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欧洲史

  • 希腊人

    作者:[美]罗伯特·B·科布里克(Robert

    阿喀琉斯,男扮女装躲入深宫逃兵役 泰勒斯,为了证明哲学有用夜观天象赚大钱 亚历山大大帝,乘坐巨型潜水装置下海捞珍珠 这里有许多大人物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一位诗人求婚被拒,写诗嘲骂女方致使父女羞愤自杀 一对同性恋人刺杀第三者,被错封为推翻暴政的大英雄 一名高级妓女协助伯里克利,催生出雅典民主黄金时代 这里演绎着更多的小人物的爱恨情仇 作者告诉你,好莱坞如何肆意改编古希腊历史 作者与你探讨,古代奥运会的跳远纪录比现代远八米是否可能 作者向你讲述,亚特兰蒂斯神话也许是一段古老记忆 作者邀你一同漫游五彩纷呈的古希腊世界 著者一反传统,“历史中的个体”——人,“有着同样的血缘,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神庙、仪式与相近的习俗”的希腊人(希罗多德语)为其独到、始终关注的对象。 ——张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部以历史中的个体为核心的古希腊世界漫游指南,视角独特,引人入胜。 本书以 历史发展顺序为主线,覆盖范围从荷马时代到希腊化时期,但全书不以历史事件为核心,而是将之作为呈现希腊人的真实面貌的必需背景。每章内容的主体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个人,而且往往是不太出名的人,他们足以展 现其所生活时代的人的活动或行为的某一方面。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希腊人的诗歌、史料、法庭辩护词,营造出了让人物尽情诉说自己的故事的效果。 书中还设置了大量的专栏,既有对好莱坞在诠释古代希腊和希腊人的影片中无知行为的辛辣讽刺,又有关于希腊人的幽默和老年观的专题讨论,还有许多对有趣个人和故事的简单介绍。这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方式,构筑了一个清晰立体、细节丰富、血肉丰沛的希腊人整体形象。
  • 为什么是欧洲?

    作者:[美] 杰克·戈德斯通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信的图景,让读者们清楚地认识到其实直到1500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的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1800年以后才真正实现了的。对于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本书进行了多方面地介绍。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本书一方面广泛地涉及了全球史上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宗教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中的重要学术问题都进行了提示,是研究全球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由专业学者写给大众阅读的书,它的价值也不仅仅在于解释历史,更在于让我们通过理解历史来掌握现在和未来,在本书的结论中,作者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需要避免的问题,包括注重技术教育、推行开放型的文化和宗教政策、促进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往和流动以及为专业人员开放自主创业的机会等等,大都是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

