎美国超级播主脑洞大开,搜罗全球各地奇闻逸事,不分国界,知识性和趣味性交融。

    ◎作者马修•桑托罗是北美超级网红,85后,流行文化和科普知识爱好者,创新、幽默、热情,风格独特,内容接地气,在线上线下都拥有大批粉丝。

    ◎企鹅出版集团抢先看中作者的才华和风格,一年后推出英文版。经过编辑文笔润色,翻译准确还原,近二十幅插图令人捧腹。作者搞怪的天性和对知识的激情也会在书中用幽默方式一一呈现。

    ◎独家收录励志的故事,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几年前失业的85后青年,重拾激情,开始人生的冒险做起视频节目并获得成功。马修个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个励志故事,他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和读者分享他的经历,对成长中的读者而言是很大的滋养和激励。

    ◎粉丝贡献的独家趣闻收录,互动环节,或许在不经意间你能在书中看到自己与作者的互动就被收录书中了。

    ◎不靠大牌人物推荐,完全凭借读者口碑发酵的畅销书。《脑洞》英文版自上市以来,在亚马逊收获了4.7分的高分(满分5分),其中79%的读者给出了五星好评,无一差评。在著名读书网站Goodreads上也收获了4分的好评(满分5分)。长期占据亚马逊幽默休闲类畅销书前列。

  • 事实

    作者:[瑞典] 汉斯·罗斯林 / [瑞典] 欧拉·罗斯林 / [瑞典] 安娜·罗斯林·罗朗德

    ◆比尔•盖茨送给全美大学生的毕业礼物:一人一本《事实》

    ◆避免情绪化决策!

    ◆颠覆你思维方式的神作,正在席卷全球!畅销近20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意大利、荷兰……

    ◆《金融时报》《书单》《自然》等多家媒体赞誉

    ◆汉斯•罗斯林的TED等演讲视频点击量突破2000万次!

    *****************************

    ★汉斯阐释的四个收入等级的框架,正是我致力于全球事业这几十年来也在思考的,但我从来没有像汉斯这样清晰准确地表述过。我今后会用《事实》的模型来推进工作。——比尔•盖茨

    ★汉斯为我们讲述了人类悄然无声进步的奇迹,只有他能做到。但是,《事实》做的远不止于此,它还解释了为什么进步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并教导读者如何清楚发现它。——梅琳达•盖茨

    ★《事实》包含了丰富的数据,读起来却相当轻松。它矫正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解释了思考方式如何导致我们对世界产生误解。——史蒂芬•平克(畅销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事实》为这个复杂世界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导航工具,是消除消极和绝望的真正解药。——《自然》

    ★在汉斯的手中,数据会唱歌。全球卫生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变得十分生动。全球发展的大局展现在我们眼前,传递出一些令人惊讶的好消息。——TED

    ★精彩……书中的内容凝聚了汉斯毕生心血,充满热情和学识……每一页都体现了他的演讲技巧和对数据的喜爱。还有谁会选择“人均拥有吉他数量”的图表来作为人类进步的代表呢?——《金融时报》

    ★在这个全球都充满焦虑的时代,竟出现了一本如此振奋人心的书。——克里斯蒂娜•哈德曼,《泰晤士报》

    *****************************

    【内容简介】

    避免情绪化决策!

    认识情绪化本能,作出相应改变,摆脱非理性的困扰,重新把能量投入建设性的行为中!

    --------------------------------

    ◆避免一分为二:如今不应再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都是中等收入国家,而这种传统分类方式很容易让你在现代社会痛失潜在市场;

    ◆避免以偏概全:在一些城市街头,你会看到很多盖到一半的房子。很容易认为这是因为盖房子的人失去了资金支持,或是做事毫无计划。其实这是房子主人储存财富的聪明办法;

    ◆避免单一视角:美国人均卫生支出名列世界第一。然而美国并非全球最长寿的国家。美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排在第40位;

    ◆避免情急生乱:“你必须现在就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这句话只会带来压力和焦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后仍然会有机会。

    --------------------------------

    一旦你拥有了《事实》提供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远离焦虑、变得乐观、充满希望、变得理性、发现潜在的商机、作出有效决策。

  • 你看起来好像……我爱你

    作者:(美) 贾内尔·沙内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了解AI的趣味科普,它还有超级可爱的漫画!

    -

    这本书“非常易读、有料,而且妙趣横生、令人捧腹”(《万物发明指南》作者瑞安·诺思),带领普通人走进人工智能那个奇妙古怪又不可思议的世界,是一场幽默可爱的导览。

    -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它为什么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者选择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方法来为我们讲述人工智能。读者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

    作者具有相关学术背景,常年进行科学写作,更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写了不少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尤其是关于算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有趣又好玩的话题符合我们当下对于人工智能的好奇与探索。这绝非枯燥的学术写作,而是深入浅出、充满个人风格的平易叙事。作者在书中举了大量例子,都是有趣的人工智能的相关实验,还插入了许多与之互补形成良好互动的卡通漫画。这种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令工程师或有相关背景的人之外的读者,都能够理解书中讲述的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