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国

  • 格林童话全集

    作者:(德)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全集》共二百一十篇,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脍炙人口而又百读不厌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还有《莴苣》、《享舍尔和格莱特》、《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桧树》、《白雪公主》、《幸福的罕斯》、《矮子土地》、《放鹅姑娘》等等。要是谁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烦恼,甚至睡觉都不安稳,只需从这本宝书中读上几篇,包管他会睡得很香很香。
  • 单行道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单行道》是一本很难归入某一类别的书。所收数十篇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文笔诡异,奇思异想中闪动着智慧的灵光。这种断片式的文风可追溯到尼采、施莱格尔、拉罗什福科,直至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作者。 《单行道》本身在思想表述上就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向度,一个在人群纷扰中跑入了一条不为人知的单行道的猛烈转向,这本书在德国出版不久,对于希特勒时代之前的德国充满了敏锐的观察的克拉考尔随即将该书视为“魏玛共和国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一次革新”。 本雅明在写完为申请大学教授资格而作的《德意志悲剧的诞生》后,感到他的写作与正统的学院规范有距离,毅然收回了这篇论文。此后,他开始了另一种写作,《单行道》就是这种写作的第一部著作,这是散文的和格言的,这是最强烈和最直觉的思想在瞬间的喷发。这是思想的烟花开在求索者的夜空。烟火有其璀璨的明亮,而瞬间明亮在夜空中却又如同一段谜语。 阿多诺在评说《单行道》时这么说:“应该是通过智力活动的某种短路去点燃火焰的东西,这个火焰即便不把既存的东西烧尽,也会将它照得熔为灰烬。”下面就是我的一些被照亮的、熔为灰烬的思绪,它们等待被风迁徙,飘往单行道上…… 本雅明藏在厚厚的玻璃镜片后面,他的眼神不断射出逼人的光芒,而我知道一些事情他是不说的,因为没有对等的倾诉者,因为没有真正的天才的保护神的存在,因为藏匿才是天才真正的策略。藏匿才是不受审查和曲解的惟一选择,死亡是最终的藏匿,本雅明最终选择了死亡,而不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内心。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边境线上的他的结局,对于写《单行道》的他不算是遥远的未来时刻。 本雅明在《单行道》的开篇就发出不要出卖自己的警告。他借用民间说法,提醒人们不要在没有吃早饭前讲述昨夜之梦,不能在梦还没有彻底醒的时候讲述自己的梦。“依此看来,叙述梦的内容很可能带来灾难,因为与梦中世界依然处于若即若离状态的人通过叙说出卖了这个世界,他必然会遭到报复。用更现代的话说,他出卖了自己。” 《单行道》的题词,指明这本书献给阿西娅·拉西斯。这个女人难道是本雅明在梦犹未醒时的表白,是一次对于警惕的放弃,是一次情不自禁的表白,是爱情。 “这条路/叫阿西娅·拉西斯街/是她作为工程师/使这条街整个地穿过了作者。”一个女人穿越了天才。本雅明讴歌了这位女性,这是一位天才对于激发自己灵感的女人的讴歌,是一位洞察世事的智者对于沉溺的恶补,这个恶补看起来就是一场要把自己交待出去的爱情,而在给这位女人的献辞中,他最大程度地回收了对自己的不可抑止的骄傲。本雅明说:“伟大的作家们都毫不例外地对他们之后的世界进行了构想”,而我说,伟大的天才都毫不例外地对自己的历史进行了构想。 在梦彻底醒来之后,那些经过检视和修饰的梦,可以反复地言说,且可以记录在案,以供他人研读。本雅明的造访歌德宅邸之梦就是如此。当他梦见馆长请他到通道的尽头,在窗台上打开着的来访者登记簿上签名时,他说:“当我上前伸手翻开登记簿的时候发现,我的名字已经被狂放的儿童笔迹大大地写在上面了。”这样的意象,几乎构成了所有天才们的相似的故事集了,一位天才总是在自己童年时代就受到伟大的前人的眷顾,或者和伟大的前人有着一种冥冥中的灵魂交流。 这个梦还在继续:“在桌子一端的右首,我在歌德身边坐下。饭后,歌德费力地站起身,我用手势恭请允许扶他。当我的手碰到他的胳膊肘时,我激动得开始流泪。”在这种流传甚广的天才传说中,我依然被本雅明的深情打动。我只能用我的一次梦中的泪流满面作为对他的致敬。在看完安东尼奥尼的回顾展所有影片后的夜晚,我梦到了我们举行一次小的聚会来庆贺这次影展的成功。在一间仓库一样的影院中,放映着一部黑白的电影,故事和人物依稀是前苏联的,但这部电影在我的梦里的作者是安东尼奥尼。看完之后,大家来到庭院,有梧桐一样的树在落叶,三张长条木桌构成一个小的会场。一位同事将话筒递给我,让我说几句。我拿过话筒,发现是一截旧的、上了锈的自来水管。我说,“他终于来了!”然后就泪流满面,等醒来的时候枕头是湿湿的。在不断阅读本雅明之后,我最为害怕的事情是他会走入我的梦境。 “笃信是不具有创生力的。”(“致男人们”篇)创生的力量如果不能来自笃信,那么只能在笃信的反面蕴育和生长,在这个方面是单行道一样的毅然决然,这是一个空间的隐喻,如同本雅明对于巴黎街道的空间思考一样,单行道的空间,构成了一个孤独者的穿越,构成了一种一个向度的决不妥协的穿越行为。 本雅明熟知的波德莱尔在巴黎的清晨起来,在匆忙的上班人流中,他发现自己是惟一的逆行者。人流中的逆行者才真正构成了灵魂深处的单行道,这不是空寂的空间的单行道,这是喧哗中的单行道。一个逆行者擦过所有迎面走过的表情时,一定是孤独与狷介,一定也是逃亡和哀愁。 创生的思考在本雅明处只是写给男人们的话,给一位女人的话则是这部书的题词。天才在梦见歌德的时候是骄傲的,在工作的时候是艰辛的,所以本雅明在“标准时钟”片中说,“天才是勤奋”。男人在渴望女人的爱情时,把自己的才华献给女人,然后,让这种爱情穿越生命时,却只想证明男人的创生力。 我不得不抗拒这种通过对女人的命名的自我证明,这本书的那段题词,开始扭曲变形,它们成为这样:“这条路/阿西娅·拉西斯不是街的名称/不是这条街道的修筑者/她是一位路人。”在现实生活中,阿西娅·拉西斯没有中断和本雅明的交往,但是也没有答应本雅明的求婚。
  • 毕希纳全集

