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德格尔

  • 现象学运动

    作者: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一书是专为英美读者写的一部现象学入门书,完成于1959年,多次再版和修订。本书是根据1982年第三版译出。作者是按照现象学运动的历史向一般读者介绍现象学运动,对现象学运动的起源、成长和繁衍加以简明易懂的叙述。著者认为,现象学运动并不是胡塞尔一个人的现象学的发展史,这个运动的多样性比起他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更为突出。本书从现象学纵向的历史发展方面和横向的传播方面,展示了现象学运动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迄今为止介绍现象学的一部最全面、最完整的著作。
  • 海德格尔的根

    作者:[美]查尔斯·巴姆巴赫

    本书是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渊源的学术著作。马丁·海德格尔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相关的著作已是屡见不鲜。本书将海德格尔的哲学家形象和其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身份结合起来,以两者之间的共同基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致与深入探讨,同类学术作品还未曾有过。在这本清晰、公正的书中,作者通过历史的语境对海德格尔1933至1945年间的作品进行了严肃与全面的解析,向读者展示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如何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政治、历史问题发生纠缠与联姻的。本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作者揭示了潜藏在海德格尔思想深处的关于扎根于故土,扎根于同古希腊一脉相承的特权国度(德国)的强烈信念;指出了海德格尔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与之对话的思想家们对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后者不仅包括古代的希腊先贤和诸如黑格尔、荷尔德林、尼采这样的哲学前辈,甚至还包括海德格尔同时代的那些激进的右翼学者。作为与20世纪最有影响力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的争辩,本书适合于那些愿意以客观、公正的视角看待海德格尔的学者和海德格尔的爱好者。
  • 时间概念史导论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的代表作。 1925年夏季学期,马丁•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开办了一个每周四学时的系列讲座。在课程预告中,该讲座的标题为“时间概念史”,副标题是“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本书就是讲座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第二章: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第三章:现象学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对现象学的一种既深入其里又超出其外的彻底思考的必要性。
  •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作者: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此书作者七十年代末 涉猎海德格尔哲学, 通过八十年代从未疏于此道, 中经与美欧学术界亲身接触, 取长补短, 以成此书, 应无愧也。 ——熊 伟 本书为国内首部系统评述 海德格尔的专著, 不仅展示出海氏哲学全貌, 清理出其概念框架, 且从中西哲学比较视角界入了 其所关注问题的实质。 尤难得是以作者研究功力之深厚, 化艰涩玄奥为明白晓畅, 且确有己见, 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建树价值。 ——赵一凡
  • 还原与给予

    作者:[法]让-吕克·马里翁

    自笛卡儿以降的近代西方哲学,以意识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则让存在论几乎成为现代哲学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以德里达、勒维纳斯、H·亨利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以现象学的方法踏上了超越存在论的道路。 马里翁以独特而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以及前者对后者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通过严格的文本学考察,马里翁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做出的突破,被海德格尔正确地理解为“被给予性”。 然而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进行的还原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的原因,恰在于海德格尔没有认识到“还原越多,给予越多”。
  • 《存在与时间》释义

    作者:张汝伦

    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著名哲学教授张汝伦多年研究成果 逐字解读海德格尔经典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应该是一般读者甚至学界中人所需要的。因此,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张汝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汝伦教授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义之作,全书依《存在与时间》的篇章内容,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清晰解读这部20世纪哲学著作中的“难治”之作。
  • 技术与时间

    作者:[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

    本书是法国当今著名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人类学、民族学、史前史学家为代表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因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 朝向事情本身

    作者:张祥龙

    现象学首先不是一些原理和体系,而是观察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就是在体验对象时一同体验到这体验过程的在场意识方式,而且,关心这种意识方式的前提。它最终要超出将存在当做主体和客体来打量的传统哲学方法,而进入到更原本活泼的反思乃至前反思的思想维度。本书通过解读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著作,开显现象学的问题来源、观察问题的视角、现象学方法的特征和深化过程,以及现象学思考在不同现象学家那里的质的丰富性和内在呼应性,由此而引导读者进入思想的新天地,培养读者的现象学观察能力。
  •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作者: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ISBN:9787108022264,作者:陈嘉映著
  • 尼采(全二卷)

    作者:[德] 海德格尔

    《尼采》——我们用这位思想家的名字作标题,以之代表其思想的实事。 实事,即争执,本身乃是一种争辩。让我们的思想去探讨这个实事,让我们的思想去期备这个实事——这个目标构成了眼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年至1946年之间。它们是对一条道路的扩建,而当时尚在行进中的各个讲座就在这条道路上为争辩开路。 讲座文本现在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 作者有意地经常从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讨,当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类文本也许已经为一些读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认识了的,之所以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每一个已被认识的文本中都还隐藏着值得思想的东西。 文中所作的重复言述乃是为了一再重新去深思若干规定着整体的思想。至于这些思想是否、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广度保持为值得思想的,这是要通过争辩来澄清和裁定的。对于讲座文本,作者删去了一些常见的语气虚词,化解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模糊不清处作了说明,错讹处作了更正。 但成文付梓后,也就失落了口头演讲的一些长处。 总体上看,本书意在审视作者从1930年以来直至“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发表于1947年)所走过的思想道路。因为我在此期间付印的两个短篇演讲稿“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发表于1942年)和“论真理的本质”(发表于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间就已经完成了。拙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初版于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间写的一篇论文和几篇演讲稿,它们只能间接地让人对这条道路有所认识。 如果有读者亲自动身踏上了本书所走过的道路,那他也许就会看到,与“尼采”这个实事的争辩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 《存在与时间》释义

