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汉学

  • 西域文明史概论

    作者:羽田亨

    日本著名汉学家羽田亨是在西域历史、语言、宗教以及唐、元等朝断代史的方面都有精深研究的一位大学者。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掌握的西域民族古文字也多,因此成就卓著。本书收入羽田亨两部比较通俗的著作《西域文明史概论》、《西域文化史》,虽然都是多年前撰写的,但剪裁得宜,深入浅出。著名回鹘文和西域文化研究专家耿世民先生重新译订了全书,并将羽田亨弟子间野英二撰写的极有价值《解说》一并译出,的确是难得的事。以前出版的讲新疆历史文明的书当中,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是较好的一种,只是篇幅较大。羽田亨此书,应该是目前通论中亚、新疆历史文明的著作中最便初学的了。
  • 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作者:(日本)西嶋定生

    本书作者通过对二十等爵制的研究,论述了秦汉政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探考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统一封建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历史奥秘,开拓了中国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国际影响。作者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汉简,对二十等爵制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对它在秦汉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全面、深入、严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阐明二十等爵制是封建大一统帝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盘和框架,是中央皇帝与广大庶民间的政治维系与精神纽带,是当时中国社会上层建筑中特色的事物.
  • 宫崎市定中国史

    作者:[日]宫崎市定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在众多领域都有创见,被认为代表着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是他积四十年研究与教学经验、面向普通读者的结晶之作,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视角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特色。 精湛深厚的京都东洋史学风、与国内学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思路与视角;对于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进程之中,以“景气史观”阐述盛衰兴亡;几乎从不引经据典,论述全凭记忆力与洞察力;三百余个小标题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独立又贯通的易读结构;愉快而酣畅的叙述,只为唤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一切使这部中国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学派底蕴、强烈的个人风格、全新的启发性和的可读性。
  • 长安之春

    作者:[日]石田干之助

    长安文化国际研究译丛首批译著
  • 宋代書籍聚散考

    作者:會谷佳光

    上篇:新唐書藝文志釋氏類の研究/下篇:北宋官蔵目録の研究/附篇:新唐書藝文志子録釋氏類輯校 の構成で、宋代の官修目録のうち、いずれも北宋の編にかかわる新唐志・『崇文總目』・『秘書續編』の三目について検討する。
  • 日本汉学史

    作者:李庆

    《日本汉学史(套装共5册)》分为《日本汉学史第1部·起源和确立(1868-1918)》、《日本汉学史第2部·成熟和迷途(1919-1945)》、《日本汉学史第3部·转折和发展(1945-1971)》、《日本汉学史第4部·新的繁盛(1972-1988)》、《日本汉学史第5部·变迁和展望(1989-)》共5册。 《日本汉学史(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李庆教授所撰《日本汉学史》的第一至第三卷前些年曾由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并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现在,该书全帙五卷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次推出,这对中国的文史研究者实在是一项福音。因为,至迟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中国的文史研究就受到日本汉学研究的日益深刻的影响。直至抗日战争开始,从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影响已几乎消歇,但实际上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影响又大为增长。所以,要真正明白中国文史研究的来龙去脉,就非对日本的汉学研究有所了解不可;当然,在今后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史研究的质量,也得吸收国外的同类研究的成果,而日本的汉学研究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可惜的是,日本国内迄今为止尚无日本汉学史一类的著作。所以,李庆教授的这部大著在当前——也许还包括以后的一段较长时期——都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唯一一部翔实的书籍。而且,他在日本任教二十余年,《日本汉学史》是长时期研究的积累,具有相当强的可信性,绝无疏漏之失和无根之言。 日本汉学在当时之产生上述重大影响,首先是由于从乾隆皇帝开始,清朝统治者的唯“天朝”独尊的思想就已浃肌沦髓,对外部世界的发展不屑一顾,一味致力于对内的钳制,而对中国的程朱理学等传统则尊奉得无以复加,直到鸦片战争失败,才有思想较为开明的土大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其所谓“夷之长技”不过是船坚炮利之类,根本没有考虑到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人文研究成果和政治制度。
  •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日]小尾郊一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作者小尾郊一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中心,广泛探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各个方面和文人生活,肯定了这一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的自我意识与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容与技巧的进步。书中探本溯源,对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作了系统详实的论述,并将此与日本文学等作了比较。
  • 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

