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

    作者:[英] 露西·苏特

    当代艺术摄影似是而非。任何人都可以浏览一眼,然后对看到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看法。然而它代表了一种批判的立场,一般只有很少一部分见多识广的观众才能深刻体会。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对当下引人瞩目的摄影影像背后的概念,进行了生动、直白的介绍,探讨了一些关键问题,例如模糊性、客观性、摆拍、本真性、数字化和摄影的拓展等,为目前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主要着眼点在于当下,但追溯了概念和视觉风格的源头,借鉴了经过认真选择的国际上得到认可的摄影师和作品范例,以清晰明了的方式描述了影像、理论和历史,同时定义了一些关键的术语。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摄影,本书是理想之选。

  •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 : 流形

    作者:叶锦添

    【内容介绍】:

    本书是美学大师叶锦添三十余年美学实践和美学思考的整体呈现,集中谈及他多年来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各领域的杰出的艺术作品。从较早的大家熟知的影视作品《大明宫词》《卧虎藏龙》《风声》《1942》,到舞台作品、摄影作品、当代艺术人偶Lili,他对美的诠释令人动容。书中另以感性和思辨的笔触,写到了滋养他丰沛艺术创作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文化之源,并以丰富而具体的艺术创作案例,来阐释他的美学实践和理念。其对美的表达和呈现,令人低回不已。书中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框架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幻觉,在迷乱的现代性中呈现一场融汇历史与当下、在场与环境的图景。

    他说——艺术是自然泰生的生命力,是无止息的自我重生与复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学大师叶锦添三十年的美学实践、智慧和哲学思考。

    ★叶锦添,一个在华人中赫赫有名的名字,他曾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他才华横溢,创作上打破各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提出并践行的“新东方主义”美学,更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本书图文并茂,非常精美,以大量美轮美奂的图片展示出这位大师的杰出创作。书中近20万字的丰富内容,多角度展示叶锦添艺术的文化源头和创作的心路历程。

    书中图片非常精彩,几乎全部为叶锦添本人所摄。除了能看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卧虎藏龙》《风声》等动人照片外,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照片,比如林嘉欣在喜酒馆的慵懒模样,比如哥哥在《霸王别姬》拍摄现场忧郁的一刻,比如李安在给章子怡导戏的油画般的场景,比如与Lili在一起互动的法国亚眠女孩动人的容颜。

    ★本书由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操刀,既有设计感,又非常质朴易读。全书裸脊锁线装订,全部可以开合,展示美好的作品和设计。

    【名家推荐】: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叶锦添的舞台服装与造型极出色,艳丽夺目。基本上是“加法”,布料头饰富丽细致地叠上去,大处小节充满精心巧思,他为汉唐乐府设计的服装,为《醮》和《楼兰女》设计的造型都是台湾舞台的经典。 ——林怀民

    与我合作的美术指导中,他是最勤于跟我作抽象沟通的一位,这对导演有时是一种挑战,却又是很大的启发。这种特质使他成为我良好的切磋对象,尤其是通过困苦的《卧虎藏龙》一片的制作,他成为我少数“务虚”的知交。

    ——李安

    叶锦添带给我的冲击不只是所谓唯美的服饰,而是一种欣赏习惯。一个开放的美学思想。因为他的思想就是狂放的,无拘无束的。

    ——李少红

    跟叶锦添合作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看到自己的戏剧理想,通过服装就能够展示出来,感到神奇!我们合作的《如梦之梦》中,叶老师帮戏设计了四百多套服装,除了主角最绚丽的旗袍、洋装、燕尾服,还有一般路人所穿的一切服装。这让惊讶,也让我敬佩。敬佩的不只是敬业精神和工作能量,更是他对不同时代的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理解。

    ——赖声川

    搭建桥梁是叶锦添的使命:他凭借对世界的远见及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酝酿出“新东方主义”,以强大的融合性在昔时和今日之间搭建桥梁;他也通过将时尚、设计、平面艺术、舞台艺术等门类互相关联,在不同艺术之间搭建桥梁。在人与人之间,他同样搭建桥梁。

