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代史

  • 毁灭与重生

    作者:[日]古川隆久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

    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 帖木儿之后

    作者:[英] 约翰·达尔文

    ★重新理解世界史,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读这本书!

    ★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重写600年世界史,总结欧亚帝国兴衰历史,探索全球化世界由来及未来走向。

    ★沃尔夫森史学奖历史巨作!

    ///////////////////////////////////

    【编辑推荐】

    ●重写600年世界史,一部全新视角的全球史。真正跳出欧洲中心视角,在欧亚大陆的时间和空间里,重新解释全球史,重写600年世界史。

    ●总结欧亚帝国兴衰历史,探索全球化世界由来及未来走向。以帝国兴衰为线索,回溯世界权力版图的分配,透视600年世界舞台风云变幻,理清今日世界局势的历史根源,探索未来世界格局。

    ●荣获国际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史学奖,被赞誉为“一部大历史的巨作,也是一位全球史大师的伟大成果”!

    ●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极具雄心的代表作。作者约翰·达尔文为牛津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2020年凭借卓越学术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CBE勋章。

    ●北京大学强世功教授1.5万字专文导读,盛赞推荐:应当成为欧亚大陆所有政治家的案头书,也是我们思考未来世界秩序的入门书!

    ●契合世界与中国时代精神的历史巨著,郑永年、赵磊、昝涛、朱联璧、何帆、向松祚、刘苏里、徐瑾、郭建龙……国内学者名家罕见一致推荐!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蒂莫西·布莱宁(《企鹅欧洲史·追逐荣耀》)等国际学术巨擘赞誉推荐!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拥有众多语言版本的当代历史经典!

    ●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德国《南德意志报》、法国《世界报》、俄罗斯《圣彼得堡时报》等全球媒体好评如潮!

    ///////////////////////////////////

    【内容简介】

    1405年,最后一位“世界征服者”帖木儿,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去世。这不仅造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崩溃,自成吉思汗以来,草原帝国主导整个欧亚大陆的时代也就此结束,全球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史叙事中,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的兴起”——这些名词构成了人们解读近现代全球发展历程的关键线索。但在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看来,世界历史的重心是欧亚大陆而非海洋世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欧亚世界来说,1405年才是多元化的全球现代历史的开端。帖木儿霸业的溃败,直接催生了欧洲、伊斯兰世界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欧洲在数百年里都感受着来自其他文明的巨大压力。这种漫长的动态均势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欧亚革命”的来临……

    这部重新解释全球化世界由来的历史巨著,跳出欧洲视角,全方位俯瞰了1405年以来的世界舞台,将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中华”、日本、俄罗斯(苏联)、英国、美国等帝国,拉进欧亚大陆竞逐的大棋盘,使得这600年的世界历史,不再是西方的独角戏。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大全新转变的边缘,且这一转变的影响比起18世纪末的“欧亚革命”,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帖木儿之后》呈现出宏大的世界历史图景,展现了欧亚帝国的兴盛与衰落。而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下,这部巨著有助于我们思考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

    【媒体评论】

    达尔文这部总结欧亚帝国兴衰历史的著作,无疑是我们思考未来世界秩序的入门书。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读懂中国,不仅要看中国,更要看世界,在世界地图中来定位中国。这本书摆脱了西方史学家过往以欧洲作为中心的世界史叙事,通过对近600年的欧亚世界史的回顾,梳理出全球历史结构转型的脉络,预见了从西方中心到后西方世界的巨变。通读这部书,读者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看法或许都将改观。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一部宏大的历史叙事。时间上跨越600年,空间上立足欧亚大陆,基于这个“世界岛”的视角,精彩呈现地缘、经济、文明的复杂互动,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欧洲或西方中心主义,让我们感悟历史与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深刻。

    ——赵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部大开大合的全球史,意在重新解释全球化世界之由来。本书结构大胆而富有新意,行文生动而有史有料。作者将内亚史、帝国史与海洋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给人以开脑洞般的启发。

    ——昝涛,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帖木儿之后》是一本思想深邃、发人深省又具可读性的经典全球史作品。约翰·达尔文笔下的现代世界的诞生并不等同于西方世界的兴起,而是全球各地此消彼长的帝国交流与竞争的结果。无论是想了解诸帝国留下的过去,还是想理解帝国的遗存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此书都值得一读。

