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

  • 幽冥色彩

    作者:董新林

    本书截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断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墓葬壁饰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勾勒出墓葬壁饰的发展脉络等内容。
  • 唐十八陵

    作者:陈安利

    《唐十八陵》内容简介:“因山为陵”的唐代陵墓,埋藏了唐代的19位皇帝和二百多位皇亲贵族以及勋臣。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的乾县、礼泉、泾阳等6个县境内,东西相距150公里,以唐长安为基点,形成一个102度的扇面,蔚为壮观,堪称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迹。 《唐十八陵》作者历史性地考察了唐代18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对陵寝制度的形成过程和陵址陵名的选择与界定,以及与陵寝制度相关的礼俗制作和人物事迹都作了专题研究和综述。是迄今为止,对唐陵史迹考证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著。
  • 千古学案

    作者:岳南

    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几千年沧桑巨变而未曾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但是,在传世文献上,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自司马迁以来,无数鸿儒贤哲试图理清远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确切纪年,但始终未能如愿,遂成为一庄千古学术悬案。 1996年,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学术盛事之一、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二百多名专家,经过五年的联合攻关,终于拨开了历史的迷雾,千古学术悬案得以冰释。 本书作者随“工程”追踪、采访四年余,以纪实、生动的文笔,精彩地描述了“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全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为广大读者对中华远古文明的认知,提供了全新的多角度的观察、思考空间,是一部难得的力作。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作者:朱存明

    者:朱存明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简介:本书选取汉画像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运用图像志和图像学的方法,深入了剖析了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作者收集的资料丰富翔实,选取资料具有代表性;熟悉学术前沿的问题,能着力于历史、文化的和符号的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 全景玛雅

    作者:[美]西尔瓦纳斯.G.莫莱/著

    作者序 有奇迹可循的玛雅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事实上,从公元4世纪早期开始,古代玛雅人就已经开始在纪念碑上雕刻原始符号了。 用这种方式,玛雅人记录了自己1200年的历史(公无320-1541年)。尽管只有很少的可以破译的原始符号存留下来,但,雕刻在石碑上的玛雅象形文字还是为我们提供了精确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从这里获取的材料比在北美任何其它地方获取的材料都准确很多。 贯穿西班牙征服时期(1550-1650年),无数的土著或西班牙作家为我们记录了发生在玛雅的故事。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教玛雅人用西班牙字符来记录玛雅语言。传教士的初衷是用这种方法来方便传教,但与此同时,玛雅人也应用这种方法,简要地记录下了自己的历史。这种简要的记录也可能是玛雅幸存的象形文字的直接翻译。 除了上文提到的在玛雅本土发现的历史文献外,一些圣方济会的传教士也留下了不少关于玛雅的记录,那些记录大多是发生在16世纪中期的故事。这些记录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迪戈·德·兰达主教叙事体实录。兰达是尤卡坦地区的第二任总督。他的《尤卡坦风物志》写于1566年。在本书的编著中大量引用了该书的史实。兰达的著作是在玛雅考古学界无可争议的权威之作。 在此后的200年里(1650-1840年)玛雅考古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从1839年到1841年,约翰·洛德·斯蒂芬斯和费莱德里克·凯瑟伍德两次游历了玛雅地区。斯蒂芬斯是一位美国旅行家、大使和考古爱好者。两次游历之后,他把自己对玛雅的印象写成了两部著作:《游中关注、恰帕斯和尤卡坦纪闻》(1841年出版)和《尤卡坦纪闻》(出版于1843年)。凯瑟伍德是一位英国艺术家。他为斯蒂芬斯的两部杰作画了精美的插图。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两部书仍然是玛雅考古学界最“漂亮”的图书。 斯蒂芬斯的著作的贡献在于把伟大的玛雅城市文明带入了外部世界,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斯蒂芬斯的两部著作问世以前,除了尤卡坦和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没人知道这些城市的存在。但是,自从这两部著作问世以来,关于玛雅的知识就传遍太平洋两岸。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美洲本土自生自长的高度文明。斯蒂芬斯的著作同时也开始了现代玛雅考古学研究的先河。 从斯蒂芬斯时代开始,若干学术团体或学者个有开始致力于拼凑玛雅神秘拼图。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对所有研究成果一一论述。但是有三个方面,我们不得不提:(1)英国考古学家阿尔弗雷德·P·莫斯莱先生在玛雅地区潜心研究15年(1881-1894年),最终出版了《中美洲生物研究》。这是第一部关于玛雅文明的科学出版物。(2)哈佛大学的考古与人类文化学博物馆在1888年到1915年之间向玛雅地区派出了若干探险队。每支探险队都由业内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专家带领。(3)华盛顿的卡耐基协会曾经在玛雅地区作了30年周密研究。每年都有25支以上受过良好训练的探险队奔赴玛雅各地。同时,各种新发现-考古学、人类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医药学、流行病学-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从上文不难看出,各类专家都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研究玛雅现象,这些研究综合融汇,最终形成了现代的玛雅研究格局。在这里,我特别要向华盛顿卡耐基历史协会分会的同仁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他们经常在精疲力尽,乃至有生命危险的条件下潜心研究玛雅问题。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这本书就不可能顺利出版。 本书涉及的玛雅问题包括: 1、玛雅人居住情况的描述,玛雅民族的分支,玛雅人的身体及心理特征…… 2、玛雅历史-玛雅文明的起源、发展、第一次全盛,第一次衰败…… 3、古代及现代玛雅的风俗礼仪-农业耕作、政府、社会组织、平民生活、宗教、神灵、象形文字、算术、天文、大事纪年、城市、建筑、雕塑、模型、陶器、丝织品、草席、画、珠宝艺术、马赛克、羽毛和金属制品、打火石…… 4、对玛雅文明的评价,及其与其他玛雅文明的比较。 最后,如果我们能真正抓到了玛雅历史的精髓和核心的话,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意识到: 玛雅农业是世界上最值得研究的农业之一。换言之,玛雅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其农业基础之上的,一切都随农业的转移而转移。没有什么比玉米和印第安稻谷在玛雅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影响更大了,它们的影响流传至今。
  • 荒原古堡・ 西藏古格王国故城探察记