    ——弗兰克•德贡

    叶锦添敢于挑战宏大,又专注细节。他对空间的理解开放、空灵,给观众自由赋意的余地。用这样的创作理念,他既打造出让观众重返亚洲历史的设计,又引领大家进入未经想象的未来。这样的鲜明风格令他在荧幕和舞台上的作品具有极高辨识度,深受艺术界和好莱坞影坛等多方厚爱。

    ——米拉•奈尔

  • 意大利艺术巡游

    作者:毛君炎

    意大利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本书作者借游览之机,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了一个看似松散,却十分整体的把握。作者绘制了他所见到的意大利艺术,并凭借其丰富的艺术阅历和厚重的人文积累为我们介绍了意大利各地的雕塑、壁画、绘画及建筑等相关艺术的情况,其画作精美,寓艺术解读于游览观赏之中。本书既无艺术专著的厚重,又无普通游记的浅薄,是一本轻省的对意大利艺术认知和了解的有趣图书。

  •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作者:(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 编辑推荐 -

    •斯蒂格勒教授两访中国,带来系列精彩讲座

    •在人类纪里,艺术为何?艺术何为?

    •我们应当如何克服身处其中的人类纪?

    •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邀约亟待您的参与

    - 内容简介 -

    本书囊括了斯蒂格勒教授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以及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的邀请,于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和2016年3月17日至20日,两次访问中国美术学院所作的关于数码时代普遍无产化状况下的审美判断和元电影、书写、屏幕与欲望之间的关系的系列讲座;以及2015年3月6日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如何克服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类纪”的讲座发言。这几场讲座既包含斯蒂格勒教授最新鲜的思考与批判,又牵引出他庞大深厚的哲学框架和系统。

  • 宋画三讲

    作者:曾孜荣

    宋画三讲本书共分三讲,内容涉及斥候的故事、鹰犬的故事、前呼后拥与摇旗呐喊、一幅画的命运、重视写生的画家、东方的“立体主义”等。 
  • 鸟度屏风里

    作者:周进

    内容简介

    屏风是一件特别的物事,在中国古人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远古时代,屏风只是一种遮风避雨的实用工具。进入等级社会后,屏风逐渐演化为一种权力符号。随着物质的丰富、文化的繁荣,屏风被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屏风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皆因其暗合了中国人含蓄而不张扬的处世哲学,承载着古人对政治秩序的诉求,寄托着文人墨客的理想情趣,真可谓是,千年风雅史,风流一丈屏。《鸟度屏风里》以时间为经,以屏风演变和鉴赏知识为纬,同时填充大量充满趣味和文化意义的史料细节、故事、绘画作品,阅读《鸟度屏风里》,就是阅读一部妙趣横生的中国文化史。

    编辑推荐

    ☆ 第一部以屏风为主题的文化通俗作品

    ☆ 一部揭露中国文化发展脉络,透彻讲述中国人审美发展史的小“酷”书、故事书

    ☆ 王权威仪、文人雅趣、世俗人情、深闺幽怨尽皆展现其中,让您欲罢不能的谈资之书

    ☆《末代皇后的裁缝》作者周进十年的心血之作

    屏风是一件特别的物事。

    熟悉《红楼梦》、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人一定记得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在第六回中,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时候,恰好碰到贾蓉向王熙凤借屏风:“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你们那玻璃的炕屏,能不能借我们家摆摆,我们家来客人了,风光一下, 再给你送回来。”

    仔细咂摸一下,就觉得很有深意。为什么摆放一个屏风就可以“风光一下”呢?不仅如此,在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包括古典小说、绘画作品(如《韩熙载夜宴图》等)中,经常可以发现屏风的踪影。可见,屏风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器物。但如今,我们只能在高档饭店、宾馆、茶馆里窥见它的身影了。

    屏风,到底算是怎样一件物事呢?

    你能想到这件如今并不常见的屏风的前世,曾与中国历朝历代的命运沉浮相依相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当时的思想吗?

