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学

  • 什么是数学

    作者:[德] R·柯朗 / H·罗宾 (Herbert Robbins) / [美] 斯图尔特·布兰德

  • 无言的宇宙

    作者:[美]达纳·麦肯齐

    ◆ “美国数学政策联合会年度传播大奖”。“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书类金奖。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推荐读物。著名科学家李淼、数学才子顾森联袂推荐!

    ◆一本文科生都能看懂的 “数学公式史话”:从1+1=2,到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²,看24个公式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用诗意文字讲述公式之美,科学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 100余幅高清珍贵插图,全彩印刷,让神秘、抽象的公式“活起来”!

    ◆文科生和青少年数学启蒙的首选数学科普书。

    《无言的宇宙》向你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24个美丽而伟大的公式背后的故事,从基本的1 + 1 = 2到揭示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从著名的E = mc²到神秘的“汉密尔顿的四元数方程”,清晰地解释了每一个方程的含义、谁(如何)发现了它,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些故事既长知识又有趣,比如:

    发现世界上最简单的方程,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世间未曾有过“0”这个概念,将会怎样;

    牛顿运动定律如是何使人类做到这一切的——从建设桥梁到预测天气;

    一根劣质雪茄如何改变了量子力学的进程;

    为什么鲸鱼(如果它们能和我们交流的话)会教给我们完全不同的几何概念?

    同时,这本书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方程在诉说着关于宇宙的永恒的秘密,没有任何一种人类的表达方式可以与之匹敌。最重要的是它们如何令人惊讶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

  •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作者:[澳] 彼得·哈里森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在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学”与“宗教”概念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关系的前提。作者彼得·哈里森以令人惊叹的渊博学识和清晰思路, 极富原创性地分 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本书代表着科学与宗教领域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

    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根本上是无神论的,但科学为什么偏偏从基督教笼罩的欧洲诞生?科学发展与宗教和道德原来千丝万缕地编织在一起。哈里森的这一部最新研究引领读者深入这些问题和联系。张卜天的译文可靠、流畅。强力推荐。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通过严格的历史考证,表明 “科学”与“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今日关于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论说多数是时代误置,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 亿亿万万

    作者:[美]卡尔·萨根

    这是卡尔•萨根在病床上完成的遗著,他用睿智的眼光审视了那些关乎21世纪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这些文笔优美又生动有趣的文章,既展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又触及人类心灵柔软的角落。从环境保护到堕胎权益,从限制核武器到太空探索,整本书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科学的帮助下,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萨根极为罕见地在作品中流露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生命、爱、死亡与信仰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死亡,直视死神的双眼,感谢生命给予我们短暂而又丰盛的机会。

  • 铸造《自然》

    作者:[美] 梅林达•鲍德温

    【内容简介】

    《自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该杂志从19世纪60年代创立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从维多利亚时期一个不太成功的科普杂志,转变为现代科学出版物的国际标杆,《自然》杂志的这一历史演变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故事之一,它见证了19世纪以来科学领域的几乎所有重大突破。

    本书是《自然》杂志的首部“传记”,作者梅林达•鲍德温通过大量细致的史料耙梳,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印刷杂志的历史缩影”,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微缩的科学发展史。使读者了解《自然》杂志是如何定义现代科学规范、影响科学传播以及成为科学家意味着什么。

    ----------------------

    【媒体推荐】

    世界顶级期刊《自然》的首部“传记”,重新审视科学史,打破旧有神话。

    ----《生物学研究》

    任何对科学发展以及现代传播方式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Gowan Dawson, 莱斯特大学

    传播科学需要特殊的技能、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一定程度的热情,也需要深入考虑科学是什么,谁获准拥有科学知识的所有权等问题。梅林达·鲍德温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值得反思的问题。

    -----《高等卫生研究院年鉴》

    从某种程度上说,《自然》杂志定义了科学规范。本书为出版业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 Matthew Stanley, 纽约大学

    ----------------------

    【编辑推荐】

    ★见证人类智慧的闪光时刻,还原科学巨人背后的故事

    进化论

    放射性元素

    DNA结构

    黑洞理论

    ……

    达尔文、赫胥黎、居里夫妇、卢瑟福、沃森、霍金

    ……

    一本顶级科学杂志150年来的历史,正是一部微缩的现代科学史

  • 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作者:乔晓春

    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从前无所谓科学,唯用哲学、以玄想独断推测事物。

    近一百年来,这种情形不但没有得到改变,而且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甚至更为普遍。

    本书揭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不科学”“非科学”乃至“伪科学”的现状,剖析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缺乏科学性的深层原因,阐述了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理念,并系统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

    作者:谢宇

    关于美国科学界的现状大家众说纷纭,既有人担忧美国科学即将衰弱,也有人观察到不少美国受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却没有好的学术职业前景。谢宇和齐沃德就这一话题提出了众多的实证证据,他们清晰而又准确的分析——有时,还是出人意料的发现,有力地揭示了美国科学事业的长处和短板。

  • 基因社会

    作者:以太·亚奈

    你的基因如何控制你的身体和生活?

