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史

  • 中国民众思想史论

    作者:(美)欧达伟

    本书在内容上,探讨了华北地区自大革命至1949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当地人民的精神世界。它分别从民众的恋爱婚舅观、道德观、对正统观念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创业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索。他所采用的资料,主要是这些地区民间流传的土著文艺。透过这些民众自己创造和享用的文化产物,分析和提示当地民众在这些文化活动里所涵蕴的观念、情绪和愿望。这在中国民众思想史(或者说精神史)的研究上,是一种新颖而又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民间文艺学、或民俗学的研究来看,也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治学角度。
  • 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

    作者:梁景之

    清代民间宗教的信仰体系,是长期的历史产物。民间宗教各教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融合各宗教的信仰及丹道思想、民间习俗而形成的一种以诸佛仙圣临凡救劫为核心内容,具有多神崇拜特色的动态的信仰体系。作者将历史透视与现实思考结合起来,对民间宗教的内容知识、生活逻辑、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进行综合阐释。
  • 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

    作者:冯贤亮

    《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叙述了1368年至1912年间太湖平原环境的变迁而导致的城乡变迁,展示了人、环境、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地展现近五百年来这个地域中环境与社会两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对于环境的反作用、环境对于社会的再影响,故择取的考察面,仍侧重于社会对于环境变化的应对问题。涉及环境卫生史、慈善事业史、疾病医疗史、农业经济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
  • 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套装共4册)

    作者:魏宏运,【日】三谷孝,张思 主编

    1990年8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三谷孝教授与南开大学历史系魏宏运教授共同牵头组成的“华北农村调查项目”正式展开,至1995年9月结束,这一调查活动长达五年之久。中日学者先后赴北京市房山县吴店村、顺义县沙井村、天津市静海县冯家村、河北省栾城县寺北柴村及山东省平原县夏家寨村考察访问,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满铁”调查机构对上述五个村庄的调查资料基础上,把考察的时间范围向后延续至1990年代,对近百位村民进行了口述访问,积累了大量口述与文字资料。这一研究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日本“满铁”调查资料的衔接,构建20世纪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与民众生活、心理变化的实态,与传统的文本研究不同,它旨在“让农民叙说他们的20世纪史”。 参加调查的日本学者最早汇编了北京市房山县吴店村的调查访问记录,并以《农民が语る中国现代史》为名由日本内山书店于1993年出版(三谷孝主编)。此后,又以《中国农村变革と家族·村落·国家——华北农村调查の记录》(第1、2卷,日本汲古书院1999、2000年版)为名,出版了项目组在寺北柴村及沙井村、后夏家寨和冯家村的访谈记录,两卷调查记录都由三谷孝主编。出版后引起较大的学术影响,有人称之为这是继日本“满铁”调查资料汇编的《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之后、对于20世纪中国华北农村实态进行考察的又一项重大的学术工程。 日文版调查资料的出版,引发了日本史学界考察并研究中国农村变迁的热潮,也引起了出版中文版资料的呼声。2005年以后,已离休的魏宏运夫妇带领几位博士生,着手展开调查记录中文版的编辑工作。根据访问时的中文录音记录,参照日文版资料,对人名、时间和话语作了补充、核实和订正工作并完成了初稿。2011年,受魏宏运先生委托,江沛教授负责全书编辑工作,并全部书稿进行了最后的审核及校订。《调查记录》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泽华和张国刚、李治安教授的呼吁下,纳入了南开大学“211”工程项目,并商定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卷内容是当时在寺北柴村的调查访问纪录。第2卷是当时对沙井村和吴店村的调查记录,第3卷是当时在后夏家寨村和冯家村的调查访问纪录。可以说,中文版比日文版有些方面更丰满、也更准确一些。
  • 走向田野与社会(修订版)