    你知道,屏风暗合了中国人含蓄而不张扬的处世哲学,承载着古人对政治秩序的诉求,寄托着文人墨客的理想情趣吗?

    你知道,屏风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比桌椅板凳、床榻几案的历史都要早吗?

    你知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学士、贩夫走卒都对屏风青睐有加,是彰显地位、展示品格的一种物事吗?

    你知道,屏风可以分为单屏、曲屏,有木制、漆制、玉制、绢制等,制作工艺有木作、金银、漆工、螺钿、刺绣、紫砂、制瓷等吗?

    你知道,隔扇、碧纱橱、座钟、罗汉床和影壁,都受到屏风的影响了吗?

    ……

    从最初的粗粝笨拙,到如今的丰富多彩的种类,屏风为何会有如此无法抵挡的诱惑力,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付之心血?《鸟度屏风里》一书为你尽释其中的缘由。

    《鸟度屏风里》的作者周进老师,曾出版过《末代皇后的裁缝》等多部作品。作为老北京,传统已经深深刻在了骨子里,因而他的作品也多与传统有关。对屏风深有研究的周进老师,为了撰写《鸟度屏风里》,曾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因而本书不仅有扎实的硬知识,还加入了大量充满趣味和文化意义的史料细节、故事。《鸟度屏风里》的设计包装都很赞,封面采用的是高档手揉纸,模切出屏风的模样,模切的两只飞鸟似乎也跃跃欲飞,迎合了李白《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句。内文选用的是100克的纯质纸,采用的是四色印刷技术,几乎原色还原了内文中近百幅绘画作品和实物作品。精美的插图不仅佐证了历史,更让人对屏风的制作工艺赞叹不已。很有质感的一本小书,相信一定会让您心生欢喜的,特别推荐一读!

  • 演技六讲

    作者:[美]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演技六讲》可称为表演领域的六脉神剑,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了无数优秀专业演员,是作者基于其在美国实验剧院的上课实录和面向公众的讲座创作而成的,通过导演与初学表演的少女的课堂对话的形式,分专注力、情感记忆、戏剧动作、人物塑造、观察、节奏六个部分形象生动地讲解表演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可以称为最直接也最容易掌握的表演入门指南。

  • 艺术形式

    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

    《艺术形式》在国外流行40年,已成为在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经典范本。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认为:“我们创造了艺术,艺术成就了我们;我们创造了艺术作品,反过来,我们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影响。”并试图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全书的字里行间。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

    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创作是对生命的一种回应,通过艺术创作,我们让生命变得更加丰满。当今的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其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几乎每个抱有好奇心的人都能接触到艺术。艺术创作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在今日的艺术世界中,它仍然纯净无瑕。

    为什么要使用这本书?

    艺术世界不断变化,这本书也随之变化。本书第11版是有史以来修订最全面的版本。本书前半部分中,向读者展示艺术家如何创作艺术作品:他们是如何加工信息、处理个人情感,通过媒介等其他艺术或公众投入来创作出作品的。艺术家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些直接引用的话语使讨论部分显得格外生动。本书的后半部分中,以11篇文章围绕“艺术成就了我们”这个主题,通过更多的细节,告诉读者艺术是如何实现其六种社会性功能——愉悦、评论、崇拜与礼节、纪念、劝说和自我表达。

    《艺术形式》的第11版还展示了全新的研究成果:根据新的研究、读者反馈和公众兴趣拓展延伸了某些内容。在第1章中新增了“创造力”板块,强调了在该领域的新发现。本书也覆盖了对旧石器时代的新发现。交互式动态图像的新设计在第11章中也有体现,涵盖了审查争议的内容。总体而言,因应这些教学和内容上的变化,本书增加了内容的深度、覆盖面以及灵活度。

