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语文学

  • 悉达多

    作者:赫尔曼·黑塞

    名家名作名译  悦经典12 献给流浪者的至高赞美诗 自我求索之路的不灭灯塔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尔曼·黑塞】 最具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全新上市 著名翻译家、散文家【苏念秋】卓越呈现 《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故事讲述了英俊聪慧的贵族青年悉达多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为了寻找自我而踏上孤独的旅程。他一路曾跟随沙门苦修,聆听佛陀的教诲,也曾沉湎于名妓的温柔,迷失于金钱的诱惑…… 黑塞以充满哲理、诗化的语言展示了一名青年寻求自我的一生,表现了他作品一贯的寻找生命真谛、皈依自然的主题,影响深远,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内心的骚动、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我们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保罗·柯艾略)
  •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

    作者:冯·艾兴多夫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是乡村磨坊主的儿子,他一天到晚耽于梦幻,渴望远方,喜爱唱歌和拉小提琴,不愿帮父亲干事,因此被父亲斥之为“无用人”而离家漫游。陪伴着他的仅有那提琴。他先在一个伯爵宫里当了园丁,在那里看见了一个迷人的姑娘,以为她是高不可攀的伯爵夫人。他的爱慕之心只能倾注于美妙的琴声和运听的歌曲里。不久他当了税务员。无论是花天酒地的贵族世界还是写写算算的税务员差事,都不是他理想中的追求。他怀着爱的苦恼,又踏上了漫游的道路,要在大自然中去寻求纯洁和自由。途中幸遇两位画家,同他们一起到了意大利。这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近乎荒唐的冒险;他在山上的古堡里被当作出走的贵族小姐,到了罗马又把一位意大利伯爵夫人错认为自己的意中人,闹了许多笑话。他因此一再陷入危及纯洁的种种诱惑之中,但他总是能不为之所动摇,始终和大自然一样纯洁、天真和可爱。后来他又回到当过园丁的伯爵那里,得知他的意中人原来是宫里看门人的养女。他向她求爱,最后实现了爱的渴望。整个故事就象发生在童话里似的。 “无用人”其实是个有才能的音乐家。他不混世流俗,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田园世界的幸福。只有那个庸俗的现实把他当作“无用人”罢了,因为他搞的是“不能挣钱的艺术”。面对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市民意识日益膨胀的现实,“无用人”正是一个讽刺的写照。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是一部诗意浓郁的抒情小说。情真意切的自然景色描写融贯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和想往,也渗透着诗人对大自然深切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鄙夷。
  • 外教社德语分级注释有声读物系列A2-尼伯龙根之歌

    作者:Achim Seiffarth,Ivan

    《尼伯龙根之歌》是由编者本着"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将尼伯龙根史诗故事简化而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您带入一个"善和恶"无关紧要,而"荣誉和忠诚"至高无上的陌生世界里。克桑滕王子齐格弗里德为了赢得克里姆希尔德的受来到沃尔姆斯。他洗过龙血澡,他杀死尼伯龙根,威力大增,胜过北方女王布吕恩希尔德,他迎娶了群星中的美女克里姆希尔德。然面女人间的争端夺走了王子的性命,凶手是谁,一目了然,克里姆希尔德设法为夫报仇。 系统的语法和词汇练习可以让您边读边练,让您在紧张和松弛的交替中攫取大量的知识。编者还精心编排了有关欧洲史、语言史、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练习,让您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拓宽您的知识面。《尼伯龙根之歌》所附的CD还包括一些有关音乐史和语言史的资料。
  • 赌运 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萃 上下

    作者:霍夫曼

    杨武能译文集。 本书汇集了二十多篇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名作,这些脍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杰作佳构,洋溢着风格各异的德语文学的独特魅力;德国大家霍夫曼、克莱斯特等人的小说,散发着神秘的“兰花”的幽香:凯勒和戈特赫尔夫等瑞士小说家的作品,充满着阿尔卑斯山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有着“写中短篇小说的莎士比亚”之称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讲述的故事,更是流淌着多瑙河般的深沉与画意诗情…… 读完本书,您会发现,说它多姿多彩,异常好看,之言不虚。
  •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

