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

  • 自我分析纲要

    作者:[法] 皮埃尔·布迪厄

    《自我分析纲要》不是传记,而是布尔迪厄对自我的社会学分析。布尔迪厄对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视角,仅仅选取了自身经历中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直接相关的特征,也就是对社会学理解和解释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他的童年经历和寄宿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他进入哲学场时的状况,从哲学转向人种学和社会学的蜕变过程,以及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他所从事的调查,最终对自身的知识筹划提出了社会学解释: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产生了他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与他积累的学术资本一起,在知识场的作用下,导致他独特的实践——通过对立面的协调,把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以求创立一种总体性的实践的社会理论。

  • 空间的力量

    作者:陆铭

    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

    《空间的力量(第二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近几年的新研究成果,并对原书中一些内容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总共增加了三个章节的内容,并且在有的章节中还增加了部分小节。总体来看,新版较原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论述问题更加深入,且理论和数据分析更加严谨。本书从经济增长方式、土地供应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城乡收入差距等等角度论述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通过详尽地搜集大量的数据,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了这些问题,并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即只有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才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本书的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政策制定者、研究者阅读、借鉴,也对中国经济感兴趣的读者带来新的思考。

    本书运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作者有关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系列专著的第三部。书中一以贯之地将地理(包括经济地理)因素作为决定城市和区域增长的核心因素,并将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作为扭曲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的力量。本书的主体部分回答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疑问,包括:“为什么不当的区域发展政策造成效率与平衡的冲突?”“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等。最终,本书提出,通过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使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

  • 私人生活的变革

    作者:  阎云翔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私人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爱情还是亲情,自由还是服从,个体如何在转型社会中抉择?

    美国亚洲学会中国研究列文森图书大奖获奖作品

    阅读当代中国乡村的情感与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

    本书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

    这部杰出的乡村民族志探讨了此前从未被讨论过的议题:中国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体性与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国东北,阎云翔教授曾在当地某村庄做了7年农民,并于1989年以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身份回到那里,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考察。他以当地人的视角,描绘出普通村民丰富、细腻又微妙多变的精神世界。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赡养老人等公共性议题,到风流韵事、计划生育、性等隐私问题,本书都有所展现。

    阎教授将一部当代中国农村复杂的、流动的心态史和行为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列文森奖获奖辞(列文森奖推选委员会:裴宜理、胡缨、戴安娜•里拉)

  • 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 / 赖小路

    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

    幾乎都是收入穩定的人。

    但一個人只是想活著,卑微和努力地活著,這難道不值得尊敬?

    ◎第一本由建築工地的第一線「現場工程師」書寫,做工者的生命紀實故事。

    ◎攝影師攝下工地師傅日常群像,以彩色、黑白照片穿插設計,重現《人間》雜誌般的時代光影。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既然知道以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去斷定其社會階級以及地位是錯的,並且深惡譴責,那又為什麼不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呢?

    ◎林立青:「我最後想再說一個故事:我在寫作當下已經將真實的人名隱去,地點也做了變更,但完成後我卻發現,無論怎麼更換這些地點、季節或是人名,總會不經意地又影射了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人。我對此感到無奈。如果你發現書中的人名和場景有所雷同,請哀矜而勿喜。」

    僵硬變形的關節與水泥咬手的潰爛,從沒痊癒過,

    隔著圍籬的冷漠歧視,和圍籬內的直接壓迫,

    幾瓶維士比、一管注射針、一個小藥瓶……

    他們只能無奈認命,

    這世界卻不能棄之不顧。

    底層之下的底層,剝削之中的剝削。

    一個青年監工的批判與關懷,

    那些心疼他說不出,所以他寫下來。

    有時他是有點皮,但重情義、對身邊人不離不棄的工地八嘎囧。

    有時他是入了行就註定活不過七十歲的電焊工,走時帶著盲眼和爛肺。

    有時他是外籍移工,被體制漠視及壓榨,廉價又耐操,他的名字就是身上背心的數字。

    有時她是師傅身旁備受尊敬的工地大嫂;或者默默吞下輕視跟排擠的外配。

    有時,他們是高舉著建案廣告牌一整天只能賺四百元的看板人。

    工地現場有如被遺棄的世界邊緣,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在此掙扎求生,心知肚明再怎樣拚搏也翻身無望。權力者毫無憐憫地欺壓,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反正「偏見」的標籤已輕鬆貼上了,又何必費心?