    作者:张汝伦

    著名哲学教授张汝伦多年研究成果 以海解海,紧扣文本 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海德格尔经典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应该是一般读者甚至学界中人所需要的。因此,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张汝伦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经典,其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人们正在经历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上解剖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病理,使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存在与时间》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之一,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深入到了神学、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 然而,《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在与时间》这部经典著作进行释义。作者张汝伦先生在广泛阅读西方大家、名家解读《存在与时间》的诸多文本和专著基础上,用中国古人注疏经典的办法,逐节逐段解读,力图将这样一部晦涩、复杂的作品的文本意义和背后复杂的深意都揭示出来。
  • 论精神

    作者:[法]雅克·德里达

    德里达的解构在其产生之初,就被指责为是非政治的。而由于它与海德格尔的遗产之间的某种程度上的“共谋”关系,他的思想更被指责为有法西斯的倾向。特别是1987年维克多·法里亚斯的《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一书的出版,似乎更加重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印象:海德格尔的纳粹事件并不是哲学家的一次偶然的失足,相反,纳粹思想已铭刻在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深处。《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表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当然可以视为是对法里亚斯一书的回应。然而,该书的意义首先并不在此,毋宁说,它首先是对纳粹主义本身的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对纳粹主义与整个西方思想的关系、尤其是与西方两千多年来所追求的各种不同的精神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而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解构海德格尔不同时期对于“精神”的不同态度和关于精神的不同思考来完成。 该书是德里达从早期到后期关于海德格尔的一系列文本中的巅峰之作,也可以视为他对于海德格尔的一个总结性的思考。
  •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作者:(德) 海德格尔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之一、其内容原为海德格尔的成名作《存在与时间》的写作计划之一部分 本书主要是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始存在论的疑难展现出来。基始存在论就是对有限的人的本质作存在论上的分析工作,是人的亲在的形而上学,它与所有的人类学,甚至与哲学的人类学都保持着根本性的区别,出?何种意图和以怎样的方式对一个基始存在论的观念做阐释工作,在什么范围之内以及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出“什么是人?”这一具体问题,海德格尔在书中论述得非常清楚,为我们深刻领会《纯粹理性批判》提供了难得的精神食粮。
  • 《存在与时间》读本

    作者:陈嘉映

    《存在与时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本书是《存在与时间》的改写本,是为了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普通读者就能贯通阅读的本子。本书适合广大读者。
  •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作者:张祥龙

    这并非一部纯西方哲学著作。它从从海德格尔一直谈到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将东西方哲学进行了一番比较。但这番比较,又不在寻章摘句,把海氏著作与东方思想排比并列,找出些人所周知或莫名其妙的异同之处,而是希望进入“相摩相荡、氤氲化醇的对话”。
  • 现象学导论七讲

    作者:张祥龙

    现象学首先不是一些原理和体系,而是观察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就是在体验对象时一同体验到这体验过程的在场意识方式,而且,关心这种意识方式的前提。它最终要超出将存在当做主体和客体来打量的传统哲学方法,而进入到更原本活泼的反思乃至前反思的思想维度。本书通过解读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著作,开显现象学的问题来源、观察问题的视角、现象学方法的特征和深化过程,以及现象学思考在不同现象学家那里的质的丰富性和内在呼应性,由此而引导读者进入思想的新天地,培养读者的现象学观察能力。
  • 人,诗意地安居

    作者:(德)海德格尔

    本书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精选出一百六余条语段,以“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为题分为五大章,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轮廓与话题中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原著,进入海德格尔极富魅力的精神王国。
  • 海德格尔

    作者:[英国] 迈克尔·英伍德

    他是有史以来自称“哲学家”而最名不副实的人?是纳粹主义的辩护者?还是大陆哲学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令人难以捉摸,其思想复杂而浩瀚。本书作者主要围绕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所论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负罪、天命、真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与别样的思路连接。
  • 林中路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几乎包含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收集了作者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六篇重要著作。作者的“存在之真理”和“存在历史观”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当代技术世界的分析,充分显示出一位思想家应有的稳重、冷静和深度。
  • 论真理的本质

    作者:海德格尔

    本书是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专著,系由他的讲课稿整理而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海德格尔通过研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尤其是《王制》和《泰阿泰德》,对"真理的本质"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书可归入哲学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