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德格尔

  • 尼采(上下)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尼采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思想内涵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这部《尼采》是海德格尔1936-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1946年之间。讲座文本在书中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在上卷中,作者按哲学门类探讨了尼采的主要思想;在下卷中,作者探讨了尼采的形而上学与欧洲的虚无主义。
  •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

    作者: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主要讲述了: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再生。我们必须事先把存在的本质当做值得思的东西加以深思,在这么思的时候,我们首先体会到在某种程序上我们被召唤着为这种经验探出一条路,并将它辟为一条通向至今仍无路的地方去的路。
  •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作者:(德)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具魅力的思想家。他一生运思逾半个世纪,著作等身,其全集已被辑成102卷(根据全集编委会2000年计划书)。这里译出的《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系海德格尔全集之第十二卷,是海氏后期的一部重头著作。其中所收共六篇文章,都是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做的演讲报告,集中地呈现了他后期的语言思想。本书的基本思想主要围绕着Ereignis 和Sage两个核心词语展开。 “语言——人们认为它是一种说话,人们把说话看作人的活动,并且相信人有说话的能力,但说话并不是一项固定财产。由于惊奇或者恐惧,人会突然失语。一个人无比惊奇,深为震动,这时,便不说话了——他沉默了。任何人都会因为一场变故而失语,这时,他不再说话,但也没有沉默,而只是喑哑无声。”——海德格尔这样说。 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一个演讲集。该书由孙周兴翻译。孙称:“海德格尔这本著作出奇的难解。在貌似短小精悍的语句里,有的是晦涩曲折的义理。海德格尔喜欢做的词语游戏固然颇多机智,时时体现‘思’的严格和‘说’的庄重,但译者如我,却往往要徒唤奈何。许多时候,译者被逼到了‘不可说’的边界上。”
  •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作者:海德格尔

  • 面向思的事情

    作者:[德] 海德格尔

    本书收录海德格尔晚年的三个演讲稿和一次讨论班的记录稿。篇幅虽小,但属于海德格尔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书的书名体现了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渊源。“面向思的事情”显然是承接胡塞尔“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尔一生以“存在”为“思的事情”;而在本书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视为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一个深化。
  • 人,诗意地安居

    作者:(德)海德格尔

    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论文,大致勾勒出海错思想的轮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其邈无涯际的思想王国。
  • 海德格尔诗学文集

    作者:海德格尔

    诗人思者 艺术作品的本源 诗人何为? 筑·居·思 物 语言 ···人诗意地栖居··· 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 追忆诗人 赫贝尔---家之友 诗中的语言
  • 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

    作者:刘小枫 编

    没有这一神学的来源,我就绝不会踏上思想的道路。而来源始终是未来。 ——海德格尔 早期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神学背景并不限于自己置身其中的天主教神学传统,其神学研习也并没有因为转向哲学而终止。 海德格尔思想中一直有一条神学思想的线条要颤动,而且几经转变。在这一意义上讲,谈论海德格尔的神学,并非没有理由。 ——刘小枫 学界讨论海德格尔与现代神学的关系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仍未中辍。这一关系主要不是指海德格尔神学著作的影响,而是指其哲学对当代神学的影响。 海德格尔哲学对现代神学思想已有和可能有的影响已经成为现代神学思想的一个事件,研究这一事件的基本意义在于,可以由此搞清基督神学与现代哲学的沟通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激发出了哪些神学的现代性问题。
  • 来自德国的大师