    作者:[德] 格奥尔格·毕希纳

    毕希纳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但却以极高的质量在德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总共只有四部:一部历史剧《丹东之死》,一部讽刺喜剧《雷昂采与蕾娜》,一部命运悲剧《沃伊采克》和一部中篇小说《棱茨》。 除了上述四部作品外,革命传单《黒森快报》(把和平给茅屋!把战争给宫殿!)也可以称之为浸透政治色彩的第一个文学作品。它不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他准备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纲领,对后来的德国传单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The Reader

    作者:Bernhard Schlink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witzerland, and gracefu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Carol Brown Janeway, The Reader is a brief tale about sex, love, reading, and shame in postwar Germany. Michael Berg is 15 when he begins a long, obsessive affair with Hanna, an enigmatic older woman. He never learns very much about her, and when she disappears one day, he expects never to see her again. But, to his horror, he does. Hanna is a defendant in a trial related to Germany's Nazi past, and it soon becomes clear that she is guilty of an unspeakable crime. As Michael follows the trial, he struggles with an overwhelming question: What should his generation do with its knowledge of the Holocaust? "We should not believe we can comprehend the incomprehensible, we may not compare the incomparable.... Should we only fall silent in revulsion, shame, and guilt? To what purpose?" The Reader, which won the Boston Book Review's Fisk Fiction Prize, wrestles with many more demons in its few, remarkably lucid pages. What does it mean to love those people--parents, grandparents, even lovers--who committed the worst atrocitie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And is any atonement possible through literature? Schlink's prose is clean and pared down, stripped of unnecessary imagery, dialogue, and excess in any form. What remains is an austerely beautiful narrative of the attempt to breach the gap between Germany's pre- and postwar generations, between the guilty and the innocent, and between words and silence. --R. Ellis YA. Michael Berg, 15, is on his way home from high school in post-World War II Germany when he becomes ill and is befriended by a woman who takes him home. When he recovers from hepatitis many weeks later, he dutifully takes the 40-year-old Hanna flowers in appreciation, and the two become lovers. The relationship, at first purely physical, deepens when Hanna takes an interest in the young man's education, insisting that he study hard and attend classes. Soon, meetings take on a more meaningful routine in which after lovemaking Michael reads aloud from the German classics. There are hints of Hanna's darker side: one inexplicable moment of violence over a minor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fact that the boy knows nothing of her life other than that she collects tickets on the streetcar. Content with their arrangement, Michael is only too willing to overlook Hanna's secrets. She leaves the city abruptly and mysteriously, and he does not see her again until, as a law student, he sits in on her case when she is being tried as a Nazi criminal. Only then does it become clear that Hanna is illiterate and her inability to read and her false pride have contributed to her crime and will affect her sentencing. The theme of good versus evil and the question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are eloquently presented in this spare coming-of-age story that's sure to inspire questions and passionate discussion.?Jackie Gropman, Kings Park Library, Burke, VA Copyright 1997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After falling ill on the street in the German town where he lives, 15-year-old Michael is helped by a woman named Hanna. When he returns to her apartment to thank her several months later, he begins a passionate love affair with her. In time, she demands that he read aloud to her before they make love, and they essay some of Germany's and the world's great literature together. One day, however, Hanna disappears without saying farewell, and Michael grieves and believes it to be his fault. He finds her again years later when, as a law student, he encounters her as the defendant in a court case. To reveal more of the