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理论

  • 北大文学讲堂

    作者:姜涛

    本书是北大中文系招牌课――《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的录音整理版。在北大的文学类课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研究》是一门十分特殊的课程。作为全校性的通选课,它针对的并不仅仅是文学专业的,还包括广大非文学专业的学生,目的在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激发广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升其基本的文学阅读、感悟能力。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作者:陈平原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中国文学传统和晚清、五四的小说状况为根基,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大陆学者应用叙事理论以成专著之先河。
  • 恶的美学历程

    作者:[德] 彼得-安德雷•阿尔特(Peter

    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像文学那样,能够在虚幻的场景和人物身上生动形象地将恶表现出来。在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人物和荒诞不经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恶有了具体的表现;在心理分析小说和巴洛克时期高贵人物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故事中,恶的描写有了心灵上的透彻、尖锐的深度;在戏剧中,恶赢得了一种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动力。然而,从浪漫派开始,文学才脱离了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恶置于人性的阴暗面上的观点的束缚。文学将在一种纲领性的意义上变得与道德无关,并且在耸人听闻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渊里和暴力的恐怖中发现恶的审美魅力。 在本书中,彼得-安德雷•阿尔特探究了各种类别的作品,诸如悲剧、侦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说、恐怖故事和战争报道等,恶的美学通过放纵、逾越、重复和讽刺改写的结构得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在从歌德经过霍夫曼、雪莱夫人、波德莱尔、于斯曼、王尔德、格奥尔格、卡夫卡直到容格尔和利特尔的欧洲文学广阔的光谱上,人们注意到了有一种恶的现象学,这种恶的现象学直至今天一直意味着一种道德丑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奥斯维辛之后恶的美学和伦理学准则进行了思考,这种伦理学准则也规定着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价值判断。
  • 小说的语言和叙事

    作者:[南非] 安德烈·布林克

    小说中的哲学——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创作与批评(代译序) 导论 小说的语言 第一章 壁毯的反面——米盖尔·德·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第二章 典雅的爱情,内心的痛苦——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 第三章 女人的圈套——丹尼尔·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 第四章 对话的契约——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第五章 字谜——简·奥斯丁的《爱玛》 第六章 污言秽语——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第七章 野夫村言——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 第八章 老虎的复仇——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 第九章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弗兰茨·卡夫卡的《诉讼》 第十章 完美的罪行——阿兰·罗伯-葛里叶的《窥视者》 第十一章 创造与毁灭——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第十二章 退隐与回归——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出水面》 第十三章 留白——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十四章 被语言占有——A.S.拜厄特的《占有》 第十五章 赫尔墨斯的恶作剧——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 参考文献 英汉对照
  •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作者:雪莉·艾利斯(Sherry Ellis)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ISBN:9787300132327,作者:艾利斯 编
  • 小说的艺术

    作者: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是米兰·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小说的艺术》,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艺术态度、风格、技巧,以及对人和世界的想法。“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它不是从理论蕴含,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
  •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作者:(美) 宇文所安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展现了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研究诗歌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的断片是如何被挑出来,组合为一个美丽的整体。……“西方”学者和东亚学者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也即将文本当作其创作时刻的本来状态对待。但在理解早期诗歌中没有比这更加误导的观念了:早期诗歌是一个存在于复制状态中并通过复制而为我们所接受的诗歌系统。知道和传播诗歌的人、表演诗歌的乐师以及后代的抄写者和文学选集的编者都会对它们进行复制。而在复制的时候,所有这些人都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动文本。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改动的痕迹常常十分明显,诗歌的扩张和缩短都有较大的自由度。
  • 文学与感觉

    作者:[法]让-皮埃尔·理查

    书名原文:Stendhal et Flaubert,Litterature et sensation:本书分司汤达作品中的认识和温情、福楼拜作品中的形态创造两篇,借此阐述作者的感觉理论。
  • 文学理论导论

    作者: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第2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作,系统介绍了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并成为当代欧美许多大学文学专业的教科书,即使与伊格尔顿持不同观点的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更合适的教科书可用了。”
  • 谈文学

    作者:朱光潜

    本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朱光潜谈文学,行云流水,自由自在,他像谈话似的一层一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从深入浅出的话语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文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 文学是谈不尽的,坊间文学入门之类书籍实在太多。这类书籍没有多大用处,人人都知道。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这些短文都是在抗战中最后几年陆续写成的,在几个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过,因为都是谈文学,所以我把它们结集成为这个小册子。
  • 文学理论