    作者:张建林

    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西藏历史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群雄割据时期。吐蕃王室的嫡系后裔吉德尼玛衮落难逃往地处偏远的阿里地区,在那里被拥戴为王。后来他将3个儿子分封3处,成为3个小王国。其中幼子德祖衮占据古象雄旧地,创建了古格王国。经过数百年的苦心经营,占格王国弘传佛教、发展经济、抵御外侵,一度成为中世纪西藏西部三王国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1630年,由于西方传教士的进入而引发的动乱和战争最终使王国彻底毁灭,王国都城也沦为废墟,古格王国从此在西藏的历史舞台上消声匿迹。 多年来,古格王国充满戏剧性色彩的历史一直被历史学家和西藏学专家所关注。但由于藏文历史文献中有关古格王国的记载十分简略,仅仅是前段古格王统世系和一些与当时佛教发展有直接关联的人物和事件,人们难以从中进一步了解古格王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曾数次前往阿里地区,历尽艰辛,深入考察了古格都城遗址和古格王国时期的其它城堡、村寨、寺院遗址,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大大增进了人们对古格王国历史面貌的了解。 笔者以亲身参加考察的经历和数年研究的体会,试图以较为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描述阿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古格王国传奇般的历史、雄伟的古格故城和其它古格王国时期遗址的概况,并详细介绍古格王国时期佛都发展的曲折过程、文化艺术,特别是佛教艺术上形成的流派风格,古格与周邻地区、民族的交往与战争,古格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使读者能够从中对古格王国和古格王国遗留至今的遗迹、遗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从紫禁城到楼兰

