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开卷八分钟

  • No Smoking

    作者:Luc Sante

    Can you imagine Groucho Marx without a cigar? Do you remember that a few years ago smoking was allowed in airplanes? Can you tell when New York stopped smoking? In the not so distant past, posing seductively with a cigarette was de rigueur for Hollywood types. How many celebrities today dare to even hold one? No Smoking is a tribute to the 20th century, a century that created, promoted and glorified the cigarette and then suddenly declared war on it.
  • 冷靜的暗房

    作者:李昱宏

    《冷靜的暗房》是昱宏綜合整理攝影理論的研究著作,實際上也是他檢視攝影美學的方法。這本圖文並茂的著作,是昱宏在雪梨科技大學攻讀創作藝術博士學位過程產生的副產品,但於質於量都是一部美麗的正產品。 ──黃裕惠 李昱宏可以在最簡單的物品中,發現它們的異質性和錯置性。 ──Dr Peter Shepherd 底片讓給了記憶體 顯影讓給了數位 靈光過去讓給了機械 現在讓給了數位 那底片時代的輝煌已然漸漸消翳 那個靈光乍現的浪漫幾乎無聲無息地隱匿 只是 我依舊相信只要有明亮的瞳孔 便能洞悉事物的本相 寧願那靈光依舊在心田裡燃燒 如此便能助我謀殺淒迷的蒼茫 這本著作提供讀者一扇窗,去深思關於攝影的迷思。尤其在攝影數位化的年代,人們往往捨本逐末,忘卻了攝影的目的。 攝影陷入一種制式與僵化的思考邏輯,傳統的攝影拱手讓位給了數位世界。 科技進步讓攝影成為極其普遍的記錄方式,網路傳播也取代了舊有溝通模式,然而這樣的發展卻混淆了真實與幻境之間的界限。所謂的真實,往往是由影像製造者或記錄者自己去定義。攝影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非常有趣的議題。 作者融合攝影美學與哲學的論證,試圖釐清許多攝影的命題,包括攝影與繪畫的關係、攝影如何保存、攝影與時間、攝影在心理層面的展現等等,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經典攝影的辯證討論,例如布列松、保羅.史川德、奧古斯特.桑德等人的作品研究,以及對羅蘭巴特《明室》一書的解讀。 作者試圖從舊有秩序去發現新的攝影元素,書名《冷靜的暗房》意味著舊有的攝影時代已經消逝,暗房中的藥水與放大機已不再使用,暗房是沉靜的,幾乎所有攝影者都迎向現代之光,而那道現代之光係由數位構成。隨著攝影的質變導致鄉愁的出現,過去的攝影作品已成為昔日時光的象徵。 時間的因素在攝影中變得詭異,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一種事實,同時卻也是一種假想,人們被許多影像所包圍同時也被孤立。無所不在的廣告攝影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在廣告影像裡,時間是虛擬的,人們猶如活在泡泡裡。 本書特色 1. 攝影及旅行文學作家出身的李昱宏,從攝影的實務面一腳跨入攝影美學研究領域,以文字記錄潛藏在攝影底層的意義。目前在澳洲修習創作藝術博士的他,透過美學與哲學的濾鏡,帶領讀者從另一種角度觀看廣告攝影、婚紗攝影、時裝攝影與色情攝影,並思考攝影的時間意識、攝影與繪畫/電影的區別、攝影與死亡等議題。 2. 世新大學英語系副教授黃裕惠、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Dr Peter Shepherd、陶藝系前系主任Dr Lindsay Duncan專文推薦。 3. 本書獲台北市文化局獎勵出版。
  • Dinner Is Served

    作者:Inch, Author/ Hirst,

    Elegant entertaining is always in style, and who better to explain the finer points of the art of the table than Arthur Inch, a veteran English butler who served as technical advisor for the film Gosford Park ? With an historian's appreciation for the traditions of fine English homes, he discusses the elements of the table, including flatware and silver, china and glassware, serving vessels, and table decorations, as well as table and serving etiquette.
  • 一筆一畫一生

    作者:歐陽乃沾

    本書收錄四百多幅香港著名畫家歐陽乃霑的作品,繪畫年份橫跨三十年,以細膩筆觸,畫出香港數十年來的變遷。 本書同時收錄多篇對話散文,歐陽乃霑與兒子(著名設計師歐陽應霽)兩代人眼中不同的香港情懷。
  • 人生必住的酒店

