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汉学

  • 六朝道教史研究

    作者:[日] 小林正美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晋、宋时期的中国道教史,作者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当前道教的“道流”:江南地区的葛氏道、上清派、从北方移到南方的天师道等进行了独特的探索和研究,材料祥实,考证严谨。
  • 敦煌学五十年

    作者:神田喜一郎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神田喜一朗写于1953年的有关敦煌学研究的著作,是20世纪前五十年敦煌学研究的总结性著作。他对敦煌学五十年做了简明的介绍,并介绍了当时敦煌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课题。除此之外,神田喜一朗先生还从自身从事敦煌学和汉学研究的体验出发,追忆了日本汉学界的诸多事件,包括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和汉学著作的大致情况,以及当时的文人状况和风俗,读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对我们了解敦煌学和日本汉学界的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修訂版)

    作者:高明士

    本書的發行雖然已將近十年,但書中所說的日本學界研究具參考價值。九十年代的日本學界,似仍繼續八十年代以來的沈潛學風,表面上看來不再有熱烈的時代區分論戰,其實正在醞釀新階段的來臨。這一段時間,顯然努力於消化日本在戰後以來所提出的諸多學說。更重要的是致力於吸收大陸在文革以後因為開放而提供的龐大新資料與研究成果。或許基於此故,十多年來,日本學界除陸續發行其成套的論文集以外,多埋首於基礎研究,如文獻的註釋、考釋、金石文的蒐集與研究,乃至於研究指南等,都有重要成果展現,對於後進學子提供良好的指引,這也是我們警愓與借鏡的地方。
  • 东洋文化史研究

    作者:(日) 内藤湖南

    内藤湖南为近代日本研究中国史的重要学者,也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被誉为“东洋史的巨擘”。本书共收录内藤的十八篇演讲记录,内容庞杂丰富,从纸张、染织、版本史等具体的文化研究到宏观的东西洋文明批评,从上古文明到民国时事观察,从中国中世史到满洲史地,皆有所论列,较其《清朝史通论》《支那史学史》等严肃的专门史著作,本书可谓全方位体现了内藤史学的基本面貌,其中关于中国中世、近世的若干文章(如《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更是为京都学派的治学取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二卷 专论

    作者:刘俊文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向中国学术界介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成就的学术论著汉译选集,分十卷出版。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六卷明清

    作者:刘俊文编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由中华书局出版。
  • 日本中国学之发展

    作者:仓石武四郎 讲述

    本书是根据已故仓石武四郎教授于昭和二十一年度(1946)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开课的备课讲义整理本翻译而成的。整理本的底本为其亲笔原稿,现存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后经大岛晃教授等多人的精心整理,以补注的形式补充了大量信息,还收录了仓石教授另一篇论文《日本汉文学史诸问题》,由汲古书院出版。日本著名汉学家、原东方学会理事长户川芳郎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并撰写了序言,对作者的生平与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
  • 敦煌文书的世界

    作者:池田温

    《敦煌文书的世界》一书是池田温先生历年来著述中有关敦煌文书的概说、讲座论文的合集,都是一些学术性很强、高水平的论文。本书以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为序编,是有关敦煌、敦煌遗文、敦煌文献等内容的论述。第二部为本编,系统地论述了敦煌的历史背景、敦煌的流通经济、契约等内容。第三部为付编,论述的是有关敦煌文学与日本的上代文学,以及敦煌吐鲁番研究的现状。并附录《有关近年来日本的敦煌吐鲁番研究》一文。
  • 道教史

    作者:(日)窪德忠

    洼德忠教授在他独特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说编写了《道教史》。这本道教史收在山川出版社《世界宗教史丛书》中,并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
  • 中国的千年王国

    作者:三石善吉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

    作者:刘俊文 编

    本册为上古秦汉卷,收入论文19篇,其中先秦部分8篇,汉代部分11篇,内容涉及财政、经济、社会、阶级、官制、人物等。
  •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