plot would be unfair, but this very readable novel by German author Schlink probes the nature of love, guilt, and responsibility while painting a sympathetic portrait of Michael and an achingly complex picture of Hanna. Recommended for most collections.?Michael T. O'Pecko, Towson State Univ., Md. Copyright 1997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The Reader ($20.00; June 1997; 224 pp.; 0-679-44279-0): A compact portrayal of a teenaged German boy's love affair with an emotionally remote older woman, and the troubled consequence of his discovery of who she really is and why she simultaneously needed him and rejected him. Seven years after their intimacy, university student Michael Berg accidentally learns that (now) 40ish Hannah Schmitz had concealed from him a past that reaches back to Auschwitz and had burdened her with nightmares from which her young lover was powerless to awaken her. Toward its climax, the novel becomes, fitfully, frustratingly abstract, but on balance this is a gripping psychological study that moves skillfully toward its surprising and moving conclusion. -- Copyright ©1997, Kirkus Associates, 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A formally beautiful, disturbing and finally morally devastating novel." -- Los Angeles Times "Arresting, philosophically elegant, morally complex. . . . Mr. Schlink tells his story with marvelous directness and simplicity." -- The New York Times "Haunting. . . . What Schlink does best, what makes this novel most memorable, are the small moments of highly charged eroticism." -- Francine Prose, Elle "Moving, suggestive and ultimately hopeful. . . . [The Reader] leaps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speaks straight to the heart." --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 formally beautiful, disturbing and finally morally devastating novel." -- "Moving, suggestive and ultimately hopeful. . . . [] leaps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speaks straight to the heart." -- "Arresting, philosophically elegant, morally complex. . . . Mr. Schlink tells his story with marvelous directness and simplicity." -- "Haunting. . . . What Schlink does best, what makes this novel most memorable, are the small moments of highly charged eroticism." --Francine Prose, -- Review "A formally beautiful, disturbing and finally morally devastating novel." —Los Angeles Times "Moving, suggestive and ultimately hopeful. . . . [] leaps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speaks straight to the heart."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rresting, philosophically elegant, morally complex. . . . Mr. Schlink tells his story with marvelous directness and simplicity." —The New York Times "Haunting. . . . What Schlink does best, what makes this novel most memorable, are the small moments of highly charged eroticism." —Francine Prose, Elle
  •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作者:[德] 于尔克·舒比格 著,罗特劳特苏珊

    天堂是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是当她还小的时候的那个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 接下来的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到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哪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 谁读这本书都会惊叹,因为在书中藏满了美丽的灵感。
  • 浮士德

    作者:(德)歌德

    《浮士德(珍藏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

    作者:(德)米切尔·恩德,(德)弗里德利希·海

    这套绘本汇辑作者的经典短篇,共7册,包括《犟龟》、《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月圆夜的传说》、《吃噩梦的小精灵》、《光屁股的大犀牛》、《奥菲莉娅的蚊子剧院》、《出走的绒布熊》。各册绘画均出自名家之手,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与精美的文字相得益彰。  奥菲莉娅是一个不幸运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虽然登不了舞台,在卑微的木箱子里也努力和喜悦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得不到关怀,却知道应该怎样关怀别人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不喜欢争争吵吵,喜欢戏剧的诗意,喜欢诗意和宽容地面对生活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乐意站在边上,欣赏别人表演,并总是帮助着表演顺利和成功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走在艰辛的路上,脸上却总有笑容,每天高高兴兴继续往前走的人。奥菲丽娅是一个热爱生命却又在死亡面前豁达和从容的人。……所以你看见了吗,归根到底,奥菲丽娅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不幸运的人。故事里的奥菲丽娅到天堂里去了,而生活里的奥菲丽娅们,也一定会受到簇拥和爱戴。  奥菲丽娅的一生,是最感人的悲剧,最平凡的开始,最精彩的结尾。  记住这个哲学:热情和善良的人, 总会拥有自己的“剧院”。
  • 寻访行家