    作者:蔡瀾

    蔡瀾先生對生活質素與品味一向執著,對各地酒店住宿有一定要求,因此他提出《人生必住的酒店》當然別具意義,而且特別有說服力。 繼《人生必去的餐廳》一書出版以來,口碑極佳,載譽而來的《人生必去的酒店》是收集了蔡瀾先生多年以來在各地酒店住宿的經驗,為大家列出世界各地必住酒店的特色、歷史和文化等,定必令您大開眼界、躍躍欲試。
  • 西班牙琴弓

    作者:Romano-Lax, Andromed

    一百多年前,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在巴塞隆納的二手樂譜店發現一本被世人遺忘的樂譜──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即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他帶回家苦練多年後公開演奏,豔驚了世人,那位男孩就是西班牙著名大提琴家卡薩爾斯(Pablo Casals,1876-1973),對20世紀大提琴演奏影響最鉅的人,開創大提琴獨奏的輝煌時代。《西班牙琴弓》以這位音樂家的事蹟為藍本,小說中化名為菲利武‧德拉哥,描寫他一生高潮迭起的音樂生涯,以及他如何堅守信念反對西班牙極權政府而自我放逐國外。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西班牙,在曾經輝煌的帝國逐漸沒落時,菲利武結識了鋼琴怪傑阿爾-賽拉茲,隨著西班牙內戰爆發,兩位音樂家大相逕庭的藝術目標和政治傾向使他們幾乎分道揚鑣,然而義大利女小提琴家艾璧華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三人在音樂、理念、生活和情感上不可分離地糾纏在一起,他們一步步走向生涯中最危險的聯合演出…… 小說中的角色人名、年代和情節皆虛實交錯,取材自真實人物的包括軍事狂人希特勒與佛朗哥、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和王后伊娜、畫家畢卡索等,作者企圖擺脫真實歷史的束縛,讓真實與虛構交織出這部充滿音樂韻律和戲劇張力的故事,正如卡薩爾斯發現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後企圖從中尋找自我啟發,而以自己的時空感受來詮釋出古典的美,小說家亦將卡薩爾斯的生平以我們這個時代的時空意義演繹出動人的故事。
  • 地圖權力學

    作者:Denis Wood 丹尼斯‧渥德

    每個人都用過地圖,但地圖真的很精確嗎?或是純粹功能性的嗎?本書作者認為每一張地圖都反應了繪圖者的偏見和選擇,其實都是溝通、說服、權力的工具。在本書中,我們從兒童的想像圖、中世紀的地圖、十九世紀的街道圖、衛星雲圖及各種圖標中,可以看出各張地圖背後的世界觀、社會觀與權力的運作。
  • 为什么E=mc2

    作者:布莱恩·阔克斯,杰夫·福肖

    伟大神奇的相对论终于脱下艰涩难懂的外衣向读者走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两位顶级科学家用轻松易懂的语言带你一同畅游相对论的奇幻世界。 重温科学巨人带着可贵的想象力质疑亚里士多德、牛顿创造相对论的曲折历程,你会是下一个勇于突破,走向未来的人吗?
  • 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

    作者:Simon Critchley

    “To philosophize is to learn how to die.” —Cicero; assassinated by order of Mark Antony “One who no longer is cannot suffer.” —Lucretius; suicide, allegedly driven mad by a love potion “Life is 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 —Hobbes; died in bed, age 91 In this collection of brief lives (and deaths) of nearly two hundred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 noted philosopher Simon Critchley creates a register of mortality that is tragic, amusing, absurd, and exemplary. From the self-mocking haikus of Zen masters on their deathbeds to the last words of Christian saints and modern-day sages, this irresistible book contains much to inspire both amusement and reflection. Informed by Critchley's acute insight, scholarly intelligence, and sprightly wit, each entry tells its own tale, but collected together they add up to a profound and moving investig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happiness for us all.
  • 時間的終點

    作者:Damian Thompson

    本书首先指出「千禧年」和「天启」信仰在袄教、希伯来宗教和基督教中的根源,然后探讨这些信念一再造成的社会政治爆发事件
  • Sketch for a Self-analysis

    作者:Bourdieu, Pierre

    ′This is not an autobiography.′ *Pierre Bourdieu′s commitment to a reflexive sociology led him ineluctably to take on the final challenge of a self socio–analysis in which he recounts and analyses, more fully and intimately than ever before,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jectory that led him from the peasant world of Barn, through sometimes painful years as a lyce boarder, as a student in 1950s Paris and as a conscript in the Algerian War, to the pinnacle of the French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world. ′This is not an autobiography,′ he said of this work but it reveals much of the hitherto implicit experience of his formative years, and gives precious insights into his relationships with Jean–Paul Sartre, Raymond Aron, Michel Foucault and many others, which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 揦西設計