    作者:[美] 托尼·朱特

    编辑推荐: 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出版商周刊》 精彩绝伦……有着惊悚小说的节奏和百科全书的广度。——《纽约时报书评》 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卫报》 欧洲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 ◎《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普利策奖决选名单,萨缪尔•琼森奖决选名单; ◎连续荣获2006年亚瑟•罗斯图书奖、2007年汉娜•阿伦特奖、2008年欧洲图书奖; ◎《卫报》《独立报》《纽约客》《观察家》《旁观者》《新政治家》《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近20家世界顶级媒体“年度最佳图书”;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尼尔·弗格森、弗朗西斯·福山、诺曼·戴维斯、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等欧美著名学者高度赞誉; ◎《纽约客》《旁观者》《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外交事务》《伦敦书评》《美国历史评论》《出版商周刊》全球百家权威媒体一致推荐; ◎中文版获托尼·朱特基金会全球独家授权,历时两年精心译校、审校和修订,由中信出版社重磅推出,使得这部史学巨著以全新面貌震撼面世。 ============================================================= 套装全四卷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第一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 从残酷的种族灭绝到人权价值的倡议,从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从自由资本市场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欧盟,从关税壁垒到统一货币欧元……欧洲就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它经历了各式各样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礼和试验。无怪乎,托尼·朱特说:“像狐狸一样,欧洲懂得很多。”对于现代公众而言,“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 《战后欧洲史》是当代最顶尖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这本书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全面而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出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未来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锐的观察、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高超的叙述能力,将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六十年历史,淬炼成了一部引人入胜、意义非凡且极具个人见解的伟大著作。 《战后欧洲史》出版后赞誉如潮,获奖无数,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并已成为社会大众“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 ============================================================= 分卷内容简介: 《战后欧洲史》卷一《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内容简介: 1945年至1953年,美苏对峙,冷战来临。铁幕落下,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为之后数十年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要格局。 战争改变了一切,欧洲靠外人获得解放,不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欧洲从政治和地理上分裂了。 在西欧,过渡政府举行了新的大选。民众内心渴望正常化,远离过分自信的政治教条。强调社会和道德改良的基督教民主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掌控了政治权力。实施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重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提升了经济一体化,成立“北约”则将美国拉入欧洲防御体系……各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盟与合作奠定了欧洲复兴的基础,也使得欧洲成为美苏交锋的前沿。 另一方面,斯大林在东欧广泛建立起苏联可以信赖且不会威胁其安全的政府。东欧诸国纷纷卷入逮捕、清洗和审判的旋涡,都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都进行“经济改革”并实施“五年计划”,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复制品国家”。 美苏两国掀起文化战争的波澜,欧洲的文化也分裂了。是否支持苏联,或者是否反共,成为划分东方和西方、左翼和右翼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深深地刻入欧洲的文化知识生活。 ------------------------------------------------- 《战后欧洲史》卷二《繁荣与革命1953—1971》内容简介: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 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 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惨谢幕。 ------------------------------------------------- 《战后欧洲史》卷三《大衰退1971—1989》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战后欧洲的经济繁荣热潮退却了。美国单方面废除布雷顿森林协定,稳定世界金融秩序的美元固定汇率制度被埋葬,欧洲货币汇率随之浮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降接踵而至,同时还伴随着大范围的工人失业和社会不满。 西欧的政治图景开始分裂,左翼和右翼主导的整体格局,被“单一议题”政党和运动打破。一些社会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女权运动、环境保护主义组织与和平运动等新政治团体,利用舆论将社会情绪转化为政治行动。 到70年代末期,欧洲社会开始觉察到其福利国家体制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撒切尔夫人倡导的私有化浪潮,在80年代冲破西欧海岸,并在接下来的10年里席卷了整个大陆。欧洲战后数十年以来的社会民主共识被彻底改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蹒跚而行,经济衰退,民生困顿。新的反对运动在布拉格和华沙蓬勃发展,持不同政见人士选择从个人权利、公民自由等议题切入,终结了苏维埃政权对话语权的垄断。通过环境污染等切身议题,知识分子消除了社会公众的冷漠和恐惧,逐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 80年代末,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为了拯救自己的共产主义,逐渐摆脱了对东欧诸国的监督。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共产主义政权在1989年轰然倒台。 旧秩序迅速、平静且和平地终结了,留下四分五裂的大陆。 ------------------------------------------------- 《战后欧洲史》卷四《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内容简介: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共产主义的东欧举步维艰,面临着艰难的经济转型和民主过渡。经济上,这些自由市场的新信徒推行私有化政策,原本想要使公民人人成为资本家,将国家带出经济的泥潭。结果却是,公共机构分崩离析,公有资产被权力者据为己有。政治上,循环再生的“共产党员们”到处与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结盟,痛苦的大众被抛向社会边缘。 东欧,在欧洲的大门外张望,极力想重返“欧洲”——为了获得援助,实现经济现代化,或者是为了防止退回“民族共产主义”,稳定国内政局,都必须同“欧洲”捆绑起来。繁荣的西欧又一次面对它的孪生兄弟东欧。“欧洲”不得不重新思考:谁是欧洲人?什么是欧洲?欧洲人想让欧洲成为什么样? 繁忙的公路网络、便捷的铁路系统、流行的英语,促进了欧洲内部更密集的交流。