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革命

  • 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没有皱纹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任何一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任何一个真正寻求被压迫民族解放的人,都无法回避“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 这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逄先知主持编写,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同志建国前的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他所参加会议的大量记录;同时,参考了同毛泽东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访问记录、回忆录和当时的报刊资料,是根据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比较翔实的信史。 本书重点介绍了毛泽东由出生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经历。从一个师范生到共产主义者,从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到确立在党的领导地位,一代伟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者:托克维尔

    编辑推荐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著,钟书峰译)看点: ①首次法语全译本 ——法语直接完整翻译,比旧译多出4万多字;不是英文转译,更非胡乱改写编撰,最大程度还原作者本意。 ②钟书峰:新一代翻译人中的佼佼者 ——法学博士与法律工作者专业背景,成功新译《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的新生代翻译家,译笔极为顺畅,学术界翻译界大为赞誉。《旧制度与大革命》半年磨一书,再次挑战旧译本。 ③插图精装版 ——配有约60幅左右的插图,装帧精美素雅,充分展现大历史场景,值得收藏。 ④多种附表,增值阅读 ——特别附有法国大革命年表、法国历史年表、托克维尔年表等,让读者更深刻理解本书。 ⑤王岐山公开推荐,高层风行、政商学媒全国热读 ——折射中国现状、预示中国未来的神秘奇书。 改革,到底是消除革命,还是引爆革命? 繁荣开明,反而加速大革命的到来? 内容推荐 ■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托克维尔所著《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述。这不是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而是一部研究大革命背后政治制度变化与影响的著作。 通过深入研究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文献、档案和事件,托克维尔开创性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在旧制度最繁荣、最开明的时期,革命却加速发生;大革命为什么在压迫最轻的地方首先爆发;为什么革命者要愤怒地摧毁一切现行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和言论自由,是否导致人民对政府百般苛求;为了实现酷爱的平等,人们为何宁愿不要自由,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托克维尔在普遍意义上,厘清了民主、专制、自由、平等这四个重要政治概念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法国大革命时期虽然不同,但托克维尔揭示的道理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借鉴。
  • 国家与社会革命

    作者:(美)西达·斯考切波

    在本书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国家结构、国际力量和阶级关系这三种要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社会革命转型的起源与成就。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到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社会革命虽然很少发生,但却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国家与社会革命》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框架,以分析这种革命的原因、冲突和后果。而且、该书对三个主要的案例进行了深入而严肃的比较历史分析,这三个案例是:从1787年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革命、从1917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革命和从1911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革命。作者认为,现有的革命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革命的实际历史模式。因此,作者力促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她主张进行结构性论而非意志论的分析,强调跨国性世界——历史背景对国内政治冲突的重要作用。首先,她坚持认为,国家应该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强制组织、在阶级控制和阶级利益面前具有潜在的自主性,因此,在解释社会革命时,必须把国家置于核心地位。为了解释法国、俄国、和中国旧制度的导向革命性政治危机的内在矛盾,斯考切波主要集中考察了国家在两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一方面是国家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与国际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国家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与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在解释革命的后果时,她着重关注的是,在阶级冲突和反革命军事威胁的背景下,革命领导集团建立新国家组织的方式。在革命政权得以巩固之后,她强调的是国家权力被用来改造社会的方式。在社会革命转型的模式方面,法国、俄国和中国被当成是基本类似的案例。对那些把法国革命当成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是把俄国革命基本上看成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家而言,作者的这种观点必然会引出激烈的争论。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第一节 结构性视角 第二节 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第三节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第四节 比较历史方法 第五节 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第一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机中的旧制度国家 第一节 旧制度法国:波旁绝对主义的矛盾 第二节 清帝国:从天朝帝国到帝制垮台 第三节 帝制俄国:一个落后的大国 第四节 作为反例的日本与普鲁士 第三章 农村结构与农民起义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期间农民反抗领主的斗争 第二节 村社革命:俄国农民的激进主义 第三节 两个反例:没有农民造的英国和德国革命 第四节 中国农的软弱与士绅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国、俄国和中国社会革命的后果 第四章 变革的内容与路径:聚焦国家建设 第一节 政治领导集团 第二节 革命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章 法国“现代国家大厦”的诞生 第一节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1789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战争、雅各宾派与拿破仑 第四节 新制度 第六章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出现 第一节 1917年社会革命危机的影响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为掌权而斗争 第三节 斯大林主义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节 新制度 第七章 中国大众动员型政党国家的兴起 第一节 1911年之后的社会革命形势 第二节 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党的盛衰 第三节 共产党与农民 第四节 新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书表格与图形 表格 地图
  • 一六四零年英国革命史

    作者:[法]基佐

    《一六四零年英国革命史》内容简介:作者着手撰写此书于英国革命发生一个多世纪之后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有条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因此《1640年英国革命史》内容相当丰富,叙事相当详细生动,当年英国革命烈烈轰轰的情景跃然纸上,读来颇饶兴味。基佐是亲身经历过法国革命的法国人,他写作此书时十分注意将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作对照,特别是他所写的“第一版前言”,简直可以说是一篇关于英法两国革命关系及其对比的长篇论文,内中不乏值得一读的观点。
  • 不合时宜的思想