    作者:蕭競聰

    本書劃分〈微不足道的設計?〉、〈常民設計的不平常概念〉、〈設計資訊〉及〈社區傳統與設計〉四部分,探討共二十九個城巿生活日常物事背後難以名狀的設計概念,例如街頭廣告、紙杯、菜單、標誌、公用設施、用戶手冊、地圖等,涉及節省空間的設計策略、樣本設計實踐、資訊和體驗為本的設計、設計和分類、社區設計、再生設計等話題。
  • 上帝沒什麼了不起

    作者:克里斯多福.希鈞斯 Hitchens,

    好評如潮,惡評如山!銷售逼近500,000冊,售出23國版權! 宗教早就不是對人類的祝福,而是一種縈繞不去的永恆詛咒!宗教退散! 蘇珊‧桑塔格、愛德華.薩伊德極為推崇的叛逆型知識分子;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克里斯多福.希鈞斯」最大膽的一部作品 被譽為「當代最聰慧的新聞人之一」的克里斯多福.希鈞斯,以本書重新定義有關宗教在公眾生活中的爭論。作者以獨特的博學與機智談到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世界宗教中的邪惡力量。在他與信徒的滔滔雄辯中,希鈞斯靠著對主要宗教經典廣泛且徹底的閱讀,揮出了對宗教(以及對於生命更世俗的一種態度)的終極一擊。 希鈞斯敘述了自己與宗教危險遭遇的種種故事,並且描述他如何以科學及理性為基礎,終而獲得對生命現世觀點的知性之旅,其中天堂被哈伯望遠鏡裡令人敬畏的宇宙景觀取代,而摩西和燃燒的荊棘叢則讓位給美麗及對稱的雙螺旋體。「上帝並未創造我們,」他寫到,「我們創造了上帝。」他解釋,宗教是對我們的起源、本質及宇宙的一種扭曲;宗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應該切割掉的盲腸!我們向孩童灌輸宗教思想,不但傷害了他們,更傷害了這個世界。 不論你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信徒、虔誠的無神論者,或是對於宗教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無法確定的人,你都會想要思考及參與本書中的辯論。
  • 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

    作者:孫中興

    從「四種脈絡」與「四本主義」閱讀涂爾幹的《自殺論》 涂爾幹的《自殺論》雖被譽為理論與方法的雙重經典,然而中文世界裡卻少有作品詳細介紹與評析《自殺論》。本書作者從涂爾幹的「生平脈絡」、「思想脈絡」、「寫作脈絡」和「出版脈絡」等四種脈絡出發,以獨特的四本主義(「文本」、「版本」、「譯本」、「所本(立論根據)」),重新詮釋這部經典。同時仔細考察涂爾幹的每個論點與論證,告訴讀者這部方法學的經典,在方法上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此書,不僅可以了解涂爾幹如何做研究,也可以知道後人如何評論《自殺論》,最後還可以看到本書作者如何在眾多評論中,殺出一條血路,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作者:伊萊.帕理澤

    Google新版隱私權條款上路 Facebook動態時報公測中 你,是否準備好迎接訊息全面個人化的時代? 和非洲死了一群人的新聞比較起來﹐你家門前死了一隻松鼠的消息更能引起你當下的注意。 —馬克﹒札克伯格﹐臉書創辦人 我們曾經以為「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但現在網站不但知道你是狗, 知道你最愛吃哪一牌狗食, 還知道怎樣的廣告最能撩撥你的心。 我們曾經以為Web2.0終於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想法, 但是網站紛紛使用精心設計的演算法將訊息個人化, 你可能點閱許多文章,但卻全是同一個主題, 永遠只能聽到自己的回音。 我們的網路經驗正在劇烈改變,我們造訪的網站愈來愈積極調查你的個人喜好,並且利用這些喜好來調整網站餵給你的訊息,好讓你對網站愛不釋手,把裡面的文章一篇接一篇點下去。 許多人天天都會利用免費的超大容量的電子郵件、跟朋友保持連繫的社交網站,然而要使用這些方便的服務,就得交出你的個人資訊。其中也不少人非但不介意,還十分以此為樂,凡走過哪個景點,必留下打卡的痕跡。 而如果不找一個朋友坐在身邊上網,你很難察覺原來你螢幕上的Google或Yahoo新聞和別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個人化消蝕了共同討論的基礎,把這個問題搬上檯面來談,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 Texture

