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史

  • 唐代的歷史記憶

    作者:廖宜方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別採取思想心態與社會文化的取徑,探討歷史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久遠的歷史與晚近的歷史、遠方的歷史與近身的歷史,如何編織個人和群體的認識與認同。讓我們設想,唐代有位姓崔的士大夫,他在朝廷上遠舉堯舜治世的典範、近舉經驗見聞的前例進言立論;在同儕間,他誇耀家族、郡望與姓氏的輝煌歷史,對故鄉的史跡也瞭若指掌;當他出任地方官員,標舉漢代循吏為施政模範;當他出使江南,則拜訪各地的名勝古蹟:登臨賦詩、追憶六朝文人。本書從上述不同面相揭露唐代士人歷史記憶的面貌,最後提出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問題:傳統士大夫如何克服歷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錯位?古典文化的傳承是維繫認同的紐帶嗎?中國是一個文化想像的共同體嗎?文化認同是由政治權力建構而成?抑或文化有其自主的運作,進而導引政治的動向?
  • 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作者:祝平一 主編

    本書題為《科技與中國社會》,乃藉目前西方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的研究取逕,作為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借鏡,並圖以此促進科技史和其他歷史研究的對話。 本書的目標有五: 1. 反對實證論的科學理性與線性進步的史觀。 2. 重視研究科技實作(practice)。 3. 視科技為社會建構的產物。科技研究者不是獨處於象牙塔中的天才,而是不斷在同僚、體制、儀器和大自然之間穿梭,來往協調,以形成科技知識。 4. 討論科技知識和物件如何形塑社會並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待科技知識的生產。從科技知識的形成與擴散,檢討我們目前所身處的科技世界中的種種現象,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應對這些科技知識。 5. 反省科技本身的價值。不預設科技是人類理性發展的極致,並指出科技的研究成果及其體制,不但用以控制自然,亦用以控制人群,成為支配者(國家、階級、種族、性別)形塑特定秩序和常規標準的利器。 本書共收論文十篇,分別討論上古宇宙觀與天文星占、中國醫學與數學的知識形構、宋代科技的實作和文化間的關係、明代的數學與社會及中國和其他文明間的科技交流。雖非未涵蓋中國科技史的全部斷代或議題,卻指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方法。就議題方面而言,技術史、博物學、數術、帝國主義的擴張與近代中國科技發展等都有待更進一步的挖掘;方法方面,除了一般人已熟知的脈絡化研究外,歷史上的知識論和實作、書的歷史與科技發展、科技知識與實作的跨地網絡、科技知識和科技物與權力支配和反抗的關係等,都是本書試圖拓展新思考方向。 經由複雜的歷史個案,我們盼望讀者與我們分享中國科技史的趣味,而不總是問:「為何中國科技落於西方之後」;並反思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文化與自我,而不只想著:「如何利用科技促進經濟發展與提振國力」。 延伸閱讀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 序 《中國史新論》總序 幾年前,史語所同仁注意到2008年10月22日是史語所創所八十周年,希望做一點事情來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幾經商議,我們決定編纂幾種書作為慶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史新論》。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我們以每一種專史為一本分冊的方式展開,然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選擇比較重要的問題撰寫論文。當然對問題的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而且總是牽就執筆人的興趣,這是不能不先作說明的。 「集眾式」的工作並不容易做。隨著整個計畫的進行,我們面臨了許多困難:內容未必符合原初的構想、集稿屢有拖延,不過這多少是原先料想得到的。朱子曾說「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我們正抱著這樣的心情,期待這套叢書的完成。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主編、參與撰稿的海內外學者,以及中研院出版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 王汎森 謹誌 2008年10月22日 史語所八十周年所慶日 目次 《中國史新論》總序/王汎森 導言/祝平一 馮時: 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一、天文考古學概述 二、天文學的起源與文明的起源 三、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四、結語 張嘉鳳: 天事恆象 ─ 殷周至漢初天文占卜體系的發展與演變 一、前言 二、殷商至漢初天文的發展與轉折 三、分野與天文占卜 四、結論 李建民: 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 一、問題意識 ─ 古史傳說與知識傳承 二、「禁方」時代 ─ 秘密的醫療技術 三、「依託」新論 ─ 知識的權威與系譜的重建 四、正典的胎動 ─ 授書儀式的式微及其意義 五、結論 ─「極端的中間」(radical middle) 林力娜(Karine Chemla): 從古代中國數學的觀點探討知識論文化 一、原始資料與文化要素 二、描述中國古代對於這些要素之實作與確定詮釋的基礎 三、結論:操作的•結合與知識論文化 傅大為: 從文藝復興到新視野 ─ 中國宋代的科技與《夢溪筆談》 一、一個宋代中國的文藝復興? 二、以分別的「理」為原型、為主導的解釋與理解 三、除魅、世俗化與日常經驗性的興趣 四、作為一鬆動而多元概念網絡的對應宇宙論 五、餘緒 毛傳慧: 宋元時期蠶桑技術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一、有關宋元蠶書及蠶桑業的研究 二、宋元時期的蠶桑絲綢發展 三、宋元蠶書的背後 四、促使蠶桑技術發展的因素 五、結論 洪萬生: 數學與明代社會:1368-1607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明初教育制度與《永樂大典》之算學 四、吳敬的《九章算法比類大全》 五、顧應祥與周述學 六、王文素與程大位 七、利息與牙錢等商業問題 八、數學、商業與社會 九、結論 張哲嘉: 占星術與中西文化交流 一、討論範圍的釐清:「天變占星術」與「宿命占星術」的區別 二、早期的中國「宿命占星術」 三、佛教與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四、明清時期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五、結語 韓琦: 西方數學的傳入和乾嘉時期古算的復興 — 以借根方的傳入和天元術研究的關係為例 一、借根方與阿爾熱巴拉新法的傳入 二、梅瑴成與「天元一即借根方」說 三、借根方與宋元數學的復興 四、餘論:晚清有關借根方與天元術的爭論 范發迪: 文化遭遇中的科學實作 — 清代中國的英科學帝國主義與博物學研究 一、引言 二、海貿、商埠與科學事業 三、田野科學與科學帝國主義 四、文化遭遇與科學實作 五、結論
  • 中国乡里制度