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欧元和欧盟正式将欧洲凝聚为一体,一个真正完整的欧洲正在形成。欧洲不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把欧洲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这种与“美国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欧洲模式。 欧盟没有取代传统的边界意义上的国家。随着时日渐长,繁复的议程、民主的缺失、大国的操控,使这个超国家组织越来越难激起欧洲民众的热情。外来移民的增加,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新右翼党派如虎添翼,整个欧洲可能陷入越来越严重的紧张气氛中。 如果欧洲的爱国之心能够突破自我的局限,像海涅所说的理想的法国式爱国主义那样,展开双臂去拥抱整个文明世界,也许欧洲能成就另一番新局面,21世纪将可能是属于欧洲的世纪。 这是欧洲的机会,也是欧洲的挑战。 ============================================================= 媒体评论: 精湛地剖析了今日的欧洲如何从1945年的灰烬和疲惫中站立起来。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精彩绝伦,这部著作有着惊悚小说的节奏和百科全书的广度……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描述1945年后的欧洲史——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一部精彩且引人入胜之作。 ——《卫报》(The Guardian)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一部综合型的、分析型的、反思型的优秀著作。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一部值得高度赞赏的著作……任何评论都无法恰如其分地褒扬它。 ——《旁观者》(The Spectator)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卓越之作……文笔生动;朱特的叙述超人般地几乎覆盖到了欧洲大小国家。 ——《纽约客》(The New Yorker)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一部精彩巨著,文笔有力,阐述清晰,具有许多来自个人在政治、社会领域敏锐观察的深刻洞见。全书涵盖的范围之广令人惊叹……展现出对已发生、正发生且需要予以面对和了解的改变的深刻理解。 ——《观察家》(The Observer)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托尼•朱特以其勤奋精神和渊博学识,走过1945年后欧洲的通衢大道和偏僻小径……他不只探索了这个现代大陆的what和when,最重要的是探索了why。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年度最佳图书评语 这部书不只百分之百值得推荐,还应作为全欧陆学校的必备教材……一部旷世巨著。 ——《苏格兰周日报》(Scotland on Sunday) 一旦了解这本书的卓绝出众,你会大吃一惊……书中几乎每一页都使40岁以上的读者想起他们所曾感受、盼望、参与或逃离的东西。 ——《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随着朱特笔下动人的描绘,“二战”结束后的欧洲,几乎展开了一幅令人难以承受的悲惨画卷。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1945年后的欧洲复兴史和那过程所受到的限制,已被人讲述过许多次,但少有人讲得像朱特那么清楚,那么从容自信……对朱特来说,以如此易读、公允的方式叙述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乃是一大成就,而他的著作……在未来多年里仍将是标杆之作。 ——《BBC历史杂志》(BBC History Magazine) 在《战后欧洲史》通俗易懂的各章标题背后,涵盖的是近千页对于“二战”后欧洲历史的深入研究。然而,本书不只是在摆放于书架时让人印象深刻;朱特是一位明敏的思想家,以及一位能够将丰富的文化知识——电影、音乐和文学——载入他艰难课题的作家:大屠杀,斯大林治下的东欧,20世纪60年代思潮变化,铁幕的崩溃, 欧盟的政策,新的欧洲生活方式……一些评论家将朱特充满洞见的研究方法归因于他在美国将近几十年的经历。在那里,他成立了纽约大学雷马克研究所,以“支持和推进有关欧洲的研究和讨论”。 ——《书签》(BookmarksMagazine) ============================================================= 名人推荐: 我非常赞同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关于欧洲的论述。 ——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欧盟委员会主席) 托尼·朱特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欧洲议会议长) 任何人如果想了解“二战”后的欧洲大陆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不可不读。 ——哈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 de Madariaga,欧盟外长) 我大力推崇朱特的《战后欧洲史》……它摆脱了陈腐的冷战模式,合理评价欧盟的角色,为理解欧盟提出崭新而富启发性的观点。 ——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英国保守党领袖) 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处理这么宏大的主题,只有已经成熟的学者,才能依据二手阅读和对当代史的观察,成就如此伟大的历史著作。当代史的作品很容易随着时事演进而被埋没在书海里,但如果兼具叙事的诚意、机智的巧辩和独特的风格,这样的著作就能一直被传颂。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史学大师,著有“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托尼·朱特是拥有广泛倾听者的权威,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他的最新著作《战后欧洲史》叙述了1945年至今的欧洲历史,已经成为广受好评的历史杰作。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实际的东欧经验和捷克语的学习,使得朱特不同常人,他同时兼具东西欧的知识,这些优点都展现在《战后欧洲史》中。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名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 托尼·朱特别具一格、不同于传统的观点贯穿全书……他时时谨记宏观的观照或跨文化的主题探讨。文笔流畅、优美、引人入胜,全书八百多页,几乎每一页都能予人乐趣和启发。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教授) 托尼·朱特用天衣无缝的叙述,总结1945年以来的欧洲历史。这是具有慧思与人性的历史书写。短期内不可能有人超越托尼·朱特的成就。 ——诺曼·戴维斯(Norman Davies,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 《战后欧洲史》是历史研究的杰作,带我们综观过去60年东方与西方、文化与地缘政治,无缝交织在一块的欧洲……权威之作。 ——约翰·格雷(John Gray,伦敦经济学院欧洲思想史教授) 托尼·朱特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战后欧洲史》是一部重要的、享誉学术界的巨著,它能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清除谬误的知识,而且还有对于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甚至人性本身的严肃思考。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战后欧洲史》以传统的史学论述方式,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这是该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这是高屋建瓴的历史大视角的“大气之作”。作者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部显然是超越了个人能力之作,而且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读来之顺畅让人心旷神怡。 ——金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一位当代历史学家的著作能够同时对史学研究和现实政治都发生重要影响,《战后欧洲史》是一个很出色的楷模。它以独特的视角、高超的综合叙述能力以及充满思想性的大跨度追问描绘了从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图景,全面而又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了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通往未来之路。 ——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 财富之城