    作者: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是一部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精髓的深入浅出的好书。《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以平实的语言,一边说故事一边讲道理,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家庭背景、童年和青年时的生活,他故乡的政治文化及宗教传统,他大学时期的思想转变,如何成为地下哲学王及与犹太姑娘,后来的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的恋情,纳粹时期的拙劣表演,光复以后政治上的顽冥与哲学上的深邃,并且按照海德格尔著作写作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评论了海德格尔整个思想的发展过程。该书不仅仅是一本海德格尔的思想传记,而且是一本20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史。
  •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作者:[德] 卡尔·洛维特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在20世纪的地位》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者洛维特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对德国现代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时期,海德格尔思想是他在此期间的重要思想背景、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在书中,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将这些问题置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中对主体哲学的拒斥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又是这一危机自我克服的自发性表现。洛维特认为,在德国哲学的伟大时代,每个人都能与他的前辈产生关联并把他当作旗鼓相当的伙伴,一个康德和一个黑格尔不会觉得自己出色得不用回应同时代次要者的异议,而海德格尔固执己见的独白发生于一个缺乏讨论的空间,着迷者、复述者和违心者们一方面站在它边上,另一方面把海德格尔所挣得的东西当作硬通货转手。但当海德格尔提出“倘若沉思者终于在运思之际着手探讨这个二十年来一直等待着的……实事,情形又会怎样呢?”这个苦涩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和另一个问题一起去回答了。这问题就是,人们怎么能指望别人会作为同行者去跟随这样一位思想家,他的本质特征包括拒绝各种共性和合作以及作为独行者走上一条突然止于不可行走之处的道路?海德格尔至今的全部著作在根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巨大挑衅和对“变老的世界”的攻击,在这攻击之后并无反驳和辩护。本书是洛维特哲学史写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经典文献。 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他对海氏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海氏是他的精神导师,影响了他一生;另一方面,他又极度恼恨这个人,因为这位精神导师参加了纳粹,成了制造他人生苦难的帮凶。 在弗莱堡,洛维特虽然师从胡塞尔,但他真正的导师却是海德格尔。因为同相对沉闷乏味的胡塞尔相比,海德格尔的哲思和授课更具魅力,对青年学生有着无法抵挡的诱惑。依照阿伦特的说法,海德格尔是“秘密哲学王国的国王”,那时,很多弗莱堡的学生都是海氏的忠实粉丝,洛维特也拜倒在海德格尔的脚下,成了他的拜门弟子,洛维特后来回忆说,“比起他的老师,他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他成了我实质意义上的老师,我的精神得以发展,要归功于他。” 洛维特把自己精神的发展归功于海德格尔,足见海德格尔对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后,他又追随海德格尔去了马堡,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职论文,成了海氏真正的学生。但是,虽然学生洛维特对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却又发现老师总是无法接近的,他像一个多疑的狐狸,生活在自己的洞穴里,警惕着洞外的一切,除了课堂之外。 海德格尔的魅力来自他的课堂,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具有着巨大的精神能量,能施展魔法,让进入他课堂的人惊叹地目瞪口呆,虽然充满忧虑和惶恐,却再也难以离开,洛维特这样描述海德格尔的讲课,“他是一个矮小又黝黑的人,懂得施展魔法——就是说,先把某某东西指出来,随即在听众面前让这东西消失不见。