    作者:[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是一本有关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著作,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构筑其理论体系,超越了多年以来文学理论架构的传统模式。《文学理论》是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著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理论》出版以来,即作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全球范围内专家、教授以及广大学生的欢迎。 《文学理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全国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比较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作者: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初版于1946年问世,是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弗·雅·普罗普的第一部著作《故事形态学》的姊际篇,标志着作者对俄罗斯神奇故事由结构类型研究转入历史类型思路,在对神奇故事进行了结构形态描述,弄清它是“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就该转入下一步,去追寻它“从何而来”,即探讨它的起源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想研究的是历史往昔的哪些现象(不是事件)与俄罗斯的故事相符合并且在历史现实中的根源”。本书旁征博引,大量引证了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识、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论述、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学问功底,堪称20世纪以人类学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典范之作。   本书内容此前在中国介绍得较少,此次由俄文版全文译出。
  • 禅心剑气相思骨

    作者:徐晋如

    召唤重生 ——《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代序 秦鸿 “作为高等院校恢复诗词写作课程后的第一部专业教程,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一著于诗理诗法抉发精微之外,尤重独立高贵人格之树立,对二十一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国学复兴运动的推动功不可没。” “尽管当时的有识之士作出了挽救的努力,一些高校的中文系甚至还开设了选修课程(现存唯一的教材:国家图书馆,ISBN978-7-5633-6688-0,徐晋如),随著汉语的进一步演变以及与其他语种的交融,到了二十一世纪末,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数已经寥若残星,诗词终于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独立思想家的徐晋如,其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前后二期。如果说《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代表了第一期,那么《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则可被视为前后二期的分水岭。” 数个世纪之后的学者们或许会对这本《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作出如上这番“历史的辉格解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前提是这本小书的发行量大到足以产生一定影响。而这目前正在令晋如头疼:高校往往只使用本校出版的教材,一些教师只能悄然收起对该书的渴慕,自己埋头另编一本。 但对于那些高校课堂外的爱好者来说,该书的正式出版毕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福音:虽然它没有挤进书店的书架,却可以在当当网等不止一处通过邮购获得。回想四分之一世纪前我尝试著学写诗词的时候,所能找到的入门书只有这么几本:王力《诗词格律》,刘坡公《学诗百法》、《学词百法》,《白香词谱笺》——它们给予初学者的一切,还仅仅是技术层面的。 如果仅仅是解决诗词技术入门的问题,过去时代的任何一位塾师都可以轻松胜任。晋如的这些文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完成的,完成它却使得我重新寻找到希望。”一本诗词写作教程的写作可以让作者自己脱胎换骨藉以悟道,其内在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当它摊在我的案头时,仍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文字深处充盈著的血性,而这种血性,冷静的思想家们是无从流露的。如果从我以往的阅读中寻找似曾相识的经验,晚年熊十力的文字焕发著同样迷人的色彩,尽管这可能危及思想的客观性、导致一定程度不宽容。 整本教程即使在讲述格律和写作技巧的章节都贯穿了这股血性,而该书第一编总论的三章更是它最为集中的体现。在驳斥了一贯占据主流地位的“采诗说”、事实上否定了诗歌源自民间之后,晋如揭橥了《诗经》这一传统诗歌源头的贵族身份,从而为真诗人抒发真性情树立了一个标杆。诗人杨启宇对此的概括是“明确揭示忧患意识、悲悯情怀乃诗人之灵魂,中华诗词是以士大夫为传承体之精英文化”——诗歌合由诗人作,舍诗人无以言诗。这本该成为常识的,却长期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所以普通读者视线所及,当代诗词呈现给他们的主要面目,是声嘶力竭的现代应制,以及奄奄一息的仿古赝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采诗说称为合法理论的深层基础其实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一论断,它竭力贬低的高贵却是偷换了概念的。晋如在教程中所标举的高贵,我以为最准确的定义当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上述论断则通过持续不断的强制灌输,扭曲了几乎整个大陆汉语人群的思维。循著高贵等于统治阶级、传统即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这一思路,一切可能体现传统的文化产物都荡然无存,除了统治手段本身。当我们得悉人民大学国学院新风雅诗社成立,《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把“能认写繁体字,具备古典诗词写作能力”作为对诗社社员的期望之一提出时,我们在承认其务实之际,也对文化传统断裂得如此彻底感到深切的悲哀。 而诗词是怎样从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地位淡出的,这个问题至今似乎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上个世纪之初,当举国被“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四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时报》1905年9月7日)的呐喊震撼时,救亡是如此迫切,以至于似乎一切传统都成为它的障碍。由此导致的科举废止,并不需要对诗词的当代命运负责——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无异于要求汉语的演化过程本身负责,而我们恰恰知道,诗词的语言从来就没有和通行的语言等同过,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用语。诗词的语言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一如晋如在教程中所述。诗词的当代命运受制于强有力的外部力量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也会将诗词作为自己的创作手段或者创作手段之一,就足以说明诗词并没有因新文化运动而受到有效的扼制。诗词作品一家独大才是造成诗词目前状态的真正罪魁。即使思想解放到今天,割裂的传统仍然没有能够接续——接续的愿望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假设传统还没有被从根部砍斫断,假设土壤还没有被盐碱化,换句话说,假设民族精神还没有遭到摧毁。实际的需要是从土壤开始重建,同时摧毁压在这块土壤上的庞大而沉重的丑陋建筑。晋如寄予这本教程的,正是布道般的重生的召唤。这是迄今为止所有诗词写作入门书当中唯一的一本。如果说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它指引的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我们还缺少一本面向更为年轻的读者群的教程,而这个群落的人数正在急剧扩充。 让诗词回归为人格完善的手段,这是我所理解的晋如。从讲台出发,晋如开始身体力行他所倡导的现代诗教。 (作者秦鸿,字子云,号军持、雪泥斋主。当代最杰出的词人。有《雪泥词》。上文系给本书第一版《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所作的书评。)
  • 精神领袖