    作者:[英]罗杰·克劳利

    地中海史诗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财富之城》则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不过侧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与战争,尤其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数百年间,威尼斯从礁湖渔村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并且开疆拓土,盘踞了爱琴海沿岸许多地区,凭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强悍的海军和金钱贿赂,左右逢源于东西方势力之间,与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时期与双方都发生过武装冲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 欧洲史

    作者: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

    本书是一本别开生面的历史书,它由欧洲不同国家的14位历史学家共同编写,他们深信,在各国历史之外,还有一幅更为全面的欧洲历史嬗变的图景。 本书能够而且应该对现有的教科书作出有益、宝贵的补充,而且对学校教学之外的家庭来说,也是一本必读书。它不是一本大肆宣扬欧洲的作品,只是力求抛开各种偏见,去了解去解释历史事实。 历史是一门敏感的,同时也是饶有兴趣的学科。历史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源,并关注由这些根源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因而我们通过历史回顾过去,思考现在,进而思考未来。
  • 英国史Ⅰ

    作者:大卫·休谟

    《英国史1》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内容包括:不列颠人、罗马人、撒克逊人、七国、肯特王国、诺森伯兰王国、东盎格利亚王国、墨西亚王国、埃塞克斯王国等。 海报:
  •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下卷)

    作者:[法] 费尔南·布罗代尔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集大成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成名作和扛鼎之作,曾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本书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把16世纪后半期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首先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地中海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和文化生活,最后才涉及到16世纪后期该地区的政治史。作者在广泛地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与伟大的历史潮流,把微观与宏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再现了所述时代地中海及相关地区人类的全貌……
  • 战后欧洲史

    作者:托尼•朱特

    汉娜•阿伦特在1945年曾说过:“邪恶的问题将成为战后欧洲知识分子生活的根本问题——就像死亡成为上一次战争之后的根本问题一样。” 而占主导地位的战后欧洲史书的内在主题,却是用一种自怡自乐的甚至抒情的方式来尝试叙述1945年之后欧洲复苏、像凤凰一般再生的故事。 托尼•朱特坦率地提供了一种对晚近历史的个人解说,填补了上述主流叙述的空白。他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出战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面貌,描绘了人在这段风诡云谲的历史中的活动轨迹。这是长期以来笼罩在沉默里和不在场的故事。现在,作者说:“到了最后下结论的时候了。”
  • 金雀花王朝