    作者:张玉书 卫茂平 朱建华 魏育青 冯亚琳主

    本书对德国浪漫派文学进行了系统论述,收录了《浪漫派文学——德语文学花园中的奇葩》、《论批评的本质》、《艾兴多夫诗选》和《沉重的时刻》等论文。全书最大的特点是翻译和评介并重,既让读者领略某一流派代表作的真正风貌,也加上我国学者的研究心得,并且译文力争精准,评介力求公允,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目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代发刊词) 浪漫派文学——德语文学花园中的奇葩 论批评的本质 论文学 批评断片集 评弗·施莱格尔的浪漫诗论 夜之颂 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恩(节译) 诺瓦利斯的《夜之颂》与《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恩》 封·斯居德莉小姐 E.T.A.霍夫曼及其名作《封·斯居德莉小姐》 婀蒂娜 《婀蒂娜》及其作者弗里特利希·德·拉·莫特·福凯 艾兴多夫诗选 痛苦的追寻——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瑟夫·封·艾兴多夫及其诗歌 沉重的时刻 沉重的时刻,沉重的艺术——评托马斯·曼的席勒小说 玛利亚·斯图亚特(选译) 波采娜 君特·德·布吕恩和他的短篇小说《波采娜》 露特(女友) 尤迪特·海尔曼——德国当代“文坛奇女子” 德国印象 新时代之“丝绸之路”
  • 古斯特少尉

    作者:施尼茨勒

    《古斯特少尉》,《拂晓的赌博》
  • 花粉屋

    作者:策·燕妮 (Zoë Jenny)

    这部以人们之间的隔膜和心灵的失落感为主题的小说,在欧洲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多项文学大奖,其中包括德国最著名的处女作小说奖——观点文学奖(Aspekte-Literaturpreis),迄今已被翻译成21种文字。作者策·燕妮也因此成为备语文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新秀。 小说主人公——自小父母离异的女孩瑶,在家人,恋人,朋友中努力寻觅着沟通的可能性,最后却不得不承认所 有的人都是“陌生人”…… 作者带有自传性质的写作,文学看似冷漠,实则充满激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隐喻,象征的手法,描述了当今年轻人意识中的种种灾难情境,以委婉的尖锐角及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展现了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共有的困惑。
  • Momo

    作者:Ende

  • 魔鬼的迷魂汤

    作者:E.T.A. 霍夫曼

    诗人海涅曾高度评价过这部杰作,认为“在《迷魂汤》中,包含着人的 才智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可怕和最叫人胆战心惊的东西”。
  • 艾尔丝小姐

    作者:阿尔图尔·施尼茨勒

    《艾尔丝小姐(德汉对照)》收录了德语国家的文学中的名篇,伴有中文译文,每篇附有对该文及其作者介绍,我们希望本丛书能够成为中国广大德语爱好者阅读德文原著的园地,半他们带入优美的文学世界。这些名篇的作者均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既有古典文学,也有现代和当代文学体裁,难度适中,题材广泛,可读性强。 年轻美貌的艾尔丝小姐是维也纳一位著名的律师的女儿,在她随姨妈在度假时,收到了一封母亲的一信,她从信中获悉,父亲因侵吞一笔未成年的被监护人的长管的资产而陷入了法律危机,母亲请求她向在同一地度假的封?多尔斯代先生求助,此人曾是她家常客。为了使父亲不至于身败名裂,受牢狱之苦。或走上卫自杀的绝路,艾尔丝小姐找到了封·多尔斯代。早已对艾尔丝小姐垂涎三尺的他同意帮忙,但艾尔丝小姐必须答应他一个条件。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作者:[瑞士] 弗·迪伦马特

