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文学

  • 背海的人(上)

    作者:王文興

    《背海的人》為作者繼《家變》後之第二部長篇小說,前後投入二十四年,分上下二冊出版(上冊1981洪範版,下冊1999洪範版):殫精極思,鞭辟入裏,通過現代寓言的形式,以一人的挫折遭遇和困頓、突破,反映,並且批評人性社會,其指涉既廣,發掘更深;文字風格與內容旨趣密切結合,兼有高蹈前衛與圓融之化境。王文興臻極的文學藝術精神,於此揭開最為淋漓盡致
  • 十三朵白菊花

    作者:周夢蝶

    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的周夢蝶,乃一代傳奇詩人,曾長期在台北武昌街擺攤鬻書自活,澹泊狷介,蕭然一城市之大隱。每有所作,文壇傳頌,其詩探索冥漠於未知,一如鏡中之花水裏之月,蹤跡不可拘泥,卻饒富禪意,終則導致情與志砉然歸位,昭晰顯影。本書收周夢蝶三十多年來稀有珍品為最新詩集,十分可貴。
  • 台灣,請聽我說

    作者:吳錦勳

    二○○九年,國府遷台整整一甲子。這六十年,我們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看到台灣由壓抑、逐漸裂變、轉型,徬徨於道途,追尋著出路。 六十年,有太多可以記述,也有太多可以遺忘,不管記憶或忘卻,歷史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在這條時間長河裡,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有故事。差別只在有些故事緩淡如小溪,有些故事波濤洶湧如巨流河。 於是,我們邀請了十七位不同領域、不同世代,文化成長背景迥異的當代台灣人物,細細訴說他們獨特的生命之河。他們是季季、胡乃元、黃文雄、陳若曦、孫越、蔣勳、紀政、胡德夫、鄭崇華、星雲大師、林懷民、陳芳明、施振榮、朱天心、紐承澤、顧玉玲、吳念真等。他們就像十七把歷史的「探照燈」,在深淺不一的焦聚中,呈現原本我們在黑暗中可能錯失的風景。 九份深山長大的吳念真,悲憫於老兵遭遇,寫出台灣新電影一頁風景;眷村長大的作家朱天心的第一母語其實是客家話,還可以公開演講;美學大師蔣勳小時候在同安人為主的大龍峒長大,在媽媽引領下,向台灣鄰居學做油麵、年糕,本省習俗…,這些,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經驗過的情節。 六十年來,不同背景族裔的交往、理解,乃至通婚,形成密如蛛網的血緣網路,看似「錯亂」的台灣文化,卻是台灣之所以為台灣,台灣文化之所以豐富迷人的厚實基礎。 這本書的人物,許多曾被時代的風暴襲捲,卻未因此滅頂。表面上,他們的「差異性」很明顯;往底層挖,他們的「共通性」更可貴─這十七個人,從不放棄以個人的微薄力量,在不同舞台、不同角落,為台灣奮身投入!因著他們,台灣歷史或許小小改變了方向,或許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本書,獻給共同生活在這裡的「我們」。
  • 煮字为药

    作者:徐国能

    “无论古今,作诗搞文,也许都要细心慢火像熬汤炖药一般,提炼出字句的真淳,那么大凡诗文疢疾,无论是涕是痰,或许都可因此而愈吧!” 屡获各项文学大奖肯定的青年作家徐国能,深感国际化氛围下国人人文素养的悄然销蚀,在台湾《中国时报》开辟专栏,列举日常中俯拾皆是的中文应用,带领读者赏析素朴语文的个中深境,并略谈一些中文里特殊的字词或修辞方式,及探讨写作的种种问题。本书即是部分专栏文字的集结,文章深入浅出,笔淡情深,让读者发现中文的实用与乐趣,亦提供阅读的趣味与惊喜。
  •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作者:张晓风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简介:张晓风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她倡导环保、关怀乡城的变化,细绘海峡两岸纠结的爱与愁,怜悯万事万物的生之苦,珍惜当下的生之乐,内容深刻精博,值得细品珍藏。
  • 智慧的灯

