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革命

  • 蒙面骑士

    作者:戴锦华,刘健芝 主编

    副司令马科斯,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人称 “格瓦拉第二”。 本书是由马科斯的公报、信函集结而成,是全球“第一场后现代革命” 的重要记录。其行文具有极为典型的后现代文体,睿智和幽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萨拉马戈都盛赞马科斯的文字。本书特别选编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马科斯的对话录,以及萨拉马戈的文章及刊登在欧美重要报刊上的专论。 这位为传媒称为“墨西哥佐罗”的传奇人物,蒙面,持枪、烟斗从不离口、运筹帷幄、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助。从1994年至今,他始终被视作具有超凡魅力的全球另类偶像。书中收入100多幅珍贵图片,均为首度于中文世界亮相。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主持翻译全书并长篇序言。
  •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做“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林海雪原

    作者:曲波

    《林海雪原》的主要内容包括:血债、许大马棒和蝴蝶迷、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白茹的心、雪地追踪、老道失算、一撮毛、兵分三路,如此如此、夹皮沟的姊妹车、杨子荣献礼、苦练武,滑雪飞山、借题发挥、二道桥头大拚杀、杨子荣盛布酒肉兵、逢险敌,舌战小炉匠、小分队驾临百鸡宴等内容。
  • 牛虻

    作者:燕山

    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受忏悔神父的诱骗而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的秘密,导致同志被捕,自己也被朋友误解,于是佯装自杀,设法奔赴南美。13年后,在南美漂泊历尽磨难的亚瑟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以“牛虻”为笔名,以笔墨为武器继续着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他发表文章,揭露、讽刺教会的反动本质和欺骗行为。在一次偷运军火准备起义的行动中,牛虻被捕,经受了敌人的酷刑和实为自己生父的神父蒙太里尼的劝降,最后英勇就义。牛虻死后,丧子之痛和深深的悔恨摧毁了蒙太里尼的意志,他在复活节作完疯狂的演讲之后,黯然辞别人世。
  • 牛虻

    作者:(爱尔兰)伏尼契

    这是一本激情小说,一部心灵史诗。青年亚瑟因少不更事而泄露组织秘密,挨了心爱的女友琼玛一记耳光,无比奥丧.接着,他又得知自己竟是所崇拜的神父的私生子,因此陷入迷茫甚至绝望。他制造了投海自尽的假象,从此流亡南美。十三年后回国时,他已成为革命者牛虻,一个为意大利的自由而战的斗士,归来,意味着他此生再无安宁。最后,为了理想,牛虻割舍了爱情和亲情,也舍弃了深受他的绮达,含笑走向刑场.
  • 动物农庄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马诺尔农庄一只名叫老梅杰的猪在提出了“人类剥削动物,动物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几个月后,农庄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主人琼斯先生被赶走,动物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马诺尔农庄被更名为“动物农庄”,还制定了七戒。然而不久,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的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被修正为“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 革命2020