他讲课的技术主要是先盖起一座思想建筑,然后又亲手把它拆掉搬走,以便将全神贯注的听者置于一个谜团之前,让他留在一片空虚里。”很显然,这是多么高超的授课技巧,将学生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他们却总是痴心不改。 半隐半露,时藏时显,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唯他的讲课如此,海德格尔的为人也是这样,在海德格尔的表情和思想中,一种无法剔除的怀疑和忧虑,一种深入骨髓的虚无,总是如影随形,阅读海德格尔作品的人,会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这一点,同他直接接触的人更是感同身受,让我们来看看洛维特的描绘吧,关于海德格尔的外貌,洛维特写道,“对他的相貌神情,可以有这样的自然描述:费劲紧绷的额头,低垂的脸,半闭的眼睛,但偶尔抬起头张望一下,以确定四周的状况。如果对话中有人一定要他正面地四目相接,那他的表情就会退缩而不确定——因为要与人坦然往来,是他办不到的事情。另一方面,他自然流露的表情则是谨慎、狡狯且猜疑的。”关于海德格尔的生活,洛维特写道,“这个矮小的巨人具有一种充满力量的专注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好几年的时间里,我试着跟他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来往关系,却没有什么成果。他在生活中将自己封闭起来,把一切与他人的牵系都屏挡在外,只喜欢在他的演说里,用堆砌了诸多概念的语言,‘对所有人,也不对任何人’,说着他与人单独谈话时说不出来的,或者不愿意说的东西。”或许我们还记得,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海德格尔用了一句非常简洁的话,“他出身,他工作,他死去”,不知道他对这样的生活是充满无奈还是心向往之,在洛维特看来,这是一种无奈,一种无法摆脱的无奈,因为他对现存的一切都极不信任,充满怀疑,极力批判,“他的认知所及之处,都伴随着他的猜疑——事实上,这认知正是从猜疑而来的,这猜疑所产生的结果是对于既有传统的第一流批评……他对一切文化活动与教育事业毫不节制的批评,让我们又爱又恨,而他则带着狐疑,监看着他狐狸洞的入口和出口——这个狐狸洞是连他自己待在里面也一点都不自在的。他在自己选择的疏离里感到痛苦,也常常试着拓展他的人际交往范围,但结果总是离开又退回自己的世界里,逃遁到工作之中——而工作使他根本上柔软而有感受你的本性,变得刚硬与僵冷。”其或然否?对照海德格尔的为人为学,或是很对的。当然,海德格尔为何会有这样的性格和如何形成这样的人格,是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最好还是留待专门的研究者去探讨和争论。我们的兴趣是通过洛维特这扇窗户,去窥视一些真实的东西,一些亲历者的亲身感受。 除了对海德格尔生活和人格的描述之外,在《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一书中,洛维特更多是对海德格尔思想与纳粹间关联的揭示,及其对他的深入批判,当然,这都是专业人士感兴趣而一般人感觉乏味的东西,在此不值得多谈。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尔建造大厦然后有亲自拆毁的游戏,似乎也被应用到了他自己身上:他曾深深地影响了洛维特、阿伦特等人,可是纳粹之后,这些人又反过来尽其所能地批判他,剥脱他施加给他们的影响,拆毁他建立在他们心中的大厦。这的确很吊诡,是否真的存在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谶语,这或许值得我们深思。 然而,无论如何评价他,海德格尔却是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一个充满诱惑又充满危险的深渊,一直会有很多人迷恋他,陷入他思想和词语的迷宫,甚至不能自拔,受到深深地伤害。之所以如此,总在于海德格尔既聪明又狡猾,他的聪明引诱你,他的狡猾迷惑你,最后让你困死在他一手设计的迷宫之中。当然,海德格尔之所以会如此,也和他自己的矛盾存在分不开,诚如洛维特所分析和揭露的,“论出身,他是一个单纯的教会雇员之子,但由于职业,他成了一整个阶层的激昂代言人,而这个阶层却又被他所否定。由于养成教育,他本是耶稣会信徒,但却由于愤恨,而成为了新教教徒。训练上,他是经院哲学的教义论者,在经验中,他却成为实存的实用主义者;论传统,他算是个神学家,作为一名研究者,他却是无神论者;他事实上是个否定传统的人,却又穿着研究此传统的历史学家袍服。他存在主义的味道一如克尔凯廓尔,又具有黑格尔一样的系统哲学的意志,在方法上极其辩证,在内涵上却十足地层次单一;有断言肯定的姿态,却源自否定的精神;在他人面前保持缄默,但对他人的好奇却又少有人及,在终极的立场上激进而不容转圜,但在这之前的每一步却都乐于妥协。”洛维特的这段分析实在是精彩之至,通过他的这段分析,作为一个精灵和一个怪物的海德格尔同时获得了解释。 同尼采一样,海德格尔是德国式的,要理解德国,就需要理解尼采,理解海德格尔,但他们既滑如泥鳅,难以捕捉,又魅如精灵,充满诱惑,而这就是洛维特所生活的德国,既让人爱之不舍,又让人怨之难解,而对于这一点,或许只有像洛维特这样的犹太人,这些原居地上的异乡者才能体会得到,才能既不愿去说,又不得不去说。
  • 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

