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研究

  • 都市里的村庄

    作者:蓝宇蕴

    “新村社共同体”是与传统小农村共同体相对应,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建立在非农化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村社共同体”,主要有“工业化”的村社型共同体与“后工业化”的村社型共同体。本研究关注的都市村庄是一个“后工业化”的“新村社共同体”,即都市村社共同体,因而,本研究是关于“新村社共同体”的一种具体类型的研究。
  • 美国教科书里的中国

    作者:李毅

    随着近年来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日益加快,世人都注意到一个富强的中国正在崛起,许多人甚至预言着一个“中国世纪”的到来。本书收集了在美国选用较普遍的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分门别类加以介绍点评,有颇强的可读性。
  • 未来中国的变与不变

    作者:

     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考量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道路。 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各路学者回顾改革,前瞻国是。  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
  • 中国文化的命运

    作者:梁漱溟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在未来30年,中国文化到底将走向何方。
  • 从“西化”到现代化

    作者:罗荣渠

    为研究从“五四”以来现代化思想发展脉络,罗荣渠先生主持编成《从“西化”到现代化―― 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本书资料搜罗宏富而精炼,选编了1919-1949年间我国思想界四次大论战的有关文章。这四次论战是: 关于中西文化的论战, 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关于中西文化出路问题的新论战, 关于中国应以农业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的论战。 它使我们惊讶地看到,今天争论的许多问题其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已经提出来了。罗荣渠认为:“以上述几次大论战为线索,把它们联结成为一条总的发展线,从一个侧面探索中国近百年来、主要是‘五四’以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经历的曲折过程,有可能获得温故知新的启示。”
  • 中国超越

    作者:张维为

    《中国超越》是作者走访百国后的第三本思考型著作,在《中国触动》和《中国震撼》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中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在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领域的超越。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在不少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在许多方面不久将超越美国,在另外一些方面,通过继续不断的努力,最终也可能超越,而其中最有意义的,无疑是中国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超越。此外,作者还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话语对西方话语的超越,解释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制度安排及其背后的理念,论证了中国许多做法的深层次的合理性。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维系了五千年文明而没有中断的伟大国家,历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落后于西方是近代发生的事。而自现代以来,中国迅速“赶超”西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总体成功,这种成功源于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中国正带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目标,重返世界之巅。
  • 迟到的文明

    作者:袁伟时

    固守传统,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必然走入死胡同。文明与野蛮永无止息的争斗,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几个国家率先树立了文明的标杆。跟进还是抗拒?令人眼花缭乱的史剧围绕着这个轴心展开。随着世界市场日益生长,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经济和思想、文化冲破一切障碍,在国际间交流。是否接受现代文明,融入世界,成了国家和民族盛衰荣枯的生死线。人类踏入现代文明后,中国已经成为迟到者,原因何在?我们将何去何从?袁伟时先生为我们一一解答。
  •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

    作者:朱启臻,赵晨鸣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事实,揭示了中国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代际之间对土地态度的变化,中国农村人口离土的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民不愿种地”是中国农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大障碍。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和匮乏成为中国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如何拯救农业?脱离了农业特点和违背农业发展规律的种种做法会把农业推向危险的边缘。呼唤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是贯穿全书的主题。 全书30万字,通俗易懂,感人肺腑,富有启发性。不仅适合与农业有关的研究者、管理者阅读,也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农业教育和了解农民的教材。
  • 舒立对话

    作者:胡舒立,王烁 主编

    《舒立对话:未来十年,世界是谁的游戏》是一部有关过去10年(主要为2008~2010年)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和话题的采访合集。胡舒立女士现任财新传媒集团总发行人兼总编辑、《新世纪》周刊总编辑和《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她不仅是中国财经传媒领域的超重量级人物,在国际上同样享有盛誉,被美国的《纽约时报》评为中国最强有力的财经媒体主编。 《舒立对话:未来十年,世界是谁的游戏》中的采访对象既有各国政府要员,也有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力量和最活跃的经济体。这种权威媒体与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的高端对话,对读者而言,是难得的思想盛宴,是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培养大局观和掌控个人财富的高端智囊书。
  • 封建

    作者:姚中秋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上下册)》深入周代经典封建制度内部,依据古典经、史,重构封建制的治理架构及其运作机理之完整图景。澄清封建制,对于准确地认知华夏治理之道和华夏历史,对于完整地把握中国文明之深层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封建制乃是华夏历史之开端,在此一开端中,一定最为直接、真切地体现着这群人关于生命、生活、治理的认知、想象和希望。唯有通过解析封建制,借以理解封建制下人们的生活、治理,进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较有把握地谈论中国人的精神,体认华夏治理之道,以及理解中国文明之基本性质。
  • 跨越边界的社区

    作者:项飚

    作者利用同乡之便,深入位于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用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描述了“浙江村”与周边村镇,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的互动,分析了在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方方面面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他们的对策。 本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涉及的问题既深且广,堪称有前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触及社会和人民心理深层变革的佳作。
  • China Road