    ——朱联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欧亚大陆始终是历史的主场,在这个舞台上,西方、东方和中东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相互交织。所谓的全球化,不过是各方暂时达成的一种共识。从更长的视野来看,共识已经被打破,竞争并未结束。巨变才刚刚开始。

    ——何帆,《变量》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站在全球的高度,运用大历史的视野,我们才能理解人类政治经济体系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这部作品讲述了600年来全球历史的重大变革,视野宏观,气势磅礴,令人耳目一新。在大变局时代,这是一部正合时宜的历史史诗。

    ——向松祚,经济学家、《新经济学》《新资本论》作者

    把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中华”、俄罗斯等帝国,拉进欧亚大陆竞逐的大棋盘,使600年的历史,不再是欧洲人(后来是美国人)的独角戏,或许更接近历史真相。

    ——刘苏里,学者、万圣书园创始人

    将600年内的全球博弈,欧亚帝国龙争虎斗,现代与前现代的碰撞变迁,生动而简练地浓缩在一本书之内。读了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换个角度了解历史,也可以更好理解当下的诸多问题。

    ——徐瑾,《白银帝国》作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作者立足欧亚大陆整体,展现了这场欧亚革命的兴盛与衰落,有助于读者们思考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郭建龙,历史作家、《帝国密码三部曲》

  • 2000年以来的西方

    作者:刘擎

    【编辑推荐】

    特别值得读,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出来。

    ——陈嘉映

    .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刘擎的“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已经成为中国知识界辞旧迎新的保留曲目和年度大餐。

    不同于阅后即焚的同主题媒体报道,刘擎的书写既有知识的积累,更有思想的沉淀。他尝试站在中国思考西方, 又从西方反观中国,在往返折冲之间不断地追问和求索。

    在我看来,刘擎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思想的节制和平衡:视野开阔但绝不仅仅停留在表层上,不会因为过度自省而模糊立场,也不会因为同情心强大而丧失批评的力道,为汉语学界的公共写作确立了标杆。

    ——周濂

    .

    ★了解西方不仅是情报学的必要(西方作为对手),也是伦理责任的必要(西方作为邻人),更是认识自我的必要(西方作为内在于自我的部分)。

    .

    ★ 不止于新闻记者式的报道和历史学家的编年体记录,更有深具理论素养的剖析和把握:沿着自由主义民主及市场经济、技术文明和身份政治三条主线,围绕争论、事件和重要书籍,呈现21世纪前二十年的西方思想图景。

    .

    ★ 由于前二十年也是中国进入和深刻改变全球秩序,并对西方产生冲击的时期,这一思想图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的肖像。借助这一他者的目光,可以更冷静地反观中国的处境,而不是急于呐喊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

    ★ 就21世纪作为一部思想史而言,本书既是未完成之作,也可以视为提前完成的五分之一。阅读本书既是在同时阅读许多本书(由于其材料的丰富),也是在阅读时代这部大书。

    .

    【内容简介】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为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致力于从“内部视角”去观察西方,并为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提供相关背景和线索。作者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重要的演讲和访谈,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作者:[英] 亚当·希金博特姆

    【编辑推荐】

    ★著名读书网站Goodreads近30000人打出4.38高分,盛赞“《切尔诺贝利的午夜》是你能读到的最好的非虚构书籍之一”。

    .

    ★普利策奖得主、《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安妮·艾普尔鲍姆等欧美一流作家、学者倾情推荐;

    HBO名剧《切尔诺贝利》主创Craig Mazin:开拍之前没能看过这部书,我感到十分遗憾。

    .

    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苏联最后的岁月中那些每天都在发生的令人迷惑不解的真实事件。

    ——安妮·艾普尔鲍姆(普利策奖得主)

    .

    本书对历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关于切尔诺贝利这样一个让世人瞩目的故事,它讲述得极为出色。

    —— 沙希利·浦洛基

    .

    ★切尔诺贝利,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噩梦:权威记者十数年深度调查,数百小时采访录音,大量档案、书信、回忆录首次曝光,全景式展现了这场我们时代毁灭性核灾难的整个过程:

    作者亚当·希金博特姆是《纽约客》的资深记者,驾驭故事与挖掘运用材料的能力皆为一流。全书精注详解 ,仅注释就一百余页,使用材料扎实严谨堪比学术著作,可读性之强又堪比惊悚小说。

    .