    作者:[俄]索洛维约夫 等著,[俄]阿希姆巴耶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重要的作家,代表作有《罪与罚》、《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他的处女作《穷人》获得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赞扬,被誉为第一部俄国社会小说。其文学风格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尼采承认曾受惠于他,法国作家萨特称赞他对理性的专横的谴责有助于鼓舞他本人的存在主义信念。本书汇集了十四位俄罗斯思想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评论,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领袖”的理想和追求。 主要篇目有:弗·谢·索洛维约夫的《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安东尼·赫拉波维茨基主教的《从牧人视角研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沃尔什基(格林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瓦·瓦·罗扎诺夫的《为什么我们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亲切》、谢·尼·布尔加科夫的《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维·伊·伊万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性长篇小说》、鲍·米·恩格尔哈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意识小说》、瓦·列·科马罗维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和谐”》等。
  • 神话与诗

    作者:闻一多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21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摹仿论

    作者:[徳] 埃里希·奥尔巴赫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已经广为学术界重视。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 情节!情节!

    作者:诺亚·卢克曼(Noah Lukeman)

    情节不仅仅与一个伟大的创意相关,好的情节是众多创意和写作要素的集合体,包括人物、经历、悬念、冲突和上下文。最好的故事是人物和层层推进的悬念冲突的有机结合。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都围绕着关于故事的古老规则展开,涵盖了人物、悬念、冲突这些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新意,提供了新颖的案例和练习。对于小说家、电影编剧、剧作家、非虚构作家甚至诗人,不论你是在修订作品还是着手创作一部新作品,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创意的激发。
  • 诗化哲学

    作者:刘小枫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这一传统并非古老的哲学与诗之争的简单重复:浪漫哲学反驳启蒙理性哲学、捍卫所谓“真正的”哲学——哲学变成了诗。作者通过对浪漫哲学思想源流的考察,分析西方传统中,特别是德国浪漫哲学的产生、发展及演进,并细腻构勒了浪漫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哲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诗化哲学。他从汉语思想的传统及其现代性问题出发进入这一问题,认为中国审美思想的内在亲和性不仅与德国浪漫哲学思想,而且与整个欧洲的审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本书以思想叙事论述的手法,用睿智的言说,简约的笔触,详实讨论了关涉浪漫哲学的人和事、诗和哲学、精神和生存等一系列独特的视域,表现出作者扎实的学理功底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时隔20年,读来依旧深刻敏锐。
  • 诠释与过度诠释

    作者:(意)艾柯(英)柯里尼

  • 沧浪诗话校释

    作者:(宋)严羽

    《沧浪诗话校释》主要内容: 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于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由于诗的形式和艺术性也是诗学中重要的问题,所以它对于后来的诗论和某些诗人的创作,会发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又由于作者的论点有主观唯心论的倾向,所以难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却也招来了比较多的非难和攻击。现在加以整理,以供研究我国古典诗歌和文学理论上工作者的参考。 沧浪诗话附见沧浪吟卷,自言见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沧浪先生吟卷,亦言元刻本。今以宋元本均未见,置不论。其别出者以说郛及津逮秘书二本为最流行。此后各种翻刻之本,大抵不出此三种。但此三种实亦同出一源,无大区别。 校释之语以一部分是旧稿,原係文言,虽经删改,未必能改得纯粹。为求统一起见,即此校释说明,也不免难些浅近文言,这是需向读者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