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史

  • 保教立国

    作者:干春松

    《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是作者的论文结集,主要研究康有为中晚期的政治思想,力图从“保教”与“立国”两个维度来分析康有为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政制建构的核心问题与一系列设想,即:中国如何从一个王朝变成现代民族国家;如何设计这个新国家的内部秩序与治理体系。全书从康有为有关孔教会的设想与实践、戊戌变法前的宪政观念与实践、地方自治与国家一统、虚君共和的政制构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平实而又深入的论述。
  • 谦庐随笔

    作者:〔日本〕矢原谦吉

    本书真实记录民国社会风云人物。有些掌故是出人意料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实际上是个伪善多变的人;陈宦晚年落魄,专心研究相术和占卜;吴佩孚作威作福惯了,下台后仍然端着很大的架子;何成濬认为自己是孙悟空转世,专门准备了一间密室,采补幼女养生;王克敏喜好男色,其相好之一即为剧坛大家某博士;孔祥熙俗不可耐,山西腔英语不绝于口。还记录了一些历史迷案,如张宗昌之死,乃韩复榘指使杀手所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作为日本人,对当时的抗日将领如张自忠、赵登禹等多有好评,而对土肥原贤二等人则非常厌恶。所记相关史实,比较客观公允。
  • 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

    作者:吴义雄

    本书从媒体和公共舆论的角度, 探讨鸦片战争前中西史关系史的演变。通过商人及传教士与早期在华英文媒体、“自由贸易”的渴望与广州体制的冲突、从对抗走向战争、关于鸦片问题的辩论、中国形象的重新建构、《中国丛报》与中国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讨, 希望能够丰富人们关于鸦片
  • 中国近代文化史

    作者:张兆军、孙燕京主编

    《中国近代文化史》主要介绍了传统与求变、中西体用之间、戊戌新文化、清末十年的文化变局、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文化史是研究中国自近代以来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专门史。《中国近代文化史》适合对历史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朱希祖日记

    作者:朱希祖 著,朱元曙、朱乐川 整理

    朱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逷先、迪先,浙江海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藏书家。早年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为“章门五王”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长、中国史学会主席、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考试院考选委员会考选委员等职。朱希祖治学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赡,在国语运动、提倡白话文、倡导新文化、建构史学教育体系、建立学术团体、历史档案整理、历史遗迹调查及史馆修史、南明史研究等方面,贡献巨大。《朱希祖日记》现存有:1906年、1908年留学日本日记, 1913年2月5日至4月15日、1929年1月1日至3月25日、1932年10月5日至1933年9月23日、1934年2月21日至1937年5月8日、1937年6月9日至12月30日、1938年1月1日至1943年8月4日等日记,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史料。书后附录朱希祖之女朱倩、朱倓的日记,这些资料正好补朱希祖日记之缺。
  • 民國初期的復辟派

    作者:胡平生

    本書撰寫方式大致以敘事為主,析論為輔,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討復辟派的形成及分析其歷史背景,並縷述復辟派在民國元年至四年間的活動情形;第二章說明復辟派與護國之役的關係,及復辟派在此役前後的重要言行,尤其是促使雲南首義提前發動一事,影響政局至鉅;第三、四章是以曇花依憲的丁巳復辟為主題,前半部為丁巳復辟的醞釀,焦點集中於張勳及其有關的時局異動,以探究丁巳復辟的緣起,後半部為丁巳復辟的開場與收場,並分析其迅即失敗的種種原因及其善後影響;第五章是復辟派的脈絡與變質,從丁巳復辟失敗落幕開始,至溥儀就任「滿洲國」執政為止。
  • 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

    作者:(英) 伟烈亚力 (Alexander

    《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主要内容:宗旨确定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荦荦大者有二:一是传记原著本身的不足。有的传教士很有名,但却没有人为他们写传记,如傅兰雅,如伟烈亚力,都是19世纪来华的鼎鼎大名的学者,而且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但在西方至今未有一本传记问世。傅兰雅,还有人为其做了一本类似年谱长编的未出版的稿本,而关于伟烈亚力,则只有一些纪念性文章而已,颇令人感到遗憾。二是难译。难译主要不体现在文的艰深,而是复原的难度。中国的人名、地名、职官名与其他专用名词从西文回译到中文,有时要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丁韪良在《花甲忆记》里头提到某天总理衙门的三位值班大臣时,说他们分别姓xu(阳平)、xu(上声)、xu(去声),乍一看,会以为丁是为了说明汉字四声读音之难而编出来的,未必真有其事,而且前两个音可以复原为“徐”与“许”,第三个拼音则颇费踌躇,后来查了当时的文献,才知道确有其人其事,第三位是蒙古族,其名字头一字是“续”。这查核文献之工夫有时比翻译本文的时间还要费得多。所以译者不但要精于西文,而且要熟悉中国史文献与历史事实,才能使传教士传记达到杰出的翻译水平。
  • 支那革命外史 抄

    作者:北 一輝

  • 走近“西洋”和“东洋”

    作者:钱国红

    《走近“西洋”和“东洋”: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内容简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只身一人深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中国西南民俗与日本固有民俗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共同性的观点。作者大胆的结论吸引了我,并使我产生了进一步探索中国和日本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愿望。我一改钻研戏剧史的学习方向,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定为“日语起源与中国江南的关系”,开始涉足中日比较研究领域。
  • 共和与君主

    作者:曾亦

    百年前,清帝退位,数千年君主制度亦一旦而倾覆,代之以共和制度。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共和与君主》一书围绕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重新考察了传统政治的合理性,以及共和制度的诸多缺失,强调中国须立足于国情,充分吸纳传统政治的合理资源,从而完成古老传统的渐进改良。
  • 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

