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

  • 佛教考古

    作者:李崇峰

    本书稿以天竺佛教史迹开端,从西到东,分别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天竺、新疆、北方、南方佛教史迹中的有关佛教考古的问题,以佛教石窟寺壁画、塑像等具体考古发现,结合佛典展开研究,考察佛典和石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透视中印佛教交流,寻找中印佛教石窟中各因素的发展、演变和流传过程。作者专涉佛教考古研究领域,得益于早年的语言学习,熟练掌握英文、德文、梵文,并能阅读法文、吐火罗文等文献,能直接阅读佛教原典,查找国内外诸多有关佛教考古的文献,同时在与国内外学者直接交流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此过程中,作者多次考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寺,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不断验证自己的学术观点。他秉承季羡林先生"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的研究思路,在佛教考古这一领域潜心研究二十年,而得此作。
  •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

    作者: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

    响堂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最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其中的刻经以北响堂南区的刻经洞最为重要。此处的雕刻亦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往从未出版过这一石窟的正式考古调查报告,资料也很分散。这本调查报告由峰峰矿区文管所与芝加哥大学合作,不仅详细介绍了北响堂石窟南区的刻经、造像,也对刻经洞涉及的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附有丰富的照片图版和所有刻经、题记拓片。同时,用三维技术制作了石窟的复原图,将刻经洞流失海外的造像构件做了虚拟还原,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石窟原貌。这本报告堪称石窟寺研究方面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 佛光无尽

    作者:Charles Lang Freer

    美国早期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1854-1919年)创办了西方首家专业亚洲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汇集了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珍宝。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日记》是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部现今保存在美国国立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档案部的日记长达六十二页,近五万字,是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中篇幅最长的。由于弗利尔的这次考察是以走访历史遗址、探寻艺术宝库为目的,所以在日记中其描述和记录的重点是这些历史遗址的艺术价值,并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位于开封的宋代祐国寺塔,巩县的北宋陵墓以及龙门宾阳三洞等。这些历史旧影真实再现了龙门石窟等遗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法门寺塔地宫

    作者:韩金科

    壹 法门古寺 贰 法门古塔 一、南方——真身宝塔 二、北方——美阳重镇 三、东方——浮屠耀日 四、西方——舍利飞霞 叁 唐代的辉煌 一、高祖赐名法门寺 二、太宗敕令开示佛骨 三、高宗首次迎奉佛骨 四、武则天第二次迎奉佛骨 五、肃宗第三次迎奉佛骨 六、德宗第四次迎奉佛骨 七、宪宗第五次迎奉佛骨 八、武宗的毁寺灭法 九、懿宗第六次迎奉佛骨及僖宗礼送佛骨 十、秦王弘昌法门寺 肆 “文革”的劫难 伍 宝塔终于坍塌 陆 拆塔重建 一、等待和努力 二、西耳房的一刻 三、第一次拆塔 四、第二次拆塔 五、地宫的发现 柒 进入封闭千年的地宫(一) 一、寻找地宫之门 二、推开朱雀门 三、两块珍贵石碑 捌 进入封闭千年的地宫(二) 一、前室的发掘与清理 二、中室的发掘与清理 三、后室的发掘与清理 玖 进入封闭千年的地宫(三) 发现“秘龛” 拾 进入封闭千年的地宫(四) 最后清理的汉白玉灵帐精舍塔 拾壹 副省长的报告 拾贰 四枚佛指舍利的出世 一、佛诞日,第一枚佛指舍利现世 二、接踵现世的第二枚佛指舍利 三、真身仅存——第三枚佛指舍利横空出世 四、历史的圆融——第四枚佛指舍利现世 拾叁 大量的丝绸整理 拾肆 专家的评估与新闻发布会 拾伍 大唐宝库 一、金银器 二、秘色瓷(《衣物帐》称瓷秘色) 三、琉璃器 四、宫廷茶具 五、珠玉宝石器 六、丝绸服饰 七、法门寺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拾陆 揭秘唐密曼荼罗 一、地宫总体安奉为唐密曼荼罗 二、八重宝函——胎藏界曼荼罗 三、五重宝函——金刚界曼荼罗 四、捧真身菩萨——金胎合曼曼荼罗 五、法门寺曼荼罗的意义 拾柒 法门重辉 一、法门新纪元 二、法门寺寺院 三、法门寺博物馆 四、法门学的建立 五、走向辉煌 后 记
  • 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圖錄

    作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書係為「赫赫宗周—西周文物特展」所出版圖錄,此書依展覽規劃分為:「周王世系」、「西周的建立與發展」、「禮與生活」、「銅器風格發展」及「周人的金玉文化」等五單元,展品涵蓋陝西各地精彩窖藏和墓葬出土品,包括:銅器、玉石器、金器、卜骨、陶瓷器、蚌器等一百六十七組件周代文物,印證了歷史記載,也提供讀者認識整個顯赫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 中国道教美术史

