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现代史

  • 1898年的夏日

    作者:[德] 保罗·戈德曼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著名作家 唐浩明

    一个德国记者对清末官场和社会的观察,总不免带有一些西方人的偏见,但换个角度看,他的观察和分析也多有独到之处,常常是中国人自己容易忽略和熟视无睹的地方。应该承认,保罗·戈德曼的游历和采访,展示了国人未曾想到的1898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一些原始样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忠文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了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打开一双“异域之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海斌

  • 清帝国之乱

    作者:[美]明恩溥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 筑业中国

    作者:[美] 郭伟杰

    【编辑推荐】

    ☆ 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他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老板、朋友与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长期隐没在历史之中,无人深挖,他探索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详细记述茂飞建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女大、湘雅医学院……并出任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南京)顾问的具体过程,客观评价茂飞的建筑遗产和影响力,填补历史空白。

    ☆是建筑史,也是近代史:从建筑项目切入,详细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教会、买办、美国外交官、国民政府、民族主义……几股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一个特别复杂的近代中国跃然纸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筑,理解权力、文化、身份、形式、空间;理解近代中国;理解全球化。

    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到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到上海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张爱玲母校),到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从“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到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李登辉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亨利·K. 茂飞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却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

    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他参与制定的建设南京的《首都计划》受阻于战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关门歇业,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已经几经沧桑。但是在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文艺复兴”潮流中,这位外国建筑师提倡的“中国建筑的适应性”和“中国建筑的复兴”,无论在理论思辨还是在建筑实践中,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都要面对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因为中国的统治者,如蒋介石和孙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规划建议,以满足他们对城市改造的期望。

    针对20世纪非西方背景下执业的西方建筑师的严肃研究很少,少数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该书对美国和中国的建筑史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作者:张邦彦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席卷全国的催眠术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打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打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

    评论推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五四的“觉醒”话语之外,“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同样开启人们对自我和身体的全新理解,提供了现代性的另一个维度。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李欧梵

    这本书从一个全球史的观点考察催眠术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知识流动,以及催眠术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将近代中国催眠术放在中西、古今交织的历史脉络之中来观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彦展示了与主旋律并存的多彩缤纷的催眠世界。我认为这一本书揭露了一部分催眠术的面纱,又引导我们再进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讨更为广阔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和我一样在捧读之下立刻觉得爱不释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该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与玄学并不见得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大众科学也不只是科学的普及和通俗化那么简单,还意味着大众也是科学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科学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赋予者。不仅如此,该书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史叙事中罕见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国语境中“大众”和“科学”概念的变动不居和独特意味。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余新忠

  • 劫后“天堂”

    作者:巫仁恕

    茶馆、菜馆、烟馆、旅馆,为何会在沦陷后的苏州愈加兴盛?这些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沦陷区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那动荡的八年?对伪政权统治沦陷区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本书对焦沦陷区城市中的普罗大众,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

    【图书简介】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本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同时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此外,作者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本书看点】

    1.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少有的沦陷区城市生活史,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

    台湾著名明清史专家巫仁恕先生聚焦身处沦陷区百姓动荡的八年生活,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2.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从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沦陷区百姓生存面貌。

    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透视茶馆、酒菜馆、旅馆及烟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揭露沦陷区城市“畸形繁荣”的风貌,挑战长期以来读者对沦陷区城市的既定认识。

    3.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4.一部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让我们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作者:【日】城山智子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每一个与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国际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最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本书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 革命的形成

    作者:罗志田

    ☆“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

    ☆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

    ☆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志田教授的重磅新著,是对“辛亥巨变”的重新阐释。

    严复曾言:“革命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革命这一“五千 年之大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革命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当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之时,革命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革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本书的设问方式,与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颇有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或可视为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深入阐释,或也给今天带来了启迪。

    【内容简介】

    清季十年间,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却恰于此时爆发了革命。这一历史大变局,留下了诸多疑问:

    在朝廷并无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革命?清朝何以骤然崩溃,革命何以轻易速成?

    改革开启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体制或结构及政治伦理是否改变、怎样改变及以何种速度改变。正是由于制度的困境,使自上而下的新政带有了“自毁”的意味,并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自下而上的革命。

  • 梁启超

    作者:狭间直树

    《梁启超:东亚文明史的转换》一书,是日本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狭间直树教授关于梁启超的系统研究之作。《梁启超:东亚文明史的转换》叙述了梁启超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期间的思想变化与活动实践,从创办《清议报》到主笔《新民丛报》,从鼓吹立宪到志在“新民”。全书有着十分清晰的时间线,对梁启超各时期的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还原,并将其置于近代东亚文明的转变这一框架下进行分析,揭示了梁启超这一时期思想的变化以及他的办报活动对近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彰显了梁启超在东亚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作者:[美]萧邦奇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态区,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数据、图表,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精英与政府关系、政治变迁过程。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从精英阶层到非精英阶层不断扩展的过程。