    作者:赵秀玲

  • 秘密结社与社会经济

    作者:魏建猷

    本书所收录的均是魏建猷先生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以“中国近代社会会党史研究”和“中国近代货币史”为主要内容。在“会党史”部分中,作者对“天地会”、“小刀会”、“龙华会”等会党的由来、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总结。这些论文可以说是开了我国会党研究之先河,是现在学者研究会党问题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在“货币史”部分中,作者对我国近代社会纷繁复杂的货币制进行了一番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从一个侧面具体地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从而能帮助读者获得一些必要而系统的近代货币知识。全书论证有力,史料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学者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脉络,是近代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 新近海外中国社会史论文选译

    作者:余新忠,张国刚

    《新近海外中国社会史论文选译》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子课题——“新近海外中国社会史研究论文选译”的研究成果。
  • 汉代社会结构

    作者:瞿同祖

    本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作者对汉代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学术最佳成就的一个主要范例”。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汉代的家族、婚姻、妇女地位、社会阶级以及豪族等问题的专门分析和讨论。第二部分是对《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有关资料的汇编。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 城市·市场·海运

    作者:樊铧

    《城市·市场·海运》是一本樊铧的学术论文集,纪录了他的全部学术生涯。内容包括:民国年间北京城庙市与城市市场结构;民国时期陕北高原与渭河谷地过渡地带商业社会初探;明清北京市场考;明太祖对海洋的态度及洪武时期的海运等。
  • 近代冀鲁豫乡村