  • 睡眠兄弟

    作者:[奥] 罗伯特·施奈德尔

    埃利亚斯是副牧师和一个农民之妻通奸生下的孩子,从小受家庭和社会的歧视,在愚昧、野蛮的环境下长期存在;可他听力极强,能听懂各种动物的声音,并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只有同龄的堂兄彼得认识到他的超人之处,每天来陪伴他。 为报复打折他胳膊的父亲,彼得点火烧掉了自家的房子;埃利亚斯从火中救出了堂妹伊尔斯贝特,并就此爱上了她;对堂妹的爱成了他发挥音乐特长的源泉。凭借自己的天赋,埃利亚斯自学而成为管风琴演奏
  • 威廉·麦斯特

    作者:[德] 歌德

  • 成功

    作者:福依希特万格 (Feuchtwanger

    《成功》: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候车室三部曲之一。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作者:叔本华

    本书所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含意界定,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就是道德在人生中的含意。 人的总体命运却是沉重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和死亡的命运。 一个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个人生活得越幸 福,就越发延迟达到这一目的。 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苦海中回头。
  • 德语文学辞典

    作者:卫茂平 主编

    《德语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内容简介:正文共收词条485条,其中作家206条,作品279条,每一词条设为一页,除几部古代“无名氏”作品之外,目录按作家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作品词条随后,按出版年份排序,作家词条主要介绍作家生平和创作;评骘力求简明扼要,作品词条大体叙述故事梗概,兼顾与创作有关的信息,当代作家及作品跟踪到2009年,附录收有5种主要德语文学奖的介绍,包括至2009年的获奖人员名单,书后添附作家姓名和作品名称的汉语拼音索引和原文索引,便于查找。
  • 荷尔德林诗集

    作者:【德】荷尔德林

    本书收录了荷尔德林的绝大部分诗歌,共计一百六十七首,包含了诗人所创作的颂诗、颂歌、悲歌、短诗和箴言诗。以最新的德语版精编《荷尔德林诗全集》为底本译出,原编者给出的必要注释和说明文字亦一并译出。 作者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都囊括其中,如《内卡河》《生命的历程》《橡树林》《致以太》,以及众多长诗如《还乡》《日耳曼尼亚》《莱茵河》《帕特摩斯》《恩培多克勒》《怀念》等,尤其是他的长篇颂歌《和平庆典》,无一遗漏。其中,诗人的代表作《狄奥提玛》收录了九个稿本的写作内容,《人民之声》两个稿本,《帕特摩斯》两个稿本,《唯一者》两个稿本。对比和研究荷尔德林的改写,是很有兴味的阅读形式。这种编排体例,或能有助于读者深入观察荷尔德林的诗艺和内心。
  • 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是黑塞本人很喜欢的小说之一,他在1930年5月23日把刚修改好的原稿送给好友汉斯•布特梅尔阅读,附去的信中说:“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比其他作品加在一起还珍贵,我对他有一种特殊的爱。”托马斯•曼也很欣赏这部小说。他曾说:“《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以其纯朴和有趣显示了一种完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艺术,它以最吸引人的方式描写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相矛盾。”译林社版《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是纪念黑塞逝世五十周年的特别修订版,翻译家杨武能先生对全文的修订、润色近千处之多。 修道院里,纳尔奇思才华过人,深得院长达尼埃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歌尔得蒙自幼逝去母亲,立志侍奉上帝。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成了朋友。纳尔奇思在歌尔得蒙身上发现了与修道院精神完全相悖的气质,劝告他放弃苦修和戒条的束缚,回归他的母亲赋予他的本性之中,成为灵感充沛的人。一次意外邂逅之后,歌尔得蒙惊觉自己身上的浪漫秉性,决定开始流浪的生涯。他到处流浪,历经欢乐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有一天,歌尔得蒙因被一座圣母像的美所震撼,激发了体内深藏的创作天赋,他开始拜师求学,沉潜到雕刻艺术中。最终,他又回到自己的挚友和师长纳尔奇思的身边,两人分别以灵感和理性启发对方,终于使他掌握了化瞬间为永恒的艺术法则,雕出了完美塑像。然而,浪漫的天性仍然驱使纳尔奇思去追逐爱情和最后的幻想,歌尔得蒙再次外出游行,去艳遇当年的情人。途中他染上重病。纳尔奇思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 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 海涅诗选