    林立青擔任建築監工十餘年,這些階級不公與扭曲對待不斷在眼前搬演,自己卻無能為力,連淚都早已流不出。終於藉由這本書,他將心中的巨大無力感化為一記憤怒直球,奮力投向社會,他要為生命中所有認真活著的小人物找回存在的真實,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真正被視而為「人」地尊重。

  • 大地上的亲人

    作者:黄灯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黄灯对自己亲人真实、详尽、深入的记录和剖析,为国人思考乡村问题、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黄灯在书中展现的三个村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横跨湖南、湖北两省,尽管彼此看似毫无关联、相距遥远,但生活于此的亲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农民身份”,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如出一辙。在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裹挟城市的面具,彻底渗透到村庄、渗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黄灯借由亲人的遭遇,试图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也借此袒露内心的不解与困惑。在黄灯笔下,乡村不再是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可能。

  • 居住在中国

    作者:贺勇 / 谢晓萍

    《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从宏观视野的梳理归纳与微观个体家庭居住状况的变迁故事出发,全面而生动地分析与呈现了在过去60余年来中国家庭居住状况变迁的特征和历程。这对记录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居住变化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居住在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家庭居住变迁实录》适合从事城市与建筑专业方向的研究者以及对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者:[美] C.赖特·米尔斯

    要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有特定的心智品质,而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他们没有能力以特别的方式应对自己的私人困扰,以控制通常隐伏其后的那些结构转型。 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我的主张是,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

    作者:黄亚南

    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

    畅销书是时代的镜子,也是现实社会需求的集体反映。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崩溃给日本带来了历史巨变,日本400多年的传统群体社会开始瓦解。虽然有很多愤懑,但日本国民不得不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个体社会的到来。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是怨天尤人,还是自我拯救,日本的历年畅销书透露了很多信息。

    第一册(1991年至1997年)。日本社会沉醉于泡沫经济的盛宴余欢,看不清神话已然破灭的事实,群体社会的基础随之崩溃。这时期的畅销书从宫泽理惠的写真集Santa Fe到《失乐园》,表明日本社会已经在无意识中为群体社会的破灭做出了准备。

    第二册(1998年至2007年)。为了适应群体社会崩溃的巨变,日本民众开始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个体社会逐步形成。这时期的畅销书从《新人间革命》到《女性的品格》,能看到日本民众从心理的变化、改革到对品格、教养的追求。

    第三册(2008年至2015年)。日本社会思想出现了整体的移轴,“右翼”成为主流。经历“3•11”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变了吗?安倍再次复出,日本会走向何方?这时期的畅销书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到《火花》,从个性的流行到责任的推诿,让畅销书告诉你,最真实的日本。

  •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作者:托德罗斯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是哈佛大学前沿课程、TED超受欢迎的演讲。

    作者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他结合个人成长的经历,并采访、搜集了大量生动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介绍了平均标准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深刻影响了社会的进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思想带来的危害,提倡回归人的本性,弘扬个性,尊重个体。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哈佛式作品,论点清晰,论证有利,结构清楚,逻辑严密,是一部经典之作,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 记忆的性别

    作者:[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

    作者:[美] 詹姆斯·C.斯科特

    巴西利亚的建设、苏维埃的集体农庄和坦桑尼亚的强制村庄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该如何行事?在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与探讨后,詹姆斯•C.斯科特给出了答案:是国家在发展规划中忽视了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忽视了地方的传统,将复杂的发展项目简单化,从而导致这些项目的失败。本书获2000年度美国马特•达根“最佳比较文学图书”奖,值得有兴趣的读者一阅。

  •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

    作者:汪丁丁

    社会选择何种制度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从现阶段的熟人社会到实现民主化政治,社会科学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脑成像和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如何塑造社会科学的“真正感”?

    ——————————————————

    最具思想史视野的中国经济学家,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导师,跨学科教育的身体力行者——汪丁丁最新力作

    追踪国际最前沿研究成果,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尽显渊博之魅思想之力

    ——————————————————

    汪丁丁教授对于学术和思想的演化方向有约十年的预见能力。有感于十几年来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正被“脑科学化”,学界对这一整合趋势却无动于衷,他将常年追踪脑科学和遗传学前沿成果之所得凝聚于本书中,从行为学视角应对社会科学的核心议题,尝试解决国人外在生活方式与内在情感方式的冲突。

    激情、理性、自我、社会、影响力、不确定性、复杂性……论述依序围绕这些核心观念展开,探究有能力解释大规模社会变迁的“大理论”,并探索超越科学与人文的“第三种叙事”,以突破精英失灵的困境。

  • 生而贫穷

    作者:  赵皓阳

    本书讲述了人类社会那些最诱人的东西(财富和权力),以及那些最残酷的东西(贫穷和压迫),在领悟先贤的思想并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之后,相信你会更加深入理解一个人的命运、自我奋斗与历史行程之间的关系。

  • 群居的艺术

    作者:辉格

    2015年《新周刊》年度新锐图书作者

    大象公会重要作者和外脑

    辉格作品

    《群居的艺术》

    (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

    编辑推荐:

    1.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

    2.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

    3.这绝对是一本涨知识的书:作者辉格长期紧密跟踪海外主流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最新进展,也是大象公会的重要作者和外脑。

    内容提要:

    人类之强大,端赖于我们身披着一套厚重的文化铠甲,每副铠甲都是为适应特定生态位而特制的,当个人离开他熟悉的自然或社会环境时,这套铠甲就很大程度上作废了,甚至成为累赘,此时他就变得异常脆弱无助,就像一只丢失了海螺壳的寄居蟹,拖着柔软腹部蹒跚于沙滩,随时可能被海鸥吃掉。