    作者:(英) 丹·琼斯

    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国王从诺曼王朝手里继承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残破国家,随后却将它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帝国,其版图在巅峰时刻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这部史诗式的叙述历史中,丹•琼斯提出了一个观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远远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国王们,那些同样血气方刚、英勇无畏而足智多谋的帝王。 金雀花王朝的王后当中也涌现了一批性格刚烈的女强人。征服者威廉的孙女玛蒂尔达宁愿掀起一场血腥的内战,也不肯放弃对王位的权利主张。阿基坦的埃莉诺先是当上了法兰西王后,后来又成了英格兰王后。埃莉诺的儿子之一,狮心王理查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勇敢地向萨拉丁发出挑战,不料在归途中遭到暗算。埃莉诺的另一个儿子,约翰国王,则被迫向自己的臣民屈服,签署了《大宪章》,这份契约就是我们今天的《权利法案》的基石。金雀花王朝将英格兰塑造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模样,并制订了许多法律和政治惯例,我们在创建自己的政府时,也借用了这些法律和惯例。 这个时代有骑士精神,有十字军东征,有托马斯•贝克特,有强大修会的崛起,有黑死病,有议会的奠立,有黑太子,也有百年战争。这部《金雀花王朝》的作者是一位天赋异禀的青年历史学家。《冰与火之歌》的粉丝会喜欢这部书。曾经手不释卷地阅读亨利八世历史、并且对不列颠最著名君主们的狡黠、奸诈和魅力叹为观止的读者也会喜欢《金雀花王朝》。 “这部历史引人入胜,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性优缺点的王朝的故事,足以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 ——《星期日电讯报》 “故事讲得扣人心弦……《金雀花王朝》令人满意,读起来也非常享受。这是一部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不需要增加妖魔鬼怪。” ——《文学评论》 “这是部妙趣横生的叙述史,书页上挤满了极富个性的人物、对战争和比武的生动鲜明的描摹、身披精美天鹅绒华服的贵妇人和甲胄熠熠生辉的骑士。” ——《标准晚报》 第一国际畅销书 被《泰晤士报》(伦敦)和《观察家报》(伦敦)选为年度好书 “出类拔萃!气度磅礴,叙述紧扣心弦,这是最上乘的叙述历史。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历史,绘声绘色地讲述宫廷阴谋、凶残诡计和残酷战争,异彩纷呈的王朝史。”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传记》的作者 “这是最具史诗风范、最惊险刺激的历史。我绝不相信会有人不能从中得到无穷乐趣。” ——汤姆•霍兰,《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胜利和悲剧》的作者 “金雀花王朝在塑造英格兰民族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丹•琼斯带着机智、神韵和鲜明的洞见,将他们的故事讲得令人拍案叫绝。这是一部令人欢欣鼓舞的历史,是为一个精彩、残暴而嗜血的王朝所作的绝妙肖像,令人耳目一新。” ——海伦•卡斯托,《母狼:伊丽莎白之前统治英格兰的女人们》的作者 “丹•琼斯是大卫•斯塔基的高足,像他的导师一样渊博,同时表现出小说家一般的灵动和情感……这是一部了不起的通俗历史。《金雀花王朝》足以证明,当代的历史著作也能以优美的文笔、机智和魄力探究中世纪的世界。” ——《观察家报》(伦敦) “这部惊险刺激的叙述史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充满厮杀、个性的冲撞、背叛,以及著名的金雀花王族的暴跳如雷。琼斯是一位优秀的导游,引领我们参观这个动荡的世界。《金雀花王朝》成功地将一个非同一般的家族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电讯报》
  • 中世纪的思维

    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

    本书为史学名著.主要探讨中世纪思想情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全面概括了中世纪思维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罗马人的故事10

    作者:盐野七生

    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帝国的道路从罗马出发,北至严寒的北海,南至酷热的撒哈拉,西之大西洋,东到幼发拉底河。再从英国到叙利亚,从德国、巴尔干到埃及,延伸直罗马世界的各个角落。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基础设施更能体现罗马人的天赋。对于同样认识到基础设施重要性的现代人来说,罗马人堪称“基础设施之父”。罗马作为庞大帝国的心脏,循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将资源及政令源源不绝的送至帝国的各个角落,也将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公共建设推广至西方文明世界。硬件的大道、桥梁、水道,打通了帝国血脉,也滋养了每一寸土地;软件的医疗、教育、邮政制度,给予人民最舒适健康的环境和知识的力量。罗马人证明了道路并非仅能靠双脚踩出来,水不一定只能依靠人工打水取得,鬼斧神工的工艺技术加上脚踏实地的民族精神,创造出文明伟大的里程碑。
  • 罗马人的故事4:凯撒时代(上)

