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革命

  • 革命烈士诗抄

    作者:萧三 编

    《革命烈士诗抄》内容简介:这些烈士们的珍贵遗诗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满腔赤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粉身碎骨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新中国的创造者、奠基人——为了我们今天的事业,在我们的前头光荣地牺牲了。作为后死者的我们,则更任重道远。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战斗成果,并且应该加以发扬光大,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亿万人民群众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则要把她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 我们学习这种诗与人的“革命回忆录”,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建立革命人生观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大有益处的。
  • 狱中书简

    作者:(德)罗莎·卢森堡

    《狱中书简》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集结。这不是偷偷地传送出来的,而是必须经过敌人检查的信,因而,它不能够谈一些可能被敌人认为是违碍的事情和问题,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如同一滴海水也还是会反映阳光一样。 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正像许多革命者一样,只有在监狱中,她才有较多的空闲,又被限制着不能谈别的事;而她写信的对象又是她的挚友,她才会这样随便地漫谈。这样,我们就窥见了作为一个战士的她的心灵的另一面。这《狱中书简》对我们是珍贵的,使我们对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读着这些信札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作者的人格和心灵所感动。
  • 解读延安

    作者:李洁非,杨劼

    《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内容简述的是延安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延安时代对20世纪中国文化,其重要性都超乎想象。“延安”就像一粒纽扣——系上它,20世纪的历史和文化便“旧貌换新颜”;同样,只有解开它,才能看见历史和文化的内部发生了什么。
  • 革命与情爱

    作者:刘剑梅

    “五四”运动之后,革命逐渐走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从而引发了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议题的讨论,诸如个人在动荡的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政治与性别认同之间不断移动的边界等问题。“革命加恋爱”的主题是对动荡和剧变社会的文学反映,最早呈现在1920年代末。在对这个流行却比较不受人重视的文学公式的研究中,本书作者所讨论的革命与恋爱的主题重述是变化着的文化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文学实践,而这一实践又是由社会和历史所决定的。 《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将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写作公式“革命加恋爱”作为文学政治的一个案例来研究。它在革命文学早期被左翼作家喜爱,直到1970年代还影响着主流的中国文学。通过对这一主题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作者揭示了革命话语的变化是如何促成了文学对性别角色和权力关系的难以预料的再现,而女人的身体又是如何凸现了政治表现与性别角色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革命加恋爱”这个题目看来平常,里面其实大有文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云变幻,前卫作者或热衷民族改造 ,或追求主体解放,总结起来,正不脱“革命”、“恋爱”两大目标。以后五十年中国所经历的种种激情狂热,基本源出于此。时移事往,刘剑梅成长的岁月却是个告别革命、放逐诸神的年代。进入九十年代,在美国,她重新检视“革命加恋爱”的谱系,反思其中所透露的中国现代特征;写的虽然是文学,但一股与历史对话的冲动,跃然纸上。 ——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Henderson讲座教授 王德威 一部扎实、迷人的专著……将会引发个体能动性、女性身体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政治历史的讨论。 ——美国《中国研究》(China Journa) 刘剑梅的《革命与情爱》一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在性别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是继周蕾的《女性与中国现代性》(1991)之后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对这一重要的小说类型还没作过如此系统、深入的探讨,而观点新颖、研究扎实,更是其长处,且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文本的结合处理方面,对于“重写文学史”具有方法上的启示性。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 陈建华
  • 苏丹港

    作者:[法]奥利维叶·罗兰

    “我”在非洲的苏丹港担任港务长,一天突然收到自己少年好友A自杀的消息。在六十年代的巴黎,年少轻狂的他们曾经一起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公正,更带冒险性和更有诗意。A后来成了作家,而“我”则到苏丹港从事航海工作,两人做的都是逃避世事的职业。离开法国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 “我”重返巴黎,去寻找A自杀的真相…… 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来源:精彩网http://www.exvv.com 《苏丹港》是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A将自己全部生的希望寄托在女友身上。两人的结合,不就是因为女孩子对他当年豪迈之举深表敬佩与同情,对他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表现出足够的理解与赞扬吗?于是,女友的离去,对他来说构成了双重的背叛:在个人情感遭到背叛的同时,A的理想与希望也受到沉重的打击。茫茫人世,谁还能理解他、同情他,与他交流?他想到了一个人:流亡黑非洲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当年“战友——我”。
  • Child 44