    作者:行龙

    社会史的研究越走向深入,“田野历史学家”的工作就越显重要。这部论集是以近代山西社会的水灾、水案,集体化和晋商等专题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注重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史料、解读史料,展现出历史学对地方社会变迁的理性关怀。对于近代以来山西社会历经剧变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本书从多个侧面做出了细致的观察和解析。 本书初版于2007年,经过近年的研究,作者对书中的若干专题均有进一步的深化,并新增六篇论文,更新为修订版。 * * * 行龙和他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过去十多年中,通过系统收集中国农村资料和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史,在中国研究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本书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体现。对于任何对近代中国、中国历史以及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来研究重大课题的学者来说,都会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 “走向田野与社会”是史学(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新潮流和新方向。本书以近代山西农村为对象,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达到了本书作者力图通过研究来“发现历史”的宏愿。这是一本成功之作,代表了近年来中国历史学者在“走向田野与社会”方向上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讲座教授 李伯重 对于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者来说,《走向田野与社会》是一部开卷有益的重要著作。这部将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有机结合的著作,兼具理论思辨深度与个案研究的丰富性,展现了学有所本、传承发展的独特学术风格。该书所蒐集、利用的大量地方文献和民间文书,也是弥足珍贵的。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春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社会史研究流派纷呈,蔚为大观。行龙教授带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别辟蹊径,经过多年深研精思,围绕“水”资源的争夺、分配和输送模式进行分析,逐渐打造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研究架构,重建了山西历史演变的独特风貌。近期他又把研究视野延伸到了农业集体化运动,通过对大量基层档案和各类史料的解读,力求突破区域史解释的限制,试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新革命史”研究有所贡献,这本文集就是其治学风格的一次集中展示,理应引起学界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杨念群
  • 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作者:洪璞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编四章主要论证农业结构的转变。 第一章,首先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考察明初太湖南岸湖地自然环境的变迁,其中包括气候、土壤、地形、交通以及生等方面。分析自然环境的变迁与桑蚕业兴起的关系。 第二章,从农业内部发展的逻辑需要,考察明代以来以肥料为代表的太湖南岸地区农业的发展水平。认为,以粮食种植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效用已难以提高。 第三章和第四章,从道义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的生存经济伦理,分别考察了“安全第一”的经济原则与“回避风险”的经济原则在农民经济活动中的体现及其造成的影响。 第二编第三章主要考察由农业结构的转变所带动的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 第五章 考察桑蚕业兴起之后所带动的一系列产业链及其在区域内的分布特征,从而论证在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已逐渐形成一个经济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完整、地域分布合理、相互联系有序的经济系统。 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考察了区域经济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绸领和市镇。对绸领这一角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乡村手工业的性质;对于若干典型市镇内涵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客观展望江南市镇的发展前景。 第三编四章主要论述由经济结构转变所引发的乡村的社会变迁。 第八、九、十、十一章分别从家族人口、土客关系、区域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若干侧面考察了太湖南岸地区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变迁。
  • 社会史

    作者:于尔根·科卡

    本书收集了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一篇学术报告与两篇访谈,全面展现了科卡的学术生涯及其在历史学方面的思想。文章涉及科卡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学科意义、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思考,也涉及他在社会史方面主要的研究领域:德国工人运动史、德国现代化道路研究、资产阶级研究等。
  • 晚清乡土意识

    作者:程歗

    本书拟加以探讨的乡土意识,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在乡里社会大多数成员中普遍流行的民众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直接以乡里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环境为根基,受到认识主体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的制约,从而支配了普通老百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晚清乡土意识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信息系统,同当时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动处在一条共震带上,它以直观、质朴、真切和多动的精神状态,表现了华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对于这场历史骤变的理解水平、承受能力和社会态度。
  • 被改造的民间戏曲

    作者:韩晓莉

    本书以20世纪盛行于山西乡村的秧歌小戏与乡村演剧为考察对象,从社会史的视角切入,运用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山西秧歌小戏与乡村演剧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试图了解百年来秧歌小戏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变化,政府对秧歌小戏的改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政府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化,进而从社会变迁的层面考察民间戏曲的发展,从民间戏曲的演变探寻社会变迁的轨迹。
  • 古代庶民社會

    作者:邢義田,劉增貴 主編

    本書討論古代庶民社會中的政府角色、階層、組識、生活、識字率、信仰等主題。
  • 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

    作者:常建华

    《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在剖析以往宗族制形成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突破藩篱,另辟蹊泾,主要探讨了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宋元明宗族形成的关键问题入手,论述朱熹《家礼·祠堂》与宋代的祠庙祭祖的关系,元代墓祠祭祖、族谱与宗族的关系,明代风俗变迁与宗族普及的关系,揭示了宗族普及的历史过程;二是着眼于山西洪洞县与安徽徽州南北方不同地域宗族形成问题,提供比较分析的个案研究事例,归纳出华北宗族在商业、科举、教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洪洞宗族模式,并反思以往国际学术界提出的徽州生态型宗族模式,强调习俗与教化在徽州宗族组织化中的重要性;三是提出清代“宗族保甲乡约化”的概念,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清代福建的族正制度。本书多角度、多层次揭示的宗族形态,对于认识宋以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Behind the Red Door

    作者:Richard Burger

    A sexual revolution is underway in China. Traditional morals and behavior are being turned on their head as the country’s climb towards economic prosperity brings sex into the open. But it is a revolution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e one experienced in the West and has taken unexpected twists and turns. Written in a highly engaging and readable style, Behind the Red Door: Sex in China takes the reader on a journey from ancient days, when China’s rulers relied on shockingly vivid Daoist sex manuals, to the present, where China is torn between sexual orthodoxy and Western-style openness.
  •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作者:E.P.Thompson