    大约40年前,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提出:人生来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样,不过是基因的生存工具。然而,人类仍不清楚这些自私的基因是如何协作以构建生物体的。

    《基因社会》以丰富的新的研究为基础,为理解基因如何为了生存而合作及竞争提供了一种解释。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假如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别很小,为什么还会有战争?人类的语言从何而来?

    以太•亚奈(Itai Yanai)和马丁•莱凯尔(Martin Lercher)属于系统生物学这一新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两人提出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新理论框架,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基因组的进化过程。

    与道金斯的经典隐喻所暗含的意思所不同的是,构建基因组的并非是只关心自身生死存亡的个体基因。我们的基因组是由类似人类社会的基因社会所构成的,和人类社会一样,基因社会的成员们也会彼此联合或敌对。

    《基因社会》揭示了基因在各个生物学尺度上——从个体细胞到整个物种——的合作和竞争中所使用的遗传策略。本书描述了基因组在癌细胞、尼安德特人、有性生殖、生命起源中的运作方式,并一直强调着一点:给予基因间相互作用足够的重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规律。

    《基因社会》一书读来掷地有声、发人深省,这本书来得十分及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迈克尔•莱维特,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

    以太•亚奈和马丁•莱凯尔共邀读者后退一步,以纵观全局的视角观察基因是如何组合成全球基因系统的或基因组……本书成功之处在于其将晦涩难懂的科学发现转换成了通俗易通的语言……《基因社会》指导着人们度过这一后基因组时代,可谓恰逢其时,众望所归。

    ——约瑟夫•斯威夫特,《科学》杂志

    《基因社会》的两位作者均是其各自领域内的青年才俊,二者所写的这本书融合遗传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社会进行探讨,读来津津有味、引人深思。

    ——艾瑞克•兰德,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创办人兼所长

    《基因社会》引人入胜且清晰明了,利用科学讲述进化的故事,其丰富的介绍性内容足以帮助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毫不费力地跟上思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以太•亚奈和马丁•莱凯尔对癌症、免疫学、有性繁殖以及种群遗传学的讨论十分值得探索。

    ——《出版人周刊》

  • Factfulness

    作者:Hans Rosling / Ola Rosling / Anna Rosling Rönnlund

  • 规模

    作者:杰弗里·韦斯特 (Geoffrey West)

    生命体、城市、公司,乃至一切复杂万物,是否都存在相通的内在生长逻辑?制约生命与死亡、城市化的扩张及公司寿命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人类能否通过融汇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找到揭开复杂万物生长背后的简单法则?

    享誉全球的复杂系统性科学研究中心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杰弗里•韦斯特潜心研究数十年,经过反复试验和求证,终于找到了解构复杂世界的简单逻辑——规模法则。在韦斯特眼中,规模成为衡量世间万物的不变标准,利用规模法则,复杂世界变得可量化、可预测、清晰明了且极度统一。规模法则阐明了从生命体到城市、从经济体到公司的生长与衰败都离不开其自身规模的制约,并与其规模呈一定比例关系,遵守统一的公式。这一算法框架不仅为人类思考未知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简单法则,而且能解答不同生命体的生长极限之谜,优化城市发展架构并找到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从初创到卓越的生长曲线。

    《规模》将帮助你重新思考生命、认识自身、了解你的生活与工作,并告诉你复杂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只要跳脱思维框架,打破学科限制,你就会重新看清你周遭的一切。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作者:[澳]克里斯廷·肯奈利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大师说科学与哲学

    作者:海因茨•R.帕格尔斯 (Heinz R.Pagels)

    若科学与哲学是互相遥望的两岸,《大师说科学与哲学》恰好能化身为桥,连接两大知识体系。本书作者帕格尔斯是英年早逝的杰出科学家,在四十九岁那年夏天遭遇山难,留下的这本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科学的思维、哲学的辩证,是理性精神最好的明证。

    想探讨知识的本质?聊聊心智与肉体如何连结?想知道“科学”到底是什么?你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答案。在帕格尔斯的带领下,我们剖析笛卡尔的心与物,跃过牛顿的肩膀,穿越爱因斯坦的时空,棋战图灵的人工智能,与高僧一同沉思……

    在探索浩瀚的知识世界上,《大师说科学与哲学》将为你打造深入浅出的思路旅程!