    作者:Richard H. R. Harper

    Our workdays are so filled with emails, instant messaging, and RSS feeds that we complain that there's not enough time to get our actual work done. At home, we are besieged by telephone calls on landlines and cell phones, the beeps that signal text messages, and work emails on our BlackBerrys. It's too much, we cry (or type) as we update our Facebook pages, compose a blog post, or check to see what Shaquille O'Neal has to say on Twitter. In Texture, Richard Harper asks why we seek out new ways of communicating even as we complain about communication overload. Harper describes the mistaken assumptions of developers that "more" is always better and argues that users prefer simpler technologies that allow them to create social bonds. Communication is not just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here is a texture to our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manifest in the different means we choose to communicate (quick or slow, permanent or ephemeral).
  • 別對我撒謊

    作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

    图书 > 政治 > 世界政治 推薦人:司馬文武/專欄作家 陳雅琳/三立電視台新聞部總編輯 項國寧/聯合晚報社長 杜念中/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 林照真/資深記者 本書簡介: 過去幾十年來,「調查報導」(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意味著記者運用其如椽之筆,英勇地揭露不公不義、惡行劣跡,以及最重要的──濫用權力。《別對我撒謊》收錄了歷來調查報導的扛鼎之作,表彰幾位最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時值今日,新聞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攻擊,本書的問世意義格外重大。 本書選錄篇章依寫作年代編排,類型涵蓋新聞報導與專論、電視節目底稿與專書節錄,每一篇作品都深入官方緘默之牆的後方,披露令人坐立難安的重大真相。編者約翰.皮爾格也藉本書向他最欽佩的新聞工作者致敬,包括名噪一時的揭密記者(挖掘越南美萊大屠殺的西摩.赫許、直探洛克比空難真相的保羅.福特)、勇氣十足的親身見證者(廣島原爆之後第一位趕到當地的西方記者韋佛瑞德.柏契特、一九九○年代定居加薩走廊進行報導的阿米拉.哈絲),以及另闢蹊徑的新聞工作者(德國變身臥底記者根特.華萊夫、戳穿美國殯葬業真面目的潔西卡.密特佛)。 《別對我撒謊》涵蓋過去五十年來意義重大的事件、醜聞與抗爭。從瑪莎.葛爾紅筆下在一九四五年解放後的納粹死亡集中營達豪,到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的血腥殺戮。一路走來,讀者將深入理解不公不義如何蹂躪越南、柬埔寨、東帝汶與巴勒斯坦等地的人民。 皮爾格為每一篇報導做了詳盡的導讀,針對作者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同時皮爾格也為全書寫了一篇緒論,他大聲疾呼:本書全力表彰的調查報導,正面臨諸般惡勢力從新聞界發動的顛覆威脅,這些惡勢力正是調查報導要口誅筆伐的敵人。 