    作者:(德)加布里艾勒·格特勒

    多年来,本书作者每月在德国的日报上发表关于值得瞩目的当代人物的写真文章,这些人物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着一种理念或一个项目的实现,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着思考。本书所采访的德语国家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中,约半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新兴应用科学领域的代表,另一半则活跃在全然普通而实用的行当中,也有少数人从事着具有异国情调的职业。在对被访的专业领域进行简介、描述其职业活动之后,有更加私人化的第二次采访中,作者只是偶尔提问或插话,而任被访者自由呈现,甚至会诱导出激烈的抗辩——这些行家不仅具有非同寻常的渊博知识,谈到自己的工作尤其热情满怀。 作者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且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从不做出评价,以致读者常常会忘记提问者的存在。无论是管道工还是理论物理学家,助产士还是法医,透过善解人意的女提问者的眼睛,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得以呈现,堪称周密、审慎。
  • 格林童话

    作者:(德)格林兄弟

    从前有两兄弟,他们互相敬爱,小时候,一个曾经向另一个说:“我们永远不分开。”另一个也答应:“死才能把我们分开。”实际情况真是这样。他们姓格林,哥哥叫雅各,弟弟叫威廉。他们都是善良和气的人,爱花,爱书,爱人类。他们尤其爱他们的德意志祖国,爱自由,爱真理。 格林童话不单单是为儿童写的书,在当今社会,陶冶成年人的情操也是取之可道的。 从这本书里你可以把心灵重新简单化,回归本来的纯真。
  • 会飞的教室

    作者:艾利克·卡斯特纳

    会飞的教室,ISBN:9787532226535,作者:(德)艾利克·卡斯特纳 原著,张文竹,吴琼 改写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者:(德)尼采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震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 尼伯龙根之歌

    作者:佚名

  • 歌德谈话录

    作者:爱克曼 辑录

    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学术界更是将《歌德谈话录》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读书目;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歌德谈话录》当做歌德自己的作品。另外,许多学者对书中记述的还必须景和谈话一点也不怀疑会有失真的地方,绝对相信它们的可靠性。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绝大多数学者都把爱史曼的《歌德谈话录》看做是客地、忠实地记载了歌德的谈话,是一份绝对可靠的第一手文献。
  •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

    一个十六岁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大陆独家版权,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 保罗·策兰诗文选

    作者:[德] 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诗文选》是策兰作品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收有策兰不同时期的上百首精湛诗作,多篇著名获奖演说辞及散文和书信,另附有策兰生平与文学传略等。
  • 浮士德

    作者:歌德(Johan Wolfgang Go

    这是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有人说过,不提到歌德,就写不成一部世界文学史,同时,不读《浮士德》,也就难以理解歌德所以是歌德。这位德国大文豪,连同他的这部杰作,在德国文化传统中早被认为是“无可比拟的。” 目录 献词 舞台序幕 天堂序曲 悲剧第一部 (略) 悲剧第二部 第一幕(略) 第二幕(略) 第三幕(略) 第四幕(略) 第五幕(略)
  • 驼背小人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本书经过本雅明的思想过滤和钻探,无不以一种信息和感受极其密集、深入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极富魅力的个人风格和洞悉事物的新奇视角,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西方评论家将它誉为“我们时代最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 偷書賊

