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外汉学

  • 中国诗歌原理

    作者:松浦友久

  • 考史游记

    作者:桑原骘藏

    作为日本近代东洋史学的创始人之一,桑原骘藏及其中国学已成为国际汉学领域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考史游记》一书详细记述了桑原氏于1907-1908年间探访中国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的一些重要史迹、陵墓、碑碣等,记录下了所经之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及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状况,并且配有大量的珍贵图片,是一部学术文献价值极高的访古考史游记,一直被日本学术界视为游记中的典范之作。
  • 唐诗的魅力

    作者:(美)高友工,梅祖麟

    本书包括三篇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批评的实践》、《唐世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世的语意、隐喻和典故》。
  • 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

    作者:[美]倪德卫

    《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作为一部传记体的思想史写作,向我们呈示出个体的生存际遇与章学诚思想的具体展开之间的内在关联。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的偶然遭际如何将章学诚带到一个又一个似乎与其本来志向无关的问题和工作面前,而他又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沉迷在对这些偶然的题材的思考当中,并最终从这些零碎的思考中通达出来,回归并丰富他的思想主题。 历史书写的方式与历史书写的品质,以及书籍分类系统与文章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作为两条彼此关联的思想主线,贯穿章学诚思考的始终。由此渐次展开的校雠文史之学,以及以“六经皆器”为核心的历史哲学,只有深入其思想整体的内在理路,才能获得充分而真切的理解。而这既是《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的着力点,同时也是它最具神彩的所在。
  • 中国文学史

    作者:[日] 吉川幸次郎

  • 虎、米、丝、泥

    作者:马立博

    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 宋元史学的基本问题

    作者:近藤一成 主编

    本书是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宋元时期历史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论文的汇编,收文截至20世纪90年代。作者中有很多为中青年学者。本书内容反映了目前日本史学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丝路岁月

    作者:(英)苏珊·惠特菲尔德

    在考古发现的残简断片中,10个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时间不同、个人遭遇不同的“小人物”以其精彩的经历,多视角地展示了公元8-10世纪丝绸之路东段的诸多历史侧面,富有情趣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唐帝国在西域与几个得要政治实体的关系、战争实例、人物活动、风土人情、生存现状。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艺术民俗等各个方面,几乎涉及当时一切社会内容的历史场景。
  • 中国古代典籍导读

    作者:鲁惟一主编

    中譯本序 序 《戰國策》 《潛夫論》 《九章算術》 《周禮》 《周髀算經》 《竹書紀年》 《楚辭》 《庄子》 《春秋》及其三傳 《春秋繁露》 《中論》 《爾雅》 《法言》 《風俗通義》 《漢紀》 《韓非子》 《韓詩外傳》 《漢書》 《鶡冠子》 《孝經》 《新序》 《新論》 《新書》 《新語》 《荀子》 《淮南子》 《黃帝內經》 《易經》 《逸周書》 《儀禮》 《管子》 《公孫龍子》 《孔子家語》 《國語》 《老子》 《禮記》 《列子》 《論衡》 《論語》 《呂氏春秋》 《孟子》 《墨子》 《穆天子傳》 《白虎通》 《山海經》 《商君書》 《尚書》 《申鑒》 《申子》 《慎子》 《史記》 《詩經》 《釋名》 《說文解字》 《說苑》 《孫子兵法》 《大戴禮記》 《太玄經》 《獨斷》 《東觀漢紀》 《吳越春秋》 《鹽鐵論》 《晏子春秋》 《越絕書》 附錄一 篇目索引 附錄二 主要西文雜誌譯名表 附錄三 外國人名譯名表 附錄四 西文文獻篇目索引 譯者後記
  •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

    作者:郭颖颐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内容简介: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思想界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许多重大转变,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转变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唯科学主义者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都可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科学能够而且应当成为新的宗教。这种科学崇拜导致了现代中国思想界的大论战,也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对唯科学主义的根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20年代“科学一玄学”大论战,对各派唯科学主义者的思想实质进行了详尽透彻的分析。
  • 缀珍录