綜而觀之,本書藉由當代最頂尖記者的精彩報導,鋪陳出一部跨越世紀的「祕史」,號召全球各地的新聞工作者:此時再不奮起,更待何時! 推薦序一 專文推薦 催生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 林照真/資深記者 從閱讀這本書的第一個字開始,心中想要改革新聞的焦噪心情,又再度被挑動了起來。 「調查報導」的新聞理念,是本書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這個名辭在台灣看似熟悉、甚至遭到部分媒體濫用,但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其實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台灣新聞界因為缺乏對「調查報導」的正確認知,使得主動求真的行動力打了折扣;因為調查報導的缺席,新聞成了市場的俘虜,也因此失去感動人的力量。 然而,透過本書編者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的努力,「調查報導」一辭因為幾位記者的具體實踐而鮮活了起來。他們的報導首先使自己的新聞生涯變得不同,這股新聞震撼更衝破國界限制,豐富了近代歷史的書寫,也讓新聞記者成為受人尊敬的社會資產。這些調查記者在商業市場中未必具有高知名度,也非高居銷售排行榜,但是他們所創造的不凡記錄,早已超越市場價值的操控。 而這,不正是你我踏入新聞界的第一個理由嗎?是什麼原因讓它受到蒙蔽?為何你我都已不再談論?真的是市場的壓力?還是個人的選擇?抑或我們其實已經發現,調查報導暗喻著記者更多的付出,而你我早已習慣從輕鬆軟性與羶腥八卦的產出中獲得回饋。是世態先炎涼的,是新聞環境先墮落的,怎能怪自己? 這股「抄捷徑」的致勝理論,讓台灣的新聞品質始終停留在令人汗顏的地步。好作品總是零星出現,嚴肅創作已呈下降趨勢,只見更多的人情趣味與軟性特寫,取代了硬底子新聞與複雜脈絡的梳理。新聞記者只想吸引人來看,卻忘了應同時提供的實質內涵。我們的報導已無能「啟發」(inspire)讀者與觀眾,再多的新聞監督與法規懲罰,也無法扭轉頹勢;再多的新聞獎項、再高的新聞獎金,也不能產生強大的激勵作用。新聞記者的社會角色,還是一再受到質疑。 在這點上,我認為新聞圈一定要改變目前的思惟方式,才可能改善當前惡質的新聞品質,而「調查報導」正可以提供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 在古典新聞傳統中,「調查報導」要求記者要秉持新聞記者的主動性,勇於挖掘有權者刻意隱瞞之事。源於此一精神,本書羅列多篇偉大的調查報導案例,在報導背後,調查記者表達他們追求真實的最高勇氣。這些報導之所以可以流傳於後世,是因為調查記者表現出高標準的新聞渴望,並能承受新聞的激盪與煎熬,終於能發揮新聞的影響力。但為什麼「調查報導」這一類型的新聞會如此重要?皮爾格的看法是:「沒有這樣的新聞,我們對不公不義的覺察將無從表達,更無法掌握反抗不公不義必不可少的資訊。」 本書中一篇篇精彩可期的報導,需要讀者靜下心來閱覽;但我卻像一個貪婪的竊賊,不斷在書稿中來回蒐尋,企圖偷取可以讓台灣新聞界快速「振衰起弊」的良藥偏方。讓我焦慮的是,我們生長的台灣,正值政治民主試煉發芽之際,非常需要稱職的媒體來傳達正確的資訊,以彰顯民主與公義的價值。但眼前令人動容的報導,其實都是西方光榮新聞史的一部分,較難與台灣的新聞脈動接軌。 調查報導正是新聞系統內,實現民主的新聞改革做法,少了調查報導,新聞會變得乏味與了無生氣,報紙也會變得沒有血色。這使我一直相信,追尋「調查報導」的具體實現,必可帶動台灣新聞的改革與發展。許多「調查報導」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幾乎都已散落在本書各個獨立的故事中,我試著從中找出一些案例來說明,希望能帶領讀者進入「調查報導」的新聞世界中。 調查報導所強調的揭露,正是要拆穿有權者刻意隱藏的真相。書中英國《周日泰晤士報》的「洞察」(Insight)調查小組調查鎮靜藥物「沙利竇邁」的真相,花了十年時間為受害者奮戰。「沙利竇邁」在一九五四年問世,卻直到一九六一年才全面下架,全球已有約八千名受害兒童誕生,等到重見天日時已是一九七七年。本案因法律限縮了受害者權益的爭取,唯有靠新聞界的努力,才讓本案的兒童獲得遲來的正義。 十年的努力令人瞠目結舌,但許多調查報導之所以能夠發揮揭露的影響力,關鍵正在於記者的努力不懈。