    这套铠甲不仅包括针对特定自然环境的生存技能,也包括有关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和社会规范,以及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资本(家人、亲属、朋友、宗族、师傅、恩主、盟友等),前者同样是文化特异的,后者则专属于个人或家族,离开这些,个人将完全丧失安全感。

  • 参与的胜利

    作者:亨利·詹金斯

    《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是一场学者之间的对话,三位学者(亨利·詹金斯、伊藤瑞子和丹娜·博伊德)虽然来自不同的代际、不同的学科背景,但他们在相同的参与文化项目中展开合作,并试图解决相似的问题。

    希望《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能够进一步激发团体内部及团体之间的对话,这些团体包括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学者、关注参与文化的公民、业内人士、粉丝及其他任何关心我们文化的未来的人。理想的参与文化取决于集体协商和共享的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理论应该以一种尽可能公开和合作的方式来得出。我们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展开讨论,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基于自身多样化的经验、价值观和知识,就参与的未来与我们进行争论。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循着我们举的例子,聚集起朋友、合作者、批评者、学生和陌生人,就目前媒介变革的情况来讨论有关参与文化的问题。

  • 公平之怒

    作者:[英] 理查德·威尔金森 / [英] 凯特·皮克特

    为何英国人比日本人相互信任度低?为何美国少女怀孕率比法国高?为何瑞典人比澳大利亚人更瘦?……一切社会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答案。

    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之宽令人惊讶。本书以大量精确的统计学实据,展现了不平等对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相互信任度、寿命、青少年怀孕、肥胖、精神疾病、犯罪率、社会流动性、教育等方面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 蝶变

    作者:刘昭瑞 / 霍志钊

    本书以极为丰富详实的田野资料为底,运用科学的人类学调查方法,为我们描摹辨析澳门博彩业的方方面面——中外“赌戏”的规则玩法,全球资本的竞相争夺,帮会社团的纷争,政府的监管和控赌,赌场周围不同群体的生存状态,及由此呈现的独特社会面相与文化。

    围绕赌场的百态人生,本书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处,探究化茧为蝶的瞬间紧张与社会、日常的结构嬗变。百家乐、21点、轮盘、牌九,方寸赌台;沓码仔、赌客、荷官、妓女,众生面相。说不尽的赌场,说不尽的故事。有人四面光鲜,一掷千金,但还有更多的人依附着博彩业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等待着蝶变。蝶变象征着变迁与过渡,同时也意味着不稳定与风险。或破茧成蝶,或殒命其中,就像在赌台上,结局难以预测。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作者:翟学伟

    “社会学经典文库”《中国人行动的逻辑》2017修订新版,中国人特有心理与行动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来临前的“史前史”,解读“名实分离”的中国人。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本书自2001年初版以来,中国社会与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中国人心理与行动的研究应“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勘其脉络与底色,可由此作为当下与未来研究的基础。

  •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本书是由戴蒙德先生关于人类社会贫富兴衰问题系列演讲的讲稿整理而成,以宏观比较视野、自然实验方法来探究各个人类社会的特点和异同,进而总结出人类社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并对现代社会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现代国家的危机和风险等问题展开论述,还特别关注中国这一独特而古老、如今又正在崛起的文明,以其独特的解释系统来为中国的发展潜力和方向提供了宝贵意见。本书不仅展示了戴蒙德作为思想家对理论方法和世界各国历史信手拈来的能力,也展示了他作为老师耐心梳理、循循善诱、引导思考的丰富经验。

  • 正义与差异政治

    作者:[美] 艾丽斯·M.杨

    在这部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中,艾丽斯·M·杨挑战了将社会正义还原为分配正义的主流理论。杨长期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女性、非洲裔美国人、美国印第安人、同性恋者等等边缘群体和被排斥群体所发起的各种社会运动,正是对这些新兴运动的经验与观察构成了本书的批判起点。她认为,民主理论家们假定公共空间本身是均质的,从而无法对那些在文化上不符合欧洲白人男性规范的人们加以制度安排,由此也就难以纾解包容性参与框架内产生的困难。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美好的?杨的思考直接面对着当代城市生活中的多元文化网络,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指出规范理论和公共政策应当去确认而非掩盖社会群体差异,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地消除群体压迫。

    丹尼尔·艾伦在本书序言中为杨的理论还原了语境,也阐述了本书自初版面世以来,对那些围绕社会正义展开的辩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实现了怎样的改变。

    杨的这本著作极为重要,为挑战自柏拉图以来直至罗尔斯的各种正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确切的位置。——安德鲁·墨菲(Andrew Murphy),《政治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s)

    这是一部杰作,为正义理论打开了许多新的视野。问题需要得到正义理论的回应,同时也需要有能力思考这些问题的理论,杨在这两方面都有着诸多深刻的见解。——威尔·凯穆利卡(Will Kymlicka),《加拿大哲学评论》(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s)

    这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作品,对女性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精彩地阐发了普遍主义的后现代批判和具象思维之间的关系……就个人阅读经验而言,艾瑞斯·杨最为令人信服地阐发了后现代主义所包含的解放内涵。——塞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耶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