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普

  • 科学家的脸书狂想

    作者:一奈米的宇宙

    90后作者团体“一奈米的宇宙”在本书中为40位知名的科学家们以脸书互动的形式重塑了更具人性、更贴近生活的形象。全书各篇皆有“关于人生”“一奈米的教室”“牢骚发文”“动态时报”,兼具感性、知性与趣味性。除此之外,书中还有科学家的人物小传,帮助读者详细了解科学家们的生平。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创新,打破了以往科学家在大众心目中的古板形象,比如牛顿被苹果砸到之后会在脸书上写下“可恶!头好痛”的感想。

  •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作者:花蚀

    编辑推荐:

    4个月,跨越整个中国;

    56座动物园,第一次全面探访;

    200多种动物,延伸新时代的认知;

    480分钟的阅读,带给你深入的思考;

    2亿话题量,我们一起探讨动物园存在的意义。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园、关于动物福利、关于人和动物关系、关于如何观看动物的书,通过“中国动物园巡礼”过程对场景进行拆分和讲解,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动物园是好动物园”,进而学会“如何参观动物园”。是的,逛动物园是件费脑的正经事!

    专家推荐:

    动物园是宝贵的动物博物馆,展示的虽是动物,但传递的却是生命史、进化史,是自然的美与和谐。这样,逛动物园就是一件非常正经的事。

    ——上海动物园园长 裴恩乐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通过花老师的视角,展示了国内外几十家动物园,讲述了动物园精彩的故事和很多与动物相关的有趣的博物学,从更加细腻的角度引领大众如何欣赏动物之美。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 沈志军

    有这么一本书,可以让你带着女孩去动物园谈恋爱。有了它,你可以给对方讲亚洲狮,聊聊老虎有多少种,看看黑的、白的、大的、小的各种熊,然后……好像还得分手……还是买一本自己看,然后陪女孩去逛街,顺便给她讲讲动物园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张腾岳

    这不是一本动物园游览指南,而是一份关于自然爱好者热情与坚持的记录,通过一手的实地走访材料,带我们迈出了认知自然的第一步。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执行理事 张爽

    内容介绍:

    为什么要逛动物园?许多人会这么问道,或许通过网络资源和纪录片,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知道一种动物长什么样。但是,这样的“浏览”,只是借助别人的耳目去观察。而逛动物园,能用眼睛看,能用耳朵听,甚至可以用鼻子闻,去感受每一种动物的独特之处。

    作者带着对动物园的热爱与使命感,通过欢乐、有趣的文笔和生动、直观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动物园存在的意义。动物园收集、展示野生动物,通过行为管理保障动物福利,使游客感受到野生动物是神奇、可爱的;通过保护教育,使游客感受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与其野外生活环境的关联,并意识到人类的决策会间接地影响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好的动物园不仅会让游客获得愉悦和知识,并最终将所有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这种行为的改变会减小对环境的压力,从而让人类和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地存活在地球上。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动物园变得更好,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 怪奇事物所

    作者:怪奇事物所所长

    你知道“学校”的原意是休闲时间吗?你知道跑步机最初是用来惩罚犯人的吗?你知道脂肪最长可活25年吗?你知道金鱼的记忆力好得惊人,鸳鸯根本不专情,猪比大多数人还要瘦吗?……

    除了你以外,世界上还有更多奇奇怪怪的事!本书收录80种让你意想不到的奇趣冷知识,囊括生物、医学、心理和历史等,时时刻刻提醒沉浮于庸碌的我们:生活总还是能有一些有意思的事。

    此外,本书还为每一篇冷知识内容配上了一幅幽默清奇、画风魔性的表情包式漫画,彻底打开你的脑洞,让你成为“朋友圈段子手”“聚会话题王”“社交小达人”。

    所长偶然蹦出的治愈金句,慰藉日常生活中总是感到与人群格格不入的你。不一样,又怎样?!因为你的不同,所以世界才如此有趣。谨以本书,献给那些让世界更有趣的怪事与怪人!

  • 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

    作者:[美]马蒂·克伦普

    青蛙据说能带来雨水,但也可能引发洪灾。乌龟因为智慧长寿被人崇拜,因为胆小懦弱遭人嘲笑。蛇因为愈合和复生能力受人尊重,但又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蜥蜴被尊为慈悲的守护神,但又被视为魔鬼,让人胆战心惊。

    本书是一首关于蟾蜍和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的颂歌。在这本书里,爬虫学家兼科普作家马蒂·克伦普探索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民间传说。从创世神话到小道消息,从生育和重生到火灾和雨水,从两栖爬行动物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们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克伦普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动物又爱又恨。