    作者:从翰香

    本书是一部研究近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乡村社会的专著,共分五个部分,即乡与村的社会结构、市镇的勃兴、农业自然资源和粮食生产、手工业与乡村经济、田赋和徭役,运用档案、方志、中外文研究成果及大量社会调查等丰富资料,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近代冀鲁豫乡村社会,在理论上形成了一种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经济的模式,具有独创意义。不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认识国情、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言不褻不笑

    作者:黃克武

    一部有關近代中國男性心態史的專著 以明清以來的笑話書、俗曲、豔情小說 與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等史料 探究明末至民初之間男性的情緒、欲望、身體與私人生活 並分析其所反映之思想、文化意涵。 《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分為諧謔、情慾與現代轉型等三篇, 關懷的焦點是近代中國在傳統至現代的轉換中, 男性世界中幽默感、情慾表達與身體觀念之間的關係。 作者黃克武教授認為,明清諧謔書刊與豔情小說反映了男性中心的社會中,男性菁英分子對身體、情慾與兩性關係的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狂野大膽、繽紛多彩,以「謔浪詼諧」之手筆書寫情慾活動與身體感受,另一方面則與儒家倫理、道家養生與佛教果報等理念交織在一起。清末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主要反映男子對性的恐懼與煩惱。這些醫藥廣告顯示在20世紀初年之後,傳統的身體觀、情慾觀在西方現代醫學、國族主義、跨國公司全球市場、新興媒體的衝擊之下所發生的變化。直至今日這些文本仍廣泛地流傳於中文世界,而其中所反映出來的「縈繞於心的性幻想與性恐懼」以及「言不褻不笑」等心態亦仍普遍地存在,構成中國文化圈中男性的性別認知、情慾表述與隱私觀念的重要基礎。 作者黃克武透過不同時期之文本,探索感官經驗的書寫,展現明清以來男性世界中身體與諧謔交織而成的世界。這些笑話書、豔情小說、俗曲等被視為特定時空之中作者(或編者)與讀者所共同營造的文化出產,因而表現出時代的性格。這些明清的文本除了反映中國歷史情境下不同時期男性的幽默感之外,還與身體與情慾等議題有密切的關係。 《言不褻不笑》的探索從十七世紀開始,上篇的三章以明清時期諧謔性質之文本為中心,探討傳統男子諧謔與身體、情慾之糾葛。第一章描寫與分析明清時期諧謔文本,及其與身體、情慾主題之關聯。第二章將焦點集中於最早在乾隆年間出版的《笑林廣記》中的性笑話。上述兩章所分析的諧謔文本中情慾表達可以讓讀者反省以「禮教─情慾」二元對立來觀察明清歷史的研究取向。傳統社會的幽默不限於情色笑話,而有更複雜的圖譜。第三章以道光年間出版李汝珍所著的《鏡花緣》為基本史料,探討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中不同型態的幽默,及其在中國近代社會史與思想史上的涵義。 中篇的第四章與第五章主要研究明清時期的豔情小說之情慾表達,以及其中所反映男性之情色意識。第四章指出明清的豔情文本以狂野的想像建構一個不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情色世界。第五章以三個不同的豔情小說探討明清豔情小說所展現的情慾世界與情色意識。作者黃克武以空間的觀念作為切入點,探討豔情作家如何透過空間安排與逾越來書寫情慾活動。 下篇的三章探討「現代轉型」。第六、七章將焦點從明清時期轉移到民國初年,從明末到民初中國男子對身體與情慾的看法有不少的連續性,但是另一方面隨著西力的衝擊與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觀念也發生了許多變遷。作者黃克武利用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分析廣告內容所反映出男性的夢想與恐懼。第六章處理報紙醫藥廣告如何反映與形塑近代中國在中西論述交織之下的疾病觀與身體觀。第七章進一步地從腎、血、腦三類型的廣告,分析代理跨國公司藥品的廣告商如何一方面延續本土的文化傳承、語彙觀念,另一方面借助國外報章相同商品之廣告形象來行銷其商品,總之,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是交織在一起的,全球化的部分展現科學論述與全球跨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地方化則顯示依賴傳統語彙的身體想像在西力衝擊之下仍有強勁的延續性。第八章探討「私領域」觀念在近代中國之發展。 另一方面,本書所收錄的這幾篇文章使用了以往史學研究較少運用的文學素材,來探究明清至民初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 延续与断裂