    作者: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4:恺撒时代(上)》内容简介:公元前100年,恺撒降生。青少年的恺撒历经马略的杀戮、苏拉的独裁,致力于建立集权力与权威于一体的新秩序。时势造人,随后恺撒征战高卢,远征不列颠,击退日耳曼。并决意渡过卢比孔河,与庞培对战。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因为他能超越时代的藩篱;但天才之所以能超越时代,也正是拜当时的时势所赐。本册讲述从出生到渡过卢比孔河之前的恺撒,如何巧妙地利用罗马国家、政局、社会重重的危机,将个人推向颠峰,创造罗马历史的辉煌。
  • 从黎明到衰落(上下)

    作者:[美] 雅克·巴尔赞

    编辑推荐: ★30岁构思,50余年酝酿,85岁动笔,93岁出版,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毕生心血巨著! ★《纽约时报书评》惊叹:史学大师的绝世之作! ★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评论界赞誉为“20世纪的文化圣经”! ★著名学者余英时唯一亲笔推荐的西方文化史,专门撰文盛赞: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史书,而是一位博雅老人一生读书和反思的最后结晶!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14周名列前茅;Amazon五星强力推荐;邦诺书店Top10推荐;每月之书俱乐部重点选书。 ★台湾:诚品书店“年度之最重量出版”;博客来书店“年度百大人文类畅销书”。 ★《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客》《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等欧美近百家权威媒体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史学大师将500年的西方文化编织成一部优美流畅、气势恢宏的史诗巨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论著;两卷在手,纵览五百年西方文化的宏伟画卷! 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女权运动、性解放、工业化社会、原子弹、数字时代……西方文明带来的美德与罪恶,几乎已经完全渗透全球每个人的生活,你可知道这一切从何开始?让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带你回到过去,细说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渐渐开花结果,带来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又如何盛极而衰,面临再生的瓶颈…… 巴尔赞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500年间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他以四场“真正的革命”为标志来对这五百年进行划分:宗教革命、君主制革命、自由革命和社会革命,并以此为主轴,详述这些变革在思想与物质层面所带来的冲击,这些冲击又如何交互作用塑造出今日我们所见的世界。 在他流畅的文笔之下,五百年的历史故事也能像《红楼梦》一样,出场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剧情”高潮迭起,无处不精彩!不论是名列史传却面目模糊的名士,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巴尔赞都能还他们有血有肉的真面目;书中有爆炸性的大事件,也有乍看琐碎却寓意深远的琐事,经过大师提纲挈领,五百年来多不胜数的种种事件人物,逐渐融合成一幅属于西方文明的立体图像。 阅读这本书,注定是一段非比寻常的西方文化之旅。 媒体评价: 【一部传世巨著的诞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雅克·巴尔赞就萌生了撰写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头,但被一位长者劝阻了。那位长者认为,这位年轻人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写出一些有创意的东西,建议他把写作计划推迟到80岁之后开始。 巴尔赞听从并且履行了那位长者的意见,在自己85岁的时候,才开始文化史写作。此时的巴尔赞早已是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了。 几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结束的那一年,巴尔赞的文化史巨著《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一书出版。 这一年,他93岁。 这是一个奇迹! 吾人在哥大所最祟拜的业师之一。 ——唐德刚,著名美籍华人学者 他专治近世欧洲文化史,对音乐、文学、绘画无一不通,对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发展,也极留心注意,可说是当代极少数拥有读者的通人之一。 ——夏志清,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名誉教授 我往往把他的书翻来覆去地读,逐渐体会其行文和推理的妙处,然后再据为己有。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教授 像他这样学识渊博的人在今天的西方也已经是硕果仅存。 ——甘阳,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哥伦比亚大学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师级人物。 ——梁文道,凤凰卫视评论员、专栏作家 此书深入浅出,大可雅俗共赏。……我推荐它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窥测西方人文修养深厚的学人究竟是像什么样子。此书出版是当年美国文化界一件大事,报章和电视都有评论和访问。中国人如果真要想重振“人文精神”,这是一块大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余英时,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 如果我们已经厌倦了现代学术的那种装腔作势的思考和夸夸其谈的阐释的话,回到巴尔赞那里,这是一个好的选择。通过他,或许可以找到重返现代文明源头的路径,重新回到那个属于但丁、路德、彼特拉克、达•芬奇、伊拉斯谟的文明的“黎明”时分。 ——张闳,上海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雅克•巴尔赞生来就是注定要写这本书的,但是他在五十岁的时候不可能写出来。这是一本杰作,只能出自大师之手,需要终其一生才能获得产生于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卓见。感谢上天使他长寿健朗,得以完成这部别人连开头都力不能及的著作。 ——安妮•法迪曼,《美国学者》前主编 《从黎明到衰落》对过去的五百年作了风趣、博学、大胆、特别是睿智的回顾。全书令人读来不忍释卷,对最喜爱的部分百读不厌。 ——格特鲁德•希默尔法布,著名历史学家、《一个国家,两种文化》作者 这部书对过去五百年西方文化的评估内容精彩、引人深思、趣味盎然,是对抗当前浑浑噩噩消费主义的最佳武器。除了雅克•巴尔赞,再无第二人能写出这部引人入胜的史学著作。阅读此书好似参加了一次这位当今思想最活跃、最渊博的学者主讲的座谈会。 ——戴安•拉维奇,纽约大学教授 这是一部绝妙好书。雅克•巴尔赞的渊博无可匹敌。无人能像他一样对五百年的历史辑古钩沉,洞察入微,而行文又如此清楚、优雅、流畅。雅克•巴尔赞是当今时代的文化瑰宝,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约翰•西尔伯,波士顿大学校长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作者: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