他們承受寂寞、可能失敗的感脅、甚至是旁人的恥笑,最後卻終能因發現關鍵事實,而讓事件獲得重大突破。本書中所呈現的新聞案例透露了許多調查記者的工作精神,他們勇於求真,不論是新聞的核心或是細節均同樣認真關照,才讓他們的報導得以突破窠臼。 美國著名的調查記者西摩.赫許(Seymour Hersh)有關越南美萊村的報導,揭露了美軍殘殺越南平民的殘酷事實。但赫許只是一個自由撰稿人,並沒有常駐越南的經驗。赫許之所以能夠以局外人的身分挖掘內幕,其實都是來自他個人紮實的調查與研究。美萊村慘案原本只是美聯社的一則不起眼的報導,但因為赫許堅持挖掘更多內幕,才使得新聞的真相得以全盤揭露。 戰爭一直是調查報導的主要靈感之一,誓不兩立的交戰兩方,最容易使得真相混淆,人權的普世價值也受到遮掩,以致更需要新聞記者的揭露。本書提到從一九八二年六月,以色列揮軍入侵黎巴嫩,以軍的入侵行動光是在頭兩個星期,就造成一萬四千名巴勒斯坦人與黎巴嫩人死亡、兩萬人輕重傷,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多數記者無法突破自己的以色列情結,選擇了沈默;但是羅伯特.費斯克(Robert Fisk)卻一人獨力揭發薩布拉與夏提拉兩座巴勒斯坦難民營遭屠殺的真相。他憑著一己之力,揭穿以色列的道德面紗,成為主持國際正義最後的聲音。他的故事從「蒼蠅洩露天機」開始,說明一個調查報導記者,必須以最冷靜的心情、最動人的文筆,來清楚訴說一個震撼的內幕。 費斯克是英國優秀的戰地記者,他沒有以色列情結;但另一名以色列女記者阿米拉.哈絲,卻能將以巴世仇拋在一旁,為巴勒斯坦人權而努力。哈絲在一九九三年定居加薩走廊(Gaza Strip),連續三年時間,哈絲與加薩的計程車司機、農民、醫生、家庭主婦、運動人士、伊斯蘭教領袖朝夕相處。這塊面積三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露天監獄」,住著一百三十七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對大多數以色列人而言,加薩是恐怖主義與激進主義的溫床,但是哈絲一心要深入探索。她的書激勵皮爾格拍攝記錄片的靈感,二○○二年,皮爾格打電話給她,當時她正忙著為《國土報》(Ha’aretz)報導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人城鎮的封鎖。皮爾格說他們通電話時,哈絲蹲在住所的地板上,周遭槍砲聲此起彼落。她說:「如果我這時出去,以色列軍隊會射殺我。」皮爾格以為她是以色列人,可以較別人安全些。哈絲說:「沒有差別。在這裡,每個人都是槍靶。」 此外,本書提到大部分俄羅斯記者都是以莫斯科的觀點來報導車臣戰役,最可貴的例外就是安娜.波麗特柯芙斯卡雅(Anna Politkovskaya)。她為立場獨立的《新報》(Novaya Gazeta)撰稿,曾經三十九次前往車臣,鍥而不捨地揭發暴行與違反人權事件。從一九九九年七月到二○○一年一月,波麗特柯芙斯卡雅做了一系列報導,呈現平民受害者如何被車臣叛軍與俄羅斯陸軍兩面夾擊。她寫道:「雙方都是一丘之貉,對於平民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人權的普世價值讓新聞記者在冷酷的戰爭中,願意為跨越國族界線的正義說話,也讓新聞記者成為戰爭中,少數可以公正證實真相的人士。雖然其中仍有相當危險性,也有人質疑新聞記者已經失去客觀中立的立場,但調查記者努力把不為人知的真相報導出來,其實需要更大的智慧與勇氣。誠如英國記者琳達.梅爾文(Linda Melvern)針對一九九四年東非盧安達種族屠殺所做的調查報導,她以自己的採訪經驗揭示:「盧安達悲劇絕不僅只是許多西方人士認定的「種族衝突」,它更是歐洲與美國漠視與犬儒心態導致的惡果。」 哈絲、波麗特柯芙斯卡雅、與梅爾文都是女記者,戰地記者過去被視為是男性的專利,但現在全球女記者的表現已讓人對女性新聞工作者刮目相看。這個現象說明台灣女記者絕不能因性別因素而自我受限,壓縮了新聞突破的空間。 而在戰爭以外,讀者會發現部分調查記者甘冒違反傳統新聞倫理,以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亦使調查報導出現爭議。書中皮爾格談到印尼在全球化的角色時,不經意談到他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所做的「血汗工廠」調查報導。為了進行這個報導,他偽裝成一個商人,讓人不知道他是一名記者。他提到:「一千餘名大多相當年輕的女工,櫛比鱗次坐在刺眼的日光燈管下方工作,廠房內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只有樓上台灣籍老闆辦公的地方裝設冷氣。」 