    作者:李淞

    《中国道教美术史(第1卷)》内容简介:《中国道教美术史》以历史发展为顺序,从前道教的战国时期到清代,涵盖了道教的整个发展时期。以现存实物为主要线索,结合于历史文献。以实地调查为主要方法,除了已经发表的材料外,更加注重第一手的新材料,同时将材料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合起来,既要突出资料的完整性和新鲜性,也要强调研究的深度。全书共分三卷。第一章 前道教美术;第二章 借鉴与互动: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美术;第三章 独立与兴盛:隋唐时期的道教美术;第四章 系统的建立:五代两宋时期的道教美术;第五章 再创辉煌:元代的道教美术;第六章 融入与普及:明清时期的道教美术。 海报:
  • 历史与考古

    作者:刘兴林

    本书从历史与考古的角度,对少有人触及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古代农业的种类等。作者提出的“山地崇拜与农业起源”、“动物驯化与农业起源”、“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等问题,视角独特,引人深思。
  • 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

    作者:冯时

    《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既是对甲骨文所见商代天文历法问题的全面研究,同时也完成了对已有成果的系统总结。《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分八章,就甲骨文所涉及的商代天文观、天象观测和历法编算等问题,分门别类加以阐释。由于甲骨学与古代天文历算皆属专学,学者因对材料掌握的不同,理解的差异,致歧说迭出,仁智互见,而从者或臆以取舍,或裁制失据,信疑自持,常使真知反隐没,而谬种广流传,其是非良莠,殊难研判。因此作为一部专门研究著作,为求学术观点的客观平实,《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重在建立学术史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基本史料的深入鉴别与综合分析,于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充分研析相关研究所利用的原始史料和研究方法,周加考辨比较,澄清利弊得失,借助对史料的辨析勘核,揭橥卜辞本义,进而寻绎出不同研究应有的学术价值,最终实现去伪学而申真知的学术目的,系统建立作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体系。可以相信,这种做法不仅有益于研究思路的梳理,便于呈现学术发展的清晰脉络,而且对于建立客观的学术标准也会有所帮助。
  • 粟特人在中國

    作者:榮新江,羅豐 主編

    本书是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全书收录中外学者提交的论文48篇,内容涉及丝绸之路上发现的与粟特有关的遗址、文物、文献、碑志等相关的考古、历史以及语言学研究。是关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
  • 两周礼器制度研究

    作者:吴十洲

    礼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因相关文献古奥费解,难以研究著称。本书综合古文献、古文字与田野考古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先秦时代(主要是西周和东周)礼器制度产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并对这一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思想文化背景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证,科学地揭示出两周礼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规律。作者认为礼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通神与权力象征物,指出了礼器制度与政治、宗教、宗法三大因素的密切关系,论述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发现海昏侯

    作者:江西晨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中兴纪胜

    作者:浙江博物馆 编,王宣艳 主编

  • 新中国出土墓志

    作者: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经有十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两汉之後,东昊、束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名建业、建康。三百多年的经营,不仅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华夏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发展,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再次分裂,南京作为南唐的都城,一朝三世,以继承唐祚为己任,在乱世中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文化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的立都,南京一度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唐宋之後又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它的辉煌成就把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发展再次推向高峰。正因为龙盘虎踞的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金陵王气,南京在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南京地下埋藏文物十分丰富,南京市博物馆[一]在六十多年的考古工作中收获丰富,获取了大量的地下遗存的资料和文物。墓志是考古收获的重要部分,这些特殊的文物具有庞大的历史信息量,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又是史料的补正,是研究南京乃至中国历史发展珍贵的资料。
  • 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第一部汉至六朝时期古墓葬资料汇编,书中收录有16篇发掘报告和简报,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浙江两汉、六朝时期墓葬的分布规律、营建方式、随葬器物等时代和地域特征。这是研究浙江地区两汉、六朝时期墓葬的第一手资料。 《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可供从事历史、考古、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相关师生参考阅读。
  • 龙骨山

    作者:诺埃尔·博阿兹,乔昆

    《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内容简介:1921年,安特生等人来到周口店龙骨山搜寻早期古人类遗骸;纽约博物馆馆长也起念加入这场考古竞赛;步达生与安特生结成联盟。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卞美年等中国学者先后加入,找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我们的祖先食尸、与鬣狗共用洞穴并偷食猎物?《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将解读人类祖先的生活及其错综复杂的进化谱系。
  • 玻璃器史话

