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散文随笔

  • 金陵生小语

    作者:蒋寅

    有金陵生者,幼喜读书,长而学文,观书读史,手不释卷;喜听音乐,玩音响,收集唱片,于古典音乐,音响器材,如数家珍;喜饮食,无禁忌,多识四方饮馔、菜肴来历,薄能饮酒,精于品鉴,饫知古今酒人酒事;生性疏懒,少交际,寡游历,而多见学界前辈,稍谙学林掌故。每不揣文笔钝拙,即兴斐然。或考史论文,赏音校艺;或闻笛叹逝,黯然怀人;乃至一时兴来,游戏笔墨,雪泥鸿爪,具此一斑。
  • 妈,亲一下

    作者:九把刀

    2004年,妈妈患了血癌,治疗费用极其庞大。九把刀和出版社达成了一个共识:“从现在开始,只要我每写一本书,你下个月就出版,然后立刻给我一张当天就可以换到现金的支票。”从此,他一边陪妈妈,每天写作5000到8000字,14个月下来连续出了14本书。第14本书,就是《妈,亲一下》。在他的支持下,妈妈奇迹般地痊愈了。 2012年3月,一篇题为《三句话,九把刀》的文章在国内《意林》杂志上发表,4月被《读者》转载,九把刀支持母亲治病的故事感动了千百万国内读者,《妈,亲一下》也成了大家万分期待的一本书。 这本书以陪伴刀妈治病为主线,回忆了九把刀与妈妈温暖无比的点点滴滴。同时记录了九把刀2004年至2005年在文坛迅速窜红的心路历程:拿下可米瑞智百万电视小说首奖、成为排行榜畅销作家、小说陆续卖掉简体及电视、电影版权、接踵而至的演讲邀约、每月出版至少一本书的惊人纪录…… 正是这段难忘的经历,让九把刀领悟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 湖上闲思录

    作者:钱穆

    本书为作者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沉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 纸边碎语

    作者:万奇

    该书系纸阅读文库---原创随笔系列(第三辑)之一。全书共五十六篇,分属五辑之下。第一辑“纸边碎语”,第二辑“名物杂说”,第三辑“士人影写”,第四辑“师友琐忆”,第五辑“文情鉴照”。
  • 寸心造化

    作者:余光中

    《寸心造化》为著名华语散文家余光中的散文自选集。《寸心造化》分六个部分:人物,忆文坛旧友轶事与另一段城南旧事。行旅,描旅行游走的怡情景致与人文风貌;文艺,赏西方绘画戏剧诗歌经典传世佳作;纵笔,抒那雨那土那山那石的灵性与传奇;谐趣,侃世相讽世事戏古人并幽自己一默;宏观,诉天方飞毯游历东西后的乡情乡愁。
  • 活在广州

    作者:陈扬

    《南方都市报》“早茶”专栏一周年合辑
  •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作者:李敖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著述丰富多彩,作品独树一帜,豪放兼婉约,风趣而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海内外读者所注目。 这些发自牢狱的信件,集知识性、趣味性于慈爱之中,表现出伟大的父亲对女儿的最大恩德与关怀。虽这些信件可算是不成格局中的一些破格出局的例外。一世之有感于父女之情,忧患之书著,必将啼笑以视斯文。
  • 名家笔下的猫儿们

    作者:红孩 编

    《名家笔下的猫儿们》精选中外现当代名家作品51篇,分散文篇、小说篇、寓言童话篇三大部分。所有作品均与“猫”有关。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人与猫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者更能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对“猫”的真情实感。名家们爱猫、惜猫、悲猫之情全都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名家与普通百姓一样也有着对“猫”的爱与怜。而这些内容与当下的“宠物热”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又与提倡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题相契合。 《名家笔下的猫儿们》虽不是养猫、爱宠一族的生活实用书,却是能与养猫、爱宠一族产生心灵共鸣的精神滋养书。读者通过阅读名家的各类“猫文”,既能品味名家美文的文学韵情,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动。
  • 迦陵频伽