    作者:唐力行

    16-20世纪上半叶,徽州乡村社会曾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即使偶有战争、动乱,也都能迅速恢复社会稳定。探讨其原因所在,无疑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在综合作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徽州几个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点。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是唐力行先生长达30余年的徽洲史研究的收山之作,代表了唐力行先生徽州史和区域史研究的最终成果。
  • 未终结的帝国

    作者:[英]约翰·达尔文

    大英帝国在现代世界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澳大利亚的国旗上,印度人口中的英语,更不必说现代一切制度的起源和英国价值观的传播。关于大英帝国的构建问题往往众说纷纭,争论异常激烈。大英帝国的殖民史似乎是一幅无法浓缩的画卷:它是战火纷飞中的刀光剑影,也是一片蔚蓝大海上驶向未知的商船桅杆上缓缓升起的英国米字旗,是无数商人、传教士、将军对远方财物和未知的渴望……帝国的历史有太多疑团驱使着人们去探索和挖掘。 达尔文眼中的大英帝国不仅仅是由国王和征服者更是由无数个体的野心和进取心合力创建的。这些人包括商人、投资者、移民、传教士等,正是他们林林总总的利益诉求共同组成了各有所图的复杂关系。也正是这些离开英国去往全球各国的开拓者或殖民者以其千差万别的方式塑造着世界:涉足各大洲的政治,奠定现代国家的政治模型,以母语为基础的文化迁移,各种技术和价值观的渗透传播……这样一个伟大的帝国为什么没有持续繁荣还是说它从来没有真正确立过?有如此多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存,控制着性质各异的经济、政治实体,但它们的意识形态差异为何又如此之大,彼此之间甚至会剑拔弩张?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是文化的毁灭者,还是全球一体化的缔造者?对当时、现在以及未来,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从熊熊燃起的称霸世界的雄心到**后帝国梦的无奈幻灭,《未终结的帝国》将我们带入一个个历史场景,深入了解大英帝国全球扩张的过往,以及对当今世界乃至未来都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土跨越了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达尔文认为这远不能说它走到了终点,甚至连中点都还没有达到。帝国的统治者们依然希望帝国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下去。这种愿望如同帝国自身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一般挥之不去。 任何想了解大英帝国的历史以及当今世界格局缘起与发展的读者都不能错过此书。
  •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

    作者:夏明方

    该书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各个方面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自然灾害生成、演化的规律、特征及其在乡村社会层层扩散的过程,论述了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乡村经济、社会冲突的关系,指出灾害源与社会脆弱性的相互作用。
  • 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

    作者:杜正贞

    《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内容简介:宋金元时期的地方信仰与村社系统,宋金元时期的地方信仰与村社系统, 国家和地方历史变迁中的村社,明清泽州的士绅社会,市镇中的“社”与士绅的村社理想,士绅家族形态与村社,作为乡土制度的明清村社,“社”与社会:地方历史传统与制度变迁等。
  • 法國人民抗爭史(下)