    作者:Rob Gifford

    Route 312 is the Chinese Route 66. It flows three thousand miles from east to west, passing through the factory towns of the coastal areas, through the rural heart of China, then up into the Gobi Desert, where it merges with the Old Silk Road. The highway witnesses every par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volution that is turning China upside down. In this utterly surprising and deeply personal book, acclaimed National Public Radio reporter Rob Gifford, a fluent Mandarin speaker, takes the dramatic journey along Route 312 from its start in the boomtown of Shanghai to its end on the border with Kazakhstan. Gifford reveals the rich mosaic of modern Chinese life in all its contradictions, as he poses the crucial questions that all of us are asking about China: Will it really be the next global superpower? Is it as solid and as powerful as it looks from the outside? And who are the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to whom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supposed to belong? Gifford is not alone on his journey. The largest migration in human history is taking place along highways such as Route 312, as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leave their homes in search of work. He sees signs of the booming urban economy everywhere, but he also uncovers many of the country’s frailties, and some of the deep-seated problems that could derail China’s rise. The whole compelling adventure is told through the cast of colorful characters Gifford meets: garrulous talk-show hosts and ambitious yuppies, impoverished peasants and tragic prostitutes, cell-phone salesmen, AIDS patients, and Tibetan monks. He rides with members of a Shanghai jeep club, hitchhikes across the Gobi desert, and sings karaoke with migrant workers at truck stops along the way. As he recounts his travels along Route 312, Rob Gifford gives a face to what has historically, for Westerners, been a faceless country and breathes life into a nation that is so often reduced to economic statistics. Finally, he sounds a warning that all is not well in the Chinese heartlands, that serious problems lie ahead, and that the future of the West has become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the fate of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Informative, delightful, and powerfully moving . . . Rob Gifford’s acute powers of observation, his sense of humor and adventure, and his determination to explore the wrenching dilemmas of China’s explosive development open readers’ eyes and reward their minds.” –Robert A. Kapp, president,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1994-2004
  • 中国,你要警惕

    作者:黄树东

    《中国,你要警惕》内容简介:不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是中国的中下层勤劳而不富有,经济学家可以不讲道德,经济政策不能不讲道德,不公平的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原罪”,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竞争,“普世价值”在它的发源地代表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却同民族主义势不两立,大多数人陷入不自由的时候,没有人能享有自由,包括专制者本身!
  • 中国意见书

    作者:凤凰周刊

    中国意见书:百位著名学者国是论衡,ISBN:9787802346239,作者:凤凰周刊 编
  • 再造传统

    作者:刘东

    最具全球眼光的中国文化宣言! 传统不是死物,世界尚未定型,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 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忧思之作,以毕生激情为重振传统而奔劳呐喊 ~~~~~~~~~~~~~~~~~~~~~~~~~~~~~~~~~~~~~~~~~~~~~~~~~~~~~~~~~~~~~~~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起飞,物质生活巨变,为何整个社会却充满了怨气和戾气? 全球化大势之下,中国文化的未来“危”与“机”何在? 《再造传统:带着警觉加入全球》是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在全球化视野下思考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忧思之作。文化全球化虽为大势所趋,却尚在过程中,我们不应将自家传统视作奄奄一息的死物,中国文化的未来正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刘东呼吁,只有参验当今时代的学识、眼界与体悟,重新为传统贯注精神内容和思想活力,政治合法性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危机才能获得和解。
  • 天下或天地之间

    作者:陈赟

    本书是以现代哲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儒学的学术著作。本书阐发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观念,尤其是它的异于希腊传统的独特内涵,厘清政与治的本质分野,指明了天下或天地之间作为汉语思想独特的政治生活运作区域及其理论意义,及政治生活为什么被表述为四维性的结构:爱人、成身、安土、乐天。与希腊政治的神话-哲学的空间本性,古典中国的政治观念具有“境域”性的特征。“天下”或“天地之间”这一区域由不同的地方构成,而不同人们聚集在不同的地方,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伦-礼”在政治生活的核心位置。由于天地之间的境域总体以“化”而非“治”为其最终归宿,所以,诗、乐、礼等构成的教化体系乃是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而治理术也必以“无为”、作为它的最高目的。与此相应,政治生活不能仅仅由政府或为政者来打开,而必须通过每一个个人在其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来实现。由此导致了各正性命的生活德性与希腊传统的参与性的公民德性之间的深刻差异。本书试图重新思考中国古典政治思想的未来遗产,发掘其中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提供与狭义意义上的希腊式民主政治不同的运思方向。
  • 孔子与当代中国

    作者:陈来,甘阳 主编

    在21世纪新的处境下,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等等大问题,中国学术界亟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予以深入全面地考察和思索。本书以儒学与中国社会变迁、当代公共论域中的孔子与历史文化传统、儒家与社会重建、大学教育中的孔子与儒家经典、儒家与公共伦理等七个主题,深入探讨了孔子与当代中国发展关系的问题。
  • 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作者:陈赟

    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历史认知,必须在现代的自我理解过程中展开。在世俗化的人本世界,“上帝”既死之后,占据上帝之位的却是基于主体之人的“价值”,价值的僭政构成了虚无主义困扰的本质。而1990年代以后,价值的生产在中国终于被纳入了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建与中国的重建不可避免地关联在一起,而中国思想与中国政治的成熟无疑是中国重建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天下思想在这个重建过程中必将自身展现为一个深邃广袤的远景思想空间。
  • 群体性事件研究(第二卷)

    作者:肖唐镖 编

    《群体性事件研究》讲述了:国内学界对社会矛盾,纠纷与冲突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来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自乡村,继而到城镇以信访和群体性事件为主要表征的社会冲突日益频发,这一领域正吸引着日益增多的研究者的关注。 本“中国社会稳定研究书系”包括“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论丛”与“中国誉体性事件案例报告”两个系列:“研究论丛”既含结集出版的论文集,也有单独成篇的学术专著,以集中展示学界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