真是,台灣的形象竟是如此呈現。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皮爾格以「偽裝」做為調查報導的取材手法。書中的經典案例是德國調查記者根特.華萊夫(Günter Wallraff)所進行的調查報導。華萊夫常偽裝成各種身分,滲透進入企業、政府與媒體,揭露各種貪污腐敗與惡劣行徑。一九七七年時華萊夫曾以假名混入德國小報《圖片報》(Bild-Zeitung)的記者群中,揭露在《圖片報》無所不用其極的煽情報導背後,其實潛藏著許多人的悲劇遭遇。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人下人》(Ganz unten)是華萊夫最著名的作品,他使得德國外籍勞工的苦難成為眾所矚目的政治議題。為了進行這項調查報導,華萊夫偽裝成一名土耳其工人,深入德國非法勞工市場。他說:「你必須先偽裝一番,才能夠深入社會的表相;你必須欺騙與做戲,才能夠發掘真相。」 華萊夫的調查手法必然會引來社會爭議,新聞記者必須靠著欺騙、偽裝、偷拍、偷錄、跟蹤、花錢買消息等手法來進行調查報導,似乎成為新聞記者無可避免的風險與抉擇。在這方面,我並不認同所有的報導都得靠欺瞞手法來完成,甚至我認為這些應是非常態的做法,更不該為促銷報導而採用。但我也相信,當記者已經沒有其他獲得真相的管道時,必須有勇氣採取彈性做法,社會對此也應用其他標準看待。 本書所呈現的調查報導案例均是報紙等平面媒體的「調查報導」題材,它呈現了多位偉大調查記者的精神,與多份偉大的報紙如何以報社力量推動這股新聞力量。像是英國《周日泰晤士報》、《衛報》;南非的《自由周報》;澳洲的《國家時報》、俄羅斯的《新報》等等。雖然這些媒體或許很難在新聞商品化的今日維繫昔日榮耀,例如已經被梅鐸買下的《周日泰晤士報》,已經難有昔日的新聞堅持了。但是,這些歷史記錄都已寫成西方的新聞傳統,讓年輕的記者能夠瞻仰典範,不會覺得孤獨。 回頭看看我們台灣,傳統的空白,是我們發展調查報導的一大遺憾。我們沒有矢志為調查報導努力的報紙,也就失去培養更多獨立調查記者的機會。媒體已陷入新聞八卦與口水戰的漩渦中,新聞失去了探究的本質,以致在書寫精彩的調查報導歷史時,依然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時至今日,追求新聞獨立的處境比數十年前更艱難,但台灣新聞界如果繼續停留在紙上談兵、「何各言爾志」的書生心態,只會徒留更多遺憾。 我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這幾年來一直把「調查報導」做為我實踐與研究的目標之一。在台灣,會這樣思考的人恐怕是還是少數,我想這也是我為何受邀寫序的原因。身為一個資深新聞工作者,除了要求自己實踐「調查報導」應有的理念外,我仍要不斷呼籲台灣各大主流媒體,應盡力克服困難,成立「調查報導」團隊,以強化報導的深度、廣度,進而提升新聞的視野境界。同時我也建議新聞學者與媒體監督組織,應將媒體是否成立相關調查團隊,做為評鑑媒體的指標之一。 但這個建議始終缺乏「領航者」。因而,藉著本書出版之餘,我誠摯建議「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能在目前的眾多參賽獎項中,嚴肅思考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的可能性。在美國與西方國家,早有「調查報導」獎項的出現,多年來更是新聞界最重視的一個大獎,也造就不少優秀的調查記者與調查報導作品,均能激勵媒體展現監督與揭露等應有的社會責任。依我的想法,如果台灣能夠以具體獎項鼓勵這類型新聞作品的誕生,必能逐步培養出調查報導的幼苗。這份工作若能達成,應是出版本書更高精神的展現。 多年前,我曾在報紙上提到:「現在當記者,已經沒什麼好驕傲的了。」這些灰心落寞的心情,很快找到相互取暖的同志伙伴。但這並不是我的初衷,我更希望台灣的新聞記者能夠逆勢而為,將「調查報導」視為努力達到的新目標。因為,調查報導是一種新聞價值,也是一種民主價值,新聞記者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實現這些價值,新聞工作才能重新獲得民眾的信任。 感謝這本書與全世界調查記者的努力,他們豐富了我的新聞體驗;但我最渴望的是,這股新聞精神能夠擴散,並在我們摯愛的台灣土地上發芽、傳承,讓台灣新聞的生命力,出現不同的面貌。 此刻,設立台灣第一座「調查報導獎」,絕對是個令人期待的歷史性嘗試。
  • 旅館達人