  • 世界观(原书第2版)

    作者:[美]理查德·德威特

    从地心说到三大定律的跃迁,是人类世界观的一次次脱胎换骨!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以地球是宇宙中心为信条。

    牛顿世界观 把动者恒动当作真理。

    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拥有的世界观,最后也被证明为错误?

    有没有可能我们的世界观在子孙后代看来,也是陈旧而诡异?

    从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到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和哲学主题,彰显了历史、科学、哲学的无止境魅力。本书化繁为简,剖析根本,纵观西方科学两千年,探讨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它拥有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套新的认知体系。

    本书纵论西方科学两千年,探索科学的起源和思维的本质。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需要阅读、了解的关于科学的历史和哲理,有助于读者构建正确的世界观

  • 我是个怪圈

    作者:[美]侯世达

    侯世达近三十年最受关注作品

    当我们开口说:“我......”

    这个主语是谁?自我是什么?“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自我、一个灵魂、一个意识、一个“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

    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

    这是侯世达对其家喻户晓 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阐释与扩写。

    ——凯文·凯利

    这是人类意识探险中最为重要的挑战。

    ——《科学美国人》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出版30年后,侯世达回到了他最有发言权的领域回答:我是什么?

    ——《新科学人》

    1993年,侯世达的妻子卡罗尔因脑瘤逝世,年仅42岁,两个孩子还都很小——侯世达人生后半程的遭遇影响了他的思想……这是一部经过认真反思的作品。

    ——《时代》周刊

    你会返航,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焕然一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治愈。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都在岸边等你。

    ——丹尼尔·丹尼特

    ……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

    ……

    我们大脑中“浮现”出来的现象— 例如想法、希望、意识 和自由意志都根源于一种怪圈,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 自我指涉与意识

  •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

    作者:吉梅纳·卡纳莱丝

    本书是对时间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几乎百科全书式的探究。 1922年4月6日,在法国哲学学会由知识分子促成了爱因斯坦与柏格森的一场会面,结果两人之间爆发了尖锐的争论。柏格森认为相对论更适用于认识论的范畴,时间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加以理解;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一种嫁接在科学上的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爱因斯坦则针锋相对地回应说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在物理学家的时间之外最多只有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

    争论过去几个月后,爱因斯斯坦因为发现光电效应法则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柏格森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写作了《绵延与同时性》,他的哲学生涯也因这场争论而焕发了第二春,并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巅峰,然而他们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从未达成和解,分歧贯穿余生,而且影响深远。

    这场争论的背景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由来已久的分野与交锋。伴随着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所引发的世界性影响,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这种传统的争锋变得更加尖锐。本书就是对这场争论及其余波的精密梳理和精彩反思,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证明了关于时间之谜的争论是如何改变了精神的历史进程,堪称一部以时间为主题的思想认知简史。

    柏格森在争论中的名言是:爱因斯坦先生,我们比你更像爱因斯坦。

    相对论一出,爱因斯坦受到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广泛关注,他很多时候被视作一位思想家,而不仅仅是物理学家。但爱因斯坦并不领情,在时间问题上,当柏格森试图将相对论与哲学并轨的时候,爱因斯坦毫不客气地将哲学排除在外。

    而时间向来是哲学家们热衷于攻陷的堡垒。没有了关于时间的话语权,他们该怎么办?

    柏格森对时间的理解,毫无疑问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的重要推手之一。他怎会甘于被爱因斯坦逐出时间的论坛?

    这场交锋作为一个事件,显然是逻辑的必然;所有有趣的、令人意外的事情都随之发生了。打开这本书,这两位在不同领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并以其头脑深远地影响了我们所生活其中的世界的人物,会竞相告诉你更多你之前所不了解的东西。

  • 理性的边界

    作者:诺桑·亚诺夫斯基

    我们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清楚,发现可能之局限的方式,就是比可能走得更远!

    一本比肩《世界观》和《为什么》的科学哲学通识,探索科学的极限,挑战人类对宇宙、理性和自我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欧洲数学学会、得克萨斯大学哲学系、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系、伯尔尼大学哲学研究所推荐阅读!