    作者:[美] 马克·拉索尔

    马丁•海德格尔大概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但又最难理解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尤尔根•哈贝马斯、让—保罗•萨特等许多重要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在受其影响的人看来,解读海德格尔哲学观的重点,不在于他涉足纳粹主义的劫难,不在于他的自尊自大,而在于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独创性,在于他思想本身的广度和深度。 海德格尔将他身为哲人的工作视同诗人,他打破现代哲学的僵局,开辟出一条思考和谈论人类存在的连贯之路,既不必将之简化为自然科学现象,也不必将之视作物质世界里幽灵般的精神,在这方面他胜过20世纪的任何一位思想家。马克•拉索尔此书带领我们通过海德格尔,重新思考我们在历史上的地位,进而索解人类存在的若干核心议题——真理、语言、人性和知识。 本书是引进格兰塔“大师读经典”系列的第一本。该系列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齐泽克、理查德•刻劳特等撰写,注重阅读与入门的体验,首批书目包括海德格尔、尼采、柏拉图、莎士比亚、拉康等人的著作导读,每一本都是一堂大师阅读课。 大多数读者刚接触到伟大的思想家或作家时,所参考的入门书,要么是粗略介绍人物生平,要么是浓缩了他们主要作品的摘要,或是两者皆有。相比之下,“大师读经典”丛书则是让读者在学者向导的陪同下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其出发点在于,要想近距离地看清一位作家,必须近距离地研读这位作家实际使用的词句,也必须弄清怎样读这些词句。本丛书中的每位作者从某作家的作品中摘录十段左右的片段,加以详细讨论,配以延伸阅读,由此揭示作家的中心思想,成为读者进一步探索的最佳切入点。
  • 荷尔德林的新神话

    作者:海德格尔,莫光华

    无论对远行人的回忆还是对恋人的回忆,回忆的原始本质都第一次达于澄明。回忆其实就是使什么东西固定下来,亦即一门心思扑向一种牢固的东西。 但是“心灵”这个词还是藏有另一种劝慰,等到哪一天我们不再按人类学的观点来思考人,我们就会重新听到这种劝慰的呼唤。心灵乃是[心绪、性情]这种东西的源泉和场所,又是它的构造和声音,它把我们抛入呈现为诸般形态的亲密性之中,诸如冷静和贫穷、温厚和高尚、优美和无私、宽容和忍让。
  • 诗·语言·思

    作者:[德] M. 海德格尔

  • 路标

    作者:(德)海德格尔

    本书收有海德格尔不同时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属于前期海德格尔的重要作品,如《现象学与神学》、《形而上学是什么?》、《论根据的本质》等,分别出版过单行本。后九篇为后期海德格尔作品,如《论真理的本质》一文,标志着海德格尔思想“转向”(Kehre)的开端;《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篇,最明确地表现出后期海德格尔对于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与现代生存主义(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自觉划界,亦被视为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完成的标志;而《面向存在问题》一文对后现代(主义)思想产生了卓著的影响,尤其是海德格尔在其中首创的“涂划法”,对于法国激进思想家雅各·德里达的“消解论”(deconstruction),有着直接的启发作用。 与后期海德格尔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较,我们可以说,《路标》一书最具有“学术性”——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海德格尔的其他作品算不上严格的思想著作;我在此所谓的“学术性”,是指《路标》一书中的文章在形式上( 论题、文风等)相对而言更加近于西方传统学术的讨论风格。《路标》的论题几乎完全是哲学史专业的题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巨匠的讨论,或专题,或兼论,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及至与海德格尔同时代的欧洲现代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和萨特尔等。显然,海德格尔把这十四篇不同时期的文章汇集在一起,是有其专题设计的意图的。 这个专题,海德格尔已经在“前言”中明言:本书意在让读者体察到一条“通向对思想之实事的规定的道路”。所谓“思想之实事”乃是“存在” (Sein)。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把他前期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称为“路标”,实即因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重新提出了“存在问题 ”,确立了他毕生思想的这个唯一主题。主题是唯一的,思想之路以及路上的风光却是多彩的。 海德格尔是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本书是他晚年自编的论文集,汇集了海德格尔自1919年至于1961年间所出版的重要文章14篇,特别可以呈现海德格尔在近半个世纪的思路历程。在此书中,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海德格尔本人的存在思想之进程和海氏对西方“存在历史”的独特的清理、批判。本书书名亦已明示,它包含了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之追问的道路上的各个标记——“路标”。
  • 艺术与归家