    作者:安家瑶

    《中国史话•物化历史系列:玻璃器史话》主要内容简介:玻璃是人类随着文明的诞生而发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它诞生于公元前25-前23世纪的两河流域,距今有4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的玻璃制品出现较晚,现有出土玻璃,最早的出现在春秋末战国初的墓葬中,距今也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玻璃曾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材料之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的西亚,玻璃的价值仍然和黄金相提并论,明代之前,精美的玻璃器的价值都远远高于黄金。同时玻璃自诞生起就是受欢迎的贸易品。古代的人们,特别是上层社会,像今天一样,喜欢来自外埠的新颖别致的商品,玻璃器也是他们追求的物品之一。《中国史话•物化历史系列:玻璃器史话》以近年来国内考古发现的玻璃器为线索,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是风格独特的一支。《中国史话•物化历史系列:玻璃器史话》试图从玻璃器这个侧面反映我国古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宗教观的变化和古代中国与外国文化技术的交流情况。
  • 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陈凌

    《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由陈凌著。突厥是欧亚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突厥学也一直是国际学术研究的重点。但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和历史两方面,考古学研究则十分薄弱。《突厥汗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从欧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出发,从四个方面尝试对突厥考古学材料进行梳理:首先,文中将突厥墓葬分为贵族陵园和普通墓葬两类,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讨论了其与中原、西域及波斯的关系。其次,本文结合新出土资料以及突厥石人形象,对突厥金银器皿进行整理,并区分出突厥民族、波斯一粟特、中原和罗马等四种不同的风格因素。再次,本文还以新发现的两件具有特殊礼制意义的重要文物金冠与银鹿为中心,讨论其流变过程及信仰的情况。最后,本文研究了突厥的骑兵装备,包括突厥刀具、马镳、马镫。
  • 中國古文字學導論

    作者:【美】夏含夷主編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部夏含夷教授主编的《中国古文字学导论》的特殊价值: 首先是通过这部书可以了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文字的现状。书中叙述了很多中国学术界的成果,但也着重谈到外国同行的研究,有些是国内不容易接触到的。我们还可以从书后参考文献中得到西方、日本及我国港台地区有关论作的信息。 其次是认识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文字材料的观点和方法。例如书的导言强调,与传统的史籍记载不同,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更多地反映古代中国人们的日常状况和流行信仰,使大家看到当时生活是怎样丰富多彩。在这一类问题上,西方学者的工作很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书中主张对古文字材料进行全面的研究。如吉德炜在谈甲骨文时便说,任何卜辞都不能孤立地研究,必须从文字、占卜、语言、文化等角度去全面考察。现代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必须时刻牢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商代人占卜时认为他们自己是在做什么? 国内读者还可以由《中国古文字学导论》得到一种益处,就是如何翻译中国古文字学特有的名词。
  •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

    作者:文榕生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整理了我国部分历史文献中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分布的记录,并遵照现代动物地理学分类原理,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主要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是文榕生先生继其《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付梓后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我国历史文献中富含大量宝贵的野生动物生存和生活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隐藏在海量文献里,且多错讹。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动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摘录、考订、鉴别、梳理历史时期我国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研工程。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载,我国现存于国内外的各种地方志8264种。文先生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条件下,几乎是尽一人之力检索、翻阅了其中470余种方志,并经科学校勘、辨伪和考证,整理了这些方志中记载的1200余种野生动物,如原生、刺胞、线形、环节、星虫、蜢虫、软体、节肢(甲壳、肢口、唇足、倍足、蛛形)、腕足、昆虫、棘皮、头索、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门(纲)的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秦汉以降我国主要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大部分被细化至地(市)级行政区,少部分甚至被细化至县级。 文榕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在较系统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尤其是古方志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原文献摘编的形式,对古文献中记载的野生动物资料深入发掘,认真进行鉴别、确认与梳理,较全面、系统与客观地反映古人对野生动物的分类、命名以及形态特征描述、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等相关信息的记载。一方面,以现代动物分类系统为基础,对古文献中所记载并已鉴定出的动物,涉及原生、刺胞、线形、环节、星虫、蜢虫、软体、节肢(甲壳、肢口、唇足、倍足、蛛形)、腕足、昆虫、棘皮、头索、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门(纲)的物种进行归类。另一方面,按照历史动物地理学原理,系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地的野生动物分布状况,既涉及各省级行政区,还涉及大部分地(市)级行政区,甚至一些县级行政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状况。不仅可以应用于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自然环境的变迁、动物疫情流行和自然疫源地等研究,而且可为当前世界面临的动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动物物种与分布的演变历史资料,为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探讨其因果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不仅适合动物、地理、历史地理、环境、气候、植物、林业、生态、自然史等专业人士阅读,或进行更深入研究,而且可供历史、人口、社会、经济等多种专业师生和有关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此外,对动物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员,本书也具有某种科普作用。
  • 中国古代文明

    作者:安东尼奥·阿马萨里

    《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修订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