    作者:海因里希·海涅

    《海涅诗选》的作品都选自海涅生前亲自审定出版的四本诗集中的三本:《歌吟集》(1827)、《新咏集》(1844)和《1853和1854年诗作》(1854)。这三本诗集大抵呼应着诗人早年在柏林崭露头角活跃一时、中年卜居巴黎度其流亡生涯和晚年缠绵病榻但创作力不稍减退这三个时期。集中选译的诗兼顾到各种体裁和题材,对诗人的诗歌艺术作了近乎完整的介绍。
  • 垃圾教授

    作者:曼

    长篇小说《垃圾教授》也是亨利希·曼的一部重要作品,发表于一九○五年,它的主要内容是: 德国某城文科中学的教师垃堤已执教二十五年。他表面道貌岸然,内心却卑鄙无耻。学生按照他名字的谐音给他起了“垃圾教授”的绰号。全校师生乃至分布在全城的历届毕业生都在明里和暗里叫他垃圾教授。垃堤把学生当敌人,更把班上的洛曼、封·埃尔楚姆和基泽拉克三个学生视为眼中钉,经常借故关他们禁闭。一次,垃堤在洛曼的作文本里发现了一首赞美歌女罗莎·弗蕾利希的诗,他认定这是道德败坏。为了抓到惩罚洛曼的把柄,他四出奔走,在全城寻找歌女罗莎·弗蕾利希。他终于在一家名叫“蓝天使”的下等娱乐场找到了罗莎,自己立刻为她的风流美貌所倾倒。以后他每日必去蓝天使,与自己的学生争风吃醋,极尽向罗莎献媚之能事,服侍她更换服装,给她化妆。罗莎随洛曼等去郊游,砸烂了一座巨人墓,引起诉讼案。垃堤也由于罗莎牵涉进去,搞得声名狼藉,因而被迫提前退休。垃堤干脆与罗莎结婚,搬到城外一所住房居住。垃堤自此完全受罗莎的控制。他的住房成了她勾引本城男性公民的幽会场所。垃堤的积蓄花光后,只得依靠聚赌和罗莎卖淫为生。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导致了许多人家破产,一些有身份的富裕市民也陷了进去不能自拔,把全城搞得乌烟瘴气,民怨鼎沸。一天,罗莎在城里偶然与刚从国外归来衣冠楚楚的洛曼相遇,约他趁垃堤不在家时去相会。正当罗莎与洛曼在家约会时,垃堤突然闯入,妒火中烧,竟下手要把罗莎捏死,还抢了洛曼的钱包。洛曼报告了警察,警察赶来逮捕了垃堤,同时带走了祸害市民的罗莎·弗蕾利希。全城人民为之松了一口气,欢呼“终于运走了一车垃圾”! 这部小说以漫画手法,多方面地暴露和讽刺了德皇威廉二世统治下摧残人性的法西斯奴化教育制度和丑恶的社会现实。小说有一个副标题:《一个暴君的末日》。由于小说的背景正是德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因而作者笔下的垃圾教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他的整个阶级,以此反映十九世纪末德国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和堕落:他们自己虚伪堕落,却指责别人道德败坏;他们为了巩固军国主义统治,采用专制高压手段,对青年一代进行奴化教育,稍有越轨,就关禁闭惩罚,或是利用权势,断送年轻人的前程。垃圾教授对待学生犹如一个“暴君”。可是,疯狂一时的垃圾教授是短命的。垃堤这个暴君的末日也象征了德国帝国主义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