    作者:华严

    《智慧的灯》主要内容:每个恋爱中的少女都是一盏智慧的灯,能照见一切。小说描写了一对聪慧的大学生相识、相知、相恋,最后却分离的故事。纯情的爱,美好的时光,生命的大智慧、大彻悟,尽在作者笔下。这部小说出版后,短短时间内再版七次,使华严一举成为台湾畅销言情小说作家。但愿作者写的每一部小说,都犹如一盏“智慧的灯”,让读者有感情,有共鸣,以更有智慧、更幽默的态度来走这一段本有万般苦恼的人生路。夜色低垂,万家灯火的时分,如果还能见某个小角落,某一位同胞姊妹或兄弟翻开作者的作品,和作者静悄悄地做着会意交心的晤谈,那种感受和感动,必将是作者永远无法忘怀的。
  •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作者: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成人版)》内容简介:我的写作经过许多次的转弯,青少年时期,才华洋溢,恣意挥洒,中壮年时期,由巧转拙,含蓄内敛,深受佛教思想与佛经文字的影响,后来,繁华落尽见真淳,写作成为随心所欲的事……为此,无关青涩或成熟,也无关这本自选集优劣,只是注记了我生命中的某一个旅程。 有些印象特别深刻的,披沙拣金,把它们一一编排,就成了《林清玄自选集》了。 这本给成人的自选集可以说是某种自传,就像某一个夜里,我们促膝而谈,我向你说了自己人生的故事,说给知心的朋友听,也不隐藏!
  • 都在书生倦眼中

    作者:苏伟贞

    本书为知名作家苏伟贞的散文作品集,书中收录了《天生我材》、《今生执笔》、《独自》、《就绪》、《面对》、《过眼云烟》、《单人旅行》、《黄昏开始下的雨》、《他日之约》、《勇气》、《此去》、《过场》、《多走一段路》、《别有话说》、《启程与终程》等文章。
  • 名家散文经典

    作者:张晓风

    《名家散文经典:张晓风散文精选》主要有传说中的宝石、人生的什么和什么、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春日二则、林中杂想、只因为年轻啊、星约、玉想、三个人里面聪明的那一个、窃据、描容、雨之调、雨天的书、戈壁行脚等内容。
  • 战后台湾文学经验

    作者:吕正惠

    作者考察了战后六十年来台湾的各种文学思潮——现代主义、乡土文学、“台湾文学论”、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社会与政治文化背景;以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对陈映真、白先勇、李昂、朱天心等代表性作家及作品进行了细致而中肯的分析与解读;更重要的,作者还与战后台湾的各种文学与社会思潮展开对话与论战,如国民党的“现代中国史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无根性和对西方的依附,及台独派的文学论,从而以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及台湾文学观念自身的发展脉络。
  • 看海的日子

    作者:黄春明

    读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乡土小说的随想                       ――代序   在台湾,“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是有着它的特具的意义的。乡土,固然指的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有着它原初的土地、农村、市镇、城市等各自不同的成分,而更重要的,则是在这里所结合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关系,由是而交织成他们的生活,显现出他们的感情、思想、梦幻与理想。这是他们个人和族群
  • 迷園

    作者:李昂

    在一座歷時兩百多年的古老園林──「菡園」裡,鬼魅般的糾纏著一個與海盜,唐山小妾,朱家先祖立譜歸宗與敗亡的毒誓。到了二十世紀,到了七○年代歷經了台灣的政治變局、歷經了台灣新開展的工商業社會,恢復這座園林的,是朱家的後世子孫──朱影紅,以作為女子激越的熱情與痴迷,她挽救了「菡園」,也印證了那古老的家族毒誓……。
  • 炎夏之都

    作者:朱天文

    第三卷《炎夏之都》(短篇小说集;1982-1987年) 【上卷】画眉记/伊甸不再/安安的假期/最蓝的蓝/风柜来的人/最想念的季节/这一天/荷叶·莲花·藕 【下卷】叙前尘/外婆家的暑假/童年往事/柯那一班/桃树人家有事/炎夏之都/世梦 “我心里每有一种就此不写了的冲动,因为再怎么写也写不过生活的本身。作者的一通篇文章往往还不如平常人的一句平常话。那些广大在生活著的人们‘不写的’大众总是令我非常惭愧。因为人才是最大的奇迹和主题。”─—朱天文 《炎夏之都》收录十六篇写于一九八○年代的短篇小说,早年分为《最想念的季节》及《炎夏之都》二册出版。 这段时期朱天文密集参与台湾新电影的剧本创作,因此《炎夏之都》多篇小说原为电影构思而写。例《安安的假期》、《风柜来的人》、《最想念的季节》是电影故事大纲,《童年往事》则是电影与小说一起创作。《叙前尘》、《外婆家的暑假》则以小说笔法,描写父母私奔、母亲娘家等家族故事。
  • 傳說