    新版中还引入了大量新图片。总共165幅图片,26%的作品图片是全新的。很多新的图片呈现了异域文化,比如非洲,继续从全球角度提升从1998年出版发行的《艺术形式》。新增图片中有近一半是当代作品,也就是说,这些作品是在世的艺术家所创作或是创作于新千年的。《艺术形式》第11版,反映了作者对当代艺术的不懈追求,也是艺术欣赏的最好途径。与近现代相比,后现代时期的很多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更加丰富。这些当代作品充满了代入感,更具广泛性,更加令人惊喜并引人深思。

  • 信天而游——台湾女孩在陕北下乡写生的日子

    作者:廖哲琳 著绘

    一个八零后台湾女孩,只身前往陕北的农村,在窑洞一待就是三年。她和当地招待他的房东农民老蒋一起种庄稼,一起写生画画,窑洞是她的画室,村民是她的模特儿。三年里近两百幅的画作,原汁原味地道出黄土高原上的感动。“三毛式的放逐,梵高式的热爱”,书中的文字与作品,见证了一个平凡人对艺术的虔诚与热爱。

  • Dalí: Les Diners de Gala 卡拉的晚宴

    作者:Salvador Dalí

    Gala dinner: Salvador Dalí’s surrealist cookbook

    “Les diners de Gala is uniquely devoted to the pleasures of taste … If you are a disciple of one of those calorie-counters who turn the joys of eating into a form of punishment, close this book at once; it is too lively, too aggressive, and far too impertinent for you.”—Salvador Dalí

    Food and surrealism make perfect bedfellows: Sex and lobsters, collage and cannibalism, the meeting of a swan and a toothbrush on a pastry case. The opulent dinner parties thrown by Salvador Dalí (1904–1989) and his wife and muse, Gala (1894–1982) were the stuff of legend. Luckily for us, Dalí published a cookbook in 1973, Les diners de Gala, which reveals some of the sensual, imaginative, and exotic elements that made up their notorious gatherings.

    This reprint features all 136 recipes over 12 chapters, specially illustrated by Dalí, and organized by meal courses, including aphrodisiacs. The illustrations and recipes are accompanied by Dalí’s extravagant musings on subjects such as dinner conversation: “The jaw is our best tool to grasp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All these rich recipes can be cooked at home, although some will require practiced skill and a well-stocked pantry. This is cuisine of the old school, with meals by leading French chefs from such stellar Paris restaurants as Lasserre, La Tour d’Argent, Maxim’s, and Le Train Bleu. Good taste, however voluptuous, never goes out of fashion. In making this exceptionally rare book available to a wide audience, TASCHEN brings an artwork, a practical cookbook, and a multisensory adventure to today’s kitchens.

  • 殘酷劇場

    作者: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外交政策》評選全球百位思想家、百大公共知識分子 伊恩・布魯瑪

    直面人心的28篇歷史與美學散文

    ★美國筆會藝術評論大獎(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肯定

    「我不相信有人天生是魔鬼。

    人會做出邪惡的事,往往是出於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事。」

    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地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滅種事件。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等著適當時機爆發;但是伊恩・布魯瑪並不贊同這種憤世嫉俗的看法。他想問:有些動物出於競爭而獵殺自己的同類,但只有人類會為了滿足變態的快感而行使暴力。究竟是什麼,讓人類如此殘暴不仁?

    為了追根究柢,伊恩・布魯瑪帶我們省視納粹占領的巴黎、被盟軍轟炸成廢墟的柏林、爭議不斷的《安妮・法蘭克日記》、神風特攻隊,從電影、文學、藝術、音樂的表現中,重回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進入戰後重建的世界,試圖找到答案。

    人類透過藝術傳達自身的狀況。藝術家為了回應強權的壓迫與殘酷的現實,在作品展演中揭露文明行為背後的黑暗面,直視人性中邪惡的衝動。有一批德國、日本的畫家、作家,如馬克斯・貝克曼、喬治・葛羅斯、克希那、三島由紀夫、橫尾忠則,以及導演,如荷索、法斯賓達、黑澤清、史貝柏格,他們都受到法西斯主義的影響,承受其苦果;但也見證了人類處境的深淵,從中開出藝術的花朵。