    “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 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这种种欧洲因素不断形塑了现代文明的各种特质,使欧洲遥遥走在现代世界的前列。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 编辑推荐: 1.《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一部“最短”的欧洲史。它以极简练的文字,却从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的精要述说透彻! 雅典的民主、罗马的共和,差别在哪里?蛮族入侵是如何发生?中古时期的政教之争到底争什么东西?罗伯斯庇尔时期的法国为什么叫“美德共和国”?——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将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告诉你。 2.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明要比欧洲文明进步,然而世上第一波稳健的经济发展首度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其他许多代表现代的标记也是发轫于欧洲。《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为你解答: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 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热销欧美,中文繁体版2010年4月出版,即跃居台湾诚品连锁书店、金石堂连锁书店、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榜Top10超过半年。 .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有见地、理解深入、值得好好读一读的书。 ——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 钱理群 我乐于向读者推荐这样一本写得深入浅出、给人启发的好书。 ——百家讲坛名家、著名学者、复旦历史系教授 钱文忠 处在新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日,回头看欧洲的历史,似乎比回顾中国历史更有启发性,且正因本书之“极简”,感想越发强烈。……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可资借镜的前例,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历史,在这个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在过去的相似情境中,前人犯过那些错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学到,从而加以回避。有这么一本“极简”的避险秘笈,我们真是幸运,不是吗? ——历史评论家 公孙策 所有“还”对历史有兴趣,或是想要利用短时间了解今天欧洲文化渊源、发展的人,本书绝对是一本可以快速上手的入门书。相信透过这样一本小书,可以让已经学习过欧洲史的人,更加生动的重新唤醒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甚至产生不同的看法;没有学过欧洲史的人,也可以在故事中产生对欧洲变化的兴趣。 ——台湾中山女高历史教师 李彦龙 本书对于青年学子尤其受用,当今中、高等教育逐步将公民与社会、地理与历史学科整合为社会领域学科,本书的整合性正能符合各界对基础知识(社会领域通论)的渴求,无论是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说是“极简”的欧洲史,本书却也可从众多学门进出,可谓深入浅出,面面俱到。 ——台湾福和国中历史教师 吴瑞元
  •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作者:(德)托马斯·曼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
  • 伏尔泰的椰子