    作者:奇坦•巴哈特

    《三个傻瓜》作者最新力作,出版3个月就狂销800 000册 继马克•吐温之后英语世界最犀利的黑色幽默作家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泰晤士报》《卫报》《印度时报》同声赞誉 在一生中,我有三次青春:诗歌,爱情,革命 要像爷们一样去战斗,像少女一样去恋爱! 日之不出,爝火不息;爱而不见,恋爱不止。 ------------------------------------------------------------------------------------------- 戈帕尔和拉格夫是最好的朋友,一场残酷的高考却让他们渐行渐远——戈帕尔不得不去几百里地之外的辅导中心复读,拉格夫则开始了他激情飞扬的大学生涯。戈帕尔正在打熬自己的复读生涯时,晴天霹雳传来:自己心仪了八年的女神阿提,竟然成了拉格夫的女朋友! 噩运并未就此终结,戈帕尔高考再次失利,父亲也因为他的失败而病死家中,只留下一块有争议的地和一大笔高利贷。走投无路的戈帕尔,偶然认识了立法议会议员舒克拉——一个臭名昭著却又大权在握的贪官。他许诺可以给戈帕尔一个机会,帮助他建立一所大学,让他成为印度最年轻的大学校长,而戈帕尔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盖住自己的良知,将自己融入腐败、黑暗的教育体系当中…… 学工程学的拉格夫,却不安于做一个安逸的工程师,而是怀抱着新闻报国、再造社会的理想。他早就知道舒克拉是个蠹虫,只是因为他位高权重,没有人能触动他。年轻的拉格夫初生牛犊不怕虎,决定以一己之力将舒克拉送入囹圄…… 在戈帕尔和拉格夫中间,还站着一个阿提。阿提将戈帕尔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同时她又深爱着拉格夫。对于这两个男人之间的种种纠葛、种种明争暗战,她将何以自处?戈帕尔和拉格夫,将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各自的命运之旅?贪腐与正义,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爱情,种种是与非、情与怨,又将如何了结?
  •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青春之歌》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来反映这场历史大风暴的。林道静出自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作家以度满激情的笔墨,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充满坎坷、充满荆棘,但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余永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青春之歌》情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优美,时代色彩浓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是一部常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
  • 乾隆的骨头

    作者:[英]亚当•威廉姆斯

    一段从未被中国作家直面的中国历史, 现在,被一个外国作家写了,而且,还写得令人心碎…… 1922年,英国姑娘凯瑟琳来中国寻找生父,但寻父未果,遂寄居在母亲旧友艾顿家。为了破解与艾顿家两兄弟的三角恋情,凯瑟琳走上北伐的战场,在硝烟中做起了一名战地护士...... 凯瑟琳的牛津同学俞馥夔是一位革命者,为了推进中国革命,她嫁给了军阀孙传芳手下的反间谍头目杨怡良,借此为共产国际刺探情报。在逐渐深入的谍战中,俞馥夔发现自己成了丈夫获取功名的棋子......
  • 沿着瞭望塔

    作者:王小峰

    本书的主人公如下: 约翰•列侬、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吉姆•莫里森、詹尼斯•乔普林、邓丽君、小野洋子、刘文正、侯德健、罗大佑、雷金、崔健、张蔷,以及王菲。 他们将共同完成这次寻找美好世界的“奇幻旅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故事,是所有曾经年轻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为理想他们曾无所畏惧也曾彷徨失措,他们共同经历过生死,情义比什么都更重要,总有人甘愿为对方付出一切。在风平浪静之后,总会迎来神清气爽的一刻。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本书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在童年时代就饱尝生活的艰辛,有着不畏强暴的个性,走上革命道路以后,无论在战争的炮火中,还是在建设时期,他都表现出超人的意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难以忍受的生活中千锤百炼,终于成为钢铁般的战士,从而充分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 牛虻

    作者:伏尼契(爱尔兰)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太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连琼玛都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 找不回的故乡