    作者:(美)曼素恩 Susan Mann

    有关中国妇女史的研究,在中国境外各地让刚刚起步,山中国女性的作品汇聚而成的宝库也还在等待着各国学者的开掘。本书仅仅粗浅地叙述了在一段短暂的历史时期中,这些女性的感受、信仰,以及实际所做的一切。作者利用的最重要的史料均来自于女性作家的作品,主要是诗作。作者也使用了一些习见的、出自男性之手的史料:纪传碑铭、地方史志和官方文献。这些涉及到妇女及社会性别关系的文字既出现在男性的经世致用文章——官员们为管理地方事务拟就的一些有关政策的建议——之中,也见于男性以礼仪、艺术和文学为对象撰成的学术文章之中。将这些习见的、由男性书写的史料与妇女自身的作品相参照,便推开了一扇通向中国女性世界的崭新的窗口。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史料中,以传记表文为最丰富。有关中国女性的传记,已经被刊刻的就不下数千种。我们可以在地方志中、在学者刊刻的文集中所收录的碑传铭殊、或是短篇打述中发现它们——文集的作者总会写到他热爱和钦佩的女性。在这些作品中备受推崇的女性大多数是作者本人的或者亲朋好友的祖母、母亲、诸姨姑婶和继母,还包括那些在西方或可以称之为圣徒的有德之人(女道土或女尼),还有一些以勇敢著称的女英雄(为父申冤、虎口救母等等)。到了帝国晚期,亦即…以宽泛地定义为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两朝的这个时期,所谓的列女传,事实上记述的已经全都是(因力拒强暴而死或自杀以拒辱的)烈女或拒不再婚守节终生的寡妇的事迹。
  • 陈世骧文存

    作者:陈世骧

    《陈世骧文存》是著名留美学者陈世骧唯一的中文论集。 本书是陈世骧逝世以后,由其门生杨牧编定,于1972年7月由台湾志文出版社列为“新潮丛书”第十一种出版,书前有哈佛大学杨联陞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序,书后有杨牧的《编辑报告》。书中收入论文七篇,演讲稿三篇,其中《中国的抒情传统》、《中国诗歌中的自然》、《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系从英文译出。除了《法国唯在主义运动的哲学背景》发表于四十年代末,其他均作于五六十年代,从中可以窥见陈世骧的治学路向和至今仍感鹇独到的学术见解。
  •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作者:Prasenjit Duara

    Prasenjit Duara offers the first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state, nationalism, and the concept of linear history. Focusing primarily on China and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India, Duara argues that many historians of postcolonial nation-states have adopted a linear,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nlightenment/colonial model. As a result, they have written repressive, exclusionary, and incomplete accounts. The backlash against such histories has resulted in a tendency to view the past as largely constructed, imagined, or invented. In this book, Duara offers a way out of the impasse between constructionism and the evolving nation; he redefines history as a series of multiple, often conflicting narratives produced simultaneously at national, local, and transnational levels. In a series of closely linked case studies, he considers such examples as the very different histories produced by Chinese nationalist reformers and partisans of popular religions, the conflicting narratives of statist nationalists and of advocates of federalis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e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incorporating contestation, appropriation, repression, and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subject into any account of the past that will be meaningful to the present. Duara demonstrates how to write histories that resist being pressed into the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subject in its progress—or stalled progress—toward modernity.
  •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作者:Ronald C. Egan

    widely considered the pre-eminent Chinese woman poet, Li Qingzhao(1084-1150s) occupies a crucial place in China's literary and cultural history. One of the ways she is significant is as the great exception to the rule that the first-rank poets in pre-modern China were male. But at what pri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er as a writer does this distinction come? This book challenges conventional modes of thinking about Li Qingzhao as a devoted but often lonely wife and, later, a forlorn widow. By examining manipulations of her image by the critical tradition in later imperial times and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Ronald Egan brings to light the ways in which critics sought to accommodate her to cultural norms, molding her "talent" to make it compatible with ideals of womanly conduct ad identity. Contested images of her, including a heated controversy concerning her remarri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r "devotion" to her first husband, reveal the difficulty literary culture has had in coping with this woman of extraordinary conduct and ability. The study ends with a reappraisal of Li Qingzhao's poetry, freed from the autobiographical and reductive readings that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imposed on it and are standard even today.
  • 孙康宜自选集