    作者:上田信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主要讲述了:近年来国外汉学著作的编译工作突飞猛进,每年都可以见到一批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其影响力却仅局限于象牙塔内。与之相比,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生态环境史研究方面皆卓有建树的日本中坚学者上田信教授的这本著作也许会显得有点另类,但奠学术意义及社会价值并不见得会比严肃的学术经典小。因为它把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课题,以古今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发人深思,原来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曾经与森林有过那么多的渊源与纠葛。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一种非常轻松的语言,以一位学者的良知、广阔的胸怀、敏锐的知性、哲理的思考,从森林的角度,对数千年中国文明史作了一个高度的审视。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按照构成传统中国文明的三大区域(长江流域、黄土高原、东南山地),以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实地考察、植树等活动为基础。以森林与地域人群的关系为中心,对中国文瞬史作了一番”旅行”,相信哪怕是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多的人,也会有兴趣认真阅读下去。
  • 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作者:【日】石川祯浩 主编

    《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3: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是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之三,京都大学入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共同研究组(组长石川祯浩)的成果报告论文集。研究组以社会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直至今日的约100年为尺度,应用史学方法,从思想、文化、政治等方弱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现象进行探究。此外,清末及民国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延安时期的文艺政策、共和国时期学术领域及学术规范的改变等,也与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密切关系,亦在《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3: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之列。
  • 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

    作者:[日]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 等

    该书简介:此书由研究日本中国学的学者钱婉约辑译。在广泛搜集清末、民国年间来中国考察访问、留学进修的日本中国学家及青年学生(共6人,分别是内藤湖南、田中庆太郎、武内义雄、神田喜一郎、长泽规矩也、吉川幸次郎)的学术游记、日记、回忆录等的基础上,抽取出与访书、购书有关的篇什,按照人物生卒年先后编排翻译而成。本书关涉图书史、近代学术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学科领域,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
  • 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

    作者:[日]井上徹

    日本明清史学界自1980年以降在问题意识和治学方法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一代的学者中,井上徹博士专攻宗族研究,此书凝聚了他十余年的心血,正是他1986年以来所发表的13篇系列论文的结集。该书体系完整,贯穿着作者对中国宗族的整体看法,成为一部学术专著,是宗族研究的力作。
  • 终南山的变容

    作者:[日]川合康三

    此书汇录了作者二十多年中唐文学研究的成果,由“中唐文学”、“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专辑组成。作者将中国学者视中唐为古代诗史转折点的看法进一步推广到整个古代精神史和文学史,认为中唐在古代文人精神和自我意识方面的许多表现都有特别意义。
  • 汉字的文化史

    作者:藤枝晃

    你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你知道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汉字最初的用途是什么?你知道人们常用的隶、楷、行、草四书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知道从刻画在甲骨、金石上的汉字到写在简牍上的汉字、写在绢帛上的汉字,再到写在纸上的汉字,最后到印刷在纸上的汉字,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漫长的努力? 在这本小书里,日本著名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百多幅珍贵的图片,联系汉字载体的材料和形式、制作方式、收藏方式等,饶有趣味地为你讲述了汉字三千五百年的发展与进化。这是一些你或许已经有所耳闻,或许还从未听说过的,但却是应该知道的知识。 本书第一版1971年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翌年,法国学士院给这部著作颁发“朱里安奖”。1991年,这部著作登上岩波书店“同时代藏书版”排行榜,并再版。同年年尾,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中文版,书中的大量资料对中国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1990年,本著作收入日本“讲谈社学术文库”目录,并发行第三版.
  • 清水茂汉学论集

    作者:清水茂

    该书系“世界汉学论丛”之一种,是日本当代著名汉学家清水茂的汉学论文选集。内容侧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涉及语言、文学、诗、词、赋、书评、人物评价等诸多方面,论述细密,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史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宋元史学的基本问题

    作者:近藤一成 主编

    本书是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宋元时期历史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论文的汇编,收文截至20世纪90年代。作者中有很多为中青年学者。本书内容反映了目前日本史学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华名物考