    《殘酷劇場》是伊恩・布魯瑪歷年來在《紐約書評》所發表的一系列藝文評論、歷史散文的精選。他不只寫戰爭、藝術、電影,也討論了大衛・鮑伊的音樂、庫朗姆的繪畫、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處境、亞洲各地的主題樂園現象,涵蓋的主題可謂無奇不有。精彩之處在於,布魯瑪以他對作品產生的共鳴,對個人史與大歷史的洞察,輔以敏銳的美學判斷,提供讀者一個理解人類當前處境的面向,讓我們對生活中所見之美、暴力和殘酷,有更深刻的體會。

    《殘酷劇場》收錄多幅珍貴的彩色、黑白影像。

    【書摘】

    談今日扁平世界的認同危機——

    「美國的少數族裔或許正面臨失去獨特之處的危機,但不同的民族之間應該還是有所區隔,男性和女性還是有所不同吧。是的,一般來說,不同的民族仍然操著不同的語言,對食物有著不同的品味,各有其獨特的歷史和神話傳說。但這些區別也隨著時間逐漸模糊。某種程度上,特別是在較富裕的國家中,我們都漸漸變成一個美國化世界中的少數民族。」

    當我們不談歷史真相,只談感受——

    「我們只能表達感受,而無法討論感受,或辯論感受是否為真。這種做法沒辦法促進相互的理解,因為無論別人說什麼,我們只能默默接受,就算是發生暴力衝突,也不容置喙。」

    談納粹時期,備受希特勒喜愛的導演:希芬胥妲——

    「她超越了方克對視覺影像的實驗:攝影機黏在氣球和打光板上;掛在馬拉松選手的脖子上;綁在馬鞍上。有些動作是從專門開鑿的溝渠中,或是鐵柱頂端拍攝。她的各種要求、花錢的方式,讓戈貝爾(納粹宣傳部頭子)不斷跳腳。」

    談亞洲主題樂園現象在台灣——

    「台灣是個很有趣的例子。因為它在文化上的確是中國的,政治上過去也有許多主題樂園元素。在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的領導之下,統治台灣的國民黨仍假裝自己統治了整個中國,而台灣是對抗共產主義的最後一個堡壘。」

    談我們這世代,活在虛擬世界——

    「當代日本藝術中的色情是虛擬的,不是生理上的;是自戀的,而不是和別人分 享的,完全只發生在御宅族的腦袋裡。我認為,從這兒開始就不只是日本獨有 的現象。」

    當代日本新聞媒體怪象:不歡迎異議——

    「NHK 在福島核災期間,每天都有詳盡的報導,卻從來沒有出現檢討核能的言論。一位專家在接受商業頻道富士電視訪問時,不小心說溜了嘴,提到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有熔毀的危險。自此,富士電視之後再也沒有邀請過這位專家。

    大衛・鮑伊是怎麼來的?——

    「搖滾樂,特別是英國搖滾,常常像是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盛大變裝派對。鮑伊將這個潮流發展至極致,他的想像力和膽識,無人能出其右。」

    名人推薦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博士)

    陳泰松(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北藝大新媒所助理教授)

    劉霽(一人出版社社長)

    【讚美】

    「布魯瑪的興趣廣泛。他熱情以對,勇於批判,雖然可能因而樹敵,仍有話直說。他剖析的創作者天馬行空,而他的見解總是鞭辟入裡。」—Booklist

    「布魯瑪寫作風格行雲流水,探討題材廣泛,展現一般文化評論者缺乏的器度。他在藝術作品分析上多有著墨,雖然世道日益艱難,但他在字裏行間仍對歷史抱持正面態度。閱讀他的作品,是一趟獨樹一格的知性之旅,與藝術文化獨一無二的邂逅。」—Kirkus(精選書目)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

    作者:  李泽厚

    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艺术本来是在一定时空中的。它有时代性、历史性,但恰恰又是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画幅上、电影中、诗词小说里,就是这种凝冻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艺术通过这种凝冻把它变而为体验众多人生的心理途径,直接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确证人类的生存和个人的存在。