    本书是“在中国发现历史”学术思潮的代表作品,提示我们应当注意即使在同一省域,内部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于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历史以及更大的国家社会关系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评论

    萧邦奇的兴趣不是叙述单个事件,而是描绘政治发展的一般模式。本书的长处在于其空间分析。萧邦奇证明了这一框架的有效性,令人信服地呈现了民国初年浙江政治发展的差异性。

    ——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 罗友枝(Evelyn Rawski)

    萧邦奇的研究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本书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设置了高标准。

    ——国际知名清史学者 冉玫烁(Mary Backus Rankin)

  • 中国古道

    作者:[英]伊莎贝拉·韦廉臣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威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威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本书中,作者从西方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记录大量沿途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笔墨间洋溢着初次接触异域风土时的好奇和喜悦。同时,因为作者的女性的身份,使得她可以深度接触中国的女性,得以见识并记录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生活的原态,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

  •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作者:[美]徐中约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最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曲终人不见

    作者:张彤

    这是一本文化随笔集,也是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书,里面记叙了帕器、富华、谭抒真、斯特恩、马思聪、刘雪庵、黎锦晖、陈歌辛、聂耳、冼星海等十位音乐家的人生故事。这还是一本关于现代化的书,可以以音乐为温度计去度量一个大时代的冷暖。作者通过对十位音乐家的人生和历史,还原中国现代音乐史的进程,勾勒了艺术生存和艺术追求的多种图景。本书的特点,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书写更多集中于宏观的书写和音乐流派的书写,较少涉及音乐家的具体人生,作者独辟蹊径,深入挖掘,还原历史,为音乐史的呈现提供了生动的样本。
  • 乡村建设理论

    作者:梁漱溟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权威文本 梁漱溟先生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之代表作品 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 今后中国人向上兴奋地新方向是什么?老实不客气的说:就是我们的乡村建设运动! —————————————————— —————————————————— 本书为梁漱溟作品集之一,其余两本为《中国文化要义》和《人心与人生》。2005年前后这三本书都曾作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系列出版。《这次为新版,改变了开本与定价,增添了一些珍贵的手迹照片,并增加了部分附录,使其更具权威性与收藏价值。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从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关系的思想。他以乡村为中国文化之本的思想,以及通过教育手段来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组织结构,培养新伦理,建设新礼俗的思想,都是对中国社会根本问题思考的积极实践。
  • 四人帮沉浮录

    作者:金春明

    《"四人帮"沉浮录》对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党内阴谋团伙“四人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四个人的底细开始,对他们的历史进行追踪回顾,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积累政治资本,并一步步攫取政治权力,并结为帮派团伙,直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阴谋团火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他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与林彪团伙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挑起群众斗群众,制造天下大乱,不惜把中国大地变成血雨腥风的狂热海洋。他们利用江青是毛泽东夫人的特殊地位,在权力斗争中屡屡胜出。而历史的进程不可能以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四人帮"沉浮录》详尽讲述了“四人帮”从猖獗狂妄到沦为阶下囚徒的过程,史料详实。让读者在震惊之余,不能不随作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杜绝历史的悲剧。
  • 国民党下级军官的日记

    作者:李涤生

    本书主要选取了1946-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11位国民党下级军官的日记。这些年轻的国民党下级军官大多曾经是满怀救国理想、在抗日战场浴血杀敌的热血知识青年。抗战胜利后,他们满载荣誉的光环又被送至国共内战的战场厮杀。在冰天雪地、战火纷飞的战场,他们对自己前途感到迷惘与困惑,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越来越刻骨铭心,对“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内战越来越感到厌恶。然而,军人恪尽职守的天职又使他们难以摆脱内战的旋涡。这最终造成了他们人生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这些日记记录了他们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也真实完整地展现了另一面我们不曾认识的国共内战。虽然它们并没有飞扬的文采与华丽的辞藻,却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特殊群体的人性的真实、复杂与丰满。
  •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作者:章清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从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力作。本书将“思想界”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审视中国社会的变迁,主要关注出版媒介尤其是报章在此期间的发展,以及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依托于新型出版媒介所确立的新的角色。
  • 退想斋日记

    作者:劉大鵬(著),喬志強(注)

    《退想斋日记》 200册,是他长达半个世纪耳闻目睹的亲身阅历,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日记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描述了当时当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情况。如气候、水旱灾害、祈雨活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品种、产量、价格、雇工工价、赋税、差徭,以及当时的民间生活风俗。如岁时节日人们的种种庆贺、祭祀、演唱活动,结婚、订婚的各种程序、礼品、费用、婚令和礼节,同时真实地揭示了旧社会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上的不平等遭遇。《日记》对旧社会的一些社会不平也作了不少记叙。……
  • 超越革命与改良

    作者:马勇

    《三联评论》的任务是将学界精英及中青学人的成果推向学界和公众社会。《三联评论》丛书所追求的,是学术的原创性和多样化,鼓励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价值的学理知识,充分显示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理性,在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所规范的秩序下,倡导学术文化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