    本书图文并茂,是自然史与民俗史、科学与幽默的完美结合,更为我们传递了一种新的理念:丑陋的动物也值得去爱。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作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编 / 何剑峰 宋铁 执行主编

    202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引自新华社2020年1月20日电《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

    为此,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广东科技出版社联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着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宗旨,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加班加点、昼夜奋战,迅速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科普图书。

    全书聚焦广大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采用问答形式,分常识篇、症状篇、预防篇和误区篇四个部分,做了简明的答问,引领大众正确认识此次疫情的发生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以及规范的防护措施等,旨在拨开笼罩在大众头上的疫情疑云,扫清因不明真相而产生的不必要恐慌和错误解读,引导大众树立对此次事件正确的认识态度,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本书内容规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力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进行详尽、科学、通俗的解释,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份及时、权威的防疫抗疫指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 自然的音符:118种化学元素的故事

    作者:[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 /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编 Nature 自然科研 编译

    《自然的音符:118种化学元素的故事》由Nature自然科研译自《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In Your Element专栏。是所有图书中为数不多的,覆盖当前全部已发现的118种化学元素的科普图书,每一种元素都是邀请世界上对它研究最为深入的科学家之一 撰写,专业权威,生动有趣。适合中学生及以上所有对化学元素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由Nature Chemistry高级编辑作序。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

    作者:[美] 罗斯·贝顿 / [英] 西蒙·莫恩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是一本关于75科常见植物的鉴赏与栽培的实用指南。从“活化石”银杏科到莫奈画笔下的睡莲科,从常有彩色佛焰苞的天南星科到具有独特唇瓣的兰科,从充满热带风情的棕榈科到盛产多肉植物的景天科,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75科常见园艺植物的规模、分布、起源、鉴赏和园艺应用,融合了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

    无论你是植物爱好者还是生活美学家,无论你是园艺工作者还是植物学工作者,翻开这本书,你不但可以收获观察、识别、选择和栽培植物所需的必要知识,还可以领悟科学分类之妙,感叹自然演化之神奇。

  • BBC人体如何工作

    作者:[英]爱丽丝·罗伯茨

    BBC、DK品牌作者爱丽丝·罗伯茨重磅作品,BBC人体与健康经典科教纪录片!详解36个重要器官,48种常见疾病,60种保持健康的简单方法!人人都要懂的身体使用手册,小行动,大改变,用科学照顾自己!身体如何应会真实世界的挑战?当它们发生故障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怎样让它们运行得更好、更长久?没有任何人的生活方式是完美的,但是如果有了正确的知识,所有人都能通过微小的行动,来照顾好至关重要的器官,让身体保持自如运转,充分享受人生乐趣。《BBC人体如何工作》是BBC人体与健康科教纪录片Don't Die Young的同步图书,它开启了一场奇妙的人体之旅。艾莉丝·罗伯茨博士详述了肺、心脏、胃、肠、肝、肾、脑等30多个人体重要器官的形态、功能以及工作方式,向大家解释了哮喘、高血压、食物过敏、胃癌、腹泻、胆结石、白内障、老年痴呆等约50种常见疾病,并指出如何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膀胱炎到癌症,从头痛到......

  • 人人都该懂的工程学

    作者:[英]娜塔莎·麦卡锡(Natasha McCarthy)

    什么是工程师?

    当你想象工程师时,脑海中会出现什么?

    工程学又是怎样一门学科呢?

    ……

    实际上,工程学涵盖了一系列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活动。工程师负责汽车、电脑、电话和真空吸尘器等日常用品的设计、生产和维护,也负责航天飞机和肾透析机等非日常用品的设计和生产。他们还负责直观上根本不是物品的事物:公路和铁路系统、输送水电的管道和电线网络、支持移动电话的蜂窝网络,以及每天处理数百万笔金融交易的 IT 系统。从设计某种设备的最小部件到管理整个设计项目,再到监督施工现场和生产线,工程师的工作涉及诸多层面。工程学和工程师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人人都该懂的工程学》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工程学》从工程学以外的视角出发,捕捉工程实践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广泛且包罗万象的影响,了解工程师和工程学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方面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生命的进化

    作者:[英] 大卫·爱登堡

    [英] 大卫•爱登堡(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

    杰出的博物学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被世人誉为“自然纪录片之父”。

    大卫•爱登堡多年来与BBC的自然纪录片制作团队一起,实地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生态环境,制作了许多杰出的自然纪录片,不仅将地球上变化万千的生态环境和生命世界的壮丽绚烂,生动而真实地呈现给观众,并且传达了新的认识自然的方式和标准。从《生命的进化》到《冰冻星球》,从《地球》到《蓝色星球》,他获得过许多专业奖项、荣誉和功绩,并于1985年被授予爵士称号,2005年获颁皇室功绩勋章。目前是大英博物馆和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托管人,兼任皇家鸟类保护学会副总裁、皇家自然保护学会主席。