    作者:青木正儿

    《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一书包括《中华名物考》和《华国风味》两部书稿,均未在中国国内出版过。此两部书稿属于风俗、名物学方面的著作,《中华名物考》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说起来,名物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下经过明代的名义学,再发展为清代的考证的名物学。但是,在日本,以前只是追随中国的名物学,缺乏独立的发展。青木在其名物学中导入了虽然同样是考证学而不同于清朝考证学的近代考证学的方法,开启了通向新名物学之道的端绪,在开头的“名物学序说”中,他揭示了我国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的方向性。《华国风味》则旨在于介绍中国风味的饮食。而这两部书稿更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种种相关知识、相关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纵谈十二生肖

    作者:南方熊楠

    全书以传统生肖动物为对象,通篇围绕其进行阐述,典故传说信手拈来,穿插其中,涉及到诸如古代汉籍、佛经、希腊罗马神话、欧洲民间故事、动物学、植物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行文幽默,联想奇异,富于深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日本人(包括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迁徒到列岛的人们及其后裔),至少从我国南北朝时代便揭开了研读中国典籍的历史,而伴随中国文化进入日本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诸如写经抄书、创造假名、宫中讲经、发明训读、朗咏流行、设明经文章诸科博士、藏典修史等等,构成了人类文化交流史上壮观的奇景。日本人审视中国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身。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从广义上讲,日本人研究中国,几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但学界真正把研究中国的学问称为“中国学”,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 陶渊明李白新论

    作者:冈村繁

    《陶渊明李白新论(精)(繁体竖排版)》反映历来对陶渊明高洁的隐者形象的评价。作者通过细读原作,结合历史资料和前人相关成果,认为陶渊明事实上是一位热衷功名、个性逞强、较少责任感和对身后美名十分关注的个人利已主义者。本书日文原作出版于1974年,今天读来仍不失为观点鲜明之作,可以反观近三十年国内“陶学”研究的徘徊状态。《李白新论》主要根据历史资料和李白诗歌创作论述李白作为侠客与道教徒合于一身的天才诗人的坎坷遭遇。
  • 魯迅與托洛茨基

    作者:長堀祐造

    名人推薦 在無法數計的魯迅研究中,本書作者長堀祐造教授在持續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另闢蹊徑,走出向來研究的意識形態桎梏,由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一書對魯迅的影響關係入手,藉由魯迅文學和思想活動中的托洛茨基這一變數,試圖突破紅色闡釋的禁忌,如他所說的「將魯迅從毛澤東、斯大林主義的陷阱中救出」,完成「把魯迅從毛澤東和中共製造的神話解救出來」的研究目的。──淡江大學名譽教授‧施叔 在革命與文學的脈絡上考察魯迅的思想生成史,長堀祐造的這部著作是繼丸山昇先生的研究之後最為扎實的推進。引進托洛茨基這一觀察維度,恢復了「革命」歷史譜系本有的豐富,自然也呈現了魯迅與「革命」關係的複雜。著者的同情明顯投射在歷史上的「敗者」一方,但他以近乎嚴苛的「實證」克制自己的情緒和立場,由此形成的張力和裂痕,也是本書的魅力之所在。──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王中忱 魯迅與托洛茨基的關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歷史課題。它不僅涉及後期魯迅的文學觀及其對革命的態度,更與1930年代革命中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密切關聯。長堀祐造先生積二十餘年實證考據之功力重返歷史現場,以世界史的視野和省察革命的強韌信念挑戰此課題,並力圖深掘「魯迅基於階級論的國際主義精神」在當今的價值,實乃力透紙背之作。可以預期,該書必將引起漢語讀書界的廣泛關注,並推動相關議題的討論和爭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 戰後日本的魯迅研究碩果累累,頗能說明戰後日本中國研究的性格,亦頗能說明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共同體的某些思想特性。就後者而言,甚至可以誇張地說,「魯迅」也是一位日本的知識分子。本書長於實證研究,卻對魯迅解釋譜系不乏顛覆性。這是第一本系統探討魯迅與中國托洛茨基主義關係的著作。魯迅遠非聖人,其永遠的價值,在於他是知識分子批判性的化身。本書致力於將魯迅從官方意識形態的利用中拯救出來,以還原魯迅作為一位革命者和知識分子的複雜性。「知識分子」一詞似乎漸成日語和漢語的死語,此情此景,本書將讓我們重新認識魯迅思想的意義。這不僅是一本魯迅研究的力作,也是一本中國托洛茨基主義研究的力作。──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林少陽
  • 韩柳文学论

    作者:[日]松本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