    作者:斯文·赫定

    《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也是被后人誉为“西域探险之父”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撰写的一部有关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中国西部考察的纪实探险游记。 曾发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这次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活动,不论在新疆探险史上还是在中外合作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联合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中国学者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的探险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学科的大型科学考察。 1926年的冬天,斯文·赫定来到中国,他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过近六个月的谈判,斯文·赫定和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了如下协议:本次考察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旭生)和斯文·赫定分别担任双方团长,团员有中方人员10人,欧洲人员17人(瑞典5人,丹麦1人,德国11人)。考察内容包括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9日,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开始长达7年的考察活动。实地考察一直持续至1933年。 在《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这部探险游记中,斯文·赫定以通俗生动的笔法记录了1927年—1933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整个考察探险过程,记录了考察路途中许多有趣和罕见的人文、民俗、地理等景观,以及考察队一路上遭遇和发生的一系列或有趣或悲伤的事件,给读者栩栩如生描画出了探险考察队的一路所见所闻和所感,呈献给读者许多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逸闻趣事。 《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文笔生动活泼,记事精彩,融通俗性、趣味性、猎奇性于一体。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本具有较高可读性的探险游记译作。
  • 美索不达米亚考古

    作者:(英)劳埃德

    美索不达米亚,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近东文明的摇篮。本书作者在近东近40年的考古生涯中,发掘了一系列重要遗址。书中着重介绍了这一地区的考古阶段、重要遗址及建筑、宗教、墓葬和遗迹、文物等。
  • 宣和博古图

    作者:

    《宣和博古图: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现与考证》共三十卷,分二十类器物。书中器物形模、铭文、字画三者皆具,均为古籍原貌。“饕餮纹”这一称谓,在此书更是首次出现。《宣和博古图: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现与考证》独特的器物描述法、临摹绘图、铭文拓本“三位一体”的编纂体例,在青铜器图录中均为首创,后世众多同类著述皆以此书为摹本效仿。《宣和博古图: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现与考证》在中国青铜器图像著录史上有开创之功、楷模之效。 《宣和博古图:近千件御藏古器的再现与考证》为官方组织编纂,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金石学著作,而此版本是唯一的白话译本,更是广大文物研究者以及收藏爱好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 丹丹乌里克遗址

    作者: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

    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ISBN:9787501028641,作者: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 编
  • 实证上海史

    作者:陈杰

    《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内容翔实,以贴近大众的写作方式和流畅的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上海考古的一系列重要发现,让大家知晓主要用考古材料所反映的上海历史。在2010年精彩、难忘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这部基本以考古普及为取向的著作,可以向世人展示悠久历史渊源的上海、深厚文化底蕴的上海。
  •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甲骨学

    作者:邹芙都,樊森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甲骨学》将视角集中于甲骨学草创期(1899-1928)和发展初期(1928-1939)活跃于中华大地的西方传教士身上,研究其甲骨购藏、流布、保存、著录等甲骨学活动及代表著作、学术观点、主要贡献与深远影响等,进而勾勒其甲骨学活动轨迹。同时,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相关学科与海内外甲骨学研究等维度,审视西方传教士在甲骨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与影响,进而考察其在中国甲骨学这一世界性显学构建中的历史地位。通过研究,即可为学界提供一幅体现甲骨学早期历史面貌的画卷及一种观察中国甲骨学国际化进程的视角,又可为进一步推进甲骨学这一国际性显学的中外学术交流与纵深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 敦煌学概论

    作者:姜亮夫

    《大家小书•敦煌学概论》讲述了: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新面世,石破天惊,举世瞩目。随即,因藏经洞大量珍贵古代写本流失海外,一门代表“世界学术新潮流”的敦煌学迅速形成,而迎立潮头的国内学者却寥若晨星;至于远赴欧洲寻访敦煌写卷的仅数人而已,之中就有姜亮夫先生。姜老晚年,曾几次同我谈起他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抄写敦煌卷子的情景,大约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含辛茹苦,废寝忘食。他是自费去的,在巴黎这个“世界艺术之都”里,自甘寂寞,远离尘嚣,舍弃一切消闲,伏案埋首于故纸堆中,不仅要节衣缩食,费神伤目,而且放弃了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90年代初,姜老的视力已经衰减到只能勉强辨认眼前的指影,但每当他对我讲起在欧洲的辛劳,便双目炯然有光,流露出无悔无怨的刚毅神色。
  • 楚帛书研究(十一种)