    作者:程然

    迦陵频伽是佛教里能唱最动听音声的神鸟,在印度人心目中,它更是乐神和音乐的祖师。本书是作者关于梵音佛乐,关于心灵观照,关于书、行路和时光的散文集。取迦陵频伽之名,意为透过那些世间美好的音声文字,来探究无比广袤的心灵世界。
  • At Home

    作者:Bill Bryson

    In At Home, Bill Bryson applies the same irrepressible curiosity, irresistible wit, stylish prose and masterful storytelling that made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one of the most lauded books of the last decade, and delivers one of the most entertaining and illuminating books ever writte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way we live. Bill Bryson was struck one day by the thought that we devote a lot more time to studying the battles and wars of history than to considering what history really consists of: centuries of people quietly going about their daily business – eating, sleeping and merely endeavouring to get more comfortable. And that most of the key discoveries for humankind can be found in the very fabric of the houses in which we live.This inspired him to start a journey around his own house, an old rectory in Norfolk, wandering from room to room considering how the ordinary things in life came to be. Along the way he did a prodigious amount of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from architecture to electricity, from food preservation to epidemics, from the spice trade to the Eiffel Tower, from crinolines to toilets; and on the brilliant, creative and often eccentric minds behind them. And he discovered that, although there may seem to be nothing as unremarkable as our domestic lives, there is a huge amount of history, interest and excitement – and even a little danger – lurking in the corners of every home.
  • 一路南美

    作者:赵崇基

    陷落红尘的导演,突然放下一切,起身上路,只为了去看看那天大地大蓝色无际的南美大地。他背上行囊,拿起相机,只是这一次,他的剧本里,没有美女、明星,有的只是自己,一个在大都市里停留太久、身心疲倦的中年人。 一路上,他取景于南美的古都、瀑布、圣湖、迷城,让擦鞋童、盲人、流浪狗当主角,记录下自己被神偷、被打劫、被罚款的经历。镜头闪回之中,南美人的人情、世态、性格、性感,为这部属于导演自己的影片,涂抹上“文艺”的气质。 归来,他写了一本书,坚持把这段话放在书的封面上。他说:“人生有些梦想,只有给自己一个机会,就做得到。”这段话,他写给自己,也写给所有还记得自己有梦想的人
  • 绮情楼杂记

    作者:喻血轮 原著,眉睫 整理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尤以辛亥革命和北洋时期为重点。全书以一个亲历亲闻者的身份回忆了民国牛人的奇行壮语,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 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 作者喻血轮自号绮情楼主,出身于文学仕宦世家,为“中国铁娘子”吴仪的舅舅。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学生军,后任《汉口中西报》、《四民报》、《京报》、《湖北中山日报》主笔、编辑主任、总编辑等职。晚年旅居台湾。著有《林黛玉日记》、《芸兰泪史》、《西厢记演义》、《秋月独明室诗文集》、《忆梅庵杂记》等。 若论时间跨度之大,领域之宽,涉及人物的多样,内容的丰富,《绮情楼杂记》都不能忽视。作者笔端的每一则逸闻都很短,长不过千字,短只有数百,却常能看到别处没有见过的新材料。那种文字、风格都是典型的民国气味,是非感高于成败感,知人论世,并不出以成王败寇。对于有读史兴趣的读者来说,《绮情楼杂记》不会让你失望而归。————傅国涌 喻血轮写《绮情楼杂记》那年,已经60岁,且随蒋氏父子逃亡台湾,身为逋客,回望家国,山川琳琅,日月光华,却似梦中旧物。按说,其笔下应该风雨苍茫,悲声不绝如缕。然而,喻血轮如老骥伏枥,依旧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故国之思,黍离之悲,在喻氏笔下,却化作坚忍一心、发扬蹈厉的风雷之气,跃然纸上,直击我的眼目,以至我读其中章节,竟有泪涔涔。——羽戈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原书书分三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且以记录名人的言行、诗文为主,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眉睫
  • 心灵四季