    ★在一个狂妄自大和注定要失败的故事中,捕捉到科学与人性;这里没有无名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孔:

    书中有大量人物刻画,这是作者花费十几年时间走访灾难亲历者所得到的故事。这些人早已经被他们的国家和同胞所遗忘,其中,有苏联的各色高官,有“吹哨”人,有救援英雄,有医疗人员,有事故清理者,也有日后站在审判席上的人。

    作者将焦点放在被卷入其中的人们以及他们面对突发灾难如何做出种种艰难抉择,它代表了苏联社会的一个横截面,暴露了人类个体的懦弱和勇敢,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比苏联传奇更复杂、更人性,也更恐怖的故事。

    .

    ★比任何一部恐怖电影更令人痛心,比任何一本惊险小说更惊心动魄;

    尽管提供了海量信息,但本书并不令人望而生畏,作者视野广阔,构思精巧,对细节的精确把握,使得故事推进的每一步都充满张力,如惊险小说般的叙事风格,使这本书可读性极强。

    .

    ★包揽欧美多家一线媒体年度榜单:《柯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图书,2020年安德鲁•卡内基奖;

    .

    【内容简介】

    亚当·希金博特姆耗费多年心血,终于完成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力作。书中充分有力的调查,揭示了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灾难之一的真相是如何在政治鼓吹、重重保密和谣言四散的共同作用下被掩盖起来的。

    .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原子能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恶劣的一起核灾难。自那以后的三十年里,切尔诺贝利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挥之不去的噩梦:阴魂不散的辐射中毒的恐怖威胁,一种危险技术脱缰失控的巨大风险,生态系统的脆弱,以及对其国民和整个世界造成的伤害。然而,这场事故的真相,却从一开始便被掩盖起来,长久以来一直众说纷纭。

    .

    十多年中,亚当·希金博特姆进行了数百小时的采访,以此为依托,辅之以往来书信、未发表的回忆录和新近解密的档案文件,他将那些灾难亲历者所目睹的一切,化成客观、冷静而又发人深省的叙述。由此得到的,是一本惊心动魄的非虚构杰作,一个比苏联传奇更复杂、更人性,也更恐怖的故事。

  • 中国古道

    作者:[英]伊莎贝拉·韦廉臣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威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威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本书中,作者从西方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记录大量沿途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笔墨间洋溢着初次接触异域风土时的好奇和喜悦。同时,因为作者的女性的身份,使得她可以深度接触中国的女性,得以见识并记录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生活的原态,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

  • 李鸿章·袁世凯(精装全二册)

    作者:[日] 冈本隆司

    日本学者笔下的中国豪杰传:不理解李鸿章和袁世凯的时代,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的进程

    【编辑推荐】

    ★ 从旧官僚到新先锋——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政治上,先前稳定的皇帝独裁转变为王朝危机,地方督抚势力扩大;经济上,对外贸易和金融比重日渐增加,近代工业兴盛起来,沿海地区与外国往来取得巨大发展,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的差距。李鸿章作为旧式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周旋在列强之间,走完了一生。

    ★ 从顶梁柱到窃国者——袁世凯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他接替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清朝赖以依靠的栋梁。然而身处帝制与共和的转折时期,他走上了窃取革命成果的道路,最终导致军阀混战的分裂局面。从顶梁柱到窃国者,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是怎样的局势,左右了袁世凯的决定;袁世凯的成败,又是怎样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形成?

    ★ 现代中国、中日关系及东亚秩序的形成——李鸿章和袁世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省积蓄实力而中央走向没落的时代,是一个中国经济纳入世界洪流的时代,是一个内政外交风云变幻的时代。正如不懂江户和明治,就不懂现代日本一样;如果不观察清末和民初,也就是李鸿章和袁世凯施展手脚的时代,也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以及周边发生的一切。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巅峰,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 中美相遇

    作者:王元崇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该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

    贸易战、留学生、移民、种族歧视、朝鲜半岛问题……困扰今日中美关系的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它们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与美国的相遇。中美因贸易结缘,而今却要因贸易反目成仇,甚至彼此脱钩吗?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特定国家移民的种族歧视法“1882年排华法案”,为何目标对准了中国?今日的朝鲜半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北亚的战略楔子,可谁又知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竟然是中国从中牵线介绍的呢?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真相,颠覆对晚清、对美国的固有认知