    作者:(英) 伊恩·布鲁玛

    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顾拜旦、德工威廉二世,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欧陆不同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被伊恩·布鲁玛组织到一起;他们或是深切的“崇英者”,或是“仇英的崇英者”。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有着令人歆羡的自由贸易、 远征探险、自由和理性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还有教育“特产”公学及其培养的“英国绅士”。三百多年来,崇英风尚吸引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个国的自由主义者,“英国性”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然而作者也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象的产物,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是那些充满幻想的,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梦想因幻灭而暗淡了光彩。 伏尔泰的椰子是“理性”十字军征讨的战旗,它是启蒙哲学普世主义的特产,也是一本好书的题目。伏尔泰以及其他一些欧陆人士与英国的因缘、纠葛和嫌怨是本书的主要话题。全书共十五章,第—章《丘吉尔的雪茄》带出作者的童年,然后纷纷登场的人物有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瓦格纳、犹太复国运动开山赫茨耳、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国国王威廉二世、希特勒、德裔英国艺术史家佩夫斯纳(皇皇五十卷《英格兰建筑》编撰者)、经济学家哈耶克等等,全书以“最后一个英国人”依赛亚•柏林作结。书中既有欧洲旅英人士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的评论,又有莎士比亚、托马斯•阿诺德博士(十九世纪拉格比公学校长)和名演员莱斯利•霍华德等英国人在欧陆的影响。作者征引宏富,夹叙夹议,自嘲中屡有新见。他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像的产品,写来非常好看。
  • 罗马人的故事15

    作者: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15:罗马世界的终曲》是《罗马人的故事》系列的最后一卷,盛者必衰,诸行无常。这就是历史之理的话,那么我们后人正冠整衣目送历史,正是我们对先人孜孜努力积累起来的历史应有的礼貌。罗马世界,灭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内海”之时,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通途,而变为隔离人与人的界海之时。从现在开始,您将阅读的是悲惨时代的罗马人的故事。当您并未放弃而读完故事时,我敢说,您会看懂罗马人之死。盛极必衰,而罗马在众多“盛者”中别具一格,没有“伟大瞬间”的灭亡会更好些,这种“必衰”的方式也与众不同。罗马行省一直与本土命运与共,他的灭亡也许会给您别样的启示。
  • 一口气读完欧洲史

    作者:汪为华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人类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发源地。 这里曾经战火纷飞,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欧罗巴大地上演绎过多少历史的纠葛和纷争…… 欧洲列国经过怎样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版图……
  • 欧洲史(上下)

    作者:(英)诺曼·戴维斯

    《欧洲史(上下)》是一部从冰河时代延伸到原子时代的历史类精品著作,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表现出一种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欧洲史(上下)》以时间为主线由快到慢逐渐推进,第1章覆盖了长达百万年的史前时期,而在最后一章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欧洲史(上下)》出版当年为止的46年间的历史。 诺曼·戴维斯捕获了所有的历史事件:罗马的崛起与衰落,阿拉里克人和阿蒂拉人的大举侵略,诺曼征服,罗马教廷的权力斗争,文艺复兴和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崛起为世界权力中心以及它因陷入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而走向衰落。这是第一部给予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同等分量的欧洲史。 《欧洲史(上下)》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内容的选择、重新安排和表现方式,它把传统的叙述体与独特的特写结合在一起,使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跃然纸上:299个讲述各个时代方方面面的“概要介绍”(知识窗)散步于整部书,介绍的傗题跨越了各章的界限,描绘了各种奇特的事物和思想,这些通常是过于严肃的历史学家们忽略的;12幅“快照”从最佳视点俯瞰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欧洲的全景,如同对时间推进和领土扩张的迅猛进程叫一声暂停,帮助读者松一口气并审视这些重大历史变革,并如棱镜折射出欧洲历史丰富多样的变化;100幅地图和图表、72幅图片覆盖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所有这些说明,戴维斯的《欧洲史》是近几年出版的最具价值、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读物之一。
  • 欧洲中世纪史

    作者:Judith M. Bennett,C.

    本书是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