    作者:朱天文

    第一卷:《传说》(短篇小说集;1972-1981年) 【上卷】仍然在殷勤地闪耀著/强说的愁/怎一个愁字了得/缘/女之苏/俪人行/陌上花/乔太守新记/蝴蝶记 【下卷】扶桑一枝/青青子衿/子夜歌/春风吹又生/思想起/腊梅三弄/五月晴/剪春萝/某年某月某一天/椰子结在棕榈上/传说 《传说》收录二十篇写于七十年代至八○年代初的中短篇小说,早年分为《乔太守新记》及《传说》二册出版,前者为朱天文首部出版作品。 书中多篇作品为浪漫的男女爱情故事,然而深受胡兰成的价值观影响的朱天文志不仅于此,她更是想为这些凡尘俗世中的男女立传,《传说》中写:“我想起也是看樱花的时候兰师说的,贾宝玉的恋爱的境界高极,真极,是一个完全、极至,但是我们有跟他相似与不相似。今天我们是要打开一个新的天下,让天下人都可以恋爱,有情人皆成眷属,因为在今天竹旳塑胶时代里,贾宝玉是不能够存在的。袁宝骐与李婕,我多么想给他们一个最美好的世代呢,那时的陌上花间偶一相逢,亦世上千年。”
  • 水問

    作者:简媜

    《水问》为简媜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 狂風沙(上下)

    作者:司馬中原

    也許是屬於亙古的自然的悲哀罷,祇有經歷過劫難的人們才配領略罷?或者,至少是尚在呼吸著的目擊的人們才能懂得吧? 每一把沙中,都有著歷史外的歷史,都有著騰捲如雲的問天的悲歌,它經歷千年萬載的歷史,從遠古的荒涼到今日的荒涼。說它淒愴也罷,哀愁也罷,它總是被確定了,再也無法挽回,無法更改的了。 虛——無,虛——無……亙古的悲哀永續著,從過往直貫當今,更通向未來。
  • 台湾文学史

    作者:刘登翰//庄明萱

    《台湾文学史(文学类)(共3册)》以台湾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为基本判定,叙述了台湾文学上自远古、下至1990年代的发展变迁。按照台湾文学的历史分期,《台湾文学史(文学类)(共3册)》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古代文学时期,描述远古到1840年台湾文学的发展;第二篇为近代文学时期,描述1840年至1920年代初期,台湾文学在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日据”等多种矛盾下的复杂内涵;第三篇为现代文学时期,描述1920年代初至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的文学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与繁盛;第四篇为当代文学,描述1945年至1990年代台湾文学日渐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四篇之外,另有总论,重点介绍了台湾文学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台湾文学史(文学类)(共3册)》版本采用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作者:朱天文

    六十二篇散文及兩篇訪談錄,即是朱天文六十四種生活及文學養分。 文學養分,包括《紅樓夢》、《搜神記》、《東周列國誌》、《花間集》等書,以及父親朱西甯、胡蘭成、三毛、聖提、侯孝賢、「深情在睫,孤意在眉」的妹妹朱天心等人。 生活養分,則包括穿衣服、談戀愛、為出版社工作、設計髮型、出門旅遊、做家事等,這些每一樁都是頭等大事,她在〈女人與衣服〉中即寫,「時代若有變動,一定是音樂先變,女人先變,衣服先變,舉瑪丹娜為證。」
  • 罗兰散文--寂寞的感觉

    作者:罗兰

    本书曾获台湾文学大奖
  • 寂莫的十七岁

    作者:白先勇

    正如同寓言故事中的主角往往代表着某一类型的人,本篇小说中的杨云峰是当今社会中许许多多心理不健全的青少年典型,亦即白先勇所说的「寂寞的十七岁」。什么样的孩子该得到赞美与掌声,又什么样 的孩子似乎就该走在「堕落」中,接收冰冷的目光;这期间不是特权的差异,而是我们该检讨家庭、学校及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并以包容的心重新去认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