    ————————————————————————————————————————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玻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源自科学家对人类知识极限的不断探索,对客观、理性和自我的深刻问题的一次次挑战。

    有许多书解释了人类已知的科学,而这本书则聚焦于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美国科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希望通过探索未知,指出人类知识边界,并找到突破极限的方法。

    亚诺夫斯基解读了量子的奇异性、相对论的意义、混沌理论的诞生过程、无限大的不同层次、无法用正常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正确但无法证明的事实,为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极限,并找到了制约人类认知的核心原因——隐藏在思想、逻辑和语言中的矛盾性。亚诺夫斯基认为,总结这些矛盾的共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结构,找到突破知识极限的方法。

    让我们阅读《理性的边界》,顺着亚诺夫斯基的笔触,遥望理性边界之外的未知领域,跳脱现有的科学体系,重新思考世界,认识自身,理解人类思维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 大图景

    作者:[美]肖恩·卡罗尔

    作者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的丝线编织成一张宇宙大图景,让我们尝试一起思考世界的本质。

    关于世界的运作方式,还有很多地方我们仍不了解,但我们有着绝佳的理由去认为核心理论在它的适用范围中就是自然的正确描述。

    从无知无觉的宏大宇宙看来,我们个人有很大的意义吗?我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通过思考去理解,我们对意义的追求应该符合现实最深层面的本性。

    本书好评不断,跻身Brain Picking的“2016年最优秀科学读物”列表、登上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科学星期五》的“2016年最优秀科学读物”列表。

    本书探索了我们宇宙的历史,包括宇宙运转和进化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当前理解的整体图景,并尝试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那些构成我们的物质,包括粒子、力和量子现象的领域,它们构成了我们感知和思考的系统的方式。同时,作者带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在一个没有终极意义的宇宙中,应该如何构建意义和价值。

  •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

    作者:[美] 迈克尔·托马塞洛

    【内容简介】

    “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

    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

    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

    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

    故事将以我们的祖先类人猿作为开头,

    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 。

    自从达尔文开始,思想家难以从根本上找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异所在。心理学思想家迈克尔·托马塞洛以数据和实证讲述了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故事将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

    “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

    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思维独特性到底是什么?

    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

    托马塞洛超过二十年的人类和类人猿比较研究指出,一旦我们的祖先学会与他人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人类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

    【赞誉】

    托马塞洛的“人类思维”概念,与其他物种截然不同,因为人类本身具有思考他人思维的能力,而且更加合作。托马塞洛的最大优势是他坚持以数据支撑假设,特别是他开展的儿童与类人猿的比较研究,开启了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角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一棘手的问题令进化人类学者们夜不能眠。历经20余年的角力,他提出“共享意图假设”来解释早期人类是如何习得协调行动以及与合作者交流想法的。

    ——《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

    在认知层面上,类人猿与人类之间的差异比我们已知的更小。托马塞洛为我们描绘出了一条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认知发展之路。

    ——《科学》(Science)

    托马塞洛用毕生时间寻找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在这本艰深却值得一读的书中,他试图在更宏大的理论之下,解读这些差异是如何进化而来的,以及为什么会如此进化。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

    【中文版序言】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个体主义导向已初见端倪。它不仅影响了哲学,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世界中的分析取向,也浸染着19世纪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舞台的心理学。

    然而,这种形势正在发生改变。在哲学界,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一种新的范式的涌现,它尝试对人类的共享意图(或称之为集体意图)进行描画。诸如John Searle,Michael Bratman和Margaret Gilbert这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都加入了这一行列,并部分揭开了相关活动中涉及到的参与方式。而与之密切相连的人类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充满了个体主义色彩,但背后社会关系、文化习俗、规范和制度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本质上,人类独特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浸染着很强的社会性成分和文化底色的。

    在心理学界,这种变化由演化取向推动。对比人类及其灵长类近亲的演化会清楚的发现,其间涉及到的重要差异都源自人类的独特互动形式,尤其是人类乐于从事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也包括人类独具的合作性交流。其使得人类群体可以借助合作创造出任何个体所无法独自创造出的各种事物,这在电脑和摩天大楼这类创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也体现在更为基础的人类能力当中,如习俗性语言交流和借助道德准则进行的自我调节。

    《我们为什么合作》以2008年我在斯坦福大学“泰纳讲座”(Tanner lecture)上所讲内容为蓝本。当时的讲座主要针对一般性听众,其核心观点在于相比其他灵长类,人类具有超强的合作性。幼儿似乎天生就会合作,实际上,成人的社会化引导和训练并不会在其间起到多大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成人的社会化训练是不重要的,它确实重要,但只是对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儿童可以不避困难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也可以和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他们在此类任务中表现出的一般性合作天性并不是社会化训练带来的。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描述人类的这种适应合作的独特方式。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面向的读者更多的是学术界同仁。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维的独特形式立足于灵长类思维(类人猿问题解决情景中也会进行思维推理),但随着演化的推演其又逐渐超越灵长类思维。使人类思维得以超越的原因在于社会过程的融入,社会性成分和交流成分的参与使得人类有能力形成视角性认知表征(同一动物即可被称为狗,也可以被称为宠物)和进行递归思维。那些管控推理过程的规则,例如不要自我矛盾,扎根于社会这一统一整体,本质上,是它们限定了某一文化背景下何为理性。本书以暗喻开头,指出人类思维就如同一个爵士乐演奏家私下里即兴表演一个新的曲目,无可置疑,这是个体活动,但如果没有创造乐器、乐理的先辈以及构成制作音乐过程中重要一环的观众,这个所谓的“个体活动”就无法实现。