    本书是李泽厚年轻时期的力作,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美的历程,是有独特观点的、简明扼要的中华艺术史。此次将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删节,保留适合孩子看,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的内容,并根据内容配上了109幅图片,使之更容易理解,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味。

  • 艺术、神话与祭祀

    作者:  张光直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最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在本书中,他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夏商周三代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从艺术、神话与祭祀的角度,探讨了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诞生之路。

  • 简·海恩斯的水彩光色瞬间

    作者:[英] 简·海恩斯 / Jean Haines

    融汇东西方绘画风格的唯美写意水彩

    捕捉自然的光影和色彩,画出绝妙艺术作品

    ...................

    ※编辑推荐※

    ★ 捕捉光色瞬间,让笔下的水彩画更具特点!

    水彩学习者经常会感到困惑:水彩虽易于上手,但却容易画得黯淡无光、千人一面、毫无个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描绘,才能在画作中充分发挥水彩的透明特性,将主体物表现得更为生动自然,且极富特色呢?著名英国水彩画家简·海恩斯来揭晓答案,她笔下的作品融汇东西方绘画风格,写意洒脱、别具一格。独特的捕捉光色的绘画技巧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 下笔如有神助,享受酣畅淋漓的急速水彩体验!

    本书中作者除了精心编写了大量的画材介绍知识,素材挑选方法,描绘技巧,还全方位展示了三个典型的创作案例,帮助水彩学习者更快速便捷地了解水彩画创作的全过程。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水彩世界中,掌握水彩描绘的要领和诀窍,进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能更好地下笔,描绘出想要表现的事物。

    ★本书集中展示了水彩大师简·海恩斯的水彩画作品和她对水彩画创作独到的心得感悟。

    本书共分九大章节,全面解析风景、人物、花卉等主题的水彩画创作的要点和技巧,让水彩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如何发现美,潜移默化地掌握表现美的技巧,激活潜在的艺术才能,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美的素材,创作更多美的作品!

    ...................

    ※内容简介※

    拿起笔画水彩不难,但如何将主体物画得生动形象、极具个性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本书中,英国知名水彩画家简·海恩斯将告诉你画出栩栩如生的水彩作品的绝妙技巧,带你领略水彩的别样乐趣。

    本书从基础的水彩画具知识和使用技巧讲起,循序渐进带你走进水彩世界。呈现一个又一个不同主题的作品的作画步骤,并搭配细致入微的讲解,为你解读一幅幅作品背后的巧思妙写和关键技巧。本书不仅能给想愉快学习水彩的初学者以全面有效的入门指导,也能给在水彩画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水彩达人们以启迪。

  •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

    作者:张朋川

    本书以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其他多本不同时代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包括台北故宫本、杜堇款本、唐寅本、仇英本等),进行图像学分析与细节比对,研究不同图本图像上所反映出的差异,揭示出了其中所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 本书对《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名画的年代,给出创制于南宋时期的结论;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解读了画面要素及其背后反映出的审美风尚之变;提出并充分实践了以中国古代绘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作为古画断代标准的方法论,综合运用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构图模式来考察《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总结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凭借粉本绘图的三种方式,从而论证了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是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新图的;考察了服饰和妆扮、家具和器皿、装饰与图案等图像的发展演变,并将之运用于绘画史研究中;总结概括了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历史及特点:是对传世古画的探索性的图像志研究。

  • 最美中国画100幅

    作者:赵力 / 阮晶京

    2014年9月4日,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携手Google全球艺术计划,推出“100幅最美中国画”艺术项目。距离线上展览发布两年后,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与人民美术出版社联手,将这些优质的内容以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新书《最美中国画100幅》现已正式发售。

    本书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甄选出100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具代表性的艺术杰作,更是中华文明各个历史时期人文风貌的视觉化呈现。从第一件作品战国时代的漆画,至最后一件作品1963年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