    作者:Peter Greenberg

    旅行已經不再只是你去了哪些地方,還包括你得到了什麼體驗。 這本書要讓你的旅館投宿過程,成為美好體驗的一部分。 想安排一趟旅館假期,不知從何著手? 嚮往下一次旅行,希望旅途中少一點辛苦? 身為資深玩家,尋找進階級的住宿樂趣? 花錢住進五星級飯店,如何保證得到一流的享受? 為了免除找旅館及住宿過程中的種種挫折,本書教你如何調整自己的需求,在旅館裡住得更舒適;出發前如何挑選適當的旅館,住進以後該注意哪些地方。無論你投宿B&B旅館還是五星級大飯店,本書要讓你的住宿值回票價,不僅瞭解各項旅館服務的價值何在,更要實際得到超值享受。
  • 請問么零么在哪裡?

    作者:張昊

    一個天真的北京女學生來台遊學四個月 她發現台灣最大的優勢:溫暖、自由、尺度大! 24歲的漂亮研究生,張昊 是河南大學直接保送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研究所的資優生 她以交流生身份來台,其實是被同學交付了收復台灣的使命? 但才來台第一天,張昊就被宿舍服務台女生的聲音給打倒了…… 「台灣太美好了吧,美得像夢一樣!」 以「交流生」身分來台就讀世新大學研究所之前,張昊對台灣最重要的印象是:表妹班上有兩個台灣學生,光是自我介紹的聲音就讓全班男女一片酥倒。她的同學則交付她最重要的使命:「收復台灣的任務就看妳了!黨和人民相信妳們!再不收復,志玲姊姊就老啦~」 她在陰雨的冬季來到台北市郊的世新大學,更分配到一間狹小無窗的宿舍,原本心情悲催,但聽到宿舍服務台女生的聲音,「那聲音就像溫熱的蜜糖,一股腦灌下去,通體都融化掉了。」就此展開燦爛的四個月台灣交換生之旅! 共產黨員張昊,在生活中全方面體驗台灣特色: .上課:台灣的同學對大陸地理不是很瞭解,這也沒什麼對吧。不過我下課去圖書館,看到一本畢業論文和地理政治有關,你猜怎麼著?名字是「大陸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那個驚喲,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宗教:台灣寺廟為什麼沒有收門票的地方?可是像咱們那裡有歷史的寺廟,少林寺、相國寺、白馬寺之類,都要收門票的呀!還有,共產黨員不知道怎麼在廟裡拜拜~ .機車:眼看前面有兩輛並行公車,載我的同學卻筆直地從夾縫中穿過。嗖——我的天啊!妳不是騎得太快,是飛得太低吧!珍惜生命,遠離機車! .無障礙設施:走在台北,我到處都能很頻繁地遇到殘障人士,說真的,剛開始我以為是台灣殘障人士數量多,莫非曾有過大的天災人禍?後來發現,是因為這裡出行太便利了。到處都有無障礙設施、廁所也有專用的,就連校園裡每一幢樓,包括地下室,輪椅都可以自由進出。 .墾丁春浪音樂節:尺度,這才叫尺度大呀!熱狗和張震嶽出場時將音樂節推向高潮,一首〈狗男女〉讓觀眾跟著他們振臂齊呼「狗男女、狗男女」,接下來一首粗口歌更是上演了數萬人齊聲吶喊「操你媽個X」的壯觀奇景。 .美麗的離島小琉球、綠島、蘭嶼:生活在內陸的孩子見海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然更看不到綠島的牆上寫著「光復大陸國土」,山上鑿出一塊平整的牆面,有幾個白色的大字「滅共復國」。 .真情收錄:寫給上海男朋友大牛的書信。Dear大牛:從地圖上看,臺北到上海,比北京到上海距離更短,按理說我離你更近了,可真的是這樣嗎? 四個月後,她回到北京才驀然驚覺,自己原本並不是性格外向喜歡交友的人,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在台灣竟然交到這麼多好的朋友。一直以來,她都以為自己是勇敢向前衝的白羊座,匆忙的揮手告別,奔向未來,中學、大學、研究生同學告別,並不曾悲傷。但這次,她知道有些想念被刻在了記憶裡,不再想向前衝,只想回頭去重溫那段不長不短的相遇。 台北是個溫情城市,在那裡的時候不覺得,離開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這一場太美好的夢,我想永遠永遠記住。
  • 神秘古兰经

    作者:哈特穆特.包柏清

    您曾經在報章雜誌或是電影電視裡頭看過伊斯蘭世界裡的女性嗎?她們的面龐總是蒙上一層面紗,我們看不到面紗被後的整張臉,這樣的伊斯蘭女性形象,正好代表了伊斯蘭世界的神秘。 然而您仕女們遮蓋面紗只露出眼睛的真正原因嗎?您知道回教國家為什麼禁酒不吃豬肉的緣由嗎?您知道所謂真主「阿拉」的名號從哪時候開始出現嗎?您知道伊斯蘭世界的聖經 — 古蘭經 — 的是如何形成的嗎?您知道古蘭經和聖經的相通之處嗎? 《看!古蘭經》帶您撩開伊斯蘭世界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