    作者:[美] 刘墉

    这是一部文笔简练、清新脱俗的心灵散文。 内容包括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哲学,作者用亲切而真实的故事;细腻、睿智的笔触,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感触和心得,既有警世之言,又见出尘之思。 这些蕴含智慧与哲理的小语,教会世人如何面对喧嚣、摆脱困顿,感觉亲切而真实。教会我们俯仰天地,笑对生命,如何审慎地、理智地迈出人生的步伐。
  • 饾饤琐忆

    作者:金云臻

    我生在北京,在北京度过了青壮年,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沦陷,我离乡出走,直到全国解放,我才在江南定居下来。十年动乱中,投闲置散,心情抑郁,每当清夜梦回,想到童年乡居,旧北京情景历历在目。特别值得怀念的,是那幽街曲巷中极富于季节感的小贩叫卖声,和那别具风味的市井食品。至此每每引起一种绵迤的而又很难排遣的乡愁,因而执笔写了这篇琐忆。 提起北京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北京称作“吆喝”,不但有强烈的季节感,而且音调也多种多样,非常中听。那声音抑扬顿挫,悦耳动人;那词藻丰富多彩喜于刻画形容。有时这种刻画未免有些夸张,但仍感到他的形容逼真而有趣。比如北京春夏之交鲜菜上市,那挑担子串街卖菜的人吆喝着“菠菜、韭菜、嫩黄瓜……”悠扬婉转,回荡在空间,不绝于耳际。街头小吃的叫卖,绝大部份有强烈的季节感,到了某一季节,就出现某一种吆喝,就给人们一种时移季换,问暖嘘寒的感觉。叫卖的品种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也不同,它的吆喝声也带有不同的感情:或昂扬、或嘹亮,亦和畅、亦凄咽,给人以不同感受。如今每当我看到某种食物上市,便回想起童年时代,那不同居址、不同的生活,耳畔似乎还响起了小贩的吆喝声。 今天,形势已变,昔日的抑郁心情,变得开朗,生活琐事,娓娓而谈,也不会受到指责。恢复传统风格,提倡饮食文化,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某些“风味食品”在质量与口味上,还很难说真正保持了原有风味与特点。因此,我摭拾陈言,记一些过去北京市面上的普通食品,和它的叫卖声,为将来执掌故者,提供点滴参考,想来也未为无益。因为它是引饾饤之品,行饾饤之文,拉杂命笔,不计工拙,故名之曰:“饾饤琐忆”。
  • 知道分子

    作者:王朔

    《知道分子》是王朔的随笔集,收录了作者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观点、看法。 应该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朔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的风格曾影响了很多后来者。作为一个著名的“非主流”作家,他对一些文化现象、文化名人的看法当然也有特立独行的一面。在这些文章里,我们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他真实的看法。
  • 独坐

    作者:汪曾祺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作者:雅克·卢梭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哲人文豪让-雅克·卢梭的最后作品。这十篇漫步者的遐想录,是卢梭“为自己而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展现了卢梭推崇情感,赞扬自我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同时此书也凭借着自身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世俗社会中的那些肮脏不堪的灵魂。卢梭在漫步中品味大自然的美丽,采集植物标本。同时,此书也是作者心灵的漫步,卢梭借此与自己的心灵进行亲切的交谈,铅华尽逝,并最终获得慰藉。不仅如此,此书更是文学的漫步,卢梭不仅创造了“遐想”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而且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此书被誉为法兰西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散文作品之一。
  • 袁中郎随笔

    作者:袁宏道

  • 蓦然回首

    作者:白先勇

    本书为白先勇散文集,其中包括:第一辑散文;第二辑文论;第三辑说戏;附录共三十篇。
  • 缘起不灭

    作者:张曼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