    本书中的每件作品均配以精心撰写的说明文字。以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为核心的作者团队,由目前活跃于美术史各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组成。鲜活、深入的作品解读,体现了最新的学术视野和成果。

    《最美中国画100幅》小巧的身材便于携带,柔软的纸张便于翻阅。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别致小窗,通过《最美中国画100幅》,串联起一部简明直观的中国绘画史,尽管不能遍览全貌,但可借助学者们对作品深入专业的解读,把握各阶段中国绘画的精粹,品读经典杰作之美。

    本书已被评选为“2016年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十种好书”之一。

  • 被误诊的艺术史

    作者:董悠悠

    火爆知乎的专栏作家 法国马塞大学艺术史高才生

    美女艺术侦探董悠悠 带你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

    ◆继《小顾聊神话》后,铁葫芦·艺术馆再度发力,火爆知乎的艺术专栏美女作者董悠悠首部“艺术入门红宝书”,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一本书教你看清美术名作鲜为人知的真相,这一次,你不要再误读艺术了。

    ◆独创侦探视角,全新诠释看画技巧。看懂一幅画的关键是?细节,细节,还是细节!一幅画就是一个案发现场,每一幅画都暗含一个秘密。学会像侦探一样观看细节,掌握独特的艺术入门之道,轻松搞定貌似不平凡的美术名作,看清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大艺术家。

    ◆首部将侦探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史作品。18起艺术史“悬案”+18个名画“案发现场”+18场看画实战演练。还原你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错知的“被误诊的艺术史”。

    ◆18幅高清名画完美呈现,数十幅关联作品串点成线。

    ◆首创凡客体另类画家生平,精辟剖析画家内心世界。

    ◆裸背锁线+封面模切+红黑主色调,打造精美观感的高格调、高品位艺术入门书。

    ◆部分案情提要

    ·都是真胸惹的祸:壮怀激烈闹革命,女神为何要露胸?

    ·玫瑰花杀人事件:一场玫瑰花的沐浴享乐,一次完美的杀人游戏?

    ·女神堕落始末考:骂人不吐脏、留图不打码,女神如何沦为绿茶婊?

    ·高富帅壁咚案:关上房间一道门,撬开姑娘心中锁,他和她,谁入地狱?

    ·亲爸爸的剪刀手:喜当爹的中年大叔怎样被隔壁老王戴上了绿帽子?

  • 画家之眼

    作者:[美]安德鲁·路米斯

    本书展示了天才的艺术家如何思考,高明的画家如何观察世界。同时也启示普通人如何获取灵感。这不仅是一本教你怎么绘画的书,更是一本怎么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书,从而带大家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使人们创作出不一样的美。

  • 看懂所有艺术家A TO Z

    作者:[英]安迪·图伊 绘 / [英]克里斯托弗·马斯特 著

    一本让你看起来对艺术无所不知的书,从头到脚提升你的艺术品位

    中英合作印刷,从封面到版式,100%保留作者原设计

    眼睛让我们“看到”艺术,这本书让我们“看懂”艺术家

    用画像的形式解构当代艺术史中极具代表性的52位杰出艺术家

    画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行为艺术家,无所不包

    这是一本让人一看就忍不住莞尔一笑并且想收藏的艺术书籍,由艺术家、平面设计师安迪•图伊绘制当代52位重要艺术家风趣的肖像,辅以数百幅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并搭配上克里斯托弗•马斯特的精辟介绍,让这些当代大师突然亲切、易懂了起来!

  • 倖存者

    作者:(法)贝尔纳·弗孔 / (法)阿奈尔·皮亚

    书中收录,贝尔纳·弗孔封存的221张宝丽来作品 。一次,成都摄影师、收藏家钟维兴一行去弗孔家拜访,告辞时,弗孔转身上楼,捧下来一卷大概是早已备好的礼物,也即我们本书的绝大部分作品。这些宝丽来照片曾经只为草稿,通常的命运会被销毁,但最终,经由命运的安排他们作为最后的“倖存者”,被我们出版。

    还有限量的签名版藏书证。