    作者:余虹

    本书比较研究在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三位思想家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作者以“归家”的隐喻概括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逃离”现代世界、“回归”本真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旨趣,考究三位思想家借助古代希腊的想像和艺术的启示而在“现代性批判”、“思想史反思”以及“本真家园之构想”上的异同。作者提出以权力关系和自由关系为核心的“生存关系论”,并以此为坐标辨析三位思想家之思想的意义、价值与疑难,强调关注“生存关系之正当性”的问题对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性。本书的论域和方法突破了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界限,其思其说别有新意。
  • 海德格尔与哲学的开端

    作者:王庆节

    《哲学,这是什么?》是海德格尔晚年一篇关于哲学之本质理解的文章。在本讲稿中,王庆节教授对海德格尔的这一整个文本进行分段细读,带领读者一窥海德格尔之哲思。
  • 思的经验

    作者:(德)海德格尔

    亚伯拉罕·阿·圣克塔·克拉拉——为其于1910年8月15日在克雷亨斯腾的纪念碑揭幕而作(1910) 早期诗作(1910-1916) 充满生机的风物:为什么我们留在小地方?(1933) 走向理解之路(1937) 暗示(1941) 索福克雷斯《安蒂高娜》里的复歌(1943) 对泰然让之的探讨——一次有关思的林中路交谈(1944/1945) 思的经验——在高高的杉树林中穿行……(1947) 山中小道(1949) 林中路(“未来的人……”)(1949) 读默里克的一首诗——马丁·海德格尔与E.施泰格的通信(1951) 何谓阅读?(1954) 教堂塔钟之神秘(1954) 为朗哈德尔的《黑贝尔》一书说几句话(1954) 关于圣坛画(1955) J.P.黑贝尔的语言(1955) 与奥尔特加·y.加赛特的会面(1955) 什么是时间?(1956) 黑贝尔——乡愁之魂(1957) 作坊札记(1959) 语言与家乡(1960) 关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962) 致雷内·夏尔——为纪念伟大的友人乔治·布雷翁而作(对石印画《拓文引谈》的观感)(1963) 阿达尔伯特·斯蒂夫特尔的《冰雪故事》(1964) 曾经在场的启示(1966) 艺术与空间(1969) 符号(1969) 人的栖居(1970) 思物——对雷内·夏尔的友情眷念(1970) 不朽的蓝波儿(1972) 语言(1972) 神语缺失(1974) 弗里多林·维普林格的最后 一次来访(1974) 忆艾尔哈特·凯斯特纳(1975) 马丁·海德格尔的祝辞(1976) 文献说明 编后记 译后记 《思的经验》列在《海德格尔全集》第13卷,从他最早的作品到他最后的作品,跟踪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全过程。这一卷的名字,直译应译为“从思的经验中来”,“基于思的经验来说”或“出于思的经验”,听起来拗口。译者思量再三,取《思的经验》这个译名。德文原名《Aus der E血hmng des Denkens》显示了思者海德格尔不同寻常的谦逊,用意在于强调,这只是思者海德格尔本人思的经验,还不能说是思的经验本身。
  • 林中路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作者:[德] 海德格尔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内容简介: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对诗人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十世纪的“荷尔德林热”,也使得“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成为当代哲学和诗学的一个重要论题。
  • 哲学论稿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本书是马丁•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两部著作之一。本书是关于存在问题的首次全面尝试,在本书中海德格尔追问作为存有之真理和本质现象(即本现)的存有之意义,而且把这种存有或本现思为本有。全书共分前瞻、回响、传送、跳跃、建基、将——来者、最后之神、存有几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