    作者:十年砍柴

    《找不回的故乡》 (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周玉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倾情作序并郑重推荐) 这部研究故乡风(南风)、土(热土)、人(斯人)、情(乡情)的著作,是作者人文历史类文章的集锦。近50篇文章,篇篇考证扎实、品评公允、文采飞扬。原以为枯燥无味的地方乡土历史,被作者垒成诗意化的文字,引人入胜,趣味盎然。许多篇章,都呈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纵横捭阖散开去,精准集聚收拢来。 《找不回的故乡》是一部有分量、可品味的好书,不仅湖南人、邵阳人应该读,其他任何有故乡情结的人都可以读。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默默注视、认真品读故乡的窗口,许多精辟的见解会给我们的人生许多思想的启迪。我们祝愿作者情溢故园,佳作频出。 李勇,才情可羡,令人感佩。 ——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周玉清 这些文章不是历史学者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位离乡游子饱含情感的寻路歌、招魂曲,他想替故乡消逝和正在消逝的美景良俗招魂,他想让那些被遮蔽的故土人物被更多的现代人了解被记住。从这部书,我读出了浓浓的“黍离之悲”,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今作者打捞他的故乡那些消逝的人与事,或许可以触动我们去思考:今天发生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广大乡村的一切,是有来由的。历史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无法切断。我们打捞乡村的往昔,也就能够更加明白地看清楚我们乡村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 纵故乡渐行渐远,在每一位游子心里,她却是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流淌在思念深处。 这是一部游子在遥远的异乡寻觅故乡往昔的文集。写作的缘起,乃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我与故乡渐行渐远,害怕有一天和故乡相互遗忘。 曾国藩、左宗棠、宋教仁、蔡锷、沈从文、马英九、宋楚瑜、蒋廷黻、廖耀湘……书中有风云际会的大人物、大历史。 长工爷爷眼里的地主,老辈人讲述的“走长毛”与“走日本”,一座乡村小庙在大时代中的盛衰,政权更迭引起的校名更改,被乡人敬为英雄的官家贼匪……他们不被历史记录,仅仅活在这片土地上,长辈们茶余饭后的故事里,最终归于尘土。而现在,他们活在这本书中。
  • 拷问法国大革命

    作者:(法) 雅克·索雷

    长久以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直被禁锢在意识形态的坚冰中:完全的赞美或彻底的憎恶成了看待它的两种思维定势,而关于它的神话则世代流传。 半个多世纪之后,法国政治生活的变化以及大量学者的工作为这段历史带来了新的视角,它不再被过度地神圣化或妖魔化。著名近代史专家雅克•索雷展现了这些新颖的观点及其引发的争议,他洗清了覆盖于大革命之上的意识形态尘垢,让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以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 正如理查德•伯恩斯坦在《纽约时报书评》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版封面文章上说的:“索雷的拷问,问对了方向。” 借由一种开门见山的问答形式,本书为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人们于此所做的激烈争论,提供了一个概览。革命为何会发生?是否受法国民众支持?是否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它是否遵循着一个可预见的进程?它如何为拿破仑的崛起铺平道路?它对现代世界和后世革命的影响又是如何?雅克•索雷教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出人意料的解答。 从未有过比法国大革命更伟大、更源远流长、更酝酿成熟但更无法预料的历史事件。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法国大革命既使20 世纪的欧洲成为一个革命的欧洲,又使其成为一个无休无止的反革命的欧洲……大革命几乎像圣经似的瞩望着20 世纪。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本书包含了关于法国大革命所有你想知道和所有你想问的事。索雷知道有一个法国经历了大革命,另一个法国则只是从中幸存下来。他的论证方式绝无偏袒。阅读其文字实属一种享受。 ——尤金•韦伯(Eugen Weber) 一本卓绝的作品。对大革命感兴趣的读者应该人手一本。 ——《历史》(L’Histoire )
  • 天下为公

    作者:李菁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 周年,著名历史学家、孙中山研究权威学者杨天石教授亲笔审正、作序力荐。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胡锦涛   孙中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其经历、事迹、精神、思想都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珍贵财富的作用。一切中华儿女都有了解孙中山、学习孙中山、继承孙中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
  • 切·格瓦拉语录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詹涓 编著

    这本书是赤色战士切格瓦拉的纪念传记。他死于暗杀,是一个神话般的自我流放的赤色战士,被视为所有帝国主义者的不共戴天之敌。他死后被宗教般的祭奠,被一切怀揣着革命理想的青年奉为偶像,成为一个介于神话和童话之间的英雄。他甚至被奇妙地艺术化了,成为20世纪象征某种纯粹力量的波普符号,一个性感的圣徒。至今,仍没有哪个反战集会上没有印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没有哪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上没有切·格瓦拉的旗帜。切·格瓦拉身上浓重的宗教色彩正使其成为各种理想主义的代表。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他的牺牲后,仍然留给这个世界无尽的谜。
  •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