    我不是跨文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研究,我知道连同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的文化都更偏向于集体主义,而这同我自己成长和学习的文化环境并不一样。所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这里的很多观点可能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如何,我仅着眼于论证相关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希望即便对于饱受集体主义思维和行为方式浸染的东方读者来说,也能在同人类社会互动和思维这些基础过程相关的问题上有所启发。

  • 道德景观

    作者:  [美] 山姆·哈里斯

    基于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作者革命性地指出,人类幸福完全可以由科学来指导。

    从全新的角度启发读者重新思考道德问题。作者本人是美国国内与道金斯齐名的无神论者。道金斯在七十年代提出基因决定论,本书作者在新世纪提出神经决定论。

    本书是一本雄心勃勃的科学-哲学著作,也是一本极富启发的大众科普读物。传统观点认为,科学与道德是两个截然的领域,然而本书作者试图证明科学可以为伦理问题找到答案。鉴于道德问题的重要以及今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这本书可能会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价值观、意义、伦理,以及人生目的,都能转换为科学所能理解的事实。人类幸福因而完全取决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类大脑的状态。

  •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作者:熊卫民

    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中国科学界经历了哪些风雨苍黄与五味杂陈?

    十六位科技知识分子于耄耋之年对中国当代历史集体发声

    不同身份、地位的历史见证者从各自角度回顾他们的“私历史”,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冲突,让历史鲜活而有温度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为何建国66年才摘下科学桂冠?66年里,中国科学怎么了?中国科学家做了什么?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容涉及广泛,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当事人说当时事,让读者从科技知识分子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切身感受中国科学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当下中国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相比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人数更多,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主体。他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也有很多五味杂陈的往事,还是许多国家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生产建设活动的关键当事人。但很少有科技知识分子来书写自己的故事。对科技知识分子进行访谈,系统记录他们的话语,是保存他们的经历、见闻和见识的最佳途径。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精选对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对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近二十篇访谈,让科学家自己说话,重点介绍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科学界,是一本既具较高史料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口述史作品。

    一部有趣味的现代科学史 ,一本讲真话的时代备忘录

    以赛先生的目光打量人性,以德先生的标尺审视过

    樊洪业 姚蜀平 王作跃 丁东 饶毅 刘兵 吴国盛 傅国涌 倾情推荐

    只习惯于通过堆砌文献来研究当代科学史的人们,不妨像本书作者那样直接面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访谈互动中深入挖掘保存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考察历史事件中追寻人的真实观念和具体活动,是读懂历史的有效途径。往事因亲历而鲜活,历史因细节而生动。我相信,中国当代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阅读快感。(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由于战乱及政治运动等原因,20世纪的历史书写相当偏颇。口述历史以抢救记忆、探求历史真相为目标,正是对其最好的弥补。这类工作既要求客观、严谨,又需高超的采访艺术——真诚、理解和敏锐的鉴别力,这些在熊卫民教授的书中都一一体现。阅读此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可贵信息,还是学做口述历史的极佳机会。(姚蜀平,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协作研究员)

    熊卫民教授的这本科学家口述访谈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方位、珍贵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料,而且为公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家求学成才、参与社会的坎坷经历,读来既趣味横生又令人深思,是一本兼具历史性和故事性的难得佳作。(王作跃,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教授)

    这是一本因讲真话而难能可贵的书。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错误、教训或灾难从反面表明,让有专长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参与公共决策是多么的重要!法治健全的社会才能容许、保障、鼓励知识分子独立,讲良心,并提出专业意见。(饶毅,北京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熊卫民教授通过人物访谈记录下来的是一部活的中国现代科技史。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那些惨痛的教训,都有无穷的教益值得后人记取。“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吴国盛,清华大学教授)

    熊卫民长期进行当代科学家的口述采访,他善于挖掘通向体制机理的重要细节,展示了一幅令人深思的中国科学史画卷。(丁东,文史学者)

    科学家的声音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矣,这本访谈录是当代中国科学家对往事的回顾,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以及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承担的命运。(傅国涌,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