    作者:李零

    本书结集了学者李零多年来研究楚帛书的十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包括其学术代表作《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修订版和该文补正,以及其赴美亲验楚帛书写的《楚帛书目验记》、《楚帛书与式图》、《楚帛书的再认识》和相关论文《中国古代的墓主画像》,其中《楚帛书与式图》、《楚帛书的再认识》同时附有论文的英文稿。这些论文各具特色和代表性,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信息和照片资料,本书对国内简帛学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收录的论文,其主要发表年代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对李零在楚帛书研究方面的一次学术总结。
  • 盧芹齋傳

    作者:罗拉 (Géraldine Lenain

    卢芹斋(C .T. Loo, 1880-1957)有史以来第一本生平传记 二十世纪初,浙江人卢芹斋旅居欧美,以其深厚的中华文物鑑赏知识和商业才能,启蒙性地把欧美收藏家们的眼光从中国装饰瓷器引向了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国墓葬艺术和佛教艺术;使得西方人学会了欣赏中华文物中的青铜器、古玉器、古陶器、唐三彩,佛教造像等等;从此也开拓了世界范围的中华文物流通市场。时至今朝,也留下了中华文物的流通、回归与保护的话题。 ——曹兴诚(当代着名文物收藏家、本书序作者) 罗拉女士的力作《卢芹斋传》填补了中国文物在世界范围内辗转播迁的一个文史空白,其学术性和可读性都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文博或收藏类读物。 ——宋路霞(近代家族史专家、本书跋作者) 罗拉因无意间经手卢芹斋法国五十年生活的整批私人文件而一头栽入这位曾经在亚洲古董界叱诧风云、但为人神秘的古董商的私密世界。她耗费近七年时间,紧紧追随卢芹斋的行迹,在法国、美国和中国三地进行研究和访谈,凭着如警探侦查办桉的精神,对所有蛛丝马迹一一抽丝剥茧,小心求证,客观地叙述了卢芹斋极其複杂、充满矛盾的一生。 ——《CANS艺术新闻》2013年7月号
  •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作者:刘庆柱

    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下编。上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发现,按照历史编年顺序,分成“早期中国”(包括“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的都城考古发现;下编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按照古代都城相关考古学内容,分成古代都城考古史,古代都城与古代社会形态,古代都城与古代文明的形成,古代都城城墙、城门、礼制建筑、苑囿、武库与市场及工商业等相关专题,以及古代都城中的个案研究。
  • 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

    作者:杨泓

    《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一书为杨泓先生向非考古专业的外国研究生讲授汉唐考古学课程的讲义。作者没有按传统的考古学遗存类别和分期分区的传统来讲授,而是从汉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展开,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叙述,可以说是从“大”到“小”,从“国”到“家”。《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分为“汉代社会生活和埋葬制度”“三国两晋社会生活、埋葬制度和绘画”“南北朝社会生活”“南朝陵墓石刻和画像砖、拼镶砖画”“北朝墓室壁画”“汉魏南北朝佛教遗迹”“唐代社会生活和埋葬制度”和“从西域来华人士墓葬概况”等专题。
  • 古礼足征

    作者:高崇文

    《古礼足征(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 究)》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古代礼制进行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礼制文明篇,研究了中国古 代礼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探讨了古礼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第二部分都城礼制篇,探讨聚落的形成、都市的形成、由聚落 到都市发展的社会转化、中国古代都城礼制文明的形 成过程。第三部分丧葬礼制篇,将考古材料与文献材 料相结合,研究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丧葬礼制及其演变,复原了古代丧葬礼仪中早已失而不传的内容。第四部分青铜礼器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两周时期青铜壶、东周时期晋和楚国青铜器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第五部分江汉地区古文化与楚文化研究篇,主要探讨了楚文化起源和发展,楚文化的特征及楚都屡迁地望等问题。
  • 西域史地考古论集

    作者:黄文弼

    本书以《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和《西北史地论丛》两部名著为底本,从黄文弼先生的全部历史研究和考古著作中选择最重要的论述部分,摒除图版、说明以及一些次要繁琐的部分,编选而成。作者在进行历史论述时往往包含着他所亲身考察的地理、考古内容,而在他的考古著作中又往往包含着他的历史、地理研究心得。本书将史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通为一,以体现作者研究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