    作者:Tom Rob Smith

    在斯大林掌权的苏联,“犯罪”并不存在可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对领导的不忠诚和“错误”的言语会置一个无辜的人与死地。 政府官员Leo Demidov,一个理想主义的战争英雄,认为他正在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可是当目睹了一个无辜的人的审讯过程之后,他的忠诚开始动摇。当他被命令调查他的妻子Raisa的时候,Leo被迫选择在他的心里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时候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谋杀犯在逍遥法外,并且随意杀戮。Leo心中的信仰开始崩溃。他被告发并且流放到国外,只有Raisa在他的身边,他必须不顾一切地去寻找谋杀的真相--即使政府断定这个国家没有犯罪。 在过程中,Leo发现危机不是源于谋杀犯,而是源于他曾经尝试保护的国家……
  • 铁道游击队

    作者:知侠

    铁道游击队本书为长篇小说,抗战时期鲁南枣庄矿区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在铁路线上扒铁路,杀鬼子,撞火车,夺物资,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英雄事迹。 
  •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江奇涛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的是,1925年,杨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员的计划因弟弟杨立青的顽皮而失败,生来性格相冲的兄弟俩先后背井离乡前往广州找寻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华和共产党员瞿恩、瞿霞兄妹的帮助下,考入黄埔军校。 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以及经过东征和北伐的历练,立青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与进入国民政府政治核心层工作的立仁产生主义之争,兄弟俩在“四一二”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阵营,隔阂日渐加深。 抗日战争爆发,立青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上战功卓著,立仁则在重庆开展情报工作,兄弟俩暗自较劲。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立青先从事我军后勤保障工作,后转至一线战场,直接面对盛气凌人的立仁和黄埔旧同窗。国民党失道寡助,兵败如山倒,立仁从战场上狼狈撤退并带着立华等杨家眷属逃往台湾…… 历史的进程见证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争,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殊死较量的胜负成败,历史的发展期待着血浓于水的民族统一。
  •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做“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青春之歌》是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之一。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 K—英国情人

    作者:虹影

    裘利安•贝尔继承了家族的自由主义和放荡不羁,在爱情上极度自由,不考虑一般意义上道德和婚姻关系的束缚。他对二战前欧洲的沉闷感到失望,决定到中国来参加革命。于是,他写好遗书,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请来到了中国。 然而,还没等他开始革命的准备,他已经被系主任的夫人闵所吸引。两个人之间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情,但是闵始终不愿意和裘利安•贝尔发生关系。正在裘利安感到失望的时候,闵忽然邀请他去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闵完全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一个修习房中术的、妖媚的,带有浓郁而古老的东方美的女性。 在闵身上,新文化和中国的古老传统交叠在一起,一个新文化的女性保守自持,一个古老传统的东方女性大胆开放。这种几乎是双重性格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诱惑着裘利安……
  • 革命/叙述

    作者:蔡翔

    本书分九章,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其经历的曲折,而是在整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
  • 托洛茨基亲述十月革命

    作者:(苏联)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亲述十月革命:献给被遗忘的先知》篇目选自苏联国家出版社于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托洛茨基全集》系列一(《十月的历史酝酿》)中的第三卷第一册《从二月到十月》和第二册《从十月到布列斯特》。删去了布列斯特和谈期间的文章和两册中的附录。 书中所收托洛茨基的讲话和报告并不是原稿(因为托洛茨基不是写好稿子后照本宣科,而是只列提纲),而是发表在当时各家报纸——主要是《新生活报》和社会革命党以及孟什维克的报纸——上的记者的报道。因此这些讲话都经过了记者报道的折射。原编者保持这些文件的历史原貌,未做任何改动。
  • 红军

    作者:师永刚

    2006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这个奇迹早就开始被纪念了,只是这一次时间坐标发生了变化。这里面有红军,有他们进行的长征;也有中华民国,租借地,纽约来的投机者,苏联人;共产党正被国民党追击;一个放在一张统一的中国地图上的30年代……过程永远都是谜。30年代的描述亦如此。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每一代执笔者也都是如此。70年,几乎是下一个百年的倒计时,再过30年,这些曾发生的事实,还会被记录吗?或者被如何记录呢?   红军在70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中间,成为一个有趣的纪念对象,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   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40岁,30岁,20岁,10岁。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而纷杂,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如此不同的八群为什么会同样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 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   在这条寻找生存的路上,毛泽东与他的队伍,一直在修正着自己的方向,整整两年,付出了十多万人的生命,才决定了这条路的终点,或者起点。   恍如茨威格所描述的“人类群星闪耀”,那些星辰正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闪耀。70年后的今天,在所谓的“历史方向感”里,在所谓的全球化语境中,我们仍然在历史地图中透过这支军队的红色色素,辨认这条30年代行进路线的方位和经纬,并试图努力地回到常识。
  •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体例颇为杂乱,文字亦有错讹,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没有收过去。现在的这部选集,是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编辑的。这部选集尽可能地搜集了一些为各地方过去印行的集子还没有包括在内的重要著作。选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经著者校阅过,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个别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和修改。 下面有几点属于出版事务的声明: 第一,现在出版的这个选集,还是不很完备的。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文献的毁灭,由于在长期战争中革命文献的散失,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找到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许多书信和电报(这些在毛泽东同志著作中占很大的部分)。 第二,有些曾经流行的著作,例如《农村调查》,遵照著者的意见,没有编入;又如《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也遵照著者的意见,只编进了其中的第一章(即《关于过去工作的基本总结》)。 第三,选集中作了一些注释。其中一部分是属于题解的,附在各篇第一页的下面;其他部分,有属于政治性质的,有属于技术性质的,都附在文章的末尾。 第四,本选集有两种装订的本子。一种是各时期的著作合订的一卷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四卷本的第一卷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 血路