    作者:(美)孙康宜

    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多年来一直兼顾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该领域的中英文文本之间游弋已久。她与苏源熙(Haun Saussy)率先主编中国古代女作家诗词及相关评论的大部头英译选集,又与宇文所安(Stephenowen)领衔主编出版了巨著《剑桥中国文学史》。孙康宜所著的《孙康宜自选集——古典文学的现代观》所收的十多篇学术论文涉及孙教授在编译选集、撰述新史过程中个人的心得洞见、边缘论题和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明清文学中一向被忽视的作家和作品以及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另外,《孙康宜自选集——古典文学的现代观》还收入专题演讲一篇以及访谈录数篇,其耐人咀嚼之处,别开户牖之境。
  • 唐代变文

    作者:【美】梅维恒

    《唐代变文: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及戏曲产生的贡献之研究》是研究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及戏曲产生的贡献的专著,书中包括了敦煌与敦煌文书;变文资料及其相关体裁;“变文”的含义;变文的形式、套语和特征;演艺人、作者和抄手;转变存在的证据等六章内容。
  • 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

    作者:Henri Cordier

    读这本书,就像在位世纪导游的带领下,一下置身于18世纪法国和欧洲社会,亲临西方在那一时代如火如荼的“中国风”、“中国潮”的文化情境之中。作者确实如同一位通晓中西文化的伟大导游,他引领我们穿行于当年法国和欧洲的皇宫府邸博物馆、园林工场,并借助于翔实的资料和精美的图画,指给我们看,讲给我们听,中国的陶瓷、丝织和装饰艺术究竟如何改变了法国人欧洲人的风习:中国的园林建筑等工艺品的流入,到底又怎样推动法国和欧洲艺术风格的变化,中国知识、中国思想对法国文化产生何种深刻的影响。   这是一本学术专著,研究的是18世纪兴盛于法国的“中国热”,也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分七章,也就是说作者是从七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对法国的影响的: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对法国的影响;二、中国的艺术对法国的影响;三、中国的建筑对法国的影响;四、中国的娱乐对法国的影响;五、中国的医药对法国的影响;六、中国的知识体系对法国的影响;七、在法的中国人给法国人的直观印象。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知识界对中华文明极为热衷,本书作者以自己深厚的东方学素养为我们分析了这股潮流是何时产生、怎样产生的,盛极一时的中国风尚是如何勃兴、发展成为统领18世纪欧洲风潮的“世纪风“的。
  • Occidentalism

    作者:Xiaomei Chen

    This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of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Occidentalism in post-Mao China includes a new preface, foreword, and chapter on Chinese diaspora writing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Xiaomei Chen offers an insightful account of the unremittingly favorable depic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ts neg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post-Mao China since 1978. She examines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from a vantage point more complex than that accommodated by most current theories of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ism. Going beyond Edward Said's construction in Orientalism of cross-cultural appropriations as a defining facet of Western imperialism, Chen argues that the appropriation of Western discourse-what she calls "Occidentalism"-can actually have a politically and ideologically liberating effect on contemporary non-Western culture. She maintains that simplistic allegations of Orientalism frequently found in current critical discourses seriously underestimate the complexities of inter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relationships. Using China as the focus of her analysis, Chen examines a variety of cultural media, from Shakespearean drama, to modernist poetry,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television and popular fiction. She thus places sinology in the general context of Western theoretical discourses, such as Eurocentrism, postcolonialism, nationalism, modernism, feminism, and literary hermeneutics, showing that it has a vital role to play in the study of Orient and Occident and their now unavoidabl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ccidentalism presents a new model of comparativ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that reenvisions cross-cultural appropriation. It will be indispensable to future discussions of Orientalism, Occident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as well as subaltern studies, Asian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and non-Western drama.
  • 唐诗语汇意象论

    作者:松浦友久

    本书论述了唐代诗歌语言。全书共分两部分:一、主要说明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语词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意象特征,并与日本和歌加以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诗歌语言的不同与导致这一不同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二、主要说明一些唐诗名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