    教科书中呈现的历史,往往带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现代观点,将过去简化为一两句盖棺定论。然而历史从不简单。为何中国会轻而易举地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才获得的权利统统授予美国人?清朝真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往来吗?为何中国第一位派往外国的大使竟然会是个美国人?《中美相遇》以生动的叙述,还原200多年前真实的中美交往。回到历史发生的时代,认真检视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自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与真实相去甚远。

    ★关注大事年表背后的个体故事,让历史回归人本身

    历史终究是由人构成的。从珠江口民妇郭梁氏之死,到密西西比州没法上学的林家女孩,从努力适应新大陆生活的留美幼童,到大搞“夫人外交”的慈禧太后……中美关系,不只有波澜壮阔的战争与条约,更有无数活生生个体的一言一行。正是通过这些小故事、小人物,我们才更容易看清被大事件掩盖的历史本质,看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深刻的联系。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发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

    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终于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何谓先进,何谓落后?

    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

    ◎ 内容简介

    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 东往东来

    作者:陈力卫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第一编“西学东渐再东渐”着眼于19世纪英华字典以及《博物新编》《万国公法》和江南制造局的西学新书在日本的影响;第二编“东学激起千层浪”则看20世纪日本是如何影响中国的,通过分析梁启超《和文汉读法》、政治小说《雪中梅》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问题,认识汉语欧化过程中的日语因素,以及辞典是如何应对日语新词的;第三编“语词概念定尘埃”则具体描述“民主”“共和”“主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金字塔”等概念形成的过程。

  • 中国切片,1900

    作者:雷颐

    从最高统治者到官僚队伍,再到商人和底层民众,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衰败相,乌云暗沉,山雨欲来。本书就1900年的大清事迹“切其一片”,一片虽薄虽小,但通过对切片的病理分析,意义却未见得轻而浅。清政府对危机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危机产生后又是如何处理的?鸦片战争60年后,社会阶层的变化对此又有什么影响?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官员们又是如何应对的?简言之,本书将视角投射在清政府对危机的判断和管控、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中高级官员对时局的判断和应对之上。

    ------------------------

    ◎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先生新近著作。

    ◎1900年这场巨大的悲剧,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拉开了 20 世纪中国的序幕。义和团成员、中国民众、大臣官员、清政府及整个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近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段特殊历史。

    ◎本书以独特的切片视角,取1900年前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与人物,通过具体事迹、个人命运,剖析晚清政治与社会之病理:质朴民众的爱国热情被用作工具,以圣主为自己做合法性辩护的官场特色,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一再误国,臣子为“圣明天子”做替罪羊……上上个庚子年的病症依然值得认真回顾与深思。

  • 旧邦新造

    作者:章永乐

    本书是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一本法律史著作,探讨了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法律史的叙事。

    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深度的讨论。作者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对全书进行了全新修订,并增补了"国体、精英吸纳和荣典制度"等内容,深度剖析了1911-1917年大转型的法理基础。

  • 苦海求生

    作者:萧邦齐(R. Keith Schoppa)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波士顿大学历史系 联合推荐

    美国著名汉学家柯文、张倩雯、柯伟林 鼎力推荐

    一段“鬼哭神嚎”的历史 一代中国人最苦痛的经历

    《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

    (用丰子恺的话来说,当难民就是“苦海”求生)

    名人推荐:

    本书极其出色地记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难民的苦痛经历。萧邦齐聚焦于人们的真情实感,而非国家宣传。他发现,在难民们心底,最重要的是个体关怀,而非民族利益。他还揭示出难民们的避难策略受到中国籍贯文化及与之相连的复杂人际关系网的深刻影响。在战争的残酷中,有形的乡土依恋战胜了更抽象的民族依恋。

    ——柯文(Paul A. Cohen),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院

    本书通过对难民经历的深刻考察,为我们理解抗日战争做出了标志性贡献。本书的长处在于它集中考察的是作者熟知其历史及地形的一个省。在实现杰出史学家柯博文(Parks Coble)提出的学者们应更深刻地研究抗战对民众造成创伤的号召方面,萧邦齐迈出了重要一步。

    ——张倩雯(Rebecca Nedostup),波士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日本制造的南京暴行臭名昭著,举世皆知,但其在乔司镇和其他一些籍籍无名的地方制造的屠杀却少为人知。通过考察人们的迁徙和不懈努力的叙述,萧邦齐揭示了抗战初期日本人在中国难民潮中犯下的轰炸、纵火、强奸、劫掠和虐杀等暴行。治人者和受治于人者,教师和学生,商人和顾客,农民和手工艺人,大家都在奔逃。