  • how to

    作者:[美]兰道尔·门罗

    比尔·盖茨盛赞、全球畅销科普作家、What If?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用超凡脑洞告诉你,再普通的任务都有一个荒诞却符合科学原理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的答案,正是科学带来的非凡想象

    如何自拍(用天文望远镜)?如何给手机充电(用机场的扶梯)?如何寄快递(从国际空间站)?如何判断你是不是90后(用碳-14年代测定法)?如何过河(把河水煮干)……

    针对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问题,“科学怪咖”兰道尔·门罗用专业、严谨的多学科知识和大出天际的脑洞,一本正经地给出荒谬却有趣的回答,完全刷新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作者:万维钢

    本书的第一版获得了“2014中国好书”和“第十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作者万维钢擅长以“理工科思维”为导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破除了认知上的重重迷思。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延伸、修订和增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本书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 how to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精装)

    作者:[美]兰道尔·门罗

    比尔·盖茨盛赞、全球畅销科普作家、What If?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用超凡脑洞告诉你,再普通的任务都有一个荒诞却符合科学原理的解决方案。不切实际的答案,正是科学带来的非凡想象

    如何自拍(用天文望远镜)?如何给手机充电(用机场的扶梯)?如何寄快递(从国际空间站)?如何判断你是不是90后(用碳-14年代测定法)?如何过河(把河水煮干)……

    针对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问题,“科学怪咖”兰道尔·门罗用专业、严谨的多学科知识和大出天际的脑洞,一本正经地给出荒谬却有趣的回答,完全刷新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 失敬,植物先生

    作者:[意]斯特凡诺·曼库索

    植物在宇宙间扮演的角色,其实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它们出现于几亿年前,却早已指明了我们人类的未来。植物作为经过长期演化,且建构方式与动物全然不同的生物体,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和散布全身的智能,可以为许多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开创未来的路上,人类一定得向植物学习才行。这本书将带你探知植物世界,同时展望我们的未来。

    01 调转主观视角

    发现植物角色的革命性转变

    植物集坚韧性和灵活性两种优势于一身,有着卓越的适应能力,能够用“记忆”对环境做出判断,更能在极端环境中靠空气中的湿气生存,并通过拟态从食草动物眼皮底下逃过一劫,甚至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移动。它们所熟练的“绿色民主”和“操控艺术”,更显示出极其现代化的生存智慧。本书将带你重新认识植物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能力和地位,它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02 探索植物仿生学的超级运用

    同时展望人类的未来

    植物对于人类的作用绝不止于表面的应用。一直以来,植物模块化的身体结构都是建筑师的灵感来源;植物还能够操控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行为,为神经生物学打开新的研究切口;其不断生长的根须能形成精密的根系网络,从而探知周围环境的情况,这些都能应用到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中;要想不断对太空进行探索,就必须在太空中种植蔬菜;植物还可以启发我们将部分农业生产能力转移到海洋,解决土地盐渍化的问题;植物独特的组织模式,更为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03 近百张科普图片+五色印刷

    更直观地展现植物奥秘

    书中附有大量图片配合文字说明,内文采用五色印刷,让阅读过程更加直观,带你生动地了解植物的奇妙能力和惊人应用。

    书的开本为32开,装帧与《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保持一致,为少见的布面平装,是柔和的触感与轻巧体量的完美结合,同时呼应重要却不笨重的内容文字。

  • 中国食物:水果史话

    作者:史军

    编辑推荐:

    一次追寻中国水果起源的植物学探究!

    一场给美食爱好者的水果文化趣谈!

    1. 穿越时空重走中国水果进化之路!植物学博士探究中国原产水果的进化史,从植物学、历史、文化等角度,让你知道葡萄是怎样被分为了“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的;苹果和苹果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甘蔗……

    2. 踏入历史长河感知中国美食文化水果篇! 杨贵妃与千里走荔枝的“绑定”藏着哪些秘密?郑和下西洋“采宝”却为何绕过了榴梿?西方植物猎人曾经的窃果偷桃给世界水果产业带去了什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中国水果为主题的轻阅读科普书,讲述了梨、桃、荔枝、柑橘等中国本土水果如何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葡萄、石榴、苹果等外来水果如何进入中国的一系列故事,让我们可以跨越时空去了解、熟悉不为人知的水果文化历史。

    想了解“植物猎人如何窃取了我国的猕猴桃”“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回榴梿”“杨贵妃的荔枝从何而来”吗?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 逝者之书

