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

  • 商周金文

    作者:陈絜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介绍了20世纪商周金文的发现与研究概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文字翔实,并配有彩图8幅、插图35幅,是相关领域的必备工具书。
  • 西南天地間

    作者:霍巍

    本書闡述了中國西南文化的歷史進程,霍巍教授以講課的口語,就近取譬的生動表達方式,對西南地域文化的發展、與中原文明的互動,及其在中外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提供了豐富的考古新材料,並結合歷史文獻,闡明西南文化的多彩多姿原來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是結合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典範。
  • 西周青铜重器铭文集释

    作者:周宝宏

    本书收录了《宜侯矢簋铭文集释》、《大盂鼎铭文集释》、《小盂鼎铭文集释》三篇,是西周康王时代最重要的三篇铭文资料的汇释,分“说明”、“释文”、“集释”、“参考文献”四部分。“说明”中资料比较丰富,不是简单的介绍,而是引用诸家原文分类编排,分发现、流传、内容、价值、断代等等。
  • 东周与秦代文明

    作者:李学勤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迄今出土的东周与秦代各诸侯国的文物考古材料及有关历史问题;第二部分,研究当时的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丝织品及制造技术,货币、玺印、简牍、帛书、帛画、文字等。
  •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作者: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主要内容: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代史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最大的乃是学术史的研究。传统的观点以为考古学发现的仅是物质的文化,而我以为最[物质]的考古学同最[精神]的学术史是相沟通的。
  • 商周甲骨文

    作者:王宇信,徐义华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商周甲骨文的重要发现和甲骨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时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作出展望。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29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 殷墟青铜器研究

    作者:李济

    对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的研究,李济先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收入本书的六篇报告,即是作者依据殷墟青铜器在地下的原在情形与所在地层及其他地层的相对位置,与同时同一地层或墓葬出土的其他器物的关系,以及这些青铜器物的质料、作法、形制、文饰等田野考古记录和层位学、类型学等考古理论及化学分析、金相测定等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研究。李济先生的研究,彻底划清了现代考古学理论指导下的古器物学研究与传统古器物学研究的界限,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地下证据。可以说,他的研究,不仅对我国现代考古学具有奠基意义,而且为我国殷商文化的研究开了先河。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精深,从严谨的论证中可以体会到一代考古学大师在学术研究领域深厚的专业学养、睿智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 宣化辽墓

    作者:李清泉

    《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以宣化张氏家族壁画墓群为中心,讨论契丹统治下汉人墓葬艺术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以期从中了解一些当时常见墓葬装饰内容的功能与意义,解释有关丧葬艺术题材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以及这些艺术形式所赖以产生或演化的特定社会历史根源。同时,也期望能通过这项个案研究,窥察到辽代世俗美术与中原汉族地区世俗美术之间互动、交融历史过程中的某些片断,探寻到唐代以迄于辽宋时期丧葬礼仪美术的若干变动。
  • 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

    作者:陈淳

    《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就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考古学、历史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方法沿革、理论进展,详细介绍了从西方早期思潮,经摩尔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进化理论,到新进化论,再到后现代思潮的发展历程,评述了自发论、水源论、战争论、贸易论等早期国家起源的主要理论,并对社会复杂化问题、酋邦问题、五大文明古国考古学考察的最新进展等作了重点阐述。尤其是《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结合中国良渚文化去向研究,对国际上早期文明崩溃问题研究进行了精彩评述,这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文明走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解剖古埃及

    作者:(英)巴里・克姆普

    “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目的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外国考古学的主要成果。由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是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掌握中国考古学之外,有必要去认识外国的、世界的考古学。《解剖古埃及》以新的发掘证据和现在资料的重新解释为基础,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古埃及文明的综合评价。
  • 精绝春秋

    作者:王炳华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中在简单叙说尼雅与精绝相关背景资料外,介绍给大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内容是国内外考古学者步入民雅的过程。谈到了20世纪中,在尼雅废墟上曾强展开过的风风雨雨。从1901年斯坦因开始,到新疆考古所在1997年以中日合作的方式结束在尼雅的工作。梗概叙说了100年中在尼雅贵址上的考古活动。说的是考古,但并没有忽视了在考古活动后面鲜活的、形形色以的人群与社会。从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政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尼雅考古舞台前面、后面,从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的大员、北洋政府封疆大吏,到名不见经传、实际却在尼雅考古舞台上发生过影响的升斗小民,各种社会力量,不同利益驱动下的人物,都曾交集于尼雅。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介绍差不多100年来经过中外学者几代人的努力,在尼雅废墟中已经发掘出来的精绝故国的历史和文明。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对面这些问题,力求实在、准确地把它们梳理清楚,告诉给读者,以利于汲取其中有益的知识,助益于明天深入一步的工作。
  • 西部埋伏

    作者:岳南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魏晋南北朝隋陵

    作者:潘伟斌

    《魏晋南北朝隋陵》主要内容:以薄葬制为特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政权的分割,疆域的分治,朝代的频繁更替,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的大融合,对当时的陵寝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这一时期各朝代、各政权的陵寝制度显得特别混乱,但也表现出了少有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其陵寝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民族的特色。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各个政权的短命和不确定性,加之历代王朝对这些帝陵的破坏,使这一时期各个朝代的帝陵逐渐销声匿迹,成为历史的悬案。本书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结合当今考古最新成果,对这一时期各个朝代帝陵的位置、丧葬制度、陵主的生平事迹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是研究这一时期皇帝陵墓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
  • 西藏考古

    作者:(意)杜齐向红笳,图奇

    《西藏考古》内容简介:在《西藏考古》中,杜齐先生对几十年来在西藏考古以及西藏文化起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由于作者本人在20世纪40年化曾多次到西藏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和拍摄了大量的实物和遗址。因此,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得出的某些结论对我们当前从事的西藏考古、西藏文化及其起源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参考价值。
  •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约公元前21世纪初,中原出现的夏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继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夏商承替延续千年之久。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至夏商时期趋于成熟并走向繁盛,创造出独具特征的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其后数千年间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现代考古学提供的丰富材料,极大地拓展了认识夏、商文明的视野。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考古学研究,成为重建夏、商信史的主要途径。杨锡璋等编著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系统介绍了20世纪夏商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及其为探索夏、商历史,重现夏、商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重点介绍了1928年以来的殷墟发掘与研究,二里冈商文化与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师商城、安阳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遗址和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夏商时期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书中以“偃师商城之始建为夏、商王朝交替界标”说为基点,论证了夏、商文化关系和难解的夏、商文化界定问题;进而追溯了二里头文化之前的早期夏文化和先夏文化;还讨论了夏、商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作为系统论述夏商时期考古学的著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阐述了关于夏商考古研究的任务、特点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思考,展望了夏商考古学发展的前景。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精)》适合研究历史、考古、文博和美术史的专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
  • 三峡之谜

    作者:蒙和平

    本书是作者深入三峡各个考古工地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而写戊的反映考古文化和长江文明起源的力作。作者把带有神秘色彩的考古工作与对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国度的悬案的解读结合起来,从奇异的出土器物窥视三峡地区的先秦文化史,在纷纭复杂、扑朔迷离的考古现象中展示人类前行的步伐。空前规模的三峡大考古,深刻地揭示出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读者既可享受闷读的愉悦,又可增加文物考古知识。
  • 商周青铜文化

    作者:李先登

    《商周青铜文化》内容简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可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 踏勘尼雅遗址

    作者:刘蔚,汉龙工作室策划、设计、制作,刘文锁

    踏勘尼雅遗址,ISBN:9787563330799,作者:(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刘文锁,肖小勇,胡锦州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