    本书记述的是江浙难民如何生存、应对、抵抗,甚或死亡的。萧邦齐带领我们回到一个个人、地区、国家和全球命运都尚待解决的“鬼哭神嚎”的世界。这是段沉痛却又发人深省的历史。

    ——柯伟林(William C Kirby),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

    内容提要:

    萧邦齐在著作中讲述了江浙难民的整体情况以及他们的生存之术。作者引用包括丰子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回忆和访谈材料,分析国民政府在战争中对难民的政策和态度,“焦土政策”下难民何以自处,以及大量地方官员如何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履行职能。萧邦齐分析了流离失所状态下的教育、工商,以及在战争状态下,上海和浙江如何经由商人、地方势力、军阀、官员维持贸易往来。同时,萧邦齐提到: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给浙江不少地区带来的严重后果。

    萧邦齐强调,1937 年至 1945 年间,中国国民政府在应对危机和帮助民众方面体现了自己的无能。政府组织不力,物资匮乏,在短时间内无法安置难民。国民政府的一些策略反而加剧和恶化了难民承受的痛苦。例如,国民政府奉行的“焦土政策”摧毁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没有阻止日军推进,却让民众生不如死。

    编辑推荐:

    一段“鬼哭神嚎”的历史,一代中国人最苦痛的经历。

    国破家亡里,百姓如何生存、应对、抵抗,甚或死亡?省与地方、汉奸与抵抗者、战士与平民、中国人与日本人、官员与老百姓、教师与学生、党员与非党盟友或敌人,在这个危难时刻,做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不管长途或短途迁徙,用艺术家和作家丰子恺的话来说,当难民就是“苦海”求生。

  • 和与战的抉择

    作者:汪朝光

    东北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不仅关系到双方对东北的掌控,而且牵动双方的全盘战略部署,以至东北一度成为中国政治军事形势演进的焦点,并由此而影响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大结局。本书以国际冷战和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为大背景,以国共关系和国共对东北的争夺为研究基点,观察和讨论战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的由来、制定、实施、影响及其利弊得失,并以此分析国民党何以最终失去了东北,从而也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执政权。

  • 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作者:[英] 朱莉娅·博伊德

    这是片方圆不到一平方英里的区域,离紫禁城不远,紧挨着北京内城的东南角。从1900年一直到1949年,它曾是外墙高筑、戒备森严的外交飞地,坐落着使馆、兵营、教堂、银行、邮局、医院,居住着在北京的大部分外国人。

    在这些外国人中,大部分是外交人员,也有传教士、记者、医生、教师、艺术家和流亡者。他们延续着自己一贯的生活方式,自视高人一等,经常对墙外的中国评头论足。而在北京不断上演的近现代史大戏中,他们也成为亲历者与观察者。

    为了回溯20世纪前50年的时光,本书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引用了大量资料,包括文件、书信、著作与私人日记。记录者中不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外交家蓝浦生、法国作家圣琼·佩斯、美国将军史迪威这样的名人。

    本书为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以及中国本身绘制了一幅幅令人炫目的肖像画,宛如从来无人讲述过的一个情感交织又扑朔迷离的故事。

  • 鄧拓

    作者:齊慕實

    「文化大革命」以批判吳晗的劇本《海瑞罷官》為序曲,隨即口誅筆伐「三家村」,鄧拓是「三家

    村」之首,首當其衝,頓時成了全國第一號批鬥目標。1966年5月17日深夜,鄧拓在家中自殺身亡。本書作者說這是「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本書譯自作者齊慕實在牛津出版的英文專著 Propaganda and Culture in Mao’s China: Deng Tuo

    and the Intelligentsia。作者自謙說現在出中譯本的價值也許只在於它的方法和材料。齊慕實師從孔飛力(Philip Kuhn),在此他試圖把孔在清史研究中使用的嚴格的文本分析和社會學方法,運用到現代中國研究中來,通過對鄧拓這樣一位悲劇性現代文人──忠誠的毛追隨者和作為政治宣傳筆桿子的高級幹部──的研究,能與中文讀者展開專業性的對話。