    作者:近代史研究所編輯委員會

    本書以中國近代史(十七至二十世紀)的研究成果為檢討範圍,以民國十七年以來六十年間中外學者所有出版成品為對象;在類別方面分為總論、政治史、外交史、財經史、社會史、文化思想史、區域史、專題等八大項,其下再分為五十多個子題........
  • 清末变法与日本

    作者:杨际开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的探讨与研究,向为学术界所重视,这个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与人物很多。以浙江人物宋恕的政治思想这中心,结合他与同时代人物如梁启超、章太炎等在变革问题上的思想互动,及对当时知识文化界与地方上层官僚阶层的影响,通过“权原”与“法原”两个重要政治学概念将一系列相关话题串联起来,并从东亚儒家文明的整体视野来考察中国的变法思潮,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研究。对此课题,作者积十余年之功,广罗资料,博采众论,爬梳剔抉,而成一家之语。
  • 出入于中西之间

    作者:马学强,张秀莉

    《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内容简介:买办作为一个新阶层在上海的兴起与成长,自有其发展的逻辑过程,依循其内在的演变予以探讨,这是本书的一条线索。而以“社会生活”为考察内容,围绕买办的收入来源、财富积累、消费能力,继而与家庭生活、物质生活、消遣生活、团体活动乃至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相联系,以此展现买办丰富而多彩的生活世界。近代上海是两种文明会合地,这座城市的特征就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是一种“混合文化”,而这种“混合文化”的代表阶层就是买办。买办这个阶层所展现的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时尚与品质。
  • 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

    作者:托马斯•莱昂斯

    本书应用海关统计数据, 揭示了茶叶在清朝、民国时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角色。 作者首先收集和整理这些统计数据, 然后分析当时统计这些数据的方法及数据的含义。 并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 梳理海关的职能、工作程序, 探讨海关职能范围的演变、执行的方法, 及其相关记录的格式。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海关统计数据的指南, 为如何利用这样统计数据, 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统计数据 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个经典的示范。
  • 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作者:本书编写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文化史研究风靡欧美史学界。它在理论上,重视文化的建构力;在研究主题上,大大开拓了传统的领域,一些老命题也被用新方法重新研究。9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研究开始广泛影响西方汉学界,并被引入中国台湾、大陆史学界,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取得了一定得成果。 编者的话 ·专题论文· 中国近代“转型时代”的“地理想象”(1895-1925) 扩充女性/国族的想象:晚清妇女期刊中的社会女英雄及女战士 从情调消费到大众消费——1949年前后上海咖啡馆的命运 旅馆故事:民国时期的上海旅馆 煤油灯下的世界——1937年前上海闸北城区的日常生活 ·研究讨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化:中国的冲击 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 植物、医学知识与消费文化:前近代东亚的人参史研究的新取向 身体之史:历史的再认识——近年来国内外身体史研究综述 图像的“文化转向”——新文化史视域中的图像研究 从文化视角解读城市——对近年来中国城市文化史研究状况的考察 ·书评· 对战时中国合作行为的另类叙述 消费文化:中国企业史研究的新取向 基思·托马斯和《宗教与魔法的衰落》 ·史料辑佚· 章太炎的两封佚信 清末报刊上改良小说和戏曲论述篇目(1900-1911) 《远生遗著》补遗 印光法师佚文目录 ·附录· 与本辑主题相关的论著目录(英语部分) 与本辑主题相关的论著目录(日语部分)
  •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作者:王汎森 编

    張灝院士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等文章中指出:1895至1925年是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在思想知識的傳播媒介或是思想內容方面,皆有突破性的劇變。就前者而言,報刊雜誌、新式學校、學會等制度性的傳播媒介大量湧現,同時新的社群媒體──「知識階層」(intelligentsia)出現了。在思想內容方面,除了有文化取向危機,同時也產生新的思想論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本書是從上述的框架及議題出發,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就個別論題進行探討,希望比較全面地呈現近代思想轉型期的複雜風貌。
  •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作者:Edmund S. K. Fung

    Edmund Fung examines an important phas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s long quest for democracy. The momentum for democracy, he contends, grew strongest between 1929 and 1949 through civil opposition to the one-party rule of the Guomindang. The Nationalist era contained the germs of a reformist, liberal order, the legacy of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of the post-Mao period. This book fills an important gap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n Chinese intellectuals between May Fourth radicalism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ccession to power.
  • 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

    作者:(日)狭间直树

    本书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梁启超研究班的共同研究成果。诸文以研究梁启超在政变后流亡日本14年间接受西方及日本学术文化为出发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明治时代政治、学术、文化对梁氏产生的影响及其过程,找出这一时期梁氏思想不断变化的外在原因,并注意到梁启超取西方理论思想时,并未完全照搬日本学者的原著。
  • Republican Beijing

    作者:Madeleine Yue Dong

    Old Beijing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growing fascin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ince the 1980s. While physical remnants from the past are being bulldozed every day to make space for glass-walled skyscrapers and towering apartment buildings, nostalgia for the old city is booming. Madeleine Yue Dong offer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Republican Beijing, examining how the capital acquired its identity as a consummately "traditional" Chinese city. For residents of Beijing, the heart of the city lay in the labor-intensive activities of "recycling," a primary mode of material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at came to characterize Republican Beijing. An omnipresent process of recycling and re-use unified Beijing's fragmented and stratified markets into one circulation system. These material practices evoked an air of nostalgia that permeated daily life. Paradoxically, the "old Beijing" toward which this nostalgia was directed was not the imperial capital of the past, but the living Republican city. Such nostalgia toward the present, the author argues, was not an empty sentiment, but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modernity.
  • 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编

    目录: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民初张东荪国家建设构想的形成 清末近代中国的形成与日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