    作者:萧邦奇

    内容提要 萧邦奇教授是美国汉学 界以精英观点研究中国现代 史的代表人物,本书是他近 年研究1920年代中国革命的 力作。作者以1916-1928年间 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通 过描述浙江政治精英沈定一 (玄庐)在三个不同场域(上 海、杭州、衙前)的含义不 同的活动,并剖析他由此形 成的复杂个人身份和社会网 络,揭示了千百万人民在其 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历 史形成的巨大作用。
  • 切·格瓦拉之死

    作者:(古)冈萨雷斯,(古)库普尔

    在这茫茫的无情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如此的一个象征。或许,也没有任何一个象征能比得上他——如此不可撼动、如此持久地影响着世界。 在这乏美的庸碌人世,唯有他的魅力,如同一个不可抗拒的磁场。随着世界性的沮丧、失败和文化的低潮,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了:他是一种深刻的批判,他是一种可信的精神。他没有死,就在那个玻利维亚的贫瘠小村里,他矗立着,发散着强烈的引力。 在这彷徨无依的地球上,当你穿行在资本的全球喧嚣之中,咀嚼着正义感的孤立无援,怀疑已经前途断绝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角落,你发现了他的头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内心遇上温暖的体验,新鲜而又普遍。确实,无论在欧洲、在非洲,无论你在热闹繁华的马德里还是在炮火纷飞的中东;更不用说在美洲,在墨西哥恰帕斯的丛林里,或安第斯大山腹地的库斯科——那幅英武狮子般的头像,被一代代青年视做最爱,印在胸前,刺在臂膀,如同一个时代信息的传播,如同一个革命幽灵的徘徊。 这就是切·格瓦拉,一个在1967年死于南美山林中的游击队员。
  • 南美丛林日记

    作者:[古]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已经成为现在世界青年的时尚偶像,成为文化领域中的反叛象征。他是革命、青春、激情、力量和梦想的代名词。有关他的争论太多,他总是被人误读,永不被人理解。通过这部私人日记,读者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切。
  • 切.格瓦拉

    作者:费尔南多·迪耶戈·加尔西亚,奥斯卡·索拉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只属于他自己。值此本世纪地末尾,距离格瓦拉在玻利维亚山区被残杀三十年之际,格瓦拉似乎又向我们递过最后一个鼓励我们随同他起义的眼色。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游击战士的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将对今后几代年轻人起深远的影响。继他那些在60年代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政治业绩之后,现在遗留下来的主要是他的形象。该形象传播着他的反对剥削制度的观点,展示着他的廉法奉公、不畏强暴的行为准则。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作者:Ernesto Che Guevara

    格瓦拉與朋友阿爾貝托兩人,於1951年12月,一同騎機車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展開了一趟周遊大半個南美洲的發現之旅。從這趟旅行中,格瓦拉親眼看見了人間的苦難、社會的不公,進而引導他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本書手記式的文字紀錄著他旅途中的趣事與辛苦、觀察與思考,並呈現出他性格中浪漫、無私與正義感的一面。 要瞭解格瓦拉不平凡的一生,不妨先從這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旅行開始 「這不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傳奇故事,也不是某種『憤世嫉俗的評論』;最少那不是我在寫他時候的初衷。那是兩個有共通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 故事從這裡開始,然而這個旅程也改變了一個人。 不管你知不知道Che這個人,但如同所有關於他的介紹「你一定看過他的圖像」。 該怎麼說呢?關於格瓦拉這個人。 世界上總是會有為了夢想而往前走的人,我非常欽羨這樣的人;曾經再找尋他的資料時還在某個網站看到他放多年後背找出來的骨骸,為他而做的音樂… Che這個人,在某種層面上或許已被稱之為神。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時候需要的不是金錢或是盔甲,我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正直完美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