  •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作者:柯文

    著名中国研究学者柯文的成名之作,雷颐领衔翻译,晚清改革代表人物、“中国第一报人”王韬的传奇一生,看中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踌躇前行

    ------------------

    【内容简介】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以王韬这位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孙中山、康有为、郑观应、伍廷芳等人的思想上产生过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心,探究他在晚清参与造反、改革,为中国引入现代思想的历程,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最早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为解释中国近代以来传统和现代性互动提供了新的路径。

    “东鉴丛书”还包括《中华帝国的法律》《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待出)《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 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待出)等。

    ------------------

    【编辑推荐】

    1、著名中国研究学者柯文的成名之作,晚清改革代表人物王韬的传奇一生,看中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踌躇前行。

    2、王韬传奇经历:他是晚清改革历程的代表人物,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先是为太平天国出谋划策,后流亡香港,游学英法和日本,在香港最早创办现代报刊《循环日报》,提倡维新变法。

    3、晚清改革研究的经典之作,最早提出沿海和内地的分析框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突出贡献。

    4、作者柯文师从费正清和史华慈,是美国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

    5、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领衔翻译。

    ------------------

    【评论】

    柯文确切地掌握了历史学和一些很困难领域的学术研究手段。他也始终注意关心一些总的问题,并很注意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比较的方法。他的思路清晰,观察问题立意很高。他的所有这些素质可以见诸于其著作,并且也将继续见诸于其未来著作。我完全相信他是一个高效的、有魅力的教师。

    ——史华慈

    柯文的著作令我折服倾倒,并无数次地为我指出做最优秀的历史学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柯文的著作为那些看上去有些反正统的历史写作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合法性。

    ——萧邦齐

  • 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作者:[日] 江口圭一

    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作者:[日]武上真理子

    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用度,详细探讨了孙中山这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核心为“生之哲学”的思想以“科学”为桥梁深入的过程。

  • 种瓜得豆

    作者:张仲民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reception politics)问题,以及来自欧美与日本的新知识在中国如何再生产的问题,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滕堡、世界语等,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大众传媒与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读者阅读和使用的,这些读者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种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 從「請封」到「自封」

    作者:韓東育

    本書以「據實性假說」為切入點,考察日本中世以來圍繞「崇神尚武」和「崇利尚力」原則而次第推進的對華「請封」和對己「自封」過程。

    日本天皇即位禮「大嘗祭」中的「真床覆衾」儀典及相關風俗源出於商朝等學術考證,一定程度上為人們重新認識包括《皇室典範》和《帝國憲法》在內的日本觀念結構、制度設計和行動軌跡,提供了某種基因式觀察維度。日本史上的祭政二元、萬世一系、崇神輕德、拒斥革命以及自我皈依等文化底色和立國性格,曾通過弱勢時對華請封和強梁時自我冊封等利害周旋和軍事行動,一時間達成過其「去中心化」指向下的「自中心化」夙願。但是,對「神國」錯覺的虛幻依賴、精神膨脹和武力擴張,亦無法不使國力有限的日本,反復自陷於勝負無常和速興速滅的境地。白村江敗績、文永弘安險勝、壬辰丁酉再敗、日清戰爭完勝和侵華戰爭完敗等中日系列兵燹,既記錄下兩種價值體系的不同世界對待方式,也向東亞內爭的實際意義提出了質疑。

  • 宗方小太郎日记

    作者:(日) 宗方小太郎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中的全部日记手稿翻译而成,原稿为日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系日本近代大间谍“中国通”宗方小太郎遗留在中国的手稿及其他相关文书,内容包括日记、海军报告、诗稿、杂著、书信、藏书、传记资料、照片等,总页数超过一万页。这批文书于1957年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获得,其中宗方小太郎的日记部头最大、最具价值。

    宗方小太郎的日记记载了其在中国三四十年的活动经历,包括与清末民初中国重要人物的交往及其评述,当时中国社会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细节描述,始于1887年1月3日,止于1923年1月15日。其间正值中国处于历史大动荡的岁月,先后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袁世凯称帝等事件,日记内容涉及这些事件与日本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情报,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情报,内容纷繁细密,其间还夹带着宗方小太郎自己的“出谋划策”,如在中日《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他竭力建议日本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巨额赔款、割让台湾给日本,并拟出具体压制中国政府的措施,为此他本人还破格受到日本天皇的接见。日记中的这些史料的披露,不仅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新证据,也为史学界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