    作者:法医秦明

    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奖得主

    法医秦明权威著作《逝者之书》

    了解最硬核的科普,最温暖的法医学

    她应酬太多,在寒冬夜里喝完酒独自回家;

    她忍受着丈夫的暴力,因为他还算没“下重手”;

    他吃了剩菜,开始腹胀、脱力,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

    在死亡降临之前,他们都没想到生命会在这里终结。

    这是一堂只有法医才敢告诉你的死亡教育课。

    28种死法,来自3000多份真实档案,这些千奇百怪的死亡事件,看上去非常猎奇,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法医,秦明以最直观的方式,提醒我们如何规避不必要的死亡,不因为自己的盲目和大意,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毕竟,不留心死亡,便看不见生活。

  • 物质是什么

    作者:[英]吉姆·巴戈特

    《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推荐:

    吉姆·巴戈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

    -

    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从行星到书本,再到我们自己的身体,莫不如此。但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下,这个问题好像又很难回答。

    先说说看上去相对 简单的质量好了,质量是什么?这似乎是个很幼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对质量这一概念有所认识,我们都能感受到地球重力作用下的重量。而质量就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总量——我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这么认为。可是,物质到底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呢?它为什么会具有质量这一属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显而易见,甚至说,它是如此复杂,所以它才一直萦绕在每一代科学家的心间。

    -

    从古希腊人所认为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到量子理论、色荷和希格斯场,吉姆·巴戈特将带我们踏上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探索物质的性质。我们将在一群伟大的科学家的陪伴下,越来越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宇宙。

  • 医学之书

    作者:[美] 克利福德·皮寇弗

    第一次眼科手术是什么时候做的?

    水蛭疗法真的有效吗?

    被冰冻的人能在未来复活吗?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冰山一角。欢迎加入科普鬼才克利福德·皮寇弗的探索历程,书中涵盖了公元前一万年至今的医学发展史上最重要、最有趣的250个里程碑。这条时间线轨迹上有各种各样的医学主题,充满了怪异的、令人费解的故事,比如史前流行的颅骨穿孔术、成为局部麻醉剂的可卡因等,还有希波克拉底誓言、生物武器、全身麻醉、面部移植、濒死体验、安慰剂效应、替代疗法等,这些令人震撼的故事背后展现了人类对医学的不懈探索。书中还介绍了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法国外科医生安布鲁瓦兹· 巴累和精神分析的先驱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在内的多位杰出医学家。

    《医学之书》按时间顺序排列,内容丰富、权威,每一个话题都配有一篇短文和惊艳的全彩插图,“注解和拓展阅读”部分列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供读者深入研究。“对我来说,”本书作者皮寇弗写道,“医学培养了一种对生物学的极限永远保持好奇的状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绝大多数可怕的人类疾病终有一日会成为历史。”

  • 新药的故事2

    作者:梁贵柏

    做首饰的铂金,癌细胞的克星?

    太平洋紫杉,治疗癌症的制胜法门?

    糖尿病药物,怎样做到“昼夜护航”?

    ……

    十种重磅大药,十个医疗里程碑,《新药的故事2》用扣人心弦的医学故事,再现人类对抗疾病的伟大战役,娓娓讲述那些转败为胜的科学奇迹、挽救无数生命的新药明星。

    日常生活 中必不可缺的药物是如何诞生的?创造一种药物,科学家要经历多少艰辛?面对未知病毒,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幻小说的笔调和自然探险般的叙事,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梁贵柏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科学前沿,一窥全球健康事业内部运作。

  •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

    作者:王元卓 / 陆源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一书挑选了《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火星救援》3部孩子们喜欢的经典科幻电影,并收集了孩子们观影过程中最感兴趣的问题,如:什么是黑洞?火星上怎样种土豆?通过手绘图解的形式进行讲解,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意识,激发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2019年春节期间,作者王元卓携家人一同去电影院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观影之后作者的两位小女儿仍意犹未尽地讨论情节,但是一些较为深奥的天文、物理知识对小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理解,于是作者用手绘图的形式给女儿讲述了电影中涉及的科学知识。

    作者最初的6副不经意而成的手绘图随后被朋友发到了网上,意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不仅上了微博热搜,先后被100余家媒体发布,相关新闻报导约22万篇,更引发数万人参与热议,微博总阅读量超过1.5亿人次,微信公众号文章3千余篇,多篇阅读量超过10万。手绘图甚至被境外媒体翻译成英文进行了报道,10多家电视台进行报道和专访。作者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手绘《流浪地球》知识讲解图的硬核科学家奶爸”。

    突如其来的关注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触动,随后作者在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三十多位小朋友组成的科学助手团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调研,选出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幻电影以及电影中最关心的10个问题。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天马行空的思考,更加坚定了作者把科普进行下去的决心,《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一书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