    作者:高尔基

    本集中收入了我国读者以前未曾读过的高尔基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发表在俄罗斯也只是最近几年的。这些作品有政论文《两种灵魂》、《不合时宜的思想》(节选),给列宁、罗曼·罗兰、丘科夫斯基、亚戈达、斯大林等人的信。两种灵魂》集中反映了1905年革命后高尔基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长达十年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一篇具有真知灼见,但也不无偏激的东西方文化比较论文。《不合时宜的思想》在前苏联曾被禁读达70年之久,直到1988年才重新出版。在这部写于十 月革命前后的著作中,一直向往革命、呼唤革命的高尔基冷静地分析了与革命大潮相伴的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过程,尖锐地批评了暂时的革命者(真正的假革命)破坏法制、滥用暴力、摧残、 文化的罪行,热烈地呼吁发展生产、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和知识分子、弘扬人道主义、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革命军

    作者:[清] 邹容 著,冯小琴 评注

  •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作者:毛泽东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进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 中國革命的悲劇

    作者:伊羅生(Harold Issacs)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国共合作」、「大革命」、「蒋介石背叛革命」、「清党」、「南京国民政府」……这些词语和有关的历史概略,稍有一点中国现代史知识的人都一定熟知。 伊罗生所著的这部《中国革命的悲剧》是第一部有系统地揭露这段历史真相的书。这书的英文原本出版于1938年,后来经过不止一次修改,至今仍被世界学术界认为是一部「经典」著作。 读者可以从著者1971年为中文版所写的序言看到:这个中文译本是根据未经删改的原本,而英文原本根本流传很少。所以,这个中译本有它特殊的价值。 刘海生的这个中文译本最初是1950年在香港出版的。
  •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作者:朱鸿召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的角度,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探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革命精神。作者用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在查阅大量文献档案资料,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深入延安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展开对延安历史生活的研究。题材新颖,资料丰富,文情并茂,既是大众话题,又是学术研究,堪称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翘楚之作。
  • “革命”的现代性

    作者:陈建华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收入了作者的十多篇关于现代中国“革命”意识形态形成史的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内容丰富,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了上述问题,具有观点新颖,逻辑严密的特性。从而使读者能对从晚清到现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革命”意识形态的形成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革命心理学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通过阅读《革命心理学》,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大革命何以锻造了法兰西内战式风格的政治文化。
  • 欧阳海之歌

    作者:金敬迈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为了较完整的展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的源流和那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面貌,我们特编辑出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 一、从书以我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选拔本”和九十年代出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集纳更多的优秀作品。 二、丛书作品出版时间,大致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之间,个别多卷本作品的出版过程较长,超出了这一时段。 三、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作品曾有多种修订本,此次出版,选其较优版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
  •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进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第一,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书信和电报(这些在毛泽东同志著作中占很大的部分)。 第二,有些曾经流行的著作,例如《农村调查》,遵照著者的意见,没有编入;又如《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也遵照著者的意见,只编进了其中的第一章(即《关于过去工作的基本总结》)。 第三,选集中作了一些注释。其中一部分是属于题解的,附在各篇第一页的下面;其他部分,有属于政治性质的,有属于技术性质的,都附在文章的末尾。 第四,本选集有两种装订的本子。一种是各时期的著作合订的一卷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四卷本的第一卷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 猛回头·警世钟

    作者:[清] 陈天华 著,朱钟颐 评注

  • 伟大的道路

    作者:[美]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自从它在1955年以日文译本 初版问世以来,全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德、俄、法、西班牙、孟加拉、丹麦、意大利等八个语种的译本,在各国进步人士中产生了远的影响。
  • 不合时宜的思想

    作者:[苏]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

    不合时宜的思想》表现了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大胆、复杂、深邃、隐秘的思想。没有了这些,我们所看到的只能是一个被阉割了的、被片面化的高尔基。
  • 陈独秀著作选编

    作者:陈独秀 著,任建树 编

    《陈独秀著作选编》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全书作六卷:第1卷(1897-1918),第2卷 (1919-1922),第3卷 (1923-1925),第4卷(1926-1931),第5卷(1932-1942),第6卷为音韵学文字学卷。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包括六卷280万字,所选文章均依据权威资料和《新青年》、《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权威和准确性。
  •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电影伴读中国文学文库。 罗广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中学时即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被捕,先后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解放后任职于共青团重庆市委。“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曾编辑重庆集中营死难者诗集《囚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著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并出版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捷]尤利乌斯·伏契克

    作品的手稿共167页,稿纸规格不一,文字篇幅各异,它们是在沦陷时期由庞克拉茨监狱的看守们秘密带出来的。此次出版的《报告》首次完全按照作者的一张张便条式的手稿原样进行排版,恢复或补充了在以往版本中被删改的文字或段落。新更正或补充的部分均用黑体字来标明。
    《报告》第十版以前的版本中均缺手稿的第91页,直到后来才找到了这一页。
    此次出版的策划者们有意保留作者写作的那个时代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