    作者:池田温

    日本汉学家池田温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名作。一九八四年,中华书局曾出版了龚泽铣的汉译本。此次修订新版,除对原译本作了修订外,还收入了一九八四年版未能收入的大量录文,提高了本书的利用价值。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五卷 五代宋元

    作者:刘俊文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5卷)》共收论文16篇,其内容涉及五代、宋、辽、金、元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经济制度、州县制度、科举制度、宋代的官僚制和大土地占有等等。
  •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增订本)

    作者:谷川道雄

    本书是谷川道雄先生代表之一,中译本由中华书局于2002年出版,引起很大关注。此次新增订数万字,收入本社《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本书原分为四编,收入谷川先生论文十余篇,对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理论问题作了检讨与反思,且对六朝具体历史用“共同体”理论作了精彩分析。谷川先生生前的这次增订,新补了第四编的第四、第五两章,以及“补论”。
  • 蒲寿庚考

    作者:[日]桑原骘藏

    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裕菁的译本,陈先生的译本在原作之外增补了不少资料,故出版时易名为《蒲寿庚考》。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过这本书,现在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此书仍不失其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要,现据1954年版重排,将原来的繁体直排改为简体横排,标点符号也做了相应调整,改正了一些错讹之处,收入《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
  • 中国法制史

    作者:(日) 仁井田陞

    《中国法制史》系属《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是一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著作。本书以制度框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东方和西方法律的比较,对法律和社会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法本质的理解。作者多年来有关中国农村家族及行会的研究报告,在本书的构成上占居重要位置。另外,本书在整体上展示这一领域有待今后解决的问题,有别于以往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述性著作。
  • 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作者:村上卫

    作者认为本书“可能是最先描述晚清中国海洋史整体的书籍”。 本书尝试将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华南沿海的贸易、海盗、船难、秘密会社与叛乱、征税、移民等问题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题下加以讨论。书中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贸易的实际状况和贸易秩序的构建;⑶华南沿海地区社会管理的情况;⑷英国在中国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书将晚清华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问题加以专题性的讨论,最终要证明:正是无数民众自行采取的零散行为将中国推至新的时代,不仅将列强对中国国内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甚至还摆弄、牵制了列强。 书中不仅讨论晚清时期华南沿海的变化,即晚清对于华南沿海的意义;也将华南沿海在长时段的海洋史中加以定位;同时通过对华南沿海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的讨论,对鸦片战争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赋予其新的内容。
  • 秦汉刑罚制度研究

    作者:(日)冨谷至

    本书内容为研究1975年出土的云萝睡虎地秦律,并加以考证,力求诠释秦汉刑罚制度。就从秦律到汉律的流变过程、实际状况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论证说明,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第三编,着重阐述刑罚适用与刑罚推量,第四编以刑罚回避为主,第五部分补编则考察秦汉时期罪与法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对根本性法意识的探讨来阐明秦汉刑罚的具体特征。
  • 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

    作者:胡宝华

    《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总共收录了20世纪初期以来截止到2010年的1200余部日本学者有关中国上古时期至清末的学术著作要目。从内容上看,所选著作主要涉及以下个方面:1.古代历史分期及历史研究理论方面;2.古代律令及制度;3.古代社会经济史;4.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史(包括宗族史);5.古代科学技术史;6.敦煌学;7.中西交涉史;8.西北边疆史(中亚史);9.蒙元史、满蒙史;10.古代宗教史;11.文物考古;12.古代音乐服饰。从收录著作的类型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人学术著作类;还历、古稀纪念论文集类;著作全集类;研究班成果论文集类;学会论文集类;史料类;译著类。书后附著作及著者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 京都学派

    作者:刘正

    本书以京都学派创始期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梳理了他们的生平历程、研究成就、学术交往、人脉关系等。他们的著作,国内已经译介了很多,影响很大,但他们本身的情况,国内知道的却很零碎。本书第一次较为全面而清晰地将这些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连着逸闻,历史连着评论,加之图文并茂,文字流畅,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可为历史、学术史的相关研究者、爱好者提供重要信息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