    "Thompson's book has been called controversial, but perhaps only because so many have forgotten how explosive England was during the Regency and the early reign of Victoria. Without any reservation,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udy of those days since the classic work of the Hammonds."-- Commentary "Mr. Thompson's deeply human imagination and controlled passion help us to recapture the agonies, heroisms and illus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as it made itself. No one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should fail to read his book."--London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Anxious Wealth

    作者:John Osburg

    Who exactly are China's new rich? This pioneering investigation introduces readers to the private lives—and the nightlives—of the powerful entrepreneurs and managers redefining success and status in the city of Chengdu. Over the course of more than three years, anthropologist John Osburg accompanied, and in some instances assisted, wealthy Chinese businessmen as they courted clients, partn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Drawing on his immersive experiences, Osburg invites readers to join him as he journeys through the new, highly gendered entertainment sites for Chinese businessmen, including karaoke clubs, saunas, and massage parlors—place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cater to the desires and enjoyment of elite men. Within these spaces, a masculinization of business is taking place. Osburg details the complex code of behavior that governs businessmen as they go about banqueting, drinking, gambling, bribing, exchanging gifts, and obtaining sexual services. These intricate social networks play a key role in generating business, performing social status, and reconfiguring gender roles. But many entrepreneurs feel trapped by their obligations and moral compromises in this evolving environment. Ultimately, Osburg examines their deep ambivalence about China's future and their own complicity in the major issues of post-Mao Chinese society—corruption, inequality, materialism, and loss of trust.
  • 战后日本社会阶级构造的变迁

    作者:桥本健二

    《战后日本社会阶层构造的变迁》是一部有关战后日本社会阶级构造变迁的简明读本。在书中,作者将现代日本的社会差距问题置于战后日本的整个历史脉络中,并通过各种数据来描述作为社会现象而存在的阶级差距,进而透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解读其背后的阶级构造。
  •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作者:王跃生

    本书选择20世纪30至90年代,依不同时段,就社会制度大变革与农民的婚育行为、家庭结构规模及生存条件变动的相互关系作出阐述,从中显示出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把因和果,制度和政策、环境等问题联结在一起,作了极好的论述,既具有实践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探索。   书中讨论的着眼点是冀南农村,但社会制度的变动与华北乃至全国都是相同的,所以透过这个点的剖析,对考察华北和全国都具有普遍意义。   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历史学方法与人口学方法相结合研究婚姻家庭行为是王跃生治学的一大特点。本书将所考察的对象从时间上分为土地革命之前、土地改革到高级社、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四个时期,这样的分期是得当的,充分展示和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过程和各相关阶段,所得出的颇具说服力的若干结论,相信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 饮水思源

    作者:[美] 欧爱玲

    人类学家在研究道德话语时会感到特别棘手,因为叙述与检验一种文化的道德话语很容易被误解为要对那种话语所暗示的“道德”进行评判,而这恰恰不是人类学家的使命所在。但是,在文化种类多样、范围宽广的中国,研究道德话语却十分必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生活与伦理价值观发生了剧烈变化。在不少国人眼中,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经趋于瓦解。那么,留存于中华文化达千百年之久的道德话语是否也跟着消失了呢? 在《饮水思源(一个中国乡村的道德话语)》中,欧爱玲教授对广东梅县客家乡村——月影塘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人有关道德互惠的观念并未就此冻结。作为它们表现形式和外在内容的道德话语,反而随着时间推移与环境场域的革新不断进化,有时甚至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等级秩序指向而变得极富弹性。月影塘的故事,或许正是城镇化经济辐射之下乡村社会关系在特殊文化背景中动态演变的缩影。
  • 缝隙中的改革

    作者:杨善华,阮丹青,定宜庄

    这是一个改革先驱者的故事,更是1978年底开始的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 1978年,改革席卷中国大地,其最终目标是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具体怎么走,谁也不知道,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黄宗汉,黄氏兄妹(黄宗江、黄宗淮、黄宗英、黄宗洛、黄宗汉)中的小弟、1948年加入地下党的老革命,1978年年底主动请命到严重亏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厂——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就任厂长。黄宗汉在东风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全国引起很大影响。然而,改革必然会损害计划经济体制下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诸多矛盾终因1981年作家理由的一篇题为《希望在人间》的报告文学而点燃。 所谓的“破冰之旅”,要打破的“坚冰”,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关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碍。而“缝隙”则是指制度柔性的一面,这使庞大而僵化的行政体制具有一定的自由政治空间,其弹性使最初的改革成为可能。 以往讲改革初期的历史,要么是高层的决策和斗争,要么是讲农村基层农民的决心和行动(比如安徽小岗村),而城市的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肇始和实践,则鲜有记录和研究,能看到的,多是文艺作品的反映(比如《乔厂长上任记》)。因此,黄宗汉在东风电视机厂的改革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由专业学者来记录、分析这一过程,使得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纪实作品,会令读者对肇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