    作者: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 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 死神首度以豐富的感情,為讀者講述一個孤單的小女孩, 如何藉由閱讀的力量,度過人生最艱困的時期。 9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賽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冊,為的是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庭。寄養家庭位在慕尼黑凋蔽貧困的區域,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時時威脅人命。莉賽爾每晚抱著掘墓工人手冊入睡,惡夢不斷。養父為了讓她安眠,於是為她朗誦手冊內容,並開始教她識字。 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 對照著戰場上萬人之間的爭奪殘殺,莉賽爾藉由閱讀與文字所散發的力量,讓死神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一面收取戰場上的靈魂,一面思索人性的深奧:為什麼人類一面展現殘酷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呢? 多年以後,死神前去迎接莉賽爾的靈魂。死神坐在喧囂的大馬路旁,忍不住感嘆道:「人哪!人性縈繞我的心頭不去!人性怎能同時間如此光明,又如此邪惡!」 得獎與推薦記錄 ★榮登英美暢銷排行榜(紐約時報青少年文學排行榜第一名、美國亞瑪遜網路書店第一名、愛爾蘭第一名、巴西第二名、英國文學類第四名、澳洲2006年度文學類第五名) ★獲頒美國圖書館協會舉辦之Pintz獎 ★榮獲2006年Book Sense兒童文學類年度選書 ★榮獲2006年邦諾書店(Barnes&Noble)「發現新人獎」(好書就是好書……大膽創新之作,可比《風之影》) ★2006年亞瑪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青少年類編輯選書) ★入圍美國文壇奧斯卡『鵝毛筆獎』(Quill)2006年最佳青少年/成人小說 ★獲頒Kathleen Mitchell青年作家獎(獎勵30歲以下優秀作家) ★獲頒「全國猶太圖書協會」小說獎。 ★獲頒「猶太圖書館小說獎」 ★與Secret River一書(木馬2008年出版)同時入選「澳洲書商年度選書」。 ★澳洲圖書產業獎,「年度選書」及「文學小說」入圍。 ★迄今已經售出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巴西、韓國、日本、丹麥、荷蘭、台灣、以色列、塞爾維亞、芬蘭、挪威等國版權。 讀者書評 我像莉賽爾一樣,不願把書放下。 書,是很重要的東西。 ******兩個小錯誤****** 錯誤一:不該選擇在捷運上看完結局。 錯誤二:不該馬上把書稿傳給下一個人。 先一步看完書稿的人說他忍不住落淚,我還不放在心上,就閱讀這件事情來說,我很堅強。在捷運車廂內一頁一頁翻過,不知不覺眼前的字已模糊。匆匆闔上書稿,「離開文字之後眼前看到的還是原來那個世界」,我試圖對自己說。 可是我捨不得又忍不住的把書揣在懷中,眼眶不由自主,一次又一次盈滿淚水。在車廂明亮的光線底下,我的窘迫無處可躲,就像最終無人能躲過死神的到訪。這麼好看的故事應該要馬上拿給其他人的,所以我照做了。但是發現書稿不在身邊之後,卻隱隱有種失落感。這麼捨不得又忍不住的讀完一遍哪夠呢?於是一整天我都在努力回想內容,希望能夠藉由記憶多保存一點故事情節。 (Ring,5/3,2007) 本書特色 ★本書的特點有三,其一是敘事者死神的角色。他既不煽情,也非全然冷酷,反而是用尖銳的觀察力與一點點嘲諷,看著世上的人群相互殘殺,又相互扶持。最後,死神不得不承認,人心之複雜,是無法測透的。 ★另一個特色,是作者在情節當中充分展現了文字的力量。女主角從不識字到識字,整個過程就是她成長、懂事的經歷。她學會了認字之後,不但協助了猶太裔逃犯,也用故事的力量轉變了整個本來是低俗下流的街坊鄰舍。主角懂事之後,面對的卻是殘酷的命運。這樣的遭遇,正呼應了現實生活的情境,也因此使得本書廣受讀者認同。 ★作者本身簡約的文字風格,賦予這部小說一種冷冽、抽離的情感,加上死神的口吻,讓讀者不斷感嘆於人性的光輝與險惡之中。這本書會讓人一讀再讀,一再對照當下的人間萬事,產生極大的感觸,並與書中人物建立直接的聯繫,彷彿感同身受他們的遭遇,與他們同感希望,同受苦難。
  • 塔楼之诗

    作者:[德] 荷尔德林

    这本书收集了荷尔德林在精神失常期间(1807-1843)创作的全部35首诗歌,以及时人对这位“疯狂诗人”的观察和记述,诗歌部分采取汉德对照的方式。
  • 小国王

    作者:[德]阿尔塞尔•哈克(著),[德]米夏埃

    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命题,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繁冗的现实、忙碌的生活以及局促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必经的生命旅程,从未有人对此产生过质疑,直到小国王的出现。 小国王矮矮胖胖,只有三英寸高。他来自于另一个世界,在他的世界里人一出生就很大,知道所有的事情 ,然后再一天天地变小,一天天地遗忘。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因为遗忘和变小能让他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他的梦想也能因此变得更为庞大,而所有的空白都可以用无限的想象来予以填补。 小国王与主人公“我”讨论梦想与现实,讨论忘却与记忆,讨论生命与永恒,所有这些命题在小国王的眼里都展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而“我”也在和小国王的相处中发现了对于人生更多的期待。 《小国王》不仅仅是一部童话,更是一则生命的寓言。感伤而又诗意的文字,渗透了作者对于生命与成长的不朽思索。 内文彩插: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81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