    作者:查爾斯.提利(Charles Tilly

    一部大膽且教人興奮的作品。研究法國近現代史的所有學者,都會為它進一步深思與論辯。 -威廉.道爾(William Doyle),《高等教育時報附刊》 這是一部傑出的著作,清楚闡明國家造建、工業化、都市化及無產階級化所造成的歷史衝擊。作者藉由條理井然且精彩細膩的文筆,再現出法國凡夫俗婦的生活經驗,令讀者深深沉浸其中。 -約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耶魯大學 一部從覽四個世紀社會衝突的全觀性研究,一部重塑平凡百姓生活肌理的動人作品。提利既不把這些抗爭者譴責為非理性的暴徒,也不將他們浪漫為純真的被壓迫者,或稱他們為「原始的叛徒」。他只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他們。 -亞倫.史必澤(Alan B. Spitzer),《紐約時報書評》
  • Barefoot Doctors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作者:Xiaoping Fang

    In 1968, at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ndorsed a radical new system of healthcare delivery for the rural masses. Soon every village had at least one barefoot doctor to provide basic medical care, which integrated the villages into a regional network of healthcare service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e barefoot doctors were portray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revolutionary heroes, wading undaunted through rice-paddies to bring effective, low-cost care to poor peasants. This book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to reach beyond the nostalgic view of barefoot doctors that dominates present scholarship on public health in China. Author Xiaoping Fang provides evidence drawn from local archive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patients and doctors, contextualizing it within the broader history of medicine in revolutionary and post-reform China. His data demonstrates that the key impact of the barefoot doctor program was its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into villages that were hitherto domin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though traditional methods were marginalized by the innovations and improved outcomes Western medicine brought,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ed to exist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his book ultimately offers a powerful and carefully contextualized critique of conventional views on the role of barefoot doctors, their legacy, and their impact, both in rural areas and in China as a whole, while making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social historiography of medicine.
  • 城市的耻辱

    作者:林肯·斯蒂芬斯

    20世纪初的美国曾经历过一段黑暗时期,官员、商人乃至民众都深陷腐败泥潭,城市腐败波及面之广、手段之恶劣令人瞠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新闻界掀起了旨在揭露社会黑暗、打击腐败、促进改革、推动美国走向正确轨道的浪潮,史称“扒粪运动”。 《城市的耻辱》一书是“扒粪运动”代表人物林肯·斯蒂芬斯于1900年前后发表的一系列揭黑文章的合集,真实记录了包括纽约、芝加哥在内的六大城市的腐败问题,如警察受贿、公民精神的堕落等。也因本书所录文章为代表的“扒粪运动”的兴起,西奥多•罗斯福决心整肃腐败,推进改革,从而开启了美国的“进步时代”。 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了解到美国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社会黑暗、官员腐败、公民精神堕落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息息相关。本书也为在社会转型期如何推进创建纯净、文明、公平的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童年的转型

    作者:施义慧

    《童年的转型: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整体史的角度把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的生活经历放在19世纪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分析一个世纪进程中下层儿童生活模式发生重大转型的动因,以区别于已有的平面、分散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上的一些突破。本文从众多分散的史料中整理出下层民众对于子女劳动和教育的态度,并对贫民免费学校和感化学校等被一般教育史著作忽视的教育机构进行了论述,弥补了英国学者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三是利用部分原始档案资料。《童年的转型: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由施义慧著。
  • 流动的土地

    作者:胡英泽

    在历史学研究中,新史料的发现利用和旧史料的重新解读,对打破已有认识、建立新的解释框架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本书以大量的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和田野访谈为基础,研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环境下黄河滩田这类“流动的土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域社会、国家相互关系历史全面细致的呈现,尝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区域社会史进行新的诠释。
  • 白堠乡的故事

    作者:肖文评

    以一个村落为切入点,在大量田野调查和大量使用民间族谱、文集、碑刻、传说等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和机制,试图以“总体史”的形象,展示在地域历史发展脉络下粤东地区韩江上游一个乡村聚落从明中叶到清中叶四百年间从“贼巢”到“邹鲁乡”的社会变迁与建构过程,揭示国家、地方精英与乡村社会形